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卫斯理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1.43 MB
- 文档页数:59
【精品】世界著名数学家简介一、费雪(1707-1783)费雪,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是18世纪英国和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一朵璀璨的明星,也是现代数学理论体系发展史上伟大的奠基人。
费雪的著作多次被证明是重要和有价值的,他多次把伽利略学派运动学与新科学联系起来,从而对数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费雪是首个利用符号语言说明数学结论的科学家,把李嘉图的抽象方法引入到数学家的叙述中,改善了新数学发展的抽象水平,更加理论性地解释了新发现的内涵,使新数学成为革命性的,被改变后也能把问题提出来。
费雪同时也是一位数理计算机科学家,他被认为是19世纪数学研究的最伟大的贡献者,由他提出的符号语言为现代算术运算和代数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二、科普特利(1667-1745)科普特利,1667年11月14日出生于英国,1745年2月27日去世于荷兰,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经过日夜努力动摇了几百年古希腊数学系统中的一盏明灯,开创了有关数学原理和应用方面的新天地。
科普特利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继费雪之后开辟了新数学的道路,以看似不足可讳的几个数学符号为基础,一步步构建出远超出古希腊数学的新数学体系,催生了运算机学科的诞生,他也称之为“数学之父”。
科普特利的著作通过伽利略的动力学思想不断拓宽了数学的发展,扩展了伽利略学派理论及应用,数学领域因他令数学分支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为后来数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准备,被认为是现代数学之父。
三、哥本哈根(1845-1922)哥本哈根,1845年,出生于丹麦,1922年,去世于丹麦。
他是丹麦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也是实验物理学与数学的奠基人,享誉全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麦教育部长,同时他也是维瓦尔多·弗洛伊德的爱友。
他的把握是,应用数学发展了我们对物理普遍规律的认识,也就是促进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发展。
哥本哈根把符号数学用于物理领域,建立起非常完整的符号数学理论,以意义深远的概念描绘自然现象,其中包括物理量子论、熵等概念,完全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
卫斯理(倪匡)的生平倪匡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笔名卫斯理、沙翁、魏力,1935年5月30日-),中国浙江镇海人,生于上海市。
1957年移居中国香港,1992年移居美国三藩市。
他是华人科幻小说界里的知名作家,曾被誉为东方艾西莫夫,著名作品包括《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浪子高达系列》、《神探高斯系列》、《亚洲之鹰罗开系列》、《非人协会系列》、《女黑侠木兰花系列》、《年轻人与公主系列》、《神仙手高飞系列》、《侠盗影子系列》等。
倪匡写作范围甚广,亦曾写作怪异小说、 ... ,也曾创作少量武侠小说。
此外,倪匡也创作了超过三百多个电影剧本。
另外亦曾在1989年至1990年间,与黄霑和蔡澜合作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
简历1951年,16岁的倪匡为了追寻乌托邦理想,辍学离家,只身北上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然后参加中国人民 ... 和公安干警,参与过土地改革和治理淮河的工程,后来又去了内蒙古垦荒。
当兵期间,他发现的种种不合理和愚蠢行为,跟宣传的平等世界完全是两码子事,军队内部就有不少特权阶级横行,而且事无大小都要汇报思想、开会检讨,令爱好自由的倪匡越发感到不满和失望,经常跟上级争拗,也多次成为批斗对象。
1956年末,身处内蒙古的倪匡因两项罪名被迫逃亡。
其一是因为风雪太大,运煤车不能把煤送到,他和另外几名士兵为免冻毙,合力把小河上的木桥拆下来生火取暖,结果被单位书记指为「破坏交通」。
其二是他偷偷饲养的狼狗把军中的大队长咬伤,这两罪足以判他监禁10年,于是他听从朋友的提点,连夜骑马逃往北方,原本想到外蒙古避难,却误打误撞到了火车站,坐上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把他送到大连,再乘船往上海,但那时没有人敢接待他,他只好继续南逃,历尽艰辛,多次靠吃老鼠、蚂蚁、棉花充饥,走了三个月的路到达广州,路上还发挥其刻印章的技术瞒过关防,才成功逃离铁幕,后再经澳门,于1957年7月成功偷渡到中国香港。
倪匡在中国香港星光大道的手印及签名倪匡抵港初期在工厂干杂工,晚上在大专院校进修,后来投稿到《真报》和《工商日报》,不但被采用,还获《真报》聘用,先后出任校对、助理编辑、记者和政论专栏作家。
群星闪耀文学人物介绍1.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
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李尔王》。
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对后世戏剧和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和辛辣的社会讽刺,如《道林·格雷的画像》和《温蒂的扇子》。
王尔德的作品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
3.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重要的作家和记者,也是政治活动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最著名的作品是《1984》和《动物庄园》。
