《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5.91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
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课前活动1、引导学生读会标。
师:同学们都二年级了,认识的字多吗?小朋友看看会场四周有这么多字,有你认识的吗?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设计意图] 体现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
2、师:在平时学习的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解决的?一会儿上课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识字好吗?[设计意图]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习惯和方法。
在这里,老师调用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鼓励学生将这些方法用于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
一、情景导入:在音乐声中,教师诵读课文《妈妈睡了》。
(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行走在学生中,不时抚摸着孩子们的小脑袋,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妈妈睡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体现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美丽、纯洁、亲切的氛围。
文本本身与教师的声音、动作及传递出的情感本身亦是一种浸润。
在这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要求学生:“争取让每个字都进到你的小耳朵里”。
师:听老师读完,你想说什么,想问什么啦?[设计意图] 这既是一个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过程,又是一个鼓励学生质疑的过程。
教师在这里对学生的问题,暂且不做回答,鼓励学生课文应用心,就会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会作出相应处理。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意看老师写“睡”字。
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那我们来试试,把自己的眼帘垂下去,轻轻地,慢慢地……哟,是不是快睡着了?看汉字多神奇,我们在写它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它的意思了.[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具体的板书和一个“垂”字的简单理解,使得学生在行动体验的过程中,朦胧感受到“中国字”的神奇与魅力。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妈妈睡了》详细内容:本课主要通过描述妈妈睡觉的样子,让学生体会妈妈辛苦付出,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文章描绘了妈妈睡觉时安详、美丽的情景,通过对比妈妈疲劳工作的一天,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爱和付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辛苦付出,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难点: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和付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相关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妈妈辛苦工作一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付出,引出本课主题。
2. 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和付出。
3. 讲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对比妈妈疲劳工作的一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妈妈的爱和付出。
4. 朗读练习:分组进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6. 创作展示:让学生运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表达对妈妈爱意的画作,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妈妈的爱和付出1. 课文内容妈妈睡觉的样子妈妈疲劳工作的一天2. 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3. 创作展示学生画作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语言或者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语言或者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 请学生思考,妈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付出,写在练习本上。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妈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付出,并写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描述妈妈睡觉的样子,让学生体会妈妈辛苦付出,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通过创作画作,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妈妈睡了》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儿童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堂关于绘本《妈妈睡了》的阅读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与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绘本《妈妈睡了》中的文字;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点信息;3.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描述绘本中的场景;4.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中的角色情感变化,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准备1. 绘本《妈妈睡了》;2. 幻灯片或者实物图片展示相关场景;3. 学生绘本阅读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让学生观察绘本《妈妈睡了》的封面图片,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提问:你们觉得这本书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2. 阅读绘本- 学生跟读绘本中的文字,教师适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学生自主阅读整本绘本,尽量理解故事情节。
3. 故事情节讨论- 在幻灯片或实物图片展示的帮助下,学生回忆并描述绘本中的关键场景;- 指导学生分析角色情感变化,思考和讨论原因。
4. 情感体验与绘画- 学生就绘本中的情节或角色进行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5. 口语表达练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绘本中的对话场景,表达角色的情感变化;- 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言和情感表达,促进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6. 阅读笔记整理- 学生使用笔记本,整理关于绘本的阅读笔记,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等;-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插图或写下关键词汇等方式进行整理。
7. 教学反思与总结- 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与学生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回答:你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是否能够准确朗读绘本中的文字;2. 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绘画活动;3.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对话中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情感;4. 阅读笔记评价:学生整理的阅读笔记是否准确、清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妈妈睡了》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通过孩子观察熟睡中的妈妈的举动,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妈妈满满的爱;而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也体会到了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学情分析:人们常说,母爱像大海那样深沉,像山峰那样高耸;母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母亲给予我们的爱从来都是不计回报的。
