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4.48 KB
- 文档页数:5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省.(xǐnɡ)两颊.(xiá)挑衅.(xìn)恬.静(tián)B.纨.绔(wán)蕴藻.(zǎo)脑畔.(pàn)闭塞.(sāi)C.分.量(fèn)冗.杂(rǒnɡ)撺.掇(cuān)踱.步(duó)D.怅.惘(chàng)静穆.(mù)蓦.然(mù)斡.旋(w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踊越争讼硫黄门槛B.幅射怠慢领域羁绊C.流苏落幕皎洁恣意D.家眷概叹渺远诱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春节临近,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C.夜深星阑....,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8—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卷)一、语言积累与应用<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差使(chāi> 颓唐(tuí> 拭干<shì)愧怍(zuò>B.蹒跚<pān)奔丧<sàng)晶莹<yíng)交卸<yù)C.迂腐<yū)踌躇<zhù)伎俩<zhī)尴尬<gān)D.惨淡<cǎn)赋闲<fù)举箸<zhù)诘问<jiē)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Jc34w3aWLA.阻遏荒谬烦燥不安锐不可当B.寒噤惊悚大庭广众张惶失措C.鞠躬唏嘘长途跋涉拐弯抹角D.箱箧呵斥穷愁缭倒情郁于中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 B.焕发承载凝聚C.焕发承担凝结 D.散发承担凝聚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Jc34w3aWL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午放学,张珊珊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她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
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她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嚅动凫(fú)水慵懒玲珑剔(tī)透B.蔚蓝瞩(zhǔ)望休憩魂不守舍(shè)C.战粟芳醇(chún)撺掇返璞(pŭ)归真D.辩驳罅(xià)隙朦胧翩(piān)若惊鸿(★★★)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海是动的,山是静的。
海是的,山是呆板的。
⑵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凡予人以凋落的。
⑶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在浪花之上。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A.可爱凄惨飘荡B.活泼凄凉漂浮C.活泼凄惨飘荡D.可爱凄凉漂浮(★★★) 3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实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B.以“武汉,每天都不一样”为主题的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
C.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是中法两国政府联手向世界推出的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
D.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 4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人总是要死的,就看选择怎样的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B.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周其凤认为:“养老教育”既包含了老年人的学习问题,也涵盖了整个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老人的内容。
”C.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三个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飞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D.压力过大、学习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语文”在不同时代中的流变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逸夫中学李娜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神经的期末考试结束了,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现对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我校八年级共有 707人参加考试,均分117、72分,及格人数707人,及格率100%,优秀人数217人,优秀率 30、69%。
二、试题分析:本次试题紧扣教材,以教材为依据,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适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积累,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既考察出学生对基础的掌握,又考察出学生的能力,是一份高质量的试题。
本次考试试题在形式上和以往相同,采取的是中考试卷的三大块:基础、阅读、写作。
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1、题型多样从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习作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以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注重基础对字、词、汉语书写的规范程度、病句、名著、诗句等填空、古文的积累都有考察。
3、考察能力考察了学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联系实际能力。
4、联系实际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
如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5、知识积累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蛇的成语及寓言故事、莺莺塔及其故事等。
三、试卷分析:下面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一)基础本次分值24分,,1小题失分在不知道按现代汉语顺序书写,而且有错字现象。
2小题“怨天尤人”的“尤”的没看出错误,所以选错较多。
4题用简洁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平时缺少训练,答得不好。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说明: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B卷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歼.灭(jiān) 阻塞.(sài) 签.订(qiān) 翘.首以待(qiào)B.泄.气(xiè) 溃.退(kuì) 覆.灭(fù) 颁.发奖状(bān)C.纤.维(xiān) 封锁.(suǒ) 对峙.(shì) 屏.声静气 (píng)D.遗憾.(hàn) 舆.论(yú) 督.战(dū) 锐不可当.(dà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倍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B.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婉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C.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D.疏林簿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去年到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八年级语文第1 页共12 页C.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行行出状元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半期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