奥威尔的作品探讨了权力、政治和社会不公正等主题,对现代文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坡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和短篇小说家之一。
他的作品常常描绘了恐怖和超自然的元素,如《乌鸦》和《红色死亡的面具》。
坡的作品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不朽的经典,对诗歌和推理小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5.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卡夫卡是20世纪捷克的作家,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和现实主义描写闻名,如《变形记》和《城堡》。
卡夫卡的作品探讨了人与官僚体系、社会压迫之间的冲突,对后来的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几位群星闪耀的文学人物简介,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世作家和读者都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意义。
《卫斯理》:保持好奇心,你就是冒险王倪匡的作品最火的就是《卫斯理》系列了,编者在初中的时候起码看过十几部这个系列的小说。
倪匡先生是高产作家,光是卫斯理作品集就有一百多部,据说他一个小时能写8000字,令人钦佩。
那么说到“卫斯理”这个小说人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谁呢?周润发?许冠杰?刘德华还是吴奇隆?《卫斯理》的影视改编作品真的太多了,今年还出了一部网剧,叫《冒险王卫斯理》,由余文乐、胡然主演,其科幻程度令编者回忆起了原著的精华,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1、天马行空的想象倪匡的作品中有很多外星人的痕迹,他打破了读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构造了不可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比如说,编者在读《头发》的时候,就对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感到震惊,他在书中写道:A的一根头发,就可以触动一个装置……每一根头发,如果都可以像手指一样灵活运用,那比只有十只手指来操作,效率要高出多少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点子,他在写《卫斯理》的时候都用上了。
2、悬念与推理的大脑游戏倪匡是个很喜欢设置悬念的作家,所以卫斯理系列总是出乎意料,比如说《钻石花》和《丛林之神》,他总是吊足人胃口之后才将细节慢慢推理出来,这就像作家和读者来了一场大脑游戏,酣畅淋漓、惊险刺激!再比如说《多了一个》,这部小说写了一艘海船遇难时有23人救出来却有24人的悬疑故事,荒唐归荒唐,但不禁使人发问,多出来的'那个人是谁?既然你好奇了,倪匡就掌握了主动权。
他写到哪里,你只能跟着看到哪里,欲罢不能。
这就是卫斯理作品的魅力所在!3、保持好奇心,你就是冒险王这个系列的书给我的启示就是,永远要保持好奇心!书中的卫斯理,有钱任性,他可以不顾一切去冒险,寻找外星人。
我们呢,没钱就任由脑袋生锈了吗?非也!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小事情值得我们去推敲、怀疑,比如编者在读《卫斯理》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漏洞和情节上的bug,并以此为阅读名家作品的乐趣,加以写作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所以说,保持好奇心,你就是冒险王。
小谈天才作家倪匡关键词:天才、作家、科幻、小说《卫斯理》是每个喜欢侦探或悬疑的人必看的书,由于书大受读者的欢迎,后来还被多次地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然而,并不是所有知道卫斯理的人都知道创造卫斯理这个人物的作家叫倪匡。
倪匡,一个个性的作家,就这样低调地创作了将近四十年。
其实,倪匡并没有受过真正的高等教育。
从1951年到1957年间,倪匡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土改、治理淮河工程、内蒙古垦荒……但接受训教的时间只有三个月。
1957年因罪逃至香港,开始上夜校,才真正开始他的写作生涯。
在我看来,倪匡是一个天才作家。
为何天才,从他创作的数量就可知道,倪匡是一个天生的笔者,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可以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自创作以来,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从不拖稿欠稿,这是一个作家很难做得到的。
更重要的是,倪匡在如此多产,快产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书的畅销,他是香港少数纯以写稿致富的作家之一。
倪匡是个作品多样化的作家,而在如此多题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他的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是科学幻想小说。
倪匡,作为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作家,聪明地在他的科幻创作中扬长避短。
的确,在写作中所涉及的自然规律和宇宙奥妙,以倪匡的所知很难解释,然而,他却不理会这些科学约束,大胆发挥想象力,将科幻中的幻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倪匡的科幻小说,无一不涉及中国古典神话和宗教传说,众所周知,这是与科学格格不入的,而倪匡却巧妙地将两者完美结合,加强了作品对读者心理的冲击力。
在倪匡的小说中,以最著名的《卫斯理》为例,有武侠作品中常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侦探作品中常用的逻辑推理手法,和大量的有关爱情故事的发生,使读者在一种作品中领略到多种作品的风格。
也许就是因为其幻想大于科幻,大大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我深信,每一个卫斯理迷都希望自己能像卫斯理那样能在未知世界里穿梭自如,能在宇宙自然中冒险探索。