而如今,我们的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
他们挥霍着母爱,而没有感恩的心。
部编办教材更是树立了大语文观的思想,我们的教材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
本文是以孩子的生活为视角,以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影响学生。
让孩子通过优美同情的语言文字深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深沉和伟大,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内容: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的”字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
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通过关键词向,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闭、紧、润、等”12个生字,写好“哄、脸、沉”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人: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请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
那你们见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嘛?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妈妈睡了》。
3、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为了放松一下,我们来听一首歌。
录音一起唱(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随音乐一起边拍手边唱这首歌唱得是谁呀?(唱得是妈妈)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能把这首歌唱得那么有感情,看来平时你们一定留心观察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生看图回答问题,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生自由回答。
(“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
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
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汇报朗读。
(2)指名朗读。
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
师范读。
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 13 个生字,会写“哄、闭”等 7 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
2、教学难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轻柔的音乐,展示妈妈抱着孩子入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提问:你们的妈妈睡了是什么样子的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妈妈睡了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睡梦中的妈妈?(三)精读课文,感悟妈妈的形象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的辛苦。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引导学生抓住“明亮”“紧紧”“弯弯”“红润”等词语,体会妈妈的美丽。
(3)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美丽。
3、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引导学生抓住“微微地笑着”“想好了一个故事”等词语,体会妈妈的温柔。
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篇1教学简析《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散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结合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理解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领悟到“爱需要行动”这句话。
媒体准备:神奇果树游戏flash、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啊?生:《妈妈睡了》(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睡”字是什么结构?它的偏旁是什么?生:左右结构、目字旁师:带有这个“目”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啊?生:眼睛师:对啊,我们睡觉就是要把眼皮垂下来,这样就闭上眼睛睡觉了。
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啊!只要方法巧,就能记得多,记得牢。
那我们先来做个识字游戏吧。
(神奇果树的识字游戏)[设计意图]动画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利用神奇果树的flash游戏是孩子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了!还有个人会为你们的表现而非常高兴,她是谁呢?(课件2:妈妈,妈妈们的照片)嘘,别吵,妈妈睡了!(出示课件3)(教师配乐诵读课文1—3自然段)师:你们瞧,妈妈睡得多香啊!可是妈妈不是在哄我睡午觉吗?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生:因为妈妈太累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妈妈辛勤劳动了一天,现在累得睡着了,我们要学会关爱妈妈。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如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妈妈辛勤劳动了一天,现在累得睡着了,我们要学会关爱妈妈。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如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妈妈辛勤劳动了一天,现在累得睡着了,我们要学会关爱妈妈。
难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如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方面,我准备了PPT和黑板。
学具方面,学生需要准备课本、作业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利用PPT展示妈妈辛勤劳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妈妈一天的辛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妈妈睡了》。
2. 生字词学习:我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如“妈妈”、“睡觉”等,并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阅读理解: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妈妈为什么累得睡着了?”、“我们应该怎么做?”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句子表达: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如“妈妈,您辛苦了!”等。
5. 课堂练习:我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句子进行练习,如“写一写你妈妈的样子”、“用‘妈妈,您辛苦了!’造句”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妈妈睡了爱妈妈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课文背诵。
3. 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作文,题目为“我的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课堂练习中,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妈妈睡了》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二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书写“哄”“先”等生字。
2.朗读课文,说出“睡梦中妈妈”的样子,感受她的美丽、温柔、劳累,体会孩子与妈妈之间相互的爱。
3.仿照课文,能说出家人睡觉的样子。
【教学过程】一、看绘本,回顾旧知1.看有声绘本:《我妈妈》(片段)2.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3.妈妈真的很棒。
可是妈妈很累,在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二、学故事,赞母亲(一)第2自然段过渡: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小作者是怎么写出妈妈的这些样子来的呢?我们继续走入故事。
1.从哪里看出妈妈睡着的时候很美丽?读一读第二段。
你发现了吗?这一段中出现了很多“的”字短语。
2.读好这几个“的”字短语,要读得轻快些。
3.学习“润”,感受妈妈脸的滋润、湿润。
