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问题与完善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5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篇一一、引言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在涉及刑事案件时,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防止犯罪再次发生,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强制医疗干预的程序。
该程序的设置,一方面是对精神病患者犯罪行为的约束和监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在刑事司法中的人道主义关怀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对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概述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法院依法对其采取的强制医疗措施。
这一程序的核心目的是确保这些特殊群体的安全,防止其对社会造成危害。
其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象特定性:该程序针对的是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
2. 程序的启动需要严格条件:法院根据特定法律程序,基于明确的法律依据决定是否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3. 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强调程序正当性和当事人的权益保障。
三、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实践分析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实施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通过这一程序,对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和干预,减少了其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其次,这一程序也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人道主义关怀,保障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程序启动的困难、执行过程中的监管不足等。
四、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完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建议:1. 完善立法:进一步明确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为程序的实施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2. 优化程序启动机制:简化程序启动的流程和条件,使更多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监管和干预。
3. 加强执行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强制医疗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滥用和误用。
4. 注重人权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人道主义关怀。
五、结论通过对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该程序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防止犯罪再次发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精神病人合法权利之保障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病人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合法权利保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精神病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在实际执行中,精神病人的权利常常受到侵犯,特别是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
精神病人本身就处于一种特殊的身份地位,他们可能因为精神疾病而丧失了自我保护和自我决策的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控制和剥夺。
而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由于其处于被强制干预的状态,其合法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
保障精神病人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合法权利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和制度机制,才能有效地维护精神病人的权益,确保其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尊重和保护。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病人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合法权利保障问题,为相关法律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精神病人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合法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医疗过程中,精神病人往往因为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措施而被剥夺了自身的基本权益,导致他们在医疗过程中遭受不公正对待和侵犯。
这种情况不仅严重伤害了精神病人的自尊和人格尊严,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地位。
有必要深入研究精神病人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合法权利保障问题,探讨如何加强法律保障措施,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只有在充分保障精神病人的权利的基础上,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社会融合,同时也能够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法治的健康发展。
对精神病人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合法权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旨在探讨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如何有效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如何确保他们在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通过深入研究精神病人的权利保障法律和措施,可以更好地了解现行法律体系对精神病人权益的保护程度,同时也可以找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建议。
区域治理RULE OF LAW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立法缺失及完善*湘潭大学 胡宇清,李行摘要: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作为强制医疗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关乎国家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规定较为笼统,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强制医疗执行程序在主体职责、执行期限、解除程序等方面的立法缺失并提出对应完善建议,以期健全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相关措施,实现对被强制医疗者的特殊防护。
关键词:强制医疗程序;执行;人身危险性中图分类号:D915.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81-0001一、问题的提出强制医疗执行程序关注的是被强制医疗者自采取强制医疗措施起至强制医疗结束的整个过程。
其目的不在于惩罚犯罪而是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监管,使其消除人身危险性,顺利回归社会。
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条文中,仅在306条粗略规定了强制医疗监管主体的职责及强制医疗解除的要求。
刑诉解释对强制医疗程序虽作了细化规定,但涉及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仅在第641条、645条、646条出现。
规定了作出强制医疗决定后由公安机关享有交付执行权但未规定公安机关交付后的具体职责以及交付对象;规定了有权解除强制医疗的主体但未明确不同主体的具体解除程序及条件;规定了申请解除需要附诊断评估报告但未明确其具体效力。
通过法条分析可以看出,具体操作规范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运行的实际效用。
二、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立法缺失面对逐年增加的被决定强制医疗执行人数,现行的强制医疗执行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第一,强制医疗执行主体职责不明。
强制医疗决定作出后进入执行的过渡阶段负责主体仍不清楚。
对于精神病人的监管职责一直默认归于公安机关。
法律虽然规定公安机关作为强制医疗决定作出后的移交主体,但是对于决定作出后多久进行交付以及交付给哪一强制医疗机构均没有作出规定。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问题与完善作者:彭彤彤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7期摘要:随着强制医疗案件数量的增多,解除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也渐趋频繁。
司法实践中,强制医疗解除程序存在着申请解除条件模糊、申请主体难于怠于申请解除权、复议规定不明、决定书格式内容不统一等问题。
为改变这种现状,应从明确申请解除条件;设置解除强制医疗诊断评估报告;构建配套程序,保障、落实申请主体的解除权;增设对继续强制医疗不服的复议救济程序;设置规范统一的文书格式内容标准等方面来完善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的体系构建,切实保障被强制医疗人的权利。
