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问骨折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6.75 KB
- 文档页数:2
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疗效刘亦杨;江彬锋;王健;陆建伟;徐卫星;祝卫民【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髓内钉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不稳定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对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随访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53例均获随访,时间9~12(10.53±0.42)个月.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60~96(84.47±2.19)分,优良率79.25%;骨折愈合时间8~12(9.77±0.38)周.无股骨头颈部短缩、髋内翻、内植物周围骨折和内固定物失效、断裂发生.结论 InterTan髓内钉治疗伴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3(016)005【总页数】4页(P520-523)【关键词】InterTan;股骨转子间骨折;骨质疏松;骨折固定术,髓内【作者】刘亦杨;江彬锋;王健;陆建伟;徐卫星;祝卫民【作者单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R687.33;R6812009年8月~2012年5月,我科对53例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53例,男16例,女37例,年龄60~97(77.15±2.37)岁。
左侧32例,右侧21例,均为低能量损伤的闭合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的应用价值体会发布时间:2022-06-22T01:50:55.6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宋昕[导读]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水平。
宋昕贵州安顺七十三医院骨科, 贵州安顺561000摘要: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水平。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依据分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30例为观察组,采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另30例为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下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并随访术后三个月两组疗效水平与生活质量(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
结果:观察组手术期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术前疼痛分值与髋关节功能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随访术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疗效变化,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生活质量所得分值中,观察组以更高水平呈现(P<0.05)。
结论:采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提高手术疗效、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前言股骨粗隆骨折作为骨科常见疾病,中老年人属于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
临床上采取手术治疗用于疾病改善,通常选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复位内固定术,比如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等[2]。
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通过选取28例来自我院近两年间诊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通过PFNA髓内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统计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患者的性别、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手术用时要素并非影响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的要素(P<0.05),同时得到患者年龄段、骨折类型、康复训练依从性、外侧壁是否骨折、骨质疏松情况与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关(P<0.05)。
结论: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会受到患者年龄段、骨折类型、康复训练依从性、外侧壁是否骨折、骨质疏松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在临床上给予重视,有针对性的设计并调节治疗措施,以保障PFNA髓内钉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PFNA髓内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股骨转子间比较骨质疏松,往往有轻微的暴力就可以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的,老年人在跌倒时,身体发生旋转,在过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发生骨折[1]。
也可以为直接暴力所引起,跌倒时,侧方着地,骨质疏松的大转子受到直接的撞击,从而发生转子间骨折,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因素[2]。
PFNA手术指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代表的髓内固定治疗手术,主要步骤包括闭合牵引复位、定位及开口、扩髓、置入髓内钉、置入螺旋刀片、置入远端锁定钉。
以PFNA为代表的髓内钉固定技术是最主要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3]。
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的病例进行了选取,旨在对PFNA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总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8例来自我院近两年间诊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段为60-94岁,平均年龄(73.47±6.03)岁。
性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1):122-123.[8]李俊娟.中药调剂监管对中药房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8,15(10):186-187.[9]李荣良,张慧萍.影响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74(15):95-96.[10]李海涛,蔺爽,刘丹.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144-145.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8.032--论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梁伟之,江洁,高金伟(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骨科,山西太原030006)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n=32)和ALP组(n=30)。
给予PFNA 组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给予ALP组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LP 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ALP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高于ALP内固定,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愈合、下床时间更短。
关键词: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股骨粗隆间骨折Therapeutic effect of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alintramedullary nail(PFNA)internal fixation and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internal fixation for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LIANG Weizhi,JIANG Jie,GAO Jinwei(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Armed Police Shanxi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Taiyuan,Shanxi,0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al intramedullary nail(PFNA)internal fixation and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Methods62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8to May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PFNA group(n=32)and ALP group(n=30)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Proximal anti-rotational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nal fixation was given to the PFNA group, and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as given to the ALP group.The surgical conditions and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PFNA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ALP group.The operation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ime to get out of bed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ALP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PFNA group(96.88%)was higher than ALP group(76.67%),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FNA internal fixation is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han ALP internal fixation,with less surgical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and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healing and shorter time out of bed.Key words:Proximal anti-rotational intramedullary nail;Anatomic locking plate;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主要指发生于股骨粗隆部大转子至小转子连线处的骨折,以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血为主要症状,患者下肢可出现屈曲短缩,内收外展畸形,需及时进行手术复位治疗[1]。
·临床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比较韦小蕊,赵峥峥(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0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为此本次研究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肱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40 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40 例患者年龄均>60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LP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
两组患者都经超声检查或髋部X线检查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都呈股骨粗隆间骨折。
对照组20 例患者中,11 例失足摔伤、7 例车祸、2 例压伤,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60-78岁、平均(69.16±5.22)岁。
观察组20 例,11 例失足摔伤、5 例车祸、4 例压伤,男性11 例、女性9 例,年龄60-79岁、平均(69.19±5.32)岁。
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40 例患者分别给予LP内固定治疗以及PFNA内固定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与在手术前进行X线检查,得到患者骨折行线,根据掌握患者得实际骨折状况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随访调查。
统计内容包括关节功能、畸形、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四个方面,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料将40 例患者基线资料与研究资料纳入SPSS 17.0软件处理统计学数据。
40 例患者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如Harris髋关节评分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40 例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有所差异,观察组20 例患者术后第5个月时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多继发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临床常见髋骨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应用分析近年来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而设计的新型髓内固定系统。
2008年1月~2010年10月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1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60~88岁,平均70.5岁。
受伤原因:步行跌伤14例,交通伤5例。
AO分型:A2型9例,A3型10例。
10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患。
伤后至手术时间2~6天,平均3天。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者皮牵引穿“丁”字鞋外固定。
骨折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
手术操作:骨折闭合复位:据患者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双侧足踝关节处固定在牵引床相对应的下肢牵引架上,通过会阴部的支柱对抗牵引,健侧屈髋屈膝外展使患侧伸直。
纵向牵引,患肢内旋并内收15°臂下行闭合复位,术前骨折达功能复位,恢复股骨颈干角角度。
在大转子顶端上约5cm处皮肤做一长约5cm切口,平行切开筋膜,钝性分离臀中肌。
术者手指触摸大转子顶点,以大转子顶点为进针点插入3.2mm 导针,保护套筒保护软组织,17mm空心钻头打开骨皮质,沿导针插入PFNA主钉,在C形臂机辅助下调整其深度和方向。
安装一定角度瞄准臂,在透视下将3.2mm导针插入股骨头并调整其位置,使导针位于股骨头颈正侧位的正中,测量所需PFNA螺旋刀片长度,其正确位置是股骨头关节面下5~10mm,打开股骨外侧皮质后打入螺旋刀片。
瞄准臂导向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置入动力或静力锁定钉,顶端拧入尾帽。
因损伤小,切口小,不用留置引流管。
术后处理: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5天,预防性使用抗凝剂低分子肝素钙7~10天,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坐起,进行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主动屈膝、屈髋活动,4周后根据患者恢复状况,指导患者非负重扶拐活动或部分负重活动,10周后根據骨折愈合情况允许患肢完全负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