一个作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创作积累中能自成一格,然而,从开始写作到封笔之日,能达成愿望的作家也是较少的。
Unit 8 MoneyTime Spent Agonizing over Money[1] Within hours of a recent major stock market drop, I telephoned my Ford dealer and ordered the station wagon that I test-drove the day before. As my friends not so subtly pointed out,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idn't have much to do with my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shouldn't affect my purchase. Besides, my old car had caused me headaches for months.[2] Still, I spent the evening asking myself: Could I afford a new car? Should I be saving instead of spending? Would we need to cut back on vacations?[3] On the list of items people worry about, money is almost always at the top.[4] A study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ound that 70 percent of the public lives from paycheck to paycheck. Mortgage debt has increased 300 percent since 1975, and consumer bankruptcies are at an all-time high. Most marriages that fail list financial problems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5] When the Dow fell 554 points last October, millions of people lost billions of dollars, on paper anyway. There was expert anxiety on Wall Street and old-fashioned worry on Main Street. Our reaction confirmed what we already knew: We are a people consumed by financial stress.*A “Raw Material”[6] As the Bible tells us, worrying about money—or anything else for that matter—won't do us any good. “Who of you by worrying can add a single hour to his life?” Jesus asked. “And why do you worry about clothes? See how the lilies of the field grow? They do not labor or spin.”[7] In my heart, I aspire to be like those lilies. But in my head, I feel a need to hoard.[8] It is an unusual person who can live free from financial stress, or who can spend money on others as easily as he spends it on himself.[9] Thomas Edison was one of that rare breed. Had the great inventor stored his money, he would have died a wealthy man. His first successful invention netted him $40,000, a huge sum in 1869. During his lifetime, he patented 1,093 inventions, yet he departed the world penniless.[10] Years later, his son C harles recalled his father's approach to money: “He considered it a raw material, like metal, to be used rather than amassed, and so he kept plowing his funds back into new objects. Several times he was all but bankrupt. But he refused to let dollar signs govern his actions.”[11] John Wesley was the same. The founder of Methodism had the highest earnedincome in 18th century England, but he gave it all away. His philosophy about money was simple: “Earn all you can, save all you can, give all you can.”*Root of Evil?[12] Money may not be the root of all evil, but if it keeps us up at night, it has become way too important in our lives.[13] That was the lesson of Leo Tolstoy's tale “Elias”, which told of a rich farm couple who lost all their money and were forced to take jobs as servants.