关键词:强制医疗解除;解除条件;人身权利我国的强制医疗程序首次出现是在2011年《精神卫生法》和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訟法(修正案)》①中的规定,是与《刑法》第18条规定配套的程序性依托。
作为一种新设的诉讼程序,根据各地法院在适用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强制医疗程序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既包括对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理解不到位,也包括该程序在具体运行中的诸多不适应情况。
总体而言,适用效果不甚理想。
[1]同时,理论界学者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程序的理论分析、对比研究及检查监督等方面,而对具体实施程序细节上着墨甚少②。
笔者针对H省法院的解除强制医疗程序案件的司法实践情况,分析典型案例,探究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以期对未来解除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解除强制医疗案件之现状考察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了H省③2013年至2018年审结的121件强制医疗案件,从显示的数据来看,H省自2012年《刑诉修正案》以来,公布上网了强制医疗决定书121份,在全国排到了首位,121份案件中决定强制医疗的有121人,达到全覆盖。
但提起解除强制医疗申请的仅有 23人,被决定予以解除强制医疗程序的占21人,被决定继续强制医疗的有2人。
樊崇义教授在其《河北检察机关新刑诉法实施调研报告》④中也做过相类似的数据统计。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一、引言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刑事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特定个体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犯罪案件中。
本篇论文将探讨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相关规定、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措施。
二、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概述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因患有精神疾病而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医疗干预的法定程序。
其核心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三、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精神病人的诊断、申请决定、审查决定、执行程序等。
这一程序的设立旨在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现状与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精神病人的诊断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申请决定和审查决定的程序相对繁琐,导致执行效率低下。
此外,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可能存在滥用权力等问题。
五、改进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明确精神病人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简化申请决定和审查决定的程序,提高执行效率。
此外,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滥用权力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六、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特定个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一程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明确诊断标准、简化申请和审查程序、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以及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发展动态,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程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特定人群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那些因精神疾病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性质和精神状态的人。
在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作为保障公民人身自由、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手段,对于推动我国法治进程和保护公民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该程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现状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主要包括强制医疗决定、执行和解除等环节。
在决定阶段,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司法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和决定;在执行阶段,由专门的医疗机构对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进行医疗和观察;在解除阶段,根据被医疗人员的恢复情况,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解除强制医疗。
这一程序的设立,旨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特定人群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存在的问题(一)程序公正性不足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由于程序公正性不足,可能导致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如申请听证、申请复议等。
这既影响了程序的公正性,也影响了被决定人的合法权益。
(二)执行环节存在问题在执行环节中,医疗机构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强制医疗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强制医疗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由于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三)法律规定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关于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
例如,对于强制医疗的适用范围、决定程序、执行标准等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这既影响了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也影响了程序的实施效果。
四、完善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建议(一)加强程序公正性建设为了保障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的合法权益,应加强程序公正性建设。
浅析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程序的几点问题[摘要]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将“依法将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以下简称: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作为刑事诉讼法第五篇特别程序之一,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巨大进步,弥补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规定的空白。
但是在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程序实施一年以来,本应该在法律中明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规范的规定或司法解释,以及在运行时实际困难,使我国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患者的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宗旨得不到全面的贯彻施行。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特殊诉讼程序(制度);诉讼权利保障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精神病患者的境遇也愈发成为我国社会自由与安全、人权保障与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很多学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但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没办法单靠一个制度来完善,它需要医学上,法律制度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支持。
对于精神病患者实施的侵权行为,无论对被害人还是精神病患者家属来说都处于弱势,但是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依然需要我们重视,不能因为其不能正确表达意志而漠视其作为人的权利。
法律的正义及秩序价值作为法的基本价值,在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更显重要,修正目前刑事诉讼中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呈现出的问题有利于确保精神病人刑事诉讼活动公正、公开、高效地进行,保证强制医疗制度的有序运作。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实施一年以来,各地纷纷出现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案,北京、上海、江西、贵州等地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数量明显增多,精神病患者的刑事犯罪有所改善,但是通过阅读各法院、检察院有关刑事强制医疗的报道,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接收精神病患者的单位不确定我国法律虽然规定由法院决定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但是截至2010年我国仅建成的25所安康医院对精神病患者的收容与治疗能力相对有限。
