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呼吸科)
- 格式:ppt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40
呼吸内科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的意义。
方法:我院呼吸内科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了6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进行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伏立康唑抗真菌的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真菌类型分析,此次研究收治的68例患者中,有45例肺部感染患者是由于酵母菌感染引起,约占66.1%;有14例患者是由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约占20.5%,剩下9例是由其他真菌感染引起,约占13.2%。
观察组患者痊愈有26例,好转有7例,无效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者痊愈有14例,好转有11例,无效有9例,总有效率为73.5%。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采用伏立康唑抗真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应该尽早,足量使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此次研究结果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借鉴。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效果?【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229-02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孢子等被吸入人体肺部而致病称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体内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经淋巴或血液到肺部而致病,称为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1,2]。
近年来,随着环境不断恶化,每年因真菌感染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正逐年增加,在临床上肺部真菌感染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广大的医务人员忽视,而常见的诊断方法是通过真菌培养进行形态学辨别[3]。
此次研究分了探究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的意义,我院呼吸内科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了68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概述肺部真菌感染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它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如免疫缺陷病人、器官移植者和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
本文将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肺部真菌感染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深部真菌感染和浅表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侵入肺组织的感染。
常见的深部真菌包括新型隐球菌、曲霉菌和组织胞浆菌等。
这些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上,且病情较为严重。
浅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感染仅限于肺部表面的感染。
常见的浅表真菌包括肺孢子菌和念珠菌等。
这些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病情相对较轻。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
一般情况下,病人可出现以下症状:1.咳嗽和咳痰:呈现持续性咳嗽,痰中可能含有血液或黏液。
2.气短和呼吸困难:感染导致肺部炎症和水肿,患者可能感到气短和呼吸困难。
3.胸痛:由于肺组织受损,病人可能感到胸痛。
4.发热: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温升高。
5.乏力和虚弱:由于身体免疫力被真菌感染消耗,患者可能感到乏力和虚弱。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确诊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实验室测试: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通过检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可以发现真菌感染的迹象。
2.胸部X线或CT扫描: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的情况,帮助医生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
3.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获取肺组织的标本,进一步确认真菌感染。
4.血液培养和真菌标本培养:这些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培养样本来鉴定感染的真菌种类。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疗法。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式应根据具体病情和真菌株的敏感性进行调整。
支持性疗法包括控制症状和提供支持性护理。
例如,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给予氧气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导致重大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临床表现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菌种和患者免疫状况而异。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
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异常阴影。
特定的真菌感染如曲霉病常伴有肺外表现,如鼻窦炎、眼部炎症等。
二、诊断方法1. 呼吸道标本检测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咳嗽咳痰样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肺活检等方式获取呼吸道标本,并通过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真菌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确定感染的菌种和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指导精准治疗。
