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调查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77.75 KB
- 文档页数:2
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培训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研究
李树德;赵志强
【期刊名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必
然导致该地区相当数量农村土地被征用。
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保障问题不单单是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经济学观点出发,全面论述了失地农民的培训机制与形式,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制度的构成要素。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李树德;赵志强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7
【相关文献】
1.“两型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证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J], 唐政秋;刘学军
2.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问题研究 [J], 周立华
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失地农民培训问题探析 [J], 周立华;肖望兵
4.长株潭两型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J], 唐政秋;李忠良
5.“两型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证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J], 唐政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大量农地被征用。
这其中,失地农民成为了最受影响的群体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失地农民的调查,探讨他们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失地农民的生存困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生存困境。
他们失去了主要的生计来源,无法再依靠农田耕种维持生活。
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技能,他们也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这使得他们陷入了贫困和无助的境地。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失地农民在城市中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适应问题。
他们往往来自农村,对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缺乏了解。
这使得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立和不适应。
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于失地农民的歧视和偏见也给他们的社会融入带来了困难。
三、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征地过程中,他们往往面临着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征地补偿不公,导致失地农民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
此外,他们的土地使用权也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往往被转让给开发商或者其他利益集团,使得他们无法再回到农田上耕种。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征地过程的监管,确保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失地农民掌握一些城市生活所需的技能,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关爱和支持,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五、成功案例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比如,在某个城市,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同时,政府还提供了培训课程,帮助失地农民学习一些城市生活所需的技能。
这些措施使得失地农民逐渐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结论:失地农民面临着生存困境、社会适应问题和权益保障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第十至十二届“挑战杯”获奖作品名单(文科,特、一等奖)第十届特等奖南开大学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国转型期金融创新西安交通大学毛乌素沙地南缘风沙滩区生态调查与研究东南大学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华东师范大学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北京大学诉讼之外的选择——大学生权利救济的进路分析东北大学辽宁省高等教育顾客(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及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及其启示一等奖清华大学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我国应该推迟退休年龄吗?——最优退休年龄的福利分析南昌大学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的缺失与构建——江西省信丰县果业协会调研报告湖南商学院常宁水口山矿产资源枯竭后产业转型战略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在“公交优先”原则下构建我国城市公交评价体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户收入增长与就业决策:一个新的动态解释--基于湖北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北京科技大学京杭大运河现状、保护及申遗政策调查报告南开大学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山西大学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东南大学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厦门大学低价中标与廉政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政策腐败治理效果评估山东大学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河南工业大学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武汉大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滇藏边境聚落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桂林工学院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发展状况研究——以C市“反扒同盟”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中南大学一项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偏远地区实施情况的调查云南大学村民自治视野下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村为例南京师范大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河北工程大学 “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四川大学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华东师范大学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和谐共治理念下地方行业协会的职能扩展——对上海203家行业协会的实证研究苏州大学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撑起生命保护伞――苏州市流动人口分娩定点限价政策调查报告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安全性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南大学“长株潭”地区农村五保户养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公共服务和政府责任的视角第十一届特等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浙江工商大学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研究--以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河南工业大学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粮食核心生产区(河南)的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基于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南京师范大学走进“傻根”们的心世界--关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射洪县的调查浙江万里学院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求意愿