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修改宪法的权力,无论是对宪法的全面修改,还是个别条文的修订,都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二、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选举和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人选,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通过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并有权撤销上述人员的职务。
四、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五、监督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大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受全国人大监督。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另外,法律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作者: 宋仁;杜西川
出版物刊名: 法学杂志
页码: 10-11页
主题词: 乡镇人大常委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乡镇长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政府 行政区域 农村基层政权 根本途径 公共事业
摘要: <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途径。
其中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的基本环节。
我们国家是拥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是国家基层政权机构体制合理化的重要标志。
实行政社分开后的乡镇国家政权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
这对于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结构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强化了乡镇基层政权在依法有效地行使、决定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等有关事项,保证宪法、。
乡镇人大在人代会上报告工作主体应是谁?作者:来源:《浙江人大》2012年第06期乡镇在召开人代会时,参照县级以上人代会听取本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议程安排,人大主席团主席一般也在人代会上作报告。
但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报告的主体各地都不相同。
有的以乡镇人大名义,有的以乡镇人大主席团名义,有的则以人大主席团主席个人名义报告工作。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唐宇荧应以乡镇人大主席团为主体笔者以为,乡镇人代会上如需有人大工作方面的报告,应以乡镇人大主席团名义为宜。
首先,符合法律精神。
乡镇人大主席团虽然不是常设机关,但是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其在闭会期间从事某些日常工作,只要不与乡镇人大法定职权相冲突。
因此,许多地方性法规都对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可从事的工作进行规定。
如《浙江省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条例》中就规定了闭会期间主席团需负责的工作,如检查法律法规和人大决定决议的执行情况、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就重大问题向本级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等,同时规定闭会期间主席团一般三个月举行一次会议。
既然法律法规赋予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的职责,其履职情况向选举产生它的本级人代会报告,是符合法律精神的。
其次,符合乡镇人大工作实际。
当前具体从事乡镇人大工作的一般只有主席或专职副主席,闭会期间乡镇人大许多重要事项实际上是由主席召集主席团讨论、决定,再由主席、副主席具体组织实施。
因此,以乡镇人大主席团作为主体向人代会报告工作,也是符合人大工作实际的。
再次,符合集体行使职权的理念。
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主要职责是联系代表,组织代表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没有实体性权力,而且作为主席团成员,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实施主席团研究提出的事项,是以乡镇人大主席团名义组织的集体行为,并不是主席、副主席的个人行为。
因此,以主席团名义报告工作,也符合人大集体行使职权的理念。
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蒋松柏报告工作主体应是人大主席团笔者认为,乡镇人代会上应该以乡镇人大主席团名义向人代会报告工作,这是因为:一是贯彻落实相关法律精神的具体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下面将从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职权、选举方式等方面来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哪些身份和条件。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下列身份和条件:第一,代表人民的利益。
代表必须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代表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和农民代表,以便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能更好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三,代表各族人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为了保障各民族人民的利益,要有一定数量的各民族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监督和选举的权力。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下列职权:第一,制定和修改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才能制定和修改宪法。
第二,制定和修改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为了保障法律的公正性和适用性,人民代表大会必须行使这一职权。
第三,制定和修改国家机构的组织法。
国家机构的组织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组织和职权的依据,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第四,选举和决定国家机关的领导人。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选举权,选举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如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
第五,决定国家的重大军事问题。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如何产生。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分为两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指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人民代表,这是我国实行的一种基本选举方式。
间接选举是指人民代表候选人先经过基层的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初选,然后由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最终的代表。
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报告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报告乡镇人大代表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情况如何。
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代表法的深化贯彻,乡镇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主体意识和主政能力日益增强,在推进依法治乡(镇)进程以及提出高质量建议、意见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现实中乡镇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与宪法法律的规定、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
1、履职意识不强。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对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模糊。
部分代表缺乏应有的代表职务意识,有的乐当“荣誉代表”,满足于获得“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有的甘当“名誉代表”,满足于参加会议和活动,行使参加会议和选举的权利;有的代表自掂分量,自轻自贱,自我放松,觉得自已人微言轻,说了也没有人听,不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甘当“哑吧代表”。
更有甚者,认为代表是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需要履行什么职责,或者认为代表职责仅限于“会议”,错误地认为“开会是代表,散会就完了”。
这些代表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一种神圣的职务,没有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公民的地方就是担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职责,这些“充数代表”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
2、履职热情不浓。
有的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是“奉命行事”,迟到者有之、早退者有之,有的代表忙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无暇顾及代表所肩负的重任,代表小组的活动有空我就参加,没空就忙自己的事,平时也事不关己,不关心村情民意,成了“代表代表,散会就了”。
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代表,不按时出席人代会和不参加代表活动,失去了代表的作用。
有的人大代表对主席团组织的视察、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是“一根木头随排淌”,被动应付;有的人大代表讨论发言是人云亦云,看着“干部代表”脸色而附和;会议表决是环顾左右而行事,没有主见。
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2016年修正)正文:----------------------------------------------------------------------------------------------------------------------------------------------------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2009年11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7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民族乡、镇(以下简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保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从本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到下一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
第二章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第四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三)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六)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七)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八)听取和审查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九)撤销乡镇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十)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十一)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十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十三)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人大代表职责(推荐8篇)篇1:人大代表的职责一、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人大的决议决定,以及人大工作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法规及人大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
