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574.01 KB
- 文档页数:17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文科)第4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实验九Excel 2003 建立工作表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工作表的一般方法。
2.掌握管理工作表的一般方法。
操作指导案例1如图4-1所示,按照下列内容建立一张工作表,并完成下列操作:1.合并A1:E1单元格,内容居中。
2.删除Sheet3表。
3.将Sheet1重命名为“差旅费”。
图4-1工作表内容合并单元格操作步骤如下:(1)选中A1:E1区域。
(2)单击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
删除和重命名工作表操作步骤如下:(1)右键单击“Sheet3”工作表标签,选择“删除”命令。
(2)右键单击“Sheet1”工作表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输入“差旅费”。
实验十Excel 2003 数据计算及图表制作实验目的1.熟悉格式化操作和输入公式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
操作指导案例1如图4-2所示,按照下列内容建立一张工作表,并完成下列操作:1.计算“人数”列的“合计”项和“所占比例”列(所占比例=人数/合计),结果保留2位小数。
2.选取“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的“年级”列(不含“合计”列)和“所占比例”列,建立“分离型饼图”(系列产生在“列”),标题为“在校生人数分年级比例图”,使该图表位于“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的A8:E18单元格区域内。
图4-2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计算“人数”列的“合计”项和“所占比例”列操作步骤如下:(1)单击B7单元格,再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按钮,或单击菜单【插入】,选择“函数”命令,然后再选择“SUM”函数,如图4-3所示,在确认求和区域为B3:B6无误后,按回车键。
图4-3使用SUM函数求和(2)如图4-4所示,在C3单元格中输入=B3/$B$7,因为求所占比例的分母在复制公式时,是不变化的,所以必须对B7单元格使用绝对引用。
图4-4输入公式(3)在B7单元格输入公式按回车键求得结果,对于“数值”型数据,Excel默认保留2位小数,否则,也可以单击菜单【格式】,选择“单元格”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数字”选项卡中,选择“数值”,对“小数位数”重新进行设置。
计算机基础教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数制转换方法和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
2. 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硬件组成和系统维护。
4. 利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方法。
5. 利用Windows控制面板完成各项系统设置的方法。
6. 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7. 常见图形图像文件、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的格式和常用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
8. 数据通信的概念、通信信号的原理、通信模型、通信介质等基础知识。
9. 数据传输模式的分类及其相关概念,数据交换常用的三种方式,以及常用的通信系统。
此外,计算机基础教程还会涉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如Windows、Linux等,以及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此外,计算机基础教程也会涵盖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知识)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知识)教程章节一、计算机硬件基础1.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1.1 中央处理单元(CPU)1.1.2 存储器(内存)1.1.3 输入设备1.1.4 输出设备1.1.5 其他硬件设备1.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2.1 冯·诺依曼结构1.2.2 指令和数据的存储1.2.3 指令的执行流程1.2.4 中断处理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3.1 主频和时钟周期1.3.2 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1.3.3 输入输出设备的速度章节二、操作系统基础2.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1.1 资源管理2.1.2 进程管理2.1.3 文件管理2.1.4 用户界面2.1.5 网络管理2.2 常见的操作系统2.2.1 Windows操作系统2.2.2 macOS操作系统2.2.3 Linux操作系统2.2.4 Android操作系统2.2.5 iOS操作系统2.3 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2.3.1 BIOS和UEFI2.3.2 引导加载程序2.3.3 操作系统内核的加载章节三、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3.1.1 局域网3.1.2 广域网3.1.3 互联网3.2 网络通信协议3.2.1 TCP/IP协议3.2.2 HTTP协议3.2.3 FTP协议3.2.4 SMTP协议3.3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3.3.1 防火墙3.3.2 加密技术3.3.3 隐私保护法律章节四、数据库基础4.1 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4.1.1 关系型数据库4.1.2 非关系型数据库4.2 SQL语言基础4.2.1 SQL的基本操作4.2.2 SQL查询语句4.2.3 SQL高级操作4.3 数据库管理系统4.3.1 MySQL4.3.2 Oracle4.3.3 SQL Server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央处理单元(CPU):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10(5)在用户计算机上建立一个用户,用户名称为liming,密码都为123。