2. 影像学检查肺部真菌感染常常在胸部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呈现为斑点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并可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3. 免疫学方法如果怀疑肺部真菌感染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可进一步进行免疫学检测。
例如,测定血清加曲霉素抗原和抗体水平,以及CD4+T细胞计数等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三、治疗原则1. 抗真菌药物治疗对于肺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真菌菌株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可选择靶向治疗的药物,如三唑类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聚酮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果糖、氟胞嘧啶)等。
药物剂量和疗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免疫功能等进行调整。
2. 支持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常常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支持性治疗。
包括给予含氧、咳嗽止咳药物、解痰药物等,以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
3. 增强免疫功能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例如,针对HIV感染者应规范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减轻病毒复制对免疫系统的压力。
四、预防措施1. 加强个人卫生肺部真菌感染多与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有关,因此加强个人卫生尤为重要。
口腔黏膜、痰标本涂片找真菌的临床意义主垦堡堂焦墼壅查坚生旦蔓查蔓塑It.qT髓hDJ.灯2OO4.A.墉岫tV o1.5.No.4口腔黏膜,痰标本涂片找真菌的临床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OFEXAMININGFUNGISPOREINSPUTUMAND0RALCA VITYMUCOUSMEMBRANE王红旗,李波,王晓峰(1.解放军302医院,临检中心,北京100039;2.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北京100039) 259【论着】【吨Ar】摘要[目的]利用传统的简单技术诊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方法]加例免疫功能低下者I=1腔黏膜,痰涂片结果和临床资料分析,展示镜检阳性韵显微摄象图片之中8幅.[结果]22例口腔黏膜,痰涂片结果阳性者与临床资料符合,包括3例口腔真菌感染;8.例真菌性肺炎;11例呼吸道真菌感染者.17例阴性者也与临床资料符合,无真菌感染.有1例痰涂片阴性者临床诊断真菌'性肺炎.提示痰涂片1次阴性者有必要复检.[结论]口腔黏膜,痰涂片找真菌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关键词真菌感染;诊断;呼吸系统Clinical~Ldnffleaneeofe,mndN~I'nn~sporeinspumandoralcavitymucommembrane WangHongqi,LiBo,Wang咖.ClinicalLaboratoryCenter,302HospitalofPLA,Be/flag100039,ChinaAbstract[OMeetive]Toinvestigatethediagnosisoff.=salinfectionintherespiratorysystem bythesimpletraditionaltechnology.[Meth-odjs]Detectingresultsofsamplesoforalcavitymucousmembraneandsputumandclinicalinf ormationof4Oimm;mocompromis~case8were咖?ly~ed.Eightofthemicroscopephotographsthatwerepositiveweresetout.[Retmlts]Thedetectingresultswereinconsistentwiththeclinicalinfor-mationin22outofthe加ca8e8.Ofthe22patients,3sufferedformfunsalinfectionoftheoralcavity,8fl~cdpneumonia andIIfunsalinfectionof,therespiratoryif'aCt.Thedetectingresultswerealsoinconsistentwiththeclinicalinformatio nin17patientswithoutfllngalinfection.Onewithne? tivesputumspecimenwasclinicallydiagnoseda8beingsufferedfromfl%alpneumonia,whi chsuggeststhatthenegativespecimenshouldbe锄?inedagain.[Conclusions]Detectionoffungiintheoralcavitymucousmembraneandsputum Canbehelpfulforearlydi且ganddij咽吣豳of睹pi~toryfllngalinfection.KeywordsMy(:0ses;Diagnosis;Respiratorysystem[中图分类号]RS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06—8o25(2oo4)o4—259—03酵母菌,酵母样真菌,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等在人类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可以正常存在,甚至在分泌物中适量地生长繁殖并不引起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培养出这些菌也不意味着感染,因此口腔及上呼吸道黏膜成为免疫功能低下者真菌感染的门户,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成为医院内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类型.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评估治疗效果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在我院应用口腔黏膜及痰涂片找真菌孢子及菌丝,作为常规方法监测高危人群呼吸系统感染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历经两代人的努力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应用计算机显微摄象技术总结相关病例与同行讨论,以求提高.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3年6月至20O4年1月因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硬化(活动期或失代偿期),肝癌(晚期),自家免疫性肝病,不明原因的高胆红质血症等住院的患者39例.2003年其他医院会诊患者l例,共计4o例.年龄2678岁,平均50.2岁.有反复应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治疗史,治疗期间又合并发热,血象对比显着增高,无论伴有或不伴有咳漱,咳痰者,在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和性质时留取痰标本送检.