三、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方案、报告并发表意见提出方案和建议、批评和意见等,履行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
四、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组织的培训学习、视察、专题研究、执法检查、评议“一府两院”工作、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各项活动;积极参加代表小组的各项活动。
五、保持同选民的密切联系,通过走访、座谈、接待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和反映选民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六、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协助政府推进工作。
篇2: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自觉遵守大会纪律,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努力做好大会期间的工作。
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协助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闭会期间代表参加活动的时间,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每年20天,县(市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每年15天。
人大代表应当参加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人大代表要密切与选举单位的联系,积极参加原选举单位组织的各项代表活动,经常回原选举单位听取意见、报告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曾德强乡镇人大主席的工作困境及解决途径浅见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乡镇人大工作中起着组织、领导、联络的关键作用,是否积极有效地履职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冬,陕西省安康市县镇两级人大换届后,镇人大主席由上届的党委书记兼任改为单设,使乡镇人大工作从组织上得到加强(汉滨区暂时统一配备专职副主席,专职主席尚待配备)。
但是,通过走访调查,新形势下的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履行职责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一、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面临的尴尬处境及困难1.机制乏力。
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属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尽管乡镇的管辖范围较小、代表人数相对较多,但经常召开代表大会困难很大。
有些问题时效性强,等通过会议讨论时已失去意义。
即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也是形式多于内容,难以达到监督目的。
乡镇召开人代会普遍为1天时间,审议工作几乎不进行,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也很少,甚至没有。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乡镇人大设立主席团,并赋予了乡镇人大主席团类似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某些职权,但权力太小,更没有实质性的监督权。
现在的乡镇人大主席团既不是常设机构,也不是临时机构,只在一年一次的人代会上发挥作用。
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主席、副主席成了“光杆司令”,“唱独角戏”,没有行使职权的主体,缺乏行使职权的途径。
许多从党政岗位转岗到人大的乡镇人大副主席,产生了“二线”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如从前,少数同志业务不熟悉,还不习惯按法律要求开展人大工作。
甚至乡镇人大挂什么牌子也存在争议,安康市绝大多数乡镇挂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牌子,也有乡镇挂的是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牌子。
乡镇人大主席个人资历及能力大多与同级别党委、政府领导存在差距。
镇长兼任党委副书记,而人大主席只是党委委员,与法律赋予的人大地位不相称,行使监督权底气不足、胆子不大、力度不够。
2.权力失衡。
地方组织法赋予了乡镇人大13项权力,简单地说就是三权,即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选举权。
广东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2017修订)【法规类别】权力机关【发文字号】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8号【发布部门】广东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09.28【实施日期】2017.09.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8号)《广东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17年9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9月28日广东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1995年11月21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7年9月28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民族乡、镇(以下简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和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第三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民主集中制,从实际出发,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本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第四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以下简称主席团)的工作经费、代表的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对财政确有困难的乡镇,上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补助。
第二章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从本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到下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
第六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三)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六)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七)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八)听取和审查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九)撤销乡镇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十)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十一)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十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十三)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积极发挥乡镇人大职能谋求工作实效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负有重要使命,对于促进农村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
认真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一、抓学习,提高乡镇人大干部队伍素质人大工作要有所建树,有所发展,根本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人大干部队伍。
乡镇人大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是树立高度的政治观念。
乡镇人大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从事乡镇人大工作的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树立真诚的群众观念。
要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做好联系代表工作,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代表群众利益,表达群众意愿,反映群众心声,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履行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职责。
三是精通人大业务知识。
人大工作不仅政治性强,而且法律性、规范性、程序性都非常强。
乡镇人大干部要努力钻研人大知识,掌握人大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成为人大工作的行家里手。
同时,还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现代科学文化、市场经济等知识。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做好人大工作的需要。
二、抓基础,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代表作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是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重要职责。
做好新时期的乡镇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推动乡镇人大工作的开展。
提高代表素质,乡镇人大应对当选的人大代表及时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加强对法律、政治、经济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代表的知识面,提升代表的参政水平。
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其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能否有效履行,职能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直接关系着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水平、工作效率和职能作用的发挥。
加强对县乡人大代表的培训,提高县乡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水平,是加强县乡人大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及其保障一、人大代表的产生、性质和地位(一)人大代表的概念。
据《代表法》的规定,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依法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要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人大代表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同英模代表、各种团体、行业的代表等是不同的。
具体地说,人大代表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以下要点:1、依法选举产生;2、一般不脱离原工作、生产岗位;3、代表人民利益,集体行使权力;4、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密切联系选民;5、在执行代表职务过程中受到司法、经济等方面的保障;6、可以被原选区或原选举单位罢免。
(二)人大代表的产生。
这是代表制度的起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是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选举实质上是权力的转移,人民通过选举,把属于自己的国家权力委托给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接受人民委托的代表必须由选举产生,而不能由其他特殊途径产生,否则便违背了民主原则。
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全国、省、设区的市由下一级人代会间接选举,县、乡(镇)由选民直接选举。
直接选举是民主选举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间接选举是以县、乡(镇)的直接选举为基础和前提。
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符合当前国情,我国地广人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尚未具备全面实行直选的条件。
