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四年级简单带字
- 格式:docx
- 大小:6.12 MB
- 文档页数:4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内容1. 端午来__有乐趣,吃上再拿上,惊喜不断!2. 中华粽子第一品,端午相聚,享受3. 棕意深情,不忘屈原报国4. 天然粽中之杰,自然让人体面。
5.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6.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7. 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
8. 粽情端午__献礼啦,来__即有机会获得好吃靓粽!9. 狂购风暴,端午先下手为强。
10.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11.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12.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3.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14. 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15. 欢乐集点,疯狂奉送。
16. 莫忘读天问和离骚17.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18.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19.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0. 忆一段历史佳话,尝一颗风味美棕21. 大吃五芳斋粽子。
22.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23. 情浓端午,爱聚六一,快来__参加活动赢取大奖吧!24. 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25. 爆喜端午,共贺佳节。
26. 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27.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28. 欢乐端午,时尚好礼。
29.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30.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1、薄薄的皮,甜甜的馅,圆圆的块。
煮沸的汤锅,散去新春喧闹浓烈的喜气,包裹正月最后的祝愿:元宵节快乐!为你烹制一碗浓郁香甜的汤圆!2、端午品棕香,中秋赏月圆,霜降不看天,露重知冷暖,只是遥相思,远方亲和友,一条短信息,愿把祝福达。
霜降到,寒将来,最亲爱的人,祝你生活幸福,工作如意,烦恼、忧愁都降落。
3、万水千山“粽”是情,少了粽子真不行。
枣泥豆沙凤梨馅,甜甜蜜蜜好滋味。
蛋黄肉松肉儿馅,幸福快乐一生伴。
祝你端午快乐!4、今天是端午,短信送祝福,糯米包红枣,忠心铸铁骨,纪念屈大夫,不做亡国奴,国人齐发奋,国梦指日数。
祝端午节快乐!5、粽子里面都是米,我的心里最想你!吃口粽子暖心底,想你时候最欢喜!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运好福气!幸福永远粘着你,平安永远陪伴你!端午节快乐!6、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的迷醉;摇摇晃晃真舒服,借助端午包裹祝福,祝愿你爱情好比春风沐,生活快乐又幸福!7、祝:端午,开心度,绿豆糕酥,添好运无数,蜜粽香飘万户,福禄寿喜财五路,诸仙众神轻移仙步,驾云御风为君献祝福,人生得遇仙人指路,事业如龙舟竞渡,幸福心中永驻!8、祝端午节快乐:事业发达再进一步,人气直升再火一点,奖金多多再翻一倍,身体安康再棒一点,人见人爱身边美女再多一群。
传统食俗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但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民间活动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 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 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 “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 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 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 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五⽉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这天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起来制作端午节主题的⼿抄报吧!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屈原在端午抱⽯跳汨罗江⾃尽,后来⼈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
个别地⽅也有纪念伍⼦胥、曹娥及介⼦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恶⽇”起于北⽅,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化内涵。
据说,屈原于五⽉初五⾃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哀之,每于此⽇投五⾊丝粽⼦于⽔中,以驱蛟龙。
⼜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体。
那时,恰逢⾬天,湖⾯上的⼩⾈⼀起汇集在岸边的亭⼦旁。
当⼈们得知就是打捞贤⾂屈⼤夫时,再次冒⾬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们荡⾈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竞赛。
端午节⼿抄报内容⽂字资料⼤全【⼆】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了众多相异的节名,⽽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回娘家,挂钟馗像,迎⿁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囊,备牲醴,赛龙⾈,⽐武,击球,荡秋千,给⼩孩涂雄黄,饮⽤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和时令鲜果等。
1、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形制、功⽤⼤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丝结⽽成索,或悬于门⾸,或戴⼩⼉项颈,或系⼩⼉⼿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2021⼩学⽣端午节漂亮⼿抄报_轻松画端午节⼿抄报内容8张五⽉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为了⼏年诗⼈屈原,家家户户都要包粽⼦。
下⾯是⼩编为⼤家整理出的2021⼩学⽣端午节漂亮⼿抄报_轻松画端午节⼿抄报内容8张,希望能帮到⼤家。
2021⼩学⽣端午节漂亮⼿抄报端午节作⽂600字百⾥不同风,千⾥不同俗。