实际运行中,面对精神病患者这颗不定时“炸弹”,一些家属、居委会等是不愿意接收的。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检察监督分析作者:范军明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 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第四章第一次较为系统勾勒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框架,《高检规则》和《高法解释》对其作了细化,完善了强制医疗程序。
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亟需完善的地方。
1 强制医疗检察监督面临的问题分析1、强制医疗的执行机关不明确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的执行工作主要是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的具体治疗机构。
关于强制医疗的执行问题,刑诉法解释仅笼统规定公安机关在收到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后负责送交强制医疗,但具体的强制医疗机构是专门性质的安康医院还是普通的精神病医院,对此刑诉法及解释却无明确具体规定,只有安康医院在公安部成立时提及一方面开展对其他强制羁押场所对象的医疗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对收治住院的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性管理、医疗;所以安康医院它主要是公安机关为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刑事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未审结交付的被告人因病而羁押的场所,《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这样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安康医院与精神病院及各精神病医院之间互相扯皮,最终只能靠各机关之间协调处理,同时也对检察机关监督造成了盲区。
2、再犯可能性的标准不明确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之一是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也就是再犯可能性,即进一步危害社会的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是一种将来事件发生的或然性,具有不确定性,法官大多只能依据形式审查被申请人的精神病是否治愈,是否具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
国际上关于精神障碍者强制收治的原则为"无危险不强制",但再犯可能性的标准是无法客观分析的,该标准不是100%的确信精神病人在解除强制医疗后会继续危害社会或完全不会危害社会,更不是51%的优势判断,而是一种有充足理由相信精神病人在解除强制医疗后不具社会危险性的主观裁量,只能靠综合证据,主观性艰难认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无所适从,无客观标准可供参考。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问题与完善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是指对某些因心理疾病、智力障碍等原因而危害社会的人,依法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虽然刑事强制医疗是一种必要的措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提升,我国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的问题和完善进行探讨。
一、问题1. 审判机关的作用被弱化在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是由审判机关作出决定的,但是近年来的一些案例显示,医疗机构参与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审判机关的作用被逐渐弱化,这使得强制医疗解除的程序不够完善。
2. 尊重精神权利的问题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强制医疗只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治安,而并不是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
因此,在强制医疗解除程序中,需要更加注重尊重患者的精神权利,保障其合法权益。
3. 医疗条件和标准不统一我国各地医疗资源不平衡,导致了医疗条件和标准不统一,这使得在强制医疗解除程序中难以给出一个标准的医学诊断。
二、完善1. 规定审判机关必须参与为了解决审判机关作用被弱化的问题,应该在强制医疗解除程序中明确规定,只有在审判机关的裁决下,医疗机构才可以进行解除强制医疗的医学鉴定。
为了保障患者的精神权利,需要在法律制度中增加相应的规定,明确规定当患者要求解除强制医疗时,其他相关人员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积极尊重其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
为了解决医疗条件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配置,制定统一的医学诊断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医疗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我国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需要在保障社会安全和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审判机关、医疗机构和患者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管理制度,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患者的健康权益。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立法之不足与完善张斌;浦娟娟【摘要】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在第四章中规定了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该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刑法》第18条有关精神病人强制医疗仅有实体法规定但欠缺程序法规范的不足。
同时,强制医疗司法化的转变也更有利于兼顾精神病人的权益及社会的公共安全。
但是,强制医疗程序在适用对象、决定权的归属、权利救济、检察监督等诸多细节方面尚有待更明确的界定和完善。
%Special procedure contents is added to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nacted in 2012, the fourth chapter of which stipulates the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procedure of the insane who do not bear criminal responsibilities. This stipulation has made up 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18th article of Criminal Law concerning the compulsory treatment procedure. Meanwhile, the judicial change in the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of the insane and the public security. However, the objects of the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procedure, attachment of the right, the right of relief,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rosecution units and so on are waiting to be deifned in details and perfected.【期刊名称】《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安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6页(P64-69)【关键词】精神病鉴定;决定权;检察监督;救济权【作者】张斌;浦娟娟【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上海20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1一、强制医疗的概念根据英国1991年《刑事程序法》的规定,“如果被告人被发现适于被起诉,或者没有提出是否适于被起诉问题,被告人在审判时可以提出精神错乱辩护。
《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处理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问题上日益显现出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以期望更好地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提高社会司法文明水平。
二、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的背景及意义在处理精神病人的相关案件中,为了保护社会公众安全和犯罪者的自身安全,我国法律设立了刑事强制医疗制度。
然而,对于这一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合理、合法地解除患者的强制医疗,是当前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解除程序,为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文明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三、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现状当前,我国在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
主要包括:由法院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鉴定;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可由医疗机构或家属提出解除申请;经过审查和批准后,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解除强制医疗等环节。