[14] A guest one day asked the wife if she was miserable being poor, especially in light of the great wealth she had once enjoyed. The woman's answer—that she was happier than ever before—surprised the visitor.[15] “W hen we were rich, my husband and I had so many cares that we had no time to talk to one another, or to think of our souls, or to pray to God,” the wife explained. “We lay awake at night worrying, lest the ewes should lie on their lambs, and we got up again and again to see that all was well... Now, when my husband and I wake in the morning, we always greet each other in love and harmony. We live peacefully, having nothing to worry about.”[16] For most of us, financial security is an elusive goal. No matter how much we have, it's not enough. Kahlil Gibran put it this way: “The fear of need, when the pantry is full, is the thirst that can not be satisfied.”[17] When the stock market falls, we can panic, hoard, and worry if we have enough. Or we can take a deep breath and remember: Money is merely a raw material to be plowed back into something else.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1 最近一次股市大跌后的几个小时内,我就打电话给我的福特汽车商,订购了我前一天试开过的旅行车。
卫斯理(倪匡)科幻小说的特点
袁良骏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2)002
【摘要】卫斯理(倪匡)写下众多的科幻小说,其作品的特点是:立意高远,关注人类未来;纵横捭阖,舒卷自如,高潮不断,悬念迭起,颇富可读性与吸引力;融科幻、武侠、侦探于一炉,且自创新格;不涉淫滥,格调比较高雅.而自我摹仿的痕迹太浓,有些情节过于离奇,难以自圆,以及一些喧宾夺主的功夫描写抢了科幻的镜头等,则是其作品的缺憾.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袁良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5
【相关文献】
1.论倪匡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 [J], 吕瑾
2.中国近代科幻小说兴起的特点及影响 [J], 时丽琼
3.人性的探询与思索——论倪匡(卫斯理)科幻小说的人性世界 [J], 余爱春
4.卫斯理科幻小说的崇高美 [J], 许林;蒋常香;吴美娜
5.浅析王晋康科幻小说《少年闪电侠》的创作特点 [J], 张英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著美丽新世界人物介绍摘要:1.美丽新世界概述2.主要人物介绍2.1 约翰2.2 伯纳德2.3 赫姆2.4 琳达2.5 福斯特正文:【美丽新世界概述】《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首次出版于1932 年。
该作品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人类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控制,实现了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这个世界里,个体没有自由意志,一切都被国家安排得井井有条。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和谐掩盖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
小说通过主人公约翰的经历,揭示了这个美丽新世界的阴暗面。
【主要人物介绍】2.1 约翰约翰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在美丽新世界出生的个体。
然而,他对这个被安排好的世界感到不满,开始质疑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约翰在野蛮地区度过一段时间后,他对美丽新世界的反感越发强烈。
最后,他选择与这个社会抗争,寻求自由和真实。
2.2 伯纳德伯纳德是约翰的朋友,他也出生于美丽新世界。
与约翰不同,伯纳德对这个社会充满认同感,并在国家机构中担任要职。
然而,在与约翰的交往中,他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开始思考美丽新世界的合理性。
最后,他选择帮助约翰,共同追求自由。
2.3 赫姆赫姆是美丽新世界的一名高级官员,他负责管理野蛮地区。
他是美丽新世界的忠诚拥护者,坚信这个社会的价值观。
他对约翰和伯纳德的反抗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并试图阻止他们的行动。
2.4 琳达琳达是约翰在野蛮地区的朋友,她与约翰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琳达是一个典型的美丽新世界公民,拥有漂亮的外表和顺从的性格。
然而,在与约翰的交往中,她逐渐意识到美丽新世界的虚伪,开始对约翰的追求表示支持。
2.5 福斯特福斯特是约翰在美丽新世界的导师,他负责引导约翰认识这个社会。
福斯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的人,他对美丽新世界的制度有所怀疑,但却无力改变。
在约翰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福斯特给予了他很多帮助和启示。