C.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雅典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一、读·书(11分)1.晓宇老家的门楣上悬挂着一方匾额(见下图),请你将匾额上的内容用楷书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分)2.诵读名句,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9分)(1)▲,胡为乎中露?(《式微》)(2)青青子佩,▲。
▲,子宁不来?(《子衿》)(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小石潭记》柳宗元)(4)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母亲延安换新衣/(《回延安》贺敬之)(5)《桃花源记》中表达意义与《桃花源诗》中提到的“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大致相同的两句是:▲,▲。
二、读·思(44分)(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撺(cuān )掇·亢(kàng )奋·羁(jī)绊人情世故B.归·省(xǐng )·行(háng )辈·恬(tián )静叹为观止C.·斡(wò)旋·糜(méi )子·晦(huì)暗垂珠联珑D.怅·惘(wǎng )·蓦(mù)然·怠(dài )慢嘎然而止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回延安》一诗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D.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还是一位对如何教育孩子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教育家。
5.下列句子的语序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强盛、存在和活跃。
C.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D.“年味地图”显示,代表家乡味道的传统年菜是人们餐桌上的首选。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刘婷婷 王 蓉 审题人:王 蓉 刘婷婷 余灵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八年级的你们,相信已褪去了青涩与懵懂,更多一份成熟与踏实。
希望你们细心、用心地完成试题,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试卷说明: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100分,B 卷满分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A 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 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A 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 教诲.(huǐ) 不辍.(chuò) 粗糙.(c āo ) B.颁.发(bān ) 悄.然(qiǎo ) 炽.热(zhì) 侏儒.(rú) C.夺魁.(kuí) 咆哮.(xiào ) 骤.雨(zhòu ) 瞥.见(piē) D.歼.灭(qiān) 渗.透(shèn ) 凛.冽(lǐn ) 周济.(j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母亲是个好劳动。
她这样地整日劳禄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了。
D.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嶂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殿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王老师一贯和颜悦色....,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她请教。
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锐不可当....的恶势力团伙被彻底粉碎。
C.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着自己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 语文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捕获/花圃惩罚/得逞 妩媚/抚摸 寒噤/情不自禁B.炽热/炙热 剽悍/缥渺 积攒/攒动 呼吁/长吁短叹C.教诲/后悔 真谛/花蒂 粗犷/旷达 警惕/玲珑剔透D.联袂/诀别 洒水/哂笑 湖泊/淡泊差别/差强人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坐镇 拉家常 一如既往 人才倍出B.凑合 大拇指 平心而论 仗义执言C.追溯 通辑犯 坚如磬石 推心置腹D.针贬 老古董 真知卓见 鼎力相助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持续快速增长,这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农历三月三,阳光明媚,旗幡招展,轩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盛况空前。
C.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骄纵、任性、自私等缺点。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4.古诗文默写:(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使至塞上》中与首句“单车”相呼应,将万里行程用寥寥数语轻轻带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莺歌燕舞的画面。
优品课件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结构及特点分析
这次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部编教材为依据,
本着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从一定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语言与思维、阅读与鉴赏、策略与方法等语文要素分散在各个考核
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凸显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核
本次试题以“语言运用和表达”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考查汉字的书
写、诗句的积累、词语的品味、句子的赏析、内容的概括、情感的体
验、人物的分析、个性的表达等,没有考那些篇章知识、文体术语、
抽象概念。
2.关注对“阅读策略与方法”的考核
本卷考点的设置是多维的,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方法、能力以及阅读
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30分,考
查古诗文阅读能力的16分,考查写作能力的70分。如现代文阅读一,
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紧扣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的教学目标,
考核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辨识“电头”的能力,理解“新闻背
景”的作用,理解“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这样的考核,让老师
们真切感受到: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阅读策略、方法的掌握
和运用,这也是统编教材着力体现的。
3.聚焦对“阅读与思维”能力的考核
现代文阅读:考查阅读思维,发展思维力,这是核心价值。根据PISA
理论,阅读要提高学生收集力、解读力、思考力、评价力。要有整体
观照意识,要探究文本间的联系,对多个文本的触发。
例如,本卷的现代文阅读《苏小童的夏天》,考核对内涵的理解(第
9题),考核对关键语句的深刻意蕴的理解(第10题),对结尾的作
用的理解(第11题),对多维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核(第12题)。这些
