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40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答案【篇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简答题(个人版)】t>问答题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见经过了哪几个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通信案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以共享资源为主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广泛应用和发展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将一台主计算机(host)经通信线路与若干个地理上分散的终端(terminal)相连。
主计算机一般称为主机,它具有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而所有的终端设备均无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通信软件的控制下,每个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分时轮流地使课用主机系统的资源。
这种系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随着所连远程终端数目的增加,主机的负荷加重,系统效率下降。
第二,线路利用率低,费用也较高。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把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分开的工作方式,主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而在主机和通信线路之间设置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负责处理网络中数据通信、传输和控制。
它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和终端的接口节点,另一方面又担负通信子网中的报文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转发等任务,从而将源主机的报文准确地发送到目的主机。
3)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个联机系统中的主机互联,为用户提供服务,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它和第一代网络的区别在于多个主机都具有自主处理能力,它们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的前身arpa网。
2.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种类很多,性能各有差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远程网),局域网(本地网),城域网(市域网); . 根据通信子网的信道类型可分为点到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按传输速率可分为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又可分为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形型、网状型网络、混合型、全连型和不规则型网络;.按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和卫星网等; .按照带宽分为基带网络和宽带网络;.按配置可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布式、集中式网络系统;.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使用环境可分成校园网、内部网、外部网和全球网等;.按网络组件的关系可分为对等网络、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互联,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和网络协议支持下进行网络资源共享及信息通信。
* 多台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资源共享和信息通讯二、网络功能:1、资源共享:(1)共享硬件:大容量磁盘,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可以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2)数据共享:减低纸张和软盘传递量(3)软件共享:网络会议等2、信息通信:局域网—互联网:传输文件,信息,电子商务等三、网络具体分类1、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1)局城网(LAN):几米至几千米。
所属为一个机房,单位等。
(2)城城网(MAN):几千米至几十千米。
所属为一个城市。
(3)广城网(WAN):几十千米以上。
其所属为城市与城市,省和省,国家与国家之间。
(Internet)2、按照传输介质分:(1)同轴电缆网络(2)双绞线网络(3)光纤网络(4)卫星、激光、微波等网络(无线网络)3、按网络操作系统分:(1)Microsoft Windows NT4.0(NT5.0)网(2)美国贝尔实验室—Unix(3)美国Novell —Netware(4)Linux共享软件4、按照网络协议分:网络协议:网络中计算机相互实现通信必须遵守的约定和对话规则。
(1)TCP/IP 协议(互联网协议)(2)IPX/SPX 协议(NetWare 协议)(3)NetBEUI协议(Micrcsoft 协议)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分:(1)校园网(2)政府网(3)企业网(4)银行网(5)证券网6、按传输方式分:(1)频带传输:传送摸拟信号,属正弦波(2)基带传输:传送数字信号,用0,1表示7、按照连网模式划分(1)对等网:网络的联网模块分布在网络的每台计算机中,并且可以互联,但不可以互相管理。
(2)客户/服务器模式: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模块在服务器,操作模块在工作站中。
(3)无盘网:一台无盘服务器(有硬盘),其他的工作站无硬盘等存储设备。
第三章组建简单网络
要组建一个基本的网络,只需要一台集线器(Hub)或一台交换机、几块网卡和几十米UTP电缆就能完成。
这样搭建起来的小网络虽然简易,却是全球数量最多的网络。
在那些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型公司、办公室、分支机构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小网络。
事实上,这样的简单网络是更复杂网络的基本单位。
把这些小的、简单的网络互连到一起,就形成了更复杂的局域网LAN。
再把局域网互连到一起,就组建出广域网WAN。
3.1最简单的网络
图3.1 简单的网络连接
如图所示,简单用一个集线器(Hub)就可以将数台计算机连接到一起,使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通讯。
在购买一台集线器后,只需要简单地用双绞线电缆把各台计算机与集线器连接到一起,并不需要再做其它事情,一个简单的网络就搭建成功了。
集线器的功能是帮助计算机转发数据包,它是最简单的网络设备,价格也非常便宜。
通常,一个24口的集线器只需要几百元钱。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当集线器从一个端口收到数据包时,它便将简单地把数据包向所有端口转发。
于是,当一台计算机准备向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包时,实际上集线器把这个数据包转发给了所有计算机。
发送主机发送出的数据包有一个报头,报头中装着目标主机的地址(称为MAC地址),只有那台MAC地址与报头中封装的目标MAC地址相同的计算机才抄收数据包。