(6)查看实验室中用户计算机各逻辑分区的空间使用情况,并填空(按实际情况填写)。
C盘总空间为,已用空间为,可用空间为。
(7)对无任何有用数据的逻辑盘进行格式化操作。
(8)按要求在用户计算机的D盘根目录建立如图2-1所示的层次关系的文件夹和文件。
图2-1 文件夹层次示意图(9)将题目(8)中文件夹USER21分别复制一份放入文件夹USER1和USER3中。
(10)将题目(8)中文件夹D:\USER\USER2\USER21移到D盘根目录中。
(11)将题目(8)中qq.docx文件复制到USER2中。
(12)将题目(8)中文件夹USER3删除。
(13)从回收站还原文件夹USER3。
(14)利用计算机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夹USER2的位置,并写出其路径。
四、操作步骤(1)设置鼠标状态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右键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控制面板”(调整查看方式为“小图标”)→单击选择“鼠标”,弹出“鼠标属性”对话框,如图2-2所示。
②在“鼠标属性”对话框中,选定“鼠标键”选项卡,再选择“切换主要和次要的按钮”和“启用单击锁定”复选框。
在“指针”选项卡[见图2-3(a)]中选择“自定义”列表框中的“正常选择”→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aero_link_l.cur”,如图2-3(b)所示,最后单击“打开”按钮。
图2-2 “鼠标属性”对话框11(a )“指针”选项卡 (b )“浏览”对话框 图2-3 鼠标状态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应用上述修改,感受鼠标的变化。
此时,鼠标左键单击效果为修改前右键单击效果,若不习惯左手鼠标,可以按上述步骤将鼠标的状态设置为右手习惯。
(2)设置键盘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右键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控制面板”(调整查看方式为“小图标”)→单击选择“键盘”,弹出“键盘属性”对话框,如图2-4所示。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001课程名称: 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别:通识教育类修习类别:必修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32、上机学时24)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第一和第二学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首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及实际工作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全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软硬件构成、信息数字化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
重点讲授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和Internet的实际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信息编码与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的数制转换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能自己动手组装微型计算机;重点掌握Windows 7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Internet基本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考级提供帮助。
三、基本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其转换(3)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基本特征、应用领域。
掌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数制转换、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微型计算机组装知识。
难点:数制及编码。
第2章 Windows 7教学内容:(1)概述 (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3) 文件与存储管理 (4) 进程与软件管理 (5) 设备管理与个性化设置 (6) 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个性化设置和Windows 7的常用附件。
目 录 计算机基础知识 ......................................................................... 1 键盘与指法 ................................................................................. 1 初识Microsoft Word字处理 ................................................. 3 编辑操作 ..................................................................................... 4 编排文档 ..................................................................................... 4 表格处理 ..................................................................................... 5 五笔字型概述 ............................................................................. 6 键名汉字 ..................................................................................... 7 成字字根汉字 ............................................................................. 8 键外字 ......................................................................................... 8 字根详解1 .................................................................................. 