然而,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
四、解除程序的优化与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与完善建议:1.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简化审查和批准的流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在线审查、快速鉴定等。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能及时提出符合条件的解除申请。
2. 保障患者权益:在解除程序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如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审查患者及其家属的申请,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保障。
3. 引入心理干预与社会支持:对于经过解除程序后的患者,应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五、案例分析以某市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当前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如某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医疗机构和家属提出了解除申请。
经过法院审查和批准后,该患者成功解除了强制医疗。
然而,在解除后,该患者因缺乏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而再次出现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立法完善【摘要】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及同年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了强制医疗执行细则,将强制医疗纳入了法制轨道。
对于研究者来说不应满足与粗线条的程序设计,应围绕强制医疗程序司法化的主线作进一步细化规定。
本文通过对我国强制医疗程序的研究,就无受审能力人是否应纳入强制医疗范围及强制医疗期限折抵问题及经费来源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受审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强制医疗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其中重型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人。
在这些重症精神病患者中有30%--40%会产生暴力倾向。
以上数据表明,在我国精神病人群体数量大、社会危险性高。
精神疾病的现象涉及经济、医学、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但就法律而言,重点是如何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同时防止他们危害社会。
对此我国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民事上的监护制度和强制医疗制度。
一、强制医疗概念浅析强制医疗程序是刑事诉讼法的特别程序。
其目的在于决定是否违背精神病人的意愿,将其安置于精神病院等特殊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同时对其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甚至剥夺。
强制医疗程序之于刑事诉讼存在两个方面的关联:一是在诉讼过程中,有证据表明被告人在实施行为时属于精神病人;二是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人因精神病病发而缺乏受审能力。
我们分别称之为刑事责任能力和受审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在此不过多说明。
受审能力的概念在英美法系适用较广,美国联邦法院颁布的Dusky标准指出:“对地方法官来说,仅仅查明被告人能确定时间、地点和回忆某些事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检查被告人是否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同他的律师商量,他是否对他被指控一事有适当的理解。
”同时英国也规定了判断受审能力的五条标准。
总结来看,这些标准侧重于被告人对审判的理解力,以及协助律师辩护的能力。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没有受审能力的概念,与其最接近的概念即诉讼能力的概念。
1989年颁布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21条第1款规定:“被鉴定人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为无诉讼能力。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问题与完善作者:彭彤彤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7期摘要:随着强制医疗案件数量的增多,解除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也渐趋频繁。
司法实践中,强制医疗解除程序存在着申请解除条件模糊、申请主体难于怠于申请解除权、复议规定不明、决定书格式内容不统一等问题。
为改变这种现状,应从明确申请解除条件;设置解除强制医疗诊断评估报告;构建配套程序,保障、落实申请主体的解除权;增设对继续强制医疗不服的复议救济程序;设置规范统一的文书格式内容标准等方面来完善刑事强制医疗解除程序的体系构建,切实保障被强制医疗人的权利。
关键词:强制医疗解除;解除条件;人身权利我国的强制医疗程序首次出现是在2011年《精神卫生法》和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訟法(修正案)》①中的规定,是与《刑法》第18条规定配套的程序性依托。
作为一种新设的诉讼程序,根据各地法院在适用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强制医疗程序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既包括对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理解不到位,也包括该程序在具体运行中的诸多不适应情况。
总体而言,适用效果不甚理想。
[1]同时,理论界学者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程序的理论分析、对比研究及检查监督等方面,而对具体实施程序细节上着墨甚少②。
笔者针对H省法院的解除强制医疗程序案件的司法实践情况,分析典型案例,探究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建议,以期对未来解除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解除强制医疗案件之现状考察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了H省③2013年至2018年审结的121件强制医疗案件,从显示的数据来看,H省自2012年《刑诉修正案》以来,公布上网了强制医疗决定书121份,在全国排到了首位,121份案件中决定强制医疗的有121人,达到全覆盖。
但提起解除强制医疗申请的仅有 23人,被决定予以解除强制医疗程序的占21人,被决定继续强制医疗的有2人。
樊崇义教授在其《河北检察机关新刑诉法实施调研报告》④中也做过相类似的数据统计。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程序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完善我国刑事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二、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现状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指对涉及精神障碍患者的刑事案件,由法院根据特定程序,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强制医疗治疗的一种法律程序。
在我国,该程序主要由《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强制医疗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存在争议。
其次,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性,其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此外,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强制医疗机构的缺失也是制约该程序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存在的问题(一)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对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规定相对模糊,导致司法实践中对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的理解存在差异。
这使得法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法律尺度,从而导致判决结果的差异性和不公平性。
(二)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保障不足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性,其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在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中,患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隐私权等也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三)医疗资源不足和强制医疗机构缺失当前,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尤其是在精神卫生领域。
这导致许多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治疗,影响了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实施效果。
同时,强制医疗机构的缺失也使得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四、完善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建议(一)明确法律规定,提高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首先,应明确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使司法实践更具可操作性。
同时,应加强对法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