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中生物 4.3禁止生物武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
- 格式:doc
- 大小:92.01 KB
- 文档页数:5
禁止生物武器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3)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本节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人类历史上的一些有关生物武器的图片、视频(特别是臭名昭著的日本侵华的731部队),逐步了解生物武器的危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并树立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的决心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创新,但是我们绝不可以忘记历史:日本731等部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只有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会真正的理解为什么要坚决禁止生物武器,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正义!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威胁。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威胁。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生物技术也不例外。
生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好的影响和改变的同时,某些国家也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华日军就使用细菌武器,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播放众所周知的“731部队”对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剪辑片。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相关问题。
同时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拓展、解释。
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和传播途径1.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那些?能够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有哪些?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二、生物武器给人们带来的威胁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如何利用生物武器,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哪些伤害?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仍然在发展细菌武器、生化毒剂。
试举例说明。
3.目前,有些国家对有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表现出极大兴趣,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作为生物武器有哪些危害?三、禁止生物武器板书标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问题:1.世界人民对生物武器持怎样的态度?2.我国政府对生物武器持怎样的态度?练习:1.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范围的是( )A.寄生虫B.致病菌C.被改变的病毒D.神经毒剂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施用者人体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4.下列关于基因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超强的抵抗力、致病性和耐药性等特点B.会使原有的检测、消毒防治等方法失效C.比一般的生物武器具有更大规模的杀伤力D.生物武器的实质是各种基因武器5.常被用作生物武器的炭疽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
《禁止生物武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禁止生物武器。
本课程以生物武器的相关知识为核心,探讨其危害性、相关国际法规及人类对生物武器的研究与防御策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生物武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并掌握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生物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及历史案例;理解国际上关于禁止生物武器的相关法规和条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武器问题的关注与责任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意识,增强对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生物武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
3. 反思性评价:通过学后反思,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武器历史案例和危害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武器话题的关注和兴趣。
2. 新课讲授:通过讲解生物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及国际法规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武器的整体认识。
3. 案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的生物武器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事件背景、过程和影响,加深学生对生物武器危害性的理解。
4. 小组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讨生物武器的防御策略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5. 课堂讨论: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生物武器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生物武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生物武器的观点文章或制作一份关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的手抄报等。
4.3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章节,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4.3章节,主要讨论生物武器及其危害。
该章节首先介绍了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然后详细讲述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最后,本节课还将探讨如何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1. 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2. 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3. 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和防护措施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例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生物武器的定义,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生物武器,如细菌、病毒、毒素等。
2. 了解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并能举例解释。
例如,学生能够描述生物武器可能造成的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爆发、2003年SARS 疫情等。
3. 掌握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和防护措施,并能举例说明。
例如,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的措施,如生物安全、生物防护、国际合作等,并能理解这些措施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生物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例如,学生能够分析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如何防止生物武器的扩散、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等。
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分享对生物武器的看法和经验。
例如,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并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以达成共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类型,并能举例说明。
例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生物武器的定义,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生物武器,如细菌、病毒、毒素等。
2.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武器的潜在危害和影响,并能举例解释。
例如,学生能够描述生物武器可能造成的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爆发、2003年SARS 疫情等。
3. 教学重点:掌握防范生物武器的威胁和防护措施,并能举例说明。
班级姓名4.3 禁止生物武器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3.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带来的威胁。
【学习难点】如何看待禁止生物武器与转基因技术在生物武器方面的应用。
【学习过程】生物武器种类:包括、、,以及经过的致病菌等。
病原体散布途径:或通过、等散布到敌方。
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有:天花病毒、炭疽杆菌、波特淋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和肉毒杆菌毒素等。
二战中:日军建细菌武器工厂,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用细菌武器,使几十万中国百姓死亡。