9 字根详解2 ................................................................................ 10 字根详解3 ................................................................................ 10 字根详解4 ................................................................................ 11 字根详解5 ................................................................................ 12 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 ............................................................... 13 简码和词组 ............................................................................... 14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开机/关机。 1.开机:先按显示器——按主机电源。 2.关机:鼠标单击开始按钮——单击关闭计算机——关闭。
键盘与指法 键盘大体分成四部分组成:打字键区、功能键区、全屏幕编辑区、数字/全屏幕编辑区 1.打字键区:0-9,A-Z,特殊符号,辅助键。 (1)shift:上档键,用于输入上排字符及单个的大写字母。 例:A------a Shift+A------A (2)Capslock:大写字母锁定键。 灯亮时输入大写字母ABC… 灯灭时恢复为小写字母abc… (3)←Backspace:退格键,用于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例:abcdefg——光标在cd之间,按两个退格,adefg (4)长条:空格键,起空位的作用。 (5)Enter:回车键(执行键,换行键) (6)Alt:转换键,单独出现无意义,需要与其他键组合使用。 Alt+F4: 2
关闭窗口。 (7)Ctrl:控制键。 Ctrl+A全选。 Ctrl+shift: 输入法之间的切换。 (8) :Windows标志键,用于启动开始菜单。 2.功能键区:Esc F1—F12 (1)Esc:强行退出键,取消当前的菜单。 注:F1—F12在不同的软件中,其作用不同。 通常F1为帮助键。 3.全屏幕编辑区: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光标上移一行 ↓:光标下移一行 Home:光标迅速移至行首 End:光标迅速移至行尾 Delete: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 Pageup:上翻一屏或一页 Pagedown:下翻一屏或一页 Insert:插入键(Ins) 插入:表示在光标前插入字符。 改写:表示替换光标后的字符。 3
4.数字/全屏幕编辑区 Numlock:数字锁定键。 灯亮时:输入0-9的数字。 灯灭时:移光标操作
初识Microsoft Word字处理 一.启动 双击桌面的W图标。 二.关闭 1.单击标题栏右侧的 X 三.界面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标尺、工作区 四.文字录入 1.到屏幕右下角键盘处选择一种输入法。 2.删除光标前的字符按退格键,删除光标后的字符按Delete键。 3.一行结束系统自动换行,一段结束或标题结束敲回车。 4.全删除:ctrl+A——剪切按钮 五.保存文件 单击保存按钮 4
编辑操作 一.文本的选取 1.Ctrl+A全选。 2.鼠标指向正文左侧出现右箭头单击选一行,双击选一段,三击全选。 3.出现I形指针按住左键拖动。 二.剪切(多余的去掉)
选取——单击 三.剪切与粘贴(移动)
选取————单击定位—— 四.复制与粘贴(复制)
选取————定位—— 编排文档 一.页面布局(纸张大小/页边距) 页面布局——纸张/页边距 二.设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加粗和斜体 选取——开始——字体栏 三.段落对齐方式 5
选取——开始——段落栏 四.段落缩进
首行缩进:每段的第一行相对于其他行的缩进量。 方法:选取——开始——段落栏——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个字符。 五.段前/段后距离 方法:选取——开始——段落栏——段前/段后
表格处理 一.创建表格 插入——表格——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列数——确定。 二.删除表格
光标放入表格中——布局——删除——表格。 三.录入数据 水平:←→光标 垂直:↑↓光标 四.合并单元格 选取要合并的单元格——布局——合并单元格 五.改变行高/列宽: 鼠标指向要调整行高/列宽的下边线/右边线——出现双箭头按住左键拖动。 六.单元格对齐: 6
选取单元格——选区击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 五笔字型概述 一.定义:(王永民) 将汉字的笔画分为横、竖、撇、捺、折(5种),将汉字的字型又分为左右型、上下型、杂合型(3种),合称五笔字型。 二.汉字的构成 字——部首(字根)——笔画(5种) 1.笔画:一笔写下来的连续不间断的线段。 注:分别将五种基本的笔画赋予一个数字代码,即横1、竖2、撇3、捺4、折5。 2.字根:笔画与笔画之间组成的相对不变的结构。 注:笔画组成字根时发生如下关系。 (1)单:笔画本身就是一个字根。 (2)散:笔画之间有距离。 (3)连:笔画之间有接触点。 (4)交:笔画之间穿插。 三.字根的分布与记忆 1.分布: 26-Z=25个键/5笔画=5个/笔画。 横区(1区)GFDSA 7
竖区(2区)HJKLM 撇区(3区)TREWQ 捺区(4区)YUIOP 折区(5区)NBVCX 2.记忆: (1)笔画类字根: 一 二 三 11G 12F 13D (2)大多数字根还遵循如下原则: 字根的第一笔画确定在哪个区,字根的第二笔画确定在该区第几个键位。 例:十12 F 王11G 女53V 尸51N 山25M 贝25M 又54
键名汉字 键名汉字:每个键位上的第一个字根,单独出现为一个独立的汉字,称之为键名汉字。 输入方法:敲四下字根所在键。 (王土大木工目日口田山禾白月人金言立水火之已子女又纟) 王GGGG 土FFFF 言YYY 8
成字字根汉字 成字字根汉字:除键名字以外,字根表中仍有些字根单独出现也是一个汉字,叫成字字根汉字。 输入方法:敲字根所在键(报户口)+字根的一、二、末笔画所在键位。 例:士FGHG 二FGG 手RTGH 成字字根遵循如下原则: (1)末笔有点有撇,末笔为撇。 例:戋GGGT 戈AGNT (2)末笔有撇有折,末笔为折。 例:力LTN 九VTN 乃ETN 匕XTN (3)五种基本笔画也归为成字字根汉字,后两码用LL补位。 例:一GGLL 丨HHLL 丿TTLL 丶YYLL 乙NNLL
键外字 一.键外字:字根表中没有的,需字根与字根之间进行组合的汉字。 输入方法:分别取汉字的第一、二、三、末字根所在键。 二.键外字遵循的原则: 1.按书写顺序:书NNHY 凸HGMG 2.取大优先:字根最大,个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