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湖南商学院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探索--基于长沙市失地农民安置经验的思考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浙江工商大学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研究--基于一个博弈模型的分析苏州大学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南开大学金融危机下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报告-基于天津市14所高校的调查南开大学发展与参与:解构城市新贫困社群福利供给的困局--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新贫困社群的调研报告复旦大学决定经常账户合意水平的系统动态学观点--基于中国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中国人民大学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河北大学基于巴彦县“参与式预算”模式的实证研究南昌大学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用及管理对策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以“武汉中国谷”高新技术企业为例石河子大学新疆边境农牧团场扶贫效果调查报告浙江工业大学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期货+订单”促生猪生产走出困境天津大学旅游工程项目选择与管理——泰安宝龙酒店项目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措施保护绩效的实证分析——兼议《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中的技术措施保护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调查分析及产品创新设计--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为例四川大学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危机与对策的探究河南科技大学新阶段三种扶贫模式在河南实践的调查研究--以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市为例上海财经大学农户借贷行为与二元金融联动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中南民族大学“推拉理论”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双向转移”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基于河南省许昌县的调查湖北大学湖北省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型构建与调查研究中原工学院我国农村水污染受害者社会救助调查与思考河南大学社会分化与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基于对开封市人力三轮车夫生存现状的调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研究——基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实证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调研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第十二届特等奖重庆大学冲击我国城市化进程瓶颈的一项变革——基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现状的调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西藏无电区农牧民用电对策研究——基于对拉孜县新能源利用的实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分析南京师范大学青春集合在军旗下——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热”动因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山西大学农民利益是如何被损害的——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失衡四川大学特大自然灾害下救灾及灾后重建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的个案分析苏州大学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演进与创新——以苏州市上林村为个案厦门大学乡土视野中的纠纷解决——以海安法院的疏导式庭审为样本浙江大学告别孤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基于全国7省5547个样本的实证调查浙江工商大学基于GDP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中南大学科学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指导下发展有色金属循环产业研究与探索——以中国银都湖南永兴县为例央民族大学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沙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发布部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05.17【实施日期】2012.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沙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各部门(单位):《长沙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暂行办法》已经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贯彻执行。
附件:《长沙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暂行办法》二○一二年五月十七日长沙高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和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被征地农民安置工作的意见》(长政办发〔2009〕16号)、《关于印发〈长沙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长高办通知〔2009〕66号)和《关于印发〈长沙高新区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长高新管发〔2012〕1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户籍关系在长沙高新区所辖范围内,法定劳动年龄内的被征地农民,在麓谷园区企业实现稳定就业的对象,可申报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资金。
第三条区劳动保障部门和区财政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个人享受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资金的申请,审核确认享受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资金个人的资格及其享受就业奖励标准和金额,并核拨就业奖励资金。
第二章被征地农民就业奖励资金申报条件和标准第四条就业奖励资金申报条件:申报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申请就业奖励资金。
(一)户籍关系在长沙高新区所辖范围内且已实施征地补偿安置;(二)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三)已进行了就业失业登记,领取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被认定为就业困难对象;(四)已与麓谷园区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且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已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五)用人单位已为其办理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长沙县失地农民保障现状调查与思考
卢艳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2(018)007
【摘要】长沙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强县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且特殊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
该文对长沙县失地农民的特殊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制度、经济、养老、医疗、就业保障方面的现状展开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失地农民的保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总页数】3页(P8-9,74)
【作者】卢艳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相关文献】
1.苏州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J], 张力建;江翔;程晔
2.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与思考①--以长春市高新区双德乡为例[J], 姜杰
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河北省唐山市王滩镇为例 [J], 呼应;王小溪
4.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J], 谈玉坤; 周云华; 邓桂兰