生物武器危害二战后:某些国家发展细菌武器、生化毒剂,如炭疽杆菌(传染性极强,感染者死亡率极高)、肉毒杆菌毒素(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引起肌肉麻痹,极少量就能使人致死)等。
目前:有些国家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可以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如新型鼠痘病毒,转基因蜡状杆菌,含毒素基因的流感病毒等。
禁止生物武器:多国已加入《公约》;中美联合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不、不、不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达标训练】1、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炭疽杆菌 B.伤寒杆菌 C.乳酸菌 D.天花病毒2、肉毒杆菌会产生肉毒杆菌毒素,只要有0.01 mg的肉毒杆菌毒素就可使人致死。
肉毒杆菌毒素分子的作用机理是()A. 抑制呼吸中枢,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而死B. 阻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使人因缺氧引起肌肉麻痹C. 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麻痹D. 抑制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心肌细胞无力收缩,阻碍血液循环3、以下有关炭疽杆菌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传染性极强B. 感染者死亡率极高C.能引发炭疽病D. 造成人的神经失常4、对于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受感染者会突然发病B. 受感染者无药可医C. 会造成极度恐慌D. 可以用疫苗预防5.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施用者人体传播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②无药可医③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7.蜡状杆菌可以被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通常用的方法是()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分子杂交8、(多选)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生物武器的态度是()A. 不发展B. 不生产C. 不储存D. 不反对生物武器的技术发展9.生物武器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
第4章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基础梳理一、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种类包括:、、和技术制造全新的致病菌等。
如和、、二、生物武器的特点1.传染性极2.传播途径、速度3.危害、时间。
4.杀伤范围,易于携带和释放,难防难治。
5.对人的心理震慑作用大,容易制造三、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1.吸入:病原体污染空气,人通过吸入,感染致病2.误食:人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3.皮肤接触:、物品上的病毒等可以直接或间接经过、黏膜、上课进入人体4.昆虫叮咬:人被带有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被污染而致病四、对生物武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1.有一些恐怖组织或个人在试图寻找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生物武器相对容易,也便于和,一旦被利用,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
2.转基因技术使得制造新型的致病菌成为可能。
这些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致病菌,可能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这样施放者便会造成敌对方公众极度恐慌,致使受害国一切活动瘫痪。
五、禁止生物武器的公约1.1972年4月10日,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
2.中国在任何情况下、、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易错提示1.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2.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的、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3.生物武器只对敌人有害,对自己和非军事人员无害()深化探究《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武器公约》中明确了对生物武器的态度是什么?随堂训练1.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A.年轻人没有接种过相关疫苗B.传染性强C.会引起肌肉麻痹D.人类从未接触过,可以让大批被感染者突然发病2.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坚决禁止研制生物武器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毒剂等形成杀伤力C.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的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D.生物武器不只对敌方人员有伤害3.下列防范生物武器和防范化学武器的措施中,只能防范生物武器的是( )A.在污染区佩戴防毒面具B.穿好防毒衣C.使用清洁的饮用水和食物D.在污染区活动前进行免疫接种4.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的特点有( )①致病能力强②攻击范围广,不易被发现③有一定的潜伏期④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⑤自然条件下的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5.二战时,侵华日军中的731部队和100部队大量培养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等一系列疾病的传染性病菌,进行人体实验和用于战争,这是利用病菌的哪种特性( )A.需氧性B.能形成芽孢,容易保存C.传染性,并引起宿主死亡D.厌氧性6.下列关于生物武器及其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武器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可能会危害己方安全B.炭疽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能够引起肌肉麻痹C.现在的年轻人都已接种天花疫苗,对其有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不感染该病毒D.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的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7.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已于1975年3月生效B.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可用于制造生物武器C.生物武器比其它先进武器更昂责,技术更复杂D.生物武器一且使用,将大规模杀伤军队和平民8.关于生物武器及其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武器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生活必需品传播等B.由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C.天花病毒能作为危害极强的生物武器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其无免疫能力D.我国政府主张全国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等各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9.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毒素。
高二生物导学案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预习案】1.生物武器的种类:类、类和类等,如天花病毒、波特淋菌、霍乱弧菌和炭疽杆菌等。
2.特点: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
3.散布途径及危害:生物武器可以或者通过、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1972年4月,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发展、生产、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公约》(简称),并于1975年3月生效。
1984年11月,我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我国在任何情况下、、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探究案】探讨点生物武器与常规武器的比较1.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与枪炮、导弹等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有什么特点?2.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危害有什么本质差别?【知识小结】1.生物武器的特点(1)传染性极强。
(2)传播途径多、速度快。
(3)危害强、时间长。
(4)杀伤范围大,易于携带和释放,难防难治。
(5)对人的心理震慑作用大,容易制造恐慌。
2.生物武器的预防(1)控制传染源:如增强军事防控,注意消毒和灭菌。
(2)切断传播途径:如做好检疫隔离,注意灭虫和灭鼠等。
(3)保护易感人群:如做好免疫预防与器材防护等。