中国有四⼤传统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个。
我今天就要和⼤家说说其中的第三个——端午节。
端午节⼜可以叫端阳节。
据说是来纪念屈原的,其实在屈原去世之前就有端午节了,只不过屈原正好在这⼀天去世了⽽已。
粽⼦就是端午节必需吃的⼀个⾷物之⼀。
因为古⼈认为粽叶能驱除毒⾍,所以⽤它包上糯⽶,蒸好后进⾏⾷⽤,但我也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在这⼀天早晨,⼈们会去河边采摘墨绿⾊的粽叶。
再⽤它包上汉⽩⽟般的糯⽶。
包好后,像⾦字塔⼀样的菱形,漂亮极了。
再把它放进锅⾥,盖上锅盖,蒸⼀个⼩时后,再打开锅盖,⾥⾯就会散发出⼀股清⾹的味道。
那股味道融合着粽叶的清⾹和糯⽶的甜⾹。
再细细的咬上⼀⼝,糯⽶粘粘的,有的糯⽶会粘在⽛齿上。
如果⽛齿不好的⼈,还是不要吃⽐较好,以防⽛齿被粘掉了哟。
随着⼈们⽣活⽔平的提⾼,粽⼦的⼝味也越来越多了。
有⾖沙味、蟹黄味等等。
不过我⽐较能接受的还是简单朴素的甜粽⼦。
除了吃粽⼦以外,还有⼀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插艾叶。
⼀⼤清早,⼤⼈们就会采摘回新鲜的艾叶,简单地打理⼀下,然后放在太阳下晒⼲,捆成⼀束,放在门⼝、窗户上。
据说可以驱除五毒,⽽所谓的五毒就是蟾蜍、毒蛇、蜈蚣、蝎⼦和蜘蛛,想想都可怕,但我猜这⼀定不是真的。
如果⼏⽚叶⼦就可以驱除这么多的东西,那⼜发明那些先进的东西做什么。
在端午节⼈们除了吃粽⼦、插艾叶以外,还有⼀个很奇怪的习俗,那就是雄黄酒。
⼤⼈会买⼀⼩包的雄黄,然后抓⼀点放在⼀个装着酒的杯⼦⾥,⼤⼈们经常会边喝雄黄酒边吃板栗烧鸡,但雄黄不能多吃,这是⼀种有毒的药材。
⽽⼩孩⼦们,就会被⼤⼈们⽤筷⼦在两眉之间点⼀点雄黄,表⽰以后会平安⽆病。
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端午佳节就要到了,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来提高对端午节的认识,那么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8张),欢迎大家来阅读。
小学2023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作文600字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
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将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
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
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
”我跟着妈妈做,将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接着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满。
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接着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将粽子裹紧。
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将粽子绑紧。
”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
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
在我想将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
先将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将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
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之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
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
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端午⼿抄报内容简单漂亮 端午节即将到来我们的⾝边,我们为端午节准备了⼿抄报,那么⼿抄报有哪些好的内容呢?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端午⼿抄报内容简单漂亮”,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端午⼿抄报内容简单漂亮【⼀】 较少见的端午习俗 打马球 也是端午之戏之⼀。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唐代长安,有宽⼤的球场,⽞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
章怀太⼦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登长靴,⼿持球杖逐球相击。
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
《帝京景物略》卷⼆:“五⽉五⽇之午前,群⼊天坛,⽇避毒也。
过午后,⾛马坛之墙下。
⽆江城系丝段⾓⿉俗,⽽亦为⾓⿉。
⽆竞渡俗,亦竞游耍。
”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男⼦饰成钟馗,⼿挥宝剑,前举⼀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街市,以作驱祟。
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草 汉以前不见⽃草之戏。
(《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有关。
远古先民艰苦求存,⽣活单调,暇余以⽃⾍、⽃草、⽃兽等为戏⾃娱,及⾄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学知识之妙清⾦廷标群婴⽃草图轴趣;⼉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叶相⽃。
⽩居易《观⼉戏》诗云:“弄尘或⽃草,尽⽇乐嬉嬉。
”《物原》云:“始于汉武”。
据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五⽇,四民并踏百草,⼜有⽃草之戏。
"《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百草,缠五丝。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草”或“⽃百草”。
《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百草。
”宋代扩展⾄平⽇随时可⽃。