所以,尽管源主机的数据包被集线器转发给了所有计算机,但是,只有目标主机才会接收这个数据包。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讲第一章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互联网(Internet)1.2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网络体系结构的分类-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1.3 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环形拓扑总线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第二章物理层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电信号与数据信号2.2 信息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2.3 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常用的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方式- 单工传输- 半双工传输- 全双工传输2.4 调制与解调调制的概念与分类解调的概念与分类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帧的概念与结构帧的定义帧的结构- 帧起始标志- 地质字段- 控制字段- 数据字段- 帧检验序列3.2 数据链路的控制流程数据链路的建立与终止数据链路的数据传输控制3.3 差错检测与纠正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流量控制的定义与分类可靠传输机制的原理与实现第四章网络层4.1 IP协议与路由IP协议的功能与特点路由的定义与分类4.2 网际协议IPv4IPv4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4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3 网际协议IPv6IPv6的地质分配与分类IPv6的分组格式与传输4.4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子网划分的概念与目的子网掩码的定义与使用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2、TCP/IP参考模型:基于TCP/IP协议族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通过将数据与一个多项式做模运算来计算校验值,通过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与校验值进行再次计算,判断是否存在差错。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网络”主要包含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匀与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能等功能。
4.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可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5.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部分。
6.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7.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型结构。
8.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9.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10.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对应于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11.有线传输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2.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包括无线电传输、地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和激光通信。
问答:1.例举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主要对象。
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如何进行负荷均衡与分布处理的?分为三阶段:提供作业文件;对作业进行加工处理;把处理结果输出。
在单机环境:三阶段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
在网络环境:将作业分配给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高效完成大型应用系统的程序的计算和大型数据库的访问。
3.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在商业上的运用。
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订票等。
4.简述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由主计算机系统(主机)、终端、中断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网络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
网络基础教程(精简版)全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复习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知识精讲一、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数据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二、发展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
第二代: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台计算机和终端构成外围的资源子网,数据交换方式采用分组交换。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型”为标准框架,80年人中期,Internet的出现(TCP/IP)。
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的特征是广域、高速和交互。
三、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一些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
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系统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对终端的控制及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从系统组成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
1、网络硬件系统网络硬件系统一般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章节一: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1.2 网络体系结构1.3 网络协议与标准1.4 OSI参考模型1.5 TCP/IP协议族章节二:物理层2.1 信号与噪声2.2 传输介质2.3 传输介质的特性和分类2.4 调制与解调技术2.5 数字传输技术章节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3.2 帧的结构和帧的同步3.3 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3.4 CSMA/CD和以太网3.5 虚拟局域网(VLAN)章节四: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4.2 数据包的传输与路由4.3 网际协议(IP)4.4 网络地址转换(NAT)4.5 路由器与路由算法章节五: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5.2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5.3 传输层连接管理5.4 TCP协议和UDP协议5.5 网络地址转换(NAT)章节六: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6.2 常见应用层协议6.3 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6.4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6.5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章节七:局域网和广域网7.1 局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2 以太网的搭建与管理7.3 VLAN的配置与管理7.4 广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5 光纤通信和载波通信章节八:无线网络技术8.1 无线网络的特点和分类8.2 WLAN和WPAN8.3 Wi-Fi和蓝牙技术8.4 移动通信和移动网络8.5 无线传感器网络附件:附件一:网络设备配置示例附件二:常用网络命令手册附件三:网络拓扑图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负责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2. NAT:网络地址转换,一种网络协议技术,用于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
3. VLAN:虚拟局域网,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实现逻辑隔离和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