【检测案】1.判断正误()(1)生物武器可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侵入人体()(2)为维持人类和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生物武器()(3)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的()2.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伤寒杆菌B.炭疽杆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3.转基因技术有可能被恐怖组织滥用,下列不属于滥用行为的是A.把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B.把炭疽杆菌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重组到人体内,使人具有免疫力C.对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改造,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D.将控制生物毒素分子合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网络构建】高二生物导学案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导学案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学科素养:1.生命观念: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实例和散布途径,理解生命同传统武器相比具有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的特点2.科学思维:通过讨论、阅读、查找资料等活动,认同对生物技术伦理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3.科学探究:能够基于相关的实验数据,结合相关实验原理,分析基于转基因技术的生物武器和普通生物武器在危害程度等方面的区别4.社会责任:向人们宣传生物武器给我国及其他国家的人们曾经带来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战争;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知识一生物武器的概述自主梳理1.生物武器种类:致病菌类、病毒类、________等。
例如,天花病毒、波特淋菌、霍乱弧菌和炭疽杆菌都可以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2.作用途径病原体可以________或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由________、消化道和________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答案:1.生化毒剂类2.直接食物生活必需品呼吸道皮肤自查自纠(1)生物武器可通过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侵入人体。
(√)(2)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生化毒剂类和毒品类等。
(×)提示:毒品不属于生物武器。
(3)生物武器的致病能力强,但攻击范围较为狭窄。
(×)提示:生物武器的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
(4)历史上,日军和美军曾使用过生物武器,造成了我国等相关国家传染病的大流行。
(√)(5)生物武器会威胁人、畜健康和生命,但不危害植物。
(×)提示:生物武器也会危害植物。
互动探究★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日军、美军使用过的生物武器想一想1.生物武器侵入生物体的路径有哪些?提示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
2.生物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哪些局限性?提示①生物武器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所以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高中生物 4.3禁止生物武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3 禁止生物武器【自主学习】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及危害1、致病菌(1)种类: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座____________工厂,大量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传染性病菌。
(2)危害:①为了检验生产出来的细菌武器的效能,侵华日军曾用数千名中国人做_____________,当受试者出现症状后,就对他们进行活体解剖,取出器官作标本。
②侵华日军还曾在中国20多个地区使用了_____________造成几万中国老百姓死亡。
③日本战败投降时,侵华日军又一次把培养的细菌释放出来,在中国造成__________大流行。
2、生化毒剂:如分子可以阻滞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3、病毒:如_____________或某些动物的_____________。
4、基因重组致病微生物(1)所用技术手段:。
(2)危害:可让大批没有接触过致病菌的___________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3)实例:①将_____________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②将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批量生产;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以使具有某种____________的民族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特别提醒: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为了达到快速恐吓敌人的目的,生物武器只会钟情于那些传染力强,致死迅速的微生物。
(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1972年4月1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
并于生效。
中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禁止生物武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3)形成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本节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人类历史上的一些有关生物武器的图片、视频(特别是臭名昭著的日本侵华的731部队),逐步了解生物武器的危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并树立坚决禁止生物武器的决心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创新,但是我们绝不可以忘记历史:日本731等部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只有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会真正的理解为什么要坚决禁止生物武器,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正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威胁。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威胁。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生物技术也不例外。
生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好的影响和改变的同时,某些国家也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华日军就使用细菌武器,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播放众所周知的“731部队”对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剪辑片。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相关问题。
同时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拓展、解释。
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和传播途径1.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那些?能够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有哪些?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二、生物武器给人们带来的威胁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如何利用生物武器,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哪些伤害?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仍然在发展细菌武器、生化毒剂。
试举例说明。
3.目前,有些国家对有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表现出极大兴趣,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作为生物武器有哪些危害?三、禁止生物武器板书标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问题:1.世界人民对生物武器持怎样的态度?2.我国政府对生物武器持怎样的态度?练习:1.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范围的是( )A.寄生虫B.致病菌C.被改变的病毒D.神经毒剂2.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施用者人体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4.下列关于基因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超强的抵抗力、致病性和耐药性等特点B.会使原有的检测、消毒防治等方法失效C.比一般的生物武器具有更大规模的杀伤力D.生物武器的实质是各种基因武器5.常被用作生物武器的炭疽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4.3 禁止生物武器【自主学习】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及危害1.致病菌(1)种类: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____________工厂,大量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传染性病菌。
(2)危害:①为了检验生产出来的细菌武器的效能,侵华日军曾用数千名中国人做_____________,当受试者出现症状后,就对他们进行活体解剖,取出器官作标本。
②侵华日军还曾在中国20多个地区使用了_____________造成几十万中国老百姓死亡。
③日本战败投降时,侵华日军又一次把培养的细菌释放出来,在中国造成__________大流行。
2.生化毒剂:如分子可以阻滞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3.病毒:如_____________或某些动物的_____________。
4.基因重组致病微生物(1)所用技术手段:。
(2)危害:可让大批没有接触过致病菌的___________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3)实例:①将_____________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②将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批量生产;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以使具有某种____________的民族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特别提醒: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为了达到快速恐吓敌人的目的,生物武器只会钟情于那些传染力强,致死迅速的微生物。