4.完成课后题:说说“的”字短语。
5.比较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更美?第二句,用了拟人写法。
读一读。
6.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第一句)师生合作读第二段,老师读第一句。
7.模仿句式说话:夸夸自己的妈妈。
(二)第3自然段1.睡梦中的妈妈不仅美丽,而且很温柔。
读第3段,说说从哪里感受出她的温柔。
2.微笑:我们也笑着读红色字,感受妈妈的温柔吧。
3.你们看,作者抓住温柔,写了这个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想象力很丰富,且很美。
4.说话:除了想好了一个故事,还会想好什么?(想好为孩子做一盘好菜;想好和孩子玩一个游戏;想好给孩子准备生日礼物。
……)5.睡梦中的妈妈睡得好熟,好香,因为妈妈好累。
6.读第四段,画出体现妈妈好累的语句。
(指导学生找到3句话)7.好沉:不是指重量,在这里指妈妈睡得香。
8.第三句是写外面环境里的声音。
鸟叫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你模仿一下?(叽叽)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的声音是“沙沙”。
这样的词叫做:拟声词。
看图听声音,说拟声词。
你们再说几个拟声词。
9.说话训练:窗外,____在唱着歌,____发出____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妈妈睡了》。
课文内容描述了妈妈在劳累了一天后,终于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文章通过描绘妈妈睡熟的样子,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平时的辛劳和对孩子的爱。
在此基础上,课文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并会运用生字组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妈妈的爱,懂得珍惜妈妈的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懂得珍惜妈妈的付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温馨的动画片,让学生想象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平时的辛劳和对孩子的爱。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讨论妈妈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写法和用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字词。
5. 实践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练习书写生字词,并用生字词组词。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妈妈睡了妈妈睡了爱孩子很辛劳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生字词组一个句子。
答案:妈妈很辛劳,每天都要照顾我们。
2. 请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妈妈的爱。
答案:妈妈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温暖我的心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较好。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妈妈睡了》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4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主要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
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
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
那么投入,那么动情。
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
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
映的。
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二、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
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
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
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
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掌握课文中出现带“的”字的短语,积累“···的···”这种格式的短语。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母子之间互相关爱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母子之间互相关爱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怎样表现母子之间互相关爱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5分钟)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同学们,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想听音乐吗?···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
(师播放乐曲)
2、听了歌曲,谁来告诉大家,这首歌是歌颂谁呢?
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5、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朗诵课文第2---4自然段。
(5分钟)
(1)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2)生汇报(个别说、师板书---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2、学习第2自然段。
(10分钟)
(1)生齐读第2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怎样描写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2)从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美丽?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妈妈外貌的短语。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3)品读句子: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A、出示句子(人才会睡觉,这句话写眉毛也在睡觉,把眉毛当作人来写,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呢?---拟人)
B、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品读:
(齐读、个别读、生评评价、再个别读,再评价、男生读、女生读)(4)课堂练习:()的眼睛()的眉毛()的脸
(5)再齐读第2段。
(6)总结学法:读——画——感受
3、学法迁移(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10分钟)
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1)读:在小组内朗读第3、4自然段
(2)画:你从哪些短语感受到妈妈好温柔、好累?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妈妈好温柔,好累的短语。
(3)感受(个别汇报)
A、第3自然段中哪些短语表现妈妈好温柔呢?
B、看到睡梦中妈妈在微笑,“我”想到了什么?哪句话写出作者的想像?(个别说---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C、请大家展开想像,妈妈想好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个别说)
D、第4然段中哪些短语表现妈妈好累呢?(个别说)
E、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4自然段。
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个别说,齐读这个拟人句)
D、什么好累呢?妈妈一天中都干了好多活儿,请同学们说说,妈妈一天中可能会干了些什么活?(个别说)
E、观看《妈妈的一天》视频,感受妈妈的劳累
(三)课堂小练笔---配乐《感恩的心》(5钟)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很多感触,下面请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可以写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可以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你观察到你妈妈睡觉的样子;还可以写妈妈平时怎样关心你········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3分钟)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个别说、师补充、板书---母子情深)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把你对妈妈的爱化为行动,今天回家给妈妈倒一杯热茶,捶一捶背,揉一揉肩······
2、阅读绘本《我妈妈》和《猜猜我有多爱你》。
(六)板书设计:
真美丽
妈妈睡了{好温柔}母子情深
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