口腔黏膜有白斑者留口腔黏膜送检.1.2痰液的留取晨痰lml以上,咳入无菌平皿,无痰者雾化吸入后留痰,即刻送检,急查.1.3口腔黏膜的留取压舌板刮取口腔黏膜白斑处黏膜直接涂布在无菌玻片上,即刻送检.1.4痰液,口腔黏膜的检查记录痰液外观性状,生理盐水稀释痰液镜检.白细胞,红细胞满视野的情况记录,再加入等量10%KHO消化白细胞,红细胞继续镜检,必要时选用革兰染色,抗酸染色,酚一棉蓝染色,姬姆萨一瑞士染色或碘液染色,未见或偶见真菌孢子未见菌丝为正常情况亦称为阴性.可见大量真菌孢子,生芽孢子或菌丝为异常情况,通知病房医生复检.连续两次以上晨痰可见大量真菌孢子,生芽孢子或菌丝有临床意义亦称为阳性.口腔黏膜检查同痰液.异常情况不需要复检,即有临床意义.1.5真菌培养选用氯霉素沙堡弱琼脂培养基(生物梅里埃公司),真菌鉴定选用双色培养基(CHROMagar2601里堕芏垒墼墨查望!生璺旦整查整兰塑些苎!0l叫Lab0哪ofy1h0l.盯2004.^嗽V o1.5.No.4郑州博赛公司)玉米一吐温80培养基(自制),AP~0CAUX系统和VITEKAMS系统YBC卡.1.6临床诊断按医疗规范操作n],院内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表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1988年).病例资料完整.2结果2.1口腔黏膜涂片正常或口腔黏膜光滑未做涂片,同时痰涂片未见真菌孢子及菌丝或偶见真菌孢子未见菌丝者共计18例.病例回顾:17例患者出院临床未诊断真菌感染.痰培养3例,检出白念2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1例痰镜检阴性者次日经肺部x一线检查:霉菌性肺炎?静脉给予氟康唑治疗,肺部感染治愈,痰培养白念,临床诊断白色念珠菌肺炎.2.2口腔黏膜涂片正常或口腔黏膜光滑未做涂片,但是痰涂片可见大量真菌孢子,生芽孢子未见菌丝2例. 痰培养光滑念珠菌1株;新型隐球菌1株.临床诊断光滑念珠菌呼吸道感染1例.新型隐球菌肺炎1例.2.3口腔黏膜涂片正常或口腔黏膜光滑未做涂片,但是痰涂片可见大量真菌孢子,生芽孢子及菌丝者12 例,临床出院诊断呼吸道真菌感染7例(白念2例,白念+热带2例,克柔+热带1例,青霉菌1例,念珠菌属1例),真菌肺炎5例(烟曲霉菌4例,白念1例). 2.4口腔黏膜有白斑,涂片可见真菌孢子,生芽孢子及菌丝者8例.其中3例痰涂片可见真菌孢子未见菌丝,孢子大多数黏附在鳞状上皮细胞上,出院临床诊断口腔真菌感染.5例痰涂片可见大量真菌孢子,生芽孢子及菌丝,出院临床诊断口腔+呼吸道真菌感染3例(白念3例),口腔真菌感染+霉菌性肺炎1例(阿赛毛孢子菌),口腔,食道真菌感染+霉菌性肺炎1 例(白念+青霉菌).2.522例呼吸道真菌感染者的痰性状通常为非脓性胶胨样黏液痰带鲜血,黏液丝有韧性,用白金环不易挑取.白细胞,红细胞满视野.2.6经临床诊断和培养鉴定证实的部分显微摄象图片:图1.白色念珠菌(口腔黏膜);图2.白色念珠菌(痰涂片);图3.青霉菌(痰涂片);图4.烟曲霉菌(痰涂片);图5.热带念珠菌(痰涂片);图6.光滑念珠菌(痰涂片);图7.阿赛毛孢子菌(痰涂片);图8.阿赛毛孢子菌(口腔黏膜).放大倍数:10×40.3讨论真菌的基本检验技术一直接镜检法,应用于眼科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病[1],五官科鼻窦真菌感染都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用于口腔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查,阳性结果确定呼吸系统真菌感染也有应用价值.口腔黏膜发生真菌感染表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患者处于真菌易感状态.呼吸道圈1白念珠菌(口腔)x4O0F1g1Cm~lklaalbiem~(oralcavitym朋舢madU棚舱)×4OO 圈2白念珠曹(痰)×4OO№20岫曲laaI】(sp咖)x400圈3青霉曹(痰)×4OOFig3Pmlefllium印ed鹪(印枷m)×4OO分泌物阳性结果确定真菌感染的程度位于上呼吸道,支气管,肺泡需结合I临床症状,影象学和病理学检查.40例患者中应用直接镜检法有11例呼吸道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2例真菌感染者实验室检查与病程相符和.18例直接镜检法检查正常者中17例与临床病程相符和,无真菌感染.1例痰涂片检查一次正常者实际发生真菌肺炎,高危患者痰涂片一次正常也有必要复检.痰涂片直接镜检法相关的干扰因素很多,例如1.!虽堡堡墅垄查垄生旦蔓查筮塑凸j—J..,0fMedial圈4烟曲霉菌(痰)×4OOFig4A~ergmmfumI(spurn)×400圈5热带念珠曹(痰)×4OOFig5CaIldidartapicalis(Sputum)×4O0圈6光滑念珠曹l痰)x400Fig6CandidaOabmt~(sputum)×4OO痰由口腔中咳出,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可使痰液中带有真菌孢子及菌丝,这种情况在镜检时孢子,菌丝大部分黏附于鳞状上皮细胞上.2.呼吸系统感染者痰中含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与黏液混杂在一起,使孢子, 生芽孢子和菌丝不容易看到,通常应用10%KHO消化痰液.必要时涂片染色.3.留取痰标本后应即刻送检,念珠菌属的孢子在含血的痰液里夏季室温条件下1小时后可以出芽.呼吸道真菌感染者痰的性状通常为非脓性胶胨样黏液痰带新鲜血丝,黏液丝有韧性,用白金环不易挑取,我们有时采用手术刀片刮切取痰液涂片.261圈7阿赛毛孢子曹(痰)×4008.ntd印叽amhti(Slmtm)×40O圈8阿赛毛孢子曹(口腔)×4OOFtg8Trleheepon~(onacavityⅡI_0幡矗_mbr哪)×40O 虽然依据菌丝的粗细,分枝角度和菌丝末端形态可初步回报念珠菌或曲霉菌感染,但是在我们的病倒中真菌感染如同细菌感染一样也存在混合感染的现象,如两种念珠菌,念珠菌+青霉菌,念珠菌+曲霉菌等,结果仍以培养为准.大量孢子,生芽孢子也有临床意义,光滑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并不出现菌丝.口腔粘膜,痰涂片直接镜检法结合真菌培养是目前早发现,早诊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好方法,问题是在临床并未普遍开展,在某医院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调查中发现痰培养的同时也做痰直接涂片检查的仅占痰培养阳性的35.7%【3].直接涂片检查来自其它有菌部位的标本,例如中段尿,大便,诊断泌尿系,肠道真菌感染在我院也行之有效.参考文献[1]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1998.6.[2】陈瑁娥,戴文丽,孙志强.真菌性角膜溃疡病原菌及其诱因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64.[3]王毓新,刘铭,刘华超,等.34例鼻窦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6,19(5):265—266.[4]余进,李若瑜,王丹,等.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菌种类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OO,16(4):211—214.(收稿日期:zoo,g~-12)。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并对其采取氟康唑治疗。
方法: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接受氟康唑治疗)和常规组(24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对比2组治疗后的有效率。
结果:经分析后,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其比例为50.00%。
其次为不节制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其比例为22.92%。
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
2组对比数据输入统计学分析软件后结果有意义(P<0.05)。