卫斯理007《透明光》第一章在从某国太空基地回来之后,足足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在家中过的,几乎是足不出户的生活。
没有人知道我在家中,都只当我还在外地。
我除了几个最亲近的人之外,也不和任何人发生联络,所以能够过着没有人打扰的生活。
但是这样的日子,究竟是不能长期维持的,它因为一个朋友,远自埃及寄来的信而打破了。
我的那位朋友姓王,是一位有着极高深造诣水利工程师。
他是应埃及政府之聘,从荷兰到那里,参加一项极其宏伟的水利建设工程的。
这项工程,据他形容,可以称的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有一座古庙,甚至要整个地迁移。
而他就是在迁移那座古庙的时候,发现那只箱子,而将之交给我的。
这是一只十分神秘的箱子,我有必要先将它的外形,形容一番。
箱子是黄铜铸成的。
箱盖和箱子的合缝处,刚好是整个箱子高度的一半,而要打开这只箱子,却绝不是容易的事。
因为那箱子的锁,是属于十分精巧而且奥妙的一种古锁。
我敢断言,如今虽然科学昌明,但是要造出那样的锁来,却不容易。
、那锁的情形是这样的:在箱子面上,共分出上百格小格子,而有九十九块小铜片,被嵌在那一百格小格子中,可以自由推动。
当然,推动的小格子只有一个空格,可缈为转圈的余地。
而在九十九小铜片上,都浮雕着一些图案,如果小铜片是按着准确的次序排列起来,那么这些小铜片上凌乱的图案,是可以成为一整幅图画的。
我的那位朋友,他也相信,如果有耐心地推动那些铜片使他们得到原来的次序,那么,整幅图画重现,那箱子也就可以被打开来了。
他知道我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不远万里,将这只箱子寄到了我的手中。
当这只沉重的铜箱子,到达我手中的时候,我的确大感兴趣,在这箱子上沉缅了几天,但是我随即放弃了,因为我发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原来的整幅浮雕,究竟是什么,我根本不知道,使我在拼凑之际,绝无依据。
第二,那九十九块铜片,并不是可以自由取出来,而是只能利用那唯一的空格,作为转圜的余地,所以,要使其中的一片,和另一片拼凑在一起,便要经过极其繁复的手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伏尔泰:我笑是为了不让自己发疯节选自《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第11版)[美]詹姆斯·克里斯蒂安著,赫忠慧译,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权所有。
转载务请注明来自“阅读培文”微信(ID:pkupenwin)伏尔泰是有史以来说过的话被引用最多的作家之一。
“书统治世界,或至少统治那些有文字的国家。
”“一个国家一旦开始思考,要让它停下来是不可能的。
”“思想自由是生命的灵魂。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理性的真正胜利在于它使我们能够与非理性的人和谐共处。
”“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一个帝国。
”“热爱真理,但应宽恕错误。
”“与其将一个无辜的人判罪,不如错救一个有罪的人。
”“普通的常识其实并不那么普通。
”“不再去爱和不再值得被人爱,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死亡。
”“如果上帝并不存在,也有必要把他创造出来。
”伏尔泰几乎有无限多的名言佳句。
他似乎在每一个主题上都给了我们一颗明珠,如果觉得他那数量众多的闪光的机智和智慧缺乏深度,我们必须珍惜珍珠和原谅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像是一条小溪,因为不深而显得清澈。
”他确实拥有的是一个哲学家的智慧和全面的见解,伴随着对生活的热情,一种对自由和礼仪的正确预言的热情,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心灵战士。
1694年,他出生在巴黎,父母给其取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
他的父亲叫弗朗索瓦·阿鲁埃(Fran?ois Arouet),是一位富有的资产者,先是在法院做公证人,后来成为地方金库的官员;他的母亲叫玛丽·玛格丽特·杜马(Marie Marguerite Daumard),是一个聪明活泼、口齿伶俐的女人,出身贵族家庭,举止优雅。
弗朗索瓦是她五个孩子中最后一个,这个孩子这么小,这么弱,以至于他们以为他活不长。
他们在他出生后第二天就让他受了洗礼。
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
10岁时,他被送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大路易中学),在那里他接受了古典文学、语言和戏剧方面的人文教育。
浅析倪匡(卫斯理)科幻小说的写作特色姓名:刘俊芳专业:对外汉语学号:2011410072内容摘要:倪匡,是出色的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小说写作面广阔,众体皆备,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科幻小说,而其中以卫斯理系列最为出名。
本文试图从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写作特色出发,通过对小说的审美特征、小说的内容、故事的模式、作品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人性思考的研究,来发现倪匡笔下的科幻世界。
关键词:倪匡写作特色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倪匡,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
原名倪聪,字亦明。
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
他为人风趣幽默。
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
1962年,倪匡于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
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
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
1972,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1978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