5.关于失地农民就业及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吴兴国; 杨忠山; 宋殿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市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创新研究———论G—D—F五位一体复合安置模式的构建湖南商学院失地农民研究课题组摘 要:近年来,随着长沙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我们在调查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的过程中,一方面总结出长沙市现有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在一些地区的失地农民安置中来自住房、就业、理财等六个方面的难题。
我们基于博弈论、复合行政两大理论,从各个问题出发,充分协调政府、开发商、失地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用关联矩阵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各个安置方面进行评价,择出最优安置方式,构建出具有长沙特色的G-D-F 五位一体复合安置模式,希望该模式能对失地农民安置有所裨益。
关键词:失地农民;安置模式;G-D-F五位一体复合安置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9)6-028-02作 者: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本文指导老师:龙兴海、阳信生、罗湖平;课题组成员:李松柏、陈旋、袁青、黄乐阳、魏来、张勇、胡项连;湖南,长沙,410205一、长沙市失地农民安置模式的总结(一)留地集中安置的咸嘉模式。
1993年的咸嘉新村还是长沙西郊的农村,随着长沙城市化的进行,现已成为全国十佳城市社区,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
究其因,是“留地集中安置,综合开发建设”的实施,具体表现于“三集中、三统一”:集中管理全村土地,统一进行拆迁补偿;集中安置农民住宅,统一进行综合开发;集中使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统一安排农民生产生活。
在咸嘉综合开发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下,征地、拆迁、补偿工作有序进行,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通过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社区环境得到改善,社区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居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社区投资得到有效回报。
综合开发建设中,管委会将一些安置费以“咸嘉新村安置退养基金”的形式存入银行,一些用来小区综合开发,所得利息、开发利润等都以红利的形式发放给居民,保证了居民的即时和长期利益。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以长沙市为例傅颂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势头强劲,但目前现代化、规模化农业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培育机制尚不完善,还存在着用地手续办理难、有效监管难、农业企业融资难、发展风险大等问题.建议从主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借力互联网新型模式、建立农业风险预防机制等方面着手,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傅颂
【作者单位】长沙市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我国失地农民体育发展社会环境的SWOT探析--以长沙市为例 [J], 吴真文;杨凯;曾小玲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策略探析——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J], 于盈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策略探析——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J], 于盈
4.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以山东莘县为例 [J], 韩梦琪;陈炀
5.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木里县乔瓦镇簸箕箩村为例 [J], 夏武奇;蒋浩宏;阳圣莹;朱润华;周霓;白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常伟;方威;肖素超【摘要】Research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pension of the land-lost peasants with a survey questionnaire, it expose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 comparatively big differences in the pension model, the low-participating- willingness, and the situation of no pension in their lives. The paper analyzes all the causes from several aspects in terms of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he financial pressure of local government, the level of pens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pension.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erfecting the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policy and "change from "agricultural to non-agricultural status", increasing retirement pension payment, creating job opportunities,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mercial insttrance and so on.%以问卷调查方式对长沙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心理问题严重,选择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不强,养老保险基本处于真空等问题,从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养老保障水平,社会保险意识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征地补偿政策,提高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比例,完善"农转非"政策,创造就业机会,参与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对策。
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调查报告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调查报告精选2篇(一)题目: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了解被征地农民在失地后的就业情况,分析其就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对面进行访谈,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三、调查对象被征地农民,涉及的地区为xxx省的xxx县。
四、调查结果分析1. 就业状况1.1 失地农民中有多少人已经就业?1.2 就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1.3 是否存在就业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1.4 失地农民就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如何?2. 就业问题2.1 就业机会有限的原因是什么?2.2 就业过程中是否存在歧视、不公平待遇的情况?2.3 是否存在技能培训和职业转换的需求?2.4 是否存在自主创业的意愿?3. 解决方案3.1 政府应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2 加大对被征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能力。
3.3 鼓励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提供相关的创业政策和扶持措施。
3.4 减少失地农民在就业中面临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现象,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五、结论通过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部分被征地农民已成功就业,但仍面临就业机会有限、薪资水平偏低、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大对被征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以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调查报告精选2篇(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汇报》一、背景和目的:被征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政府征用,并失去耕种土地的农民。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内容: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选择了某省的一个县作为调查对象,以该县内被征地农民为研究对象。
调研文章提纲失地农民就业[五篇范例]第一篇:调研文章提纲失地农民就业党员在推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工作中的先进性定位与思考一.发现问题:失业问题及后果表现。