(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1972年4月1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
并于生效。
中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补充资料】1.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
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
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
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
(3)其他方法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2、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 ),误食(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
),皮肤接触(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昆虫叮咬(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 );3、生物战剂的致病症状:发热,头疼,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4、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Ⅰ)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
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
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
(Ⅱ) 污染面积广;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Ⅲ) 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
(Ⅳ) 有一定的潜伏期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
(Ⅴ)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
5、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一)、发现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
1、施放迹象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它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等。
2、发病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二)、防护措施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
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
2、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
3、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4、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
5、杀虫、灭鼠。
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
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
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
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
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
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
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
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
6、生物武器情况及于其它武器比较1、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热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
2、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
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
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
【课后练习】1、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
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迅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发生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
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
可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预防炭疽病,但需持续、频繁注射减毒菌苗,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的存在。
(1)炭疽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炭疽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是引起机体免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若在培养炭疽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该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防炭疽病使用的方法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当已预防接种的机体再次受到毒性很强的炭痘病菌感染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而能及时清除病菌。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许多国家签定了生物武器公约,但对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并未停止,因此,对生物武器防治方法的研究也应得到加强。
材料二:生物战剂做成干粉或液体喷洒到空气中,形成有害的气雾云团,叫做”生物战剂气溶胶”。
它的颗粒很小,肉眼很难看见,渗透力强,杀伤范围广,一些通常通过食物或昆虫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由呼吸道感染。
所以,使人致死的剂量较其他感染途径小。
(1)有可能成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病原体的生物,应属于哪些类群?(请列举两例) 。
(2)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最有效的防线是。
3、2008年初,美国出现一种新型致命病毒,感染者初期症状像患普通感冒,但在一些人身上很快发展成肺炎,严重时甚至致人死亡。
它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美国的确诊人数已达1 000多人。
科学家已确认这是一种腺病毒变体。
这种新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仍是未知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科研人员若想分析该病毒的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RNA或DNA),应该。
(2)要想获得研究用的该病毒,能否利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为什么?。
(3)若该病毒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在战争中,为预防敌人使用,参战部队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4、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黏膜出血,造成死亡。
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
四天后,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很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
本实验的结论是:实验绵羊获得了免疫力。
请回答以下问题。
(1)①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绵羊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这属于免疫。
②毒性极弱的炭疽芽孢杆菌进入绵羊体内作为抗原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请写出所有与该物质产生有关的细胞名称: 。
(2)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过程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操作步骤、预测结果。
①实验设计原则: 。
②操作步骤: 。
③预测结果: 。
5、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其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昆虫等。
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
材料1:炭疽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肠道及呼吸传染,患者可能引起败血症,常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膜炎而突然休克,若不及时治疗,病人将不治而亡。
炭疽杆菌很容易以信件、包裹等方式传播。
材料2: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主要以鼠蚤为媒介传播。
带菌的鼠蚤通过叮咬人体皮肤引起腺鼠疫,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胀,继而发生坏死和脓肿,发展为败血症。
在鼠疫流行高峰期,通过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原发性肺鼠疫,肺鼠疫患者往往因休克、心力衰竭而死亡。
材料3: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我国将之列为甲类传染病。
霍乱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剧烈腹泻、呕吐,造成病人脱水、休克。
这段时间一般为2~3天,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列举的这些烈性传染病有哪些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分析烈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