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卫斯理系列科幻作品共150多部,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武侠、破案、探险、寻宝、帮会、悬疑、政治动乱、特务斗争、外星人、时光旅行、民间传说、机器人、生物基因等等等等。
迄今为止,倪匡仍然是全世界作品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中文科幻作家。
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与他的写作特色是分不开的。
下文将从他的写作特色入手,来解释这一现象。
一、“原罪说”和对人性的探寻与思索,处处透露出人文关怀。
倪匡绝对赞成人性本恶。
对婚姻不赞成也不反对。
他认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快乐。
(不过倪匡也承认很难,倒是自寻烦恼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
)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卫斯理女子学院学校简介卫斯理女子学院卫斯理女子学院,又名韦尔斯利大学(Wellesley College),卫斯利女子学院,威尔斯利大学。
尔斯利大学(Wellesley College)由当地乡绅Durant 夫妇注册于1870年。
但由于经费和手续等缘故,直到1875年9月8日第一名学生才踏进卫尔斯利的大门。
当时考虑到传统和为了女学生的安全,整个大学坐落在一栋巨大的,150米长宽,5层楼高的砖木混合式建筑内。
从教师到宿舍,都是这一栋楼。
这种奇特的设计在当时美国大学内是独一无二的。
大家给这个建筑起了个名字叫“College Hall”(如果对美国大学有点了解的话就知道美国很多大学学术建筑师命名的,但是宿舍一般都叫什么什么Hall,这个College Hall 就是College + hall :-P)这种学院宿舍合一的独特体制一直维持了将近40年。
1914年,一场化学实验室中的事故大火不仅使得卫尔斯利女子学院人员损失惨重,重要的图书,研究资料损失殆尽,也使得College Hall 彻底的付之一炬。
在此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把宿舍和学术设施放在一起是多么的愚蠢。
于是,在这之后,卫尔斯利女子学院也开始中归中据的建立了一整套现代化教学设施体系。
今天,学生宿舍中的Tower Court Complex (包括Claflin Hall, Severance Hall, and Tower Court) 就是建立在College Hall 的遗址之上的。
今天的卫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坐落在波士顿外围13英里远的卫尔斯利镇(Wellesley, MA)。
占地2平方公里,包括Lake Waban, evergreen 以及很多的树林。
由于有得天独厚水上条件。
卫尔斯利女子划艇队在美国大学联赛中屡有斩获。
除此之外,正如Amherst College 有Smith 配一样,Wellesley 的女生也是MIT 和哈佛众多男生的追求对象。
在《美丽新世界》这本小说中,主要人物有野人约翰、阿尔蒂、列宁娜等。
1.野人约翰:约翰是最初从现实世界中被带到新世界的人,他逐渐适应了新世界并开始怀疑这个看似完美的社会。
他的名字是约翰,但也被其他人称为“野人”,因为他来自一个原始的社会,没有受过新世界的教育和洗脑。
2.阿尔蒂:阿尔蒂是野人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并在新世界中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阿尔蒂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她开始怀疑新世界的规则,并和野人一起探索这个看似完美的社会。
3.列宁娜:列宁娜是伯纳德的女友,也是新世界中优秀的科学家。
她有着一头红色的卷发,皮肤白皙如雪,眼睛碧绿如猫。
她对约翰心生爱意并主动追求他,但约翰心中的道德警钟敲响,使他拒绝了列宁娜的示爱。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本书中的人物信息,建议阅读原著或者相关书评。
信仰与工作答案本第一课:基督徒的工作观1.若果工作是神赐给人的祝福,那麼,人从工作中可获得什么好处呢?满足感。
2.在人犯罪后,神說「地必受咒诅」(创三17),这一点說明了「堕落」对「工作」有什么影向?地受咒诅,代表工作的果效变了,罪使生產力、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都破坏了。
3.人工作的目的除了「养家活口」之外,还有那三个呢?•自我成全•服事人 / 社会•服事神 / 荣耀神4.整全的基督徒工作观是:工作是运用(神所赐)的能力(劳心或劳力),来(服事)別人,以使自己感到(满足),又能(造福社会),并且(荣耀神)。
第二课:成功的诱惑1.「平常心」是什么意思?把「得」与「失」看得淡一点。
2.「卓越」的工作态度包含那两件东西?效率果效3.美国的妇女在六零年代和九零年代对工作的态度有些什么改变?六零年代:纷纷提倡「走出廚房」。
九零年代:卻纷纷「走回廚房」。
4.盲目的追求成功例如炒卖房產,如何损害社会的公义?这樣会使社会的资源分佈不平均。
第三课:追求卓越1.做人「胸怀大志」有沒有违背圣经呢?圣经怎樣說?(沒有)。
因为圣经叫我们要在(心志)上作(大人)。
2.「无名的老师」对慕迪的影向后来使多少人得救?一兆人。
3.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神容许一些不顺利的环境出现,目的是要(修剪)我们,要除去我们的(重担)。
4.「持定決心」的意思就是向着(标竿)不断的继续(往前)跑。
第四课: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1.主人不应用威逼的手段去对待仆人。
2.我们对主人忠心,是为了荣耀神。
3.如果我们遇上一个不好的主管,我们可以怎办?可以不干。
4.我们做部属的,要主动的思考,也要配合主管。
5.仆人式领导的主管,会常常帮忙别人,通常口卑很好。
6.日本的管理最重团队精神。
7.要改变工作环境就要改变企业文化。
第五课:待业、失业与转业1.失业可以是全国性,但失业带来的伤害是个人性的。
2.工业式科技转型时,很多时受影响的是哪类员工?低技术性员工。
3.失业最大的伤害是自尊心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