历代⽂⼈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草图》,其玩法⼤抵如下:⽐赛双⽅先各⾃采摘具有⼀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草本植物,多⽣路边、沟旁、⽥埂等处。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手抄报文案端午节手抄报文案句子唯美1.粽夏之时,光影之间2.半盏雄黄,捎去一声安康3.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4.浅念安康,全球华人度端阳5.端午,将思念细致包裹,让味道与记忆重逢,院子里炊烟升腾,带你拾野而归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7.一湾繁华安康8.棱角里,总有历史的传承,软糯间,藏着森林的清香9.青青粽叶盈,赤赤枣香渗,府院深几许,遥祝寄千言10.楚风传家久,诗书继世长11.端阳临中夏,时清日复长12.美好,恰逢其时,让生活与粽不同13.囊情绘意, 一见粽情14.伴舟湖畔端午安康15.匠心王府,情有独粽16.人间有味是清欢17.端午,见传承之美,仲夏待优雅绽放18.江城时清日复长,小符斜挂碧艾香19.粽叶盈淡幽,清芬蕴端阳20.你的所见,粽有不同21.无论咸甜,阖家团圆才是最好的陷22.缠一个粽子,暖一个家23.一家五六口,一屋粽香与心甜24.倾心包裹生活的馅料,待你前来大快朵颐25.端午时清日复长,满城期待粽头戏26.粽有千般好,莫要吃太饱27.粽”意——勇往直前的你!28.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29.五粮美酒桌上放,处处浓香庆端阳30.五掌柜祝大家端午节快乐31.享点滴浓情,品岁月浓香32.统一ALKAQUA爱夸33.粽叶千篇一律,内在大有不同34.爱夸七种色彩,出色从无不同35.走出去,发现更多精彩!36.端午安康,送给最“粽”要的人37.艾蒲青翠,粽香十里38.龙舟起,积米成粽又端阳39.“粽”情山水,悦享端午40.以绝尘之势一往无前,“粽”情驰骋于山水之间41.趁假期,尽情放“棕”42.端午节流传至今的前提, “田”里“丰”收,大家在享用粽子的同时,不要忘记古往今来,农民伯伯们的辛苦劳作哦43.征服陆地、水域、天空的初衷,始终未改,运动竞技之心依旧澎湃44.端午出行,一抹搞定,不必裹的和粽子一样45.换个颜色,更加出“粽”4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粽相宜47.粽子配酒,天长地久48.千万里,我从咸粽区,来看甜粽区的你!49.与理想,一见“粽”情50.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51.购房有抽奖 ,好礼舞端阳52.家人共春晓,粽香飘桃源53.粽香,情浓54.东湾之上,端阳传情55.无界人生,粽享人生每一味56.存香于齿间,甜蜜于心怀,粽享生活意趣57.寓见你生活与粽不同58.赛龙舟,拔头筹,建业,为您祈愿庆端午59.粽香全城,不如纵享一座城60.一粽寻味,一园归心61.华夏粽叶又飘香,安享佳节庆团圆62.放【粽】一下吧63.齐扒龙船吃锥粽,阖家团圆值千金64.时代眼界,粽有不同65.粽情世界,家是归处66.美学生活,接“粽”而至67.一玺“船”承,天生出“粽68.建发央玺,端午呈祥69.阅遍世界,“粽”情湖山70.满城期待,你最出粽端午节文案句子1、端午节到了,祝您粽是欢乐,粽是幸福,粽是满意,粽是平安!2、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好热闹!一齐来过个开心的端午节吧!3、粽有千言万语,也甜蜜在幸福米粒的包裹里;粽有千丝万缕,也缠绕不尽爱你的情意。
庆祝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2023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1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
起于三代夏至节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粽子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
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2021端午节⼿抄报模板简单好画⼋张关于端午节的⼿抄报都有哪些?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节⽇,节⽇到来之际,⼈们⾷粽⼦、饮雄黄、挂艾草、佩⾹囊,还要划龙⾈,活动丰富多彩,是⼀个充满传统风情的节⽇。
下⾯是⼩编为⼤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抄报模板简单好画⼋张,欢迎⼤家查阅!2021端午⼿抄报图画端午节话题作⽂过个别样的端午节,⼀直是我期盼的,没想到今年就梦想成真了,⼤家随我来看看吧。
早上⼀起来,便是美妙的读书会,主持⼈就是程世龙。
第⼀环节是好书介绍,⼤家都是开开⼼⼼地介绍好书。
我⽐较感兴趣的,是⼩升升介绍的《⼤森林与⼩⽊屋》。
听着⼩升升的讲说,我也不禁的有些⼊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
我介绍的书,就是《红脖颈的林中悲歌》,书中的红脖颈⼗分感⼈,临死前也没有忘记⼉⼥。
在讲的时候,我特意突出了爱与奉献的精神。
但是⼼中也是⼀阵⼦的紧张:“⼀定要坚持住啊。
”除了最后的结尾稍有仓促,我这次介绍还是很成功的。
接下来⼜是介绍端午节的故事,⼤家纷纷发⾔。
当然了,都离不开屈原。
其实端午节应该是南⽅少数民族先开始过的节⽇。
但是,这次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介绍还是令我⼤开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
第三环节,⾃然是重头戏——才艺表演。
我之前也没有准备,⼀到这个环节,腿肚⼦可有点转筋。
好不容易想起来⼀个好办的才艺——讲评书。
因为平时天天听评书,⼀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记住了,就给⼤家说了⼀点百年风云的开头,还真获得了成功。
读书会结束后,就是疯吃的开始了。
先是两盘开胃西⽠、后是程世龙母亲包的粽⼦、然后可乐鸡翅,⼤家吃到兴头上,⼤⼈们包的饺⼦也热腾腾的出锅了,⼜是对着饺⼦⼀顿风卷残云,摸摸舒服极了的肚⼦,不由得感叹道:“真乃美味耶。
”饭后就开始玩了。
快乐⼀⼼给⼤家⼀⼈发了⼀根五彩线,戴在胳膊上,还别说,真有端午节的味道。
程世龙最够意思,成功的当了主持⼈不说,还给⼤家准备了不少笔,拿在⼿⾥,更是美得合不拢嘴。
玩了⼀会⼉,我们决定学⼀段英语,内容当然是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了。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
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
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
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
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
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
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
粽、咸蛋
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
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
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
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
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
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
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
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
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
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
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
豸不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