结论:在此次研究中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原因予以分析,并采取氟康唑治疗。
经分析得知患者多为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在采取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此治疗方法可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氟康唑;伊曲康唑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其占据器官真菌感染发生率的一半之多[2]。
有相关学者指出,致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因素较多,可因本身的基础疾病、环境因素以及药物的使用等。
为此,本次研究中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探究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并对其采取氟康唑治疗。
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4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接受氟康唑治疗)和常规组(24例,接受伊曲康唑治疗)。
2组基础资料输入到统计学分析软件中结果无意义(P>0.05)。
基础资料:实验组性别(男13,女11);年龄(32-61岁)。
常规组性别(男12,女12);年龄(33-62岁)。
1.1.方法1.2.1原因分析对2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予以分析,对患者的病史予以统计,综合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
1.2.2治疗方法常规组接受伊曲康唑治疗,药物信息: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4;0.1g。
病原微生物检查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病原微生物检查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河南省医师协会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呼吸呼吸医师分会医师分会抗菌药物滥用与病原微生物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耐药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已占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
无指征用药与盲目的“经验性用药”随处可见,问题十分严重。
为此,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均出台了大量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文件,并积极组织了相关检查,有效地遏制了滥用抗菌药物的势头。
但是没有微生物检查能否使用抗菌药物?做了微生物检查是否必须按照检查结果用药?如何协调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困惑着众多的医务人员。
因此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工作委员会,受河南省卫生厅医政处与河南省医师协会的委托,组织我省有关专家制定出本指导意见,供省内医务界参照执行。
一、临床医师应重视并积极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查临床医师应重视并积极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查1.1重要性感染性疾病必然有特定的病原体,确定病原微生物对临床诊断与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提高检出率,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病死率、降低医疗费用,是合理、规范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同时也是临床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的依据,临床医生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查。
1.2专家建议尽可能在患者未用抗菌药物之前留取标本(见附件)。
首次检查时,一般痰标本需连续送检3次或以上,尿培养连续2次或以上,血培养连续3次或以上。
如需腰穿、骨穿、胸穿、腹穿或病灶穿刺等检查时,应尽量做病原微生物检查。
二、规范病原微生物检测规范病原微生物检测2.1 建立微生物检测分级报告制度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就是协助临床医生确定病原体并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为了让临床医生尽早了解病原学检验情况,应建立微生物检验分级报告制度,即首先报告涂片染色结果及标本是否合格,再依次报告培养、鉴定或药敏结果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初筛及确认结果。
2.2 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处理与运送病原微生物标本(见附件)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成功的前提。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与临床管理要点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肺部真菌感染的挑战。
这类感染不仅复杂,而且难以诊断,要求我们医生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敏锐的临床洞察力。
在这里,我想分享我的经验,希望能为同仁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可以提供一定的线索,而真菌抗体检测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感染。
影像学检查如X线和CT扫描,可以揭示肺部病变的详细信息,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一旦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我们应立即进行病因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同时,支持治疗也不可或缺,包括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失衡和贫血等,这些都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康复的基础。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支持是必要的,我们可以根据病情提供氧疗或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
同时,感染控制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包括加强病房消毒、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免疫调理治疗如使用免疫增强剂或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感染程度。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在病情稳定后,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质量。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从病史采集到实验室检查,从影像学评估到病因治疗,每一步都需要医生细致入微的操作和专业的判断。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为临床工作者在诊断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尽量保留了原文中的医学信息,同时对语言进行了润色,使其更符合人类的表达习惯,减少了机械式的叙述。