阅读题充分关注思维过程,关注阅读体验,倡导真实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次作文以“翅膀”为话题,比喻性话题,同样也考核学生的多维高
阶思维。
优品课件
二、成绩分析
1.难度值分析:
重点题目及现代文阅读难度值分析:
题号
三、典型错误分析: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1小题:错误率较高的有跌宕起伏的“宕”,学生写成“荡”,3
班只有一人写正确,4班有两人写正确;辞藻中“藻”,有学生干脆
空着不写。
.第2小题:错别字多,失分严重,如“蓬”错写成“篷”,“徙”
错写成“徒”,“已”措写成“己”。
第4题中对贺龙这个人物形象的了解不够而导致错误判断,大多写成
“朱德”或“彭德怀”。对“斯诺”形象没有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其
品质的词语概括不够精准,没有回答到核心点上,仅仅停留在肤浅层
面。如斯诺是个认真、负责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
第7小题:失分严重的原因是学生对新闻的结构掌握不扎实,因此无
法判断这是考核新闻中的背景,学生答题时无法说明背景的作用。
第12题:分层论述题,平均得分1.6分。最主要的是学生对题干中
的“结合父亲的阶层特点”不够理解,因此无法从父亲的阶层特点和
变化两个角度做到辩证论述。所以,有的学生无从答题。
(三)古诗文阅读
第14题:失分的原因是学生没能读懂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内涵,而且
又没有结合诗句分析。
第15题:“家”是名词用作动词,学生中的大多答案还是停留在名
词的理解上,不会根据语境来推断语义。
第18题:失分在题干中的关键词“结合”“分析”,大多只概括,
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或概括的核心词不够精准。
(四)写作
本次作文存在问题:
1、 直接把话题当题目;2.照搬提示语作为文章开篇; 3. 虽涉及“翅
优品课件
膀”,但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如有的学生写山区孩子的梦想,路上
乞丐的梦想,科学家的梦想; 4.文学创作缺乏合理性,没有明确的
主题; 5.有套题现象,出现雷同作文。
值得赞赏的地方:
1、一部分学生把话题化大为小,缩小范围: 插上青春的翅膀,书
写豪迈人生;振起自信的翅膀,走出低迷深谷;搏击理想的翅膀,书
写人生画卷 ; 借助艺术的翅膀; 放飞友谊的翅膀等。
2、 借助各种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旨。
3、 结构完整,过渡自然。
四、试卷讲评: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督促学生自悟自省:
学生课后专门准备一本纠错本,在一页纸的左边列出知识点,在纸的
中间列出学生发生的错误,在纸的右边列出正确答案。然后对这次考
试写一段反思。如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反思:表一:
2、采用有效的方法校对试卷
专题讲评,指的是以试卷内容结构中(书写题、知识积累与运用、现
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得分率最低的那部分作为讲评课的教
学重点。把那部分当成一个专题,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进行师评和生
评。
例:如这次考试第6题失分很大,得分率为0.34。于是我就相应地
进行专题训练。
温故:平时练习中练过的习题:
第6题: 语文作业本第2页,任务一的(1)
知新:第6题应该如何回答?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自己平时的语文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学生感慨:
不应该失分!
例:第14题和第18题,失分较大,结合题如何应答?
温故:语文作业本第72页的结合题
知新:第14题和第18题,结合题如何应答?
此时,学生也就明白了“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平时要独立而认真落实作业本上的学习目标,
优品课件
还帮助学生找到了解题的技巧,给学生“授之以渔”,培养了他们解
答这类题目的能力,正如有人说的:“试卷讲评课不仅仅解决学生昨
天的问题,更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明天遇到的问题。”这样才优化讲评
课。
四、思考与建议
当前,“语文素养”一词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统编教材“理直气壮”
地提出“语文素养”,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
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
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分布在各个单元中。其中,语言与
思维、阅读与鉴赏、策略与方法、文化传承等语文要素始终是统编教
材追求的目标。
期中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
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
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
编教材的编写意图,领会其精神实质,按其要求钻研教材,精心设计
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语言与思维、阅读与鉴赏、策略与方法、
文化传承等语文要素等语言素养培养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打破僵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满堂问、满
堂练的低效做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教
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
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养成质疑
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做法,又要摒弃不给以具体
指导。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
塞状态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注意观察生活,细心感悟思
考生活,积累生活材料,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2.设计阅读任务,渗透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曾指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方法。”PISA
优品课件
研究发现:那些在学习中能借助恰当的策略的学生,比其他学生答题
更有效,并且学习成绩也更好。PISA研究认为,阅读活动中的认知
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也应是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编教材
中,有效阅读策略的运用以及对有效阅读策略的认知,成为教材语文
素养培养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务必要对阅
读的策略、方法和阅读习惯进行充分的关注,这是对学生真实阅读素
养的一种积极引导和有效作为。
八年级的孩子仍然是初级阅读者,他们即使有热情去主动阅读,也缺
乏相应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阅读策略、方法
的掌握和运用,这也是统编教材着力体现的。鉴于此,教师要把阅读
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
文本特质和单元目标,设计和开发特定的“阅读任务”。这样的“阅
读任务”会无形地提示阅读策略和路径,学生会有的放矢地开展与文
本之间的互动交流。
3.统整外化输出,聚焦思辨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
引起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
应当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阅
读教学是发展思维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的
“助学系统”、作业本、教材文本特质,聚焦促进认知拓进的主问题,
引导学生统整外化输出,多维思考问题,是较好的途径之一。
俗话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阅读教学、作业设计时应“锲
而不舍”地坚持指导学生“思维”训练。只有课堂上让学生一步一步
地得到思维的训练,阅读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