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RI36算例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56.13 KB
- 文档页数:8
(一)规范要求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第2款规定:一般多层房屋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可按表7.3.11-2取用。
⑵第7.3.11条第3款规定: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l0=[l+0.15(Ψu+Ψl)]H (7.3.11-1)l0=(2十0.2Ψmin)H (7.3.11-2)式中:Ψu、Ψl——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Ψmin——比值Ψu、Ψl中的较小值;H——柱的高度,按表7.3.11-2的注采用。
(二)工程算例⑴工程概况:某工程为十层框架错层结构,首层层高2m,第二层层高4.5m。
其第一、二层结构平面图、结构三维轴侧图如图1所示。
(图略)(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⑴计算结果表:--------------------------------表1柱1、柱2、柱3按照表7.3.11-2直接取值的计算长度系数柱1/3.25/3.25/1.44/1.44/柱2/1.00/3.25/1.25/1.44/柱3/1.00/1.00/1.25/1.25/--------------------------------表2柱1、柱2、柱3按公式7.3.11-1和7.3.11-2计算的计算长度系数柱1/3.59/3.83/1.60/1.70/柱2/1.33/3.83/1.42/1.70/柱3/1.19/1.12/2.23/2.14/-------------------------------表中数据依次为:柱号/首层Cx/首层Cy/二层Cx/二层Cy/柱1是边柱,首层无梁,二层与三根梁相连;柱2也是边柱,首层下向有一根梁,二层与三根梁相连;柱3是中柱,首层、二层均与四根梁相连。
一.典型试题解析例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材料含水后的影响?答:三者均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
但测定方法不同,计算时采用的体积不同。
密度:采用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表观密度:采用材料的表观体积(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堆积密度:采用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总体积+颗粒间空隙体积)。
含水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指绝对干燥状态下的物理常数。
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一般含水后堆积密度增大。
【评注】本题目主要考查密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的基本概念。
相同点在于三者都是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点在于计算时三者的体积概念不同。
材料密实体积——绝于状态,绝对密实,不含任何孔隙。
材料表观体积——自然状态,含闭口孔隙,不含开口孔隙。
材料堆积体积——绝干或含水状态,自然堆积状态,含颗粒间空隙。
例1-2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答: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kr=fb/fg=165/178=0.93∵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0.93>0.85,为耐水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
【评注】考点为软化系数的概念及耐水标准,还应区别气干和绝干状态。
软化系数为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筛孔尺寸(mm)例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材料含水后的影响?答:三者均表示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
但测定方法不同,计算时采用的体积不同。
密度:采用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表观密度:采用材料的表观体积(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堆积密度:采用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总体积+颗粒间空隙体积)。
含水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指绝对干燥状态下的物理常数。
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一般含水后堆积密度增大。
【评注】本题目主要考查密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的基本概念。
常熟东三环金瑞府8#楼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计算书设计:校对:审核:批准:广东万方建设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六日目录第1章 ZJ88推拉窗C214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窗所在地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震设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门窗承受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垂直于门窗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行于门窗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用效应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门窗横中梃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横中梃受荷单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用横中梃型材的截面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横中梃的抗弯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正岩土系列软件使用问题解答1、浸水地区挡墙设计中,浮力系数如何输入?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设计手册》(第二版)中有定义表格p739,其他行业可直接取1.0.(以下表格序号为规范中序号)常见问题边坡1.边坡软件中,如何考虑锚杆作用?答:软件要求输入锚杆抗拉力、锚杆总长、锚固段长度、锚固段周长、粘结强度等参数,当锚杆穿过圆弧滑动面时,则锚杆的有效作用力=min{锚杆抗拔力、锚杆抗拉力}锚杆抗拔力=圆弧滑动面外锚杆锚固段长度*锚固段周长*粘结强度锚杆抗拉力=锚杆抗拉力2.土工布或锚杆的抗拉力和水平间距的关系是什么?答:软件是先用交互的抗拉力除以水平间距,得出单位宽度的抗拉力,以单位宽度的抗拉力带入计算。