希望这样的处理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呼吸内科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4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茵以白色假丝酵母茵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
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疾病院内感染真菌感染内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87-01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的深入开展,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占历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
院内真菌感染者绝大多数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1]。
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46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的调查。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例46例。
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40~99岁,平均79岁。
1.2 诊断标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2006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 [2]。
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探微目的就呼吸重症监护过程中的真菌感染情况予以研究和分析,并探究其病原学分析原理以及相应的特点。
方法就临床中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汇总、分析。
结果50例患者中其中35例患者带有白色念珠菌,7例患者带有光滑念珠菌,4例患者带有热带念珠菌,3例患者带有克柔念珠菌,1例患者带有曲霉菌。
患者年龄偏大占大多数,而且有多种疾病以及住院史。
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方面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and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 of its pathogen analy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Methods 50 cases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were observed,combined with i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mmary,analysis.Results Of the 50 patients,35 were with Candida albicans,7 patients with Candida glabrata,4 with Candida tropicalis,3 with Candida albicans,1 patient with Aspergillus.The patients are largely older and have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hospital history.Conclusion The pathogenicity of respiratory tract fung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is still mainly Candida albicans.Key words: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Fungal infectio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隨著近些年环境污染情况的严重,因为呼吸道而产生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
浅析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应用意义摘要】目的:探析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院内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实验组依据不同的菌种类别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愈率为68.0%,无痰者为28.0%;实验组治愈率为92.0%,无痰者为76.0%。
二组疗效比较,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无痰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正常体温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二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及时进行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实验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实践意义。
【关键词】真菌;院内感染;实验室检验;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46-02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1]。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真菌诱发院内感染不断上升,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2]。
因此,充分了解院内感染的真菌种类和临床检验价值,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笔者对2012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院内真菌感染患者50例进行实验检查和诊疗分析,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50例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2012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院内真菌感染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例14,女性11例,年龄在18~76岁,平均年龄为(42.14±5.38)岁;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在20~82岁,平均年龄为(45.16±5.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