农民失地意味着失去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是失地农民问题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劳动力行为不规范影响其在二级市场的供给意愿劳动力行为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就业职业、报酬、闲暇、劳动条件、劳动要求等方面的反映和动作。
劳动力的行为与劳动者本身的道德观念、修养、素质、知识水平、认知、态度、动机等有关。
一般来说,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行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
以东莞农民的劳动力素质,这种博弈使多数农民只能在二级市场就业。
而农民是否愿意在二级市场就业,主要看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以工资增加会使闲暇时间比以前更加昂贵为基础的,劳动的收入上升导致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所以替代效应致使劳动者减少闲暇的时间,增加工作时间。
收入效应是以工资增加更加富有为基础的,工资增加使劳动者谋求更多的闲暇,以享用增加的财富,因而收入效应使工作时间减少。
;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程度低等。
紧张型的劳动关系使农民闲暇的机会成本很小,替代效应弱化。
同时,为了吸引投资,镇、村和农户都建有大量的标准厂房和商铺出租,在一些经济发达的镇、村,集体分红和家庭物业等收入非常可观,有的农户达到几万乃至几十万元。
因此,随着农民可供享用的财富增加,收入效应强化。
这样,农民的就业意愿大为消解,在二级市场上形成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社会文化心态造成的。
社会文化心态是社会群体对于该社会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共同利益、社会生活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和环境的综合反映。
它是社会群体的内核,一经形成就会持续地影响社会群体的行为。
三、思考与对策“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因此,要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失业问题,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培育新型社会文化心态,增强农民劳动供给意愿社会文化心态是一个由心理、观念和行为三个子系统以一定方式联结起来的三维立体结构。
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研究王德华【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33)2【摘要】With our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dvancing swiftly in recent years ,the land demands increase dramatically ,which produces a huge number of land - lost peasants .The general public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nd - lost peasants , for many of them are becoming a new vulnerable group of society .The article is written under the investigation of 5 villages by a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depth interviews which present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problemof land - lost peasants in Hunan Provinc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land - lost peasants in Changsha ,including the ambiguous body of landownership ,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reemployment of land - lost peasants , etc . In order to reinforce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land - lostpeasants ,the article aims to offer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scope and procedure of land expropriation strictly , compensation for expropriating the land by market - oriented ,offering variety contents of social security ,providing skill training for land - lost peasants , and establishing green employment channel for land - lost peasants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
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的必备条件是将农用土地变为城镇建设用地,这就必然使部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后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凸显。
为全面了解湖南省城镇化失地农民生活现状,探索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今年5月4日至6月30日,我们组织实施了专项调查。
一、被调查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
调查对象为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村住户。
抽取了长沙、益阳、郴州、永州、怀化5个市33个区县1460户调查户,就22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
(一)农民失地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抽取的1460户农村住户共失地3056.2亩,户均失地2.1亩。
失去土地半年以内的占比2.6%,半年至一年的占比9.2%,一年至两年的占比8.6%,两年至三年的占比12.4%,三年至五年以上的占比24.7%,五年至八年的占比15.9%,八年以上的占比26.6%。
(二)失地获得的补偿情况:1460户失地农民家庭中,78.7%的家庭获得政府的货币补偿,13.3%的家庭获得政府提供的住房,6.5%的家庭获得以地换地的补偿,1.5%的家庭没有获得补偿。
(三)家庭收入情况:1460户失地农民家庭在失地前后家庭收入比较中,有501户收入增加,占34.3%,540户收入有所下降,占37%,419户收入没有太多的变化,占28.7%。
(四)就业情况:失地以后,从事生产、运输工作的占10%,从事商业、服务业工作的占10%;从事个体经营工作的占17%;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占32.1%;没有固定职业的占30.9%。
已经就业的农民,10%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5.6%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就业,68.4%通过自己寻找就业,16%通过其他方式就业。
(五)社会保障情况:三项主要保险(养老、医疗、失业)中,仅有医疗保险加入率较高。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根据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按照第一阶段关于开展领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到某某就失地农民创业、就业课题开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在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上,某某主要采取四种形式:一是与征地企业协商安置,如宏福公司及其下属包装制品厂安置约240人,占失地农民需就业人口的 3.1%;二是协调市内企事业单位安置,如军民水泥厂、磷肥厂、交运公司、重钙厂、万亩果园场和环卫岗位安置就业约300人,占3.9%;三是经劳务公司安置,通过马场坪劳务公司组织1000多人临时就业,约占13%;四是推进自谋职业,如动员部分有条件的失地农民从事服务业,如市内营运三轮车、卖水果、卖肉卖菜、卖服装、卖早餐或夜市小吃、擦皮鞋等,约安置500人,占6.5%。
除这四种政府推行的就业形式外,失地农民为了生计,部分自行外出打工,或离土不离乡,就地打工谋生。
仍有少部分失地农民没有顺利实现创业或就业,仅以耕作剩余土地为业。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有稳定工作岗位和从事服务行业者约占13.5%,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生活比较富裕。
如牛场镇东南街村朱治珍户,征地前从事种养业,年收入9884元,征地后经商,年收入16392元,收入大约增加65%。
该村胡昌明户,用征地补偿和多年积蓄,修建两楼一底一个门面的楼房,门面年租金达1500余元,加上耕种剩余土地,一家人衣食不愁。
经劳务公司安置临时就业和自行出外务工或在市内务工者共4000人左右,占52%,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部分还有所下降。
如马场坪三堡村摆纪组18户人家,土地全部征完,在搬迁中家家都利用征地补偿款修了房屋,只有靠临时性的打工找钱维生,一旦找不到工做,一家人的生活就成问题,常常为找工作担忧。
没有安置就业者约占34.5%,生活比较困难。
这部分失地农民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差,缺乏技术和经营经验,从事商业活动屡屡失败,有的又疾病缠身,没有其它出路,其基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