如果土工布时满铺的,水平间距要输入1,抗拉力输入单位宽度土工布的抗拉力。
3.软件是否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力?答:软件可以考虑锚杆力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力,但要注意在“加筋”表中有个参数“法向力发挥系数”,该值输0则表示不考虑法向分力产生的抗滑力。
4.通常情况下认为:“简化Bishop法不适用于折线滑动法”,软件为何采用?答:传统意义上经典简化Bishop法确实只能应用在圆弧滑面上,但是在岩土力学杂志的论文中有学者提出了扩展简化Bishop法,可以用于非圆弧滑面安全系数的求解,理正软件正是参考了这种算法。
5.软件如何设置,才能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安全系数?答:计算目标设置成“剩余下滑力计算”,剩余下滑力计算目标设置成“计算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扩大自重下滑力”时,使用的是传递系数法中的KT模型;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降低抗剪强度”时,使用的是传递系数法中的R/K模型。
6.软件中用的传递系数法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63页所用的方法是否是相同的?答:和安全系数使用方法设为“扩大自重下滑力”时是相同的,都是传递系数法中的KT模型。
7.计算结果中,筋带力输出的“材料抗拉力”和加筋界面上输入的抗拉力不相等,为什么?答: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锚杆的水平间距不为1,软件计算时用输入的抗拉力除以锚杆的水平间距,换算成每延米的筋带力带入计算,因此输出的计算书中的筋带力表上的材料抗拉力=抗拉力/锚杆的水平间距,锚固抗拔力同理。
断裂力学基础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 第三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 第四章 疲劳裂纹扩展第五章 复合型裂纹的脆性断裂理论 附 录 弹性力学基础第一章 绪 论ssss2a2bss2a?一、引例][s s ≤⎪⎭⎫ ⎝⎛+=b a 21maxs s Inglis(1913)用分子论观点计算出绝大部分固体材料的强度103MPa ,而实际断裂强度100MPa ?——材料缺陷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 二、工程中的断裂事故1.1860~1870英国铁路事故死200人/年;2.1938年3月14日比利时费廉尔大桥断成三节,1947~1950比利时又有14座大桥脆性破坏; 3.美国二次大战期间2500艘自由轮,700艘严重破坏,其中145艘断成两段,10艘在平静海面发生。
同时期大量的战机事故——广泛采用焊接工艺和高强度材料; 4.1954年1月10日英国大型喷气民航客机彗星号坠落,同时期共三架坠落;二、工程中的断裂事故5.1958美国北极星号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壳体爆炸; 6.1969年11月美国F3左翼脱落; 7.1972年我国歼5坠毁;8.近年来桥梁、房屋、锅炉和压力容器、汽车等第一章 绪论二、工程中的断裂事故 第一章 绪论 二、工程中的断裂事故9.2007年11月2日美国F15 空中解体;第一章 绪论三、断裂力学发展简史1.1913年,C. E. Inglis(英格列斯)将裂纹(缺陷)简化为椭圆形切口,用线弹性方法研究了含椭圆孔无限大板受均匀拉伸问题——按应力集中观点解释了材料实际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是由于固体材料存在缺陷的缘故。
2.1921 年,A. A. Griffith(格里非斯)用弹性体能量平衡的观点研究了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中的裂纹扩展问题,提出了脆性材料裂纹扩展的能量准则,成为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核心之一—能量释放率准则。
第一章 绪论 三、断裂力学发展简史3.1955~1957年,G. R. Irwin(欧文)通过对裂尖附近应力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断裂参量—应力强度因子,并建立断裂判据,成为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另一核心—应力强度因子断裂准则。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检测日期: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报告总页数:75页(含此页)报告编号:kkkkkk二OO九年三月十八日建设项目一期基坑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报告现场监测人员:报告编写:校核:审核:批准:声明: 1.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4.复制报告无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5.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jjjjjj二OO九年三月十八日j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监测依据 (4)三、监测项目与点位布置 (4)四、观测精度及观测方法 (5)五、允许值及报警值 (5)六、观测结果及分析 (5)七、结论 (6)八、附图表 (8)1、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成果表 (9)2、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变化速率成果表 (17)3、基坑监测点水平位移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 (25)4、测斜累计位移最大点的位移成果表 (26)5、测斜曲线图 (52)6、侧向变形累计最大位移点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图 (61)7、地下水水位测试结果汇总表 (62)8、总部经济区水位随时间变化图 (73)9、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74)一、工程概况位于开创大道西南侧、揽月路以西一带,地处科学城中心区东部,西面毗邻初具规模的综合研发孵化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
该项目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设置如下监测项目:(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2)、支护结构变形(3)、土体侧向变形(4)、地下水位二、监测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
5、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工程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