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发展,直选的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三)人大代表的性质。
人大代表是政治性职务。
乡镇人大在人代会上报告工作应以人大主席个人名义为妥作者:钱明龙来源:《人大研究》2012年第06期笔者认为,乡镇在召开人代会会议时,参照县级人代会会议听取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议程安排,安排听取人大主席个人工作报告有其合理性,安排听取人大工作报告或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的做法则既缺乏法律依据,也无现实必要。
众所周知,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设立常务委员会,它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组织法关于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中也明确规定,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则不设常设机关,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也没有要求听取和审查人大工作报告或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的规定。
可见,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听取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是必须的,于法有据,而关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听取人大工作报告或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则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关于听取乡镇人大工作报告。
听取乡镇人大工作报告就是听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不开展工作,也就没有工作报告的内容。
同时听取和审议自身的工作报告,既不现实,也不符逻辑规律。
关于听取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团并非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不具有人大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那样的职权,因而也无需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职权主要是,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这样的职权,决定了其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也决定了其没有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报告工作的现实基础。
因为,这两项职权在举行人代会时均以得到充分体现,代表们已心知肚明,若听取报告,则是多此一举。
关于听取人大主席个人工作报告。
听取人大主席个人工作报告虽无法律上的直接根据,但从人大主席的产生、任期及工作职责来看,倒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1990年12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三章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四章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主席团,主席团设专职常务主席。
第三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和代表活动所需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
第二章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
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七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遵守和执行;(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决定;(三)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六)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专职常务主席,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七)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八)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不适当的决议和决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九)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十一)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十二)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第四节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五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职权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与全国人大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利机关体系。
均由本级人大产生,并对它负责,接受其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组成。
地方各级人大任期五年。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有两大方面。
1.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即地方立法权。
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可行使审议决定任命,监督等15项职权。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会议每年举行至少一次。
经过1/5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机人大常委会召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是:(1)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3)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4)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的建议、批准和意见;(5)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6)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是:(1)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3)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4)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的建议、批准和意见;(5)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6)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和审议议案程序议案审议过程,由主席团决定提交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宪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佚名【期刊名称】《人民政坛》【年(卷),期】2018(0)7【摘要】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对本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详细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一、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根据《地方组织法》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的职权有15项:1、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2、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3、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4、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5、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6、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7、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听取和审查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9、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10、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11、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12、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13、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14、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15、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职权;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人民检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24【相关文献】1.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2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的决定》修正) [J],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15年8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J], 郑淑娜;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15年8月28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J], ;4.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2004年10月2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J], 杨景宇;;5.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草案)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草案)的说明——1994年12月21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J], 顾昂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镇人大处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最前沿,它对保证宪法和法律在基层的正确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最基层的权力机关,乡镇人大是广大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形式和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人大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实施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但从实际情况看,乡镇人大权力普遍虚置,处于边缘化状态,其权力最薄弱、角色最尴尬、体制最不顺的现状。
一、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乡镇人大的体制不顺。
一是干部任免的体制问题。
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实际任免调配权主要集中在县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手中,人大代表监督和群众公认等监督形式对乡镇政府领导职务的升降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乡镇政府对人大负责的制度缺乏实际保障,乡镇政府对上负责有余而对同级人大负责明显不足。
二是乡镇党委成员兼任人大主席团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在党委班子中是“班长”,但在人大主席团中是成员的体制问题。
相对政府而言,党委是既领导又监督,而实践中往往是党委代替人大监督,弱化了人大的监督作用。
兼职人大主席团成员的党委成员本职工作千头万绪,难以顾及人大工作,人大主席团往往成为只有人大主席的“光杆司令”,主席团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三是乡镇人大工作经费由政府保障的体制问题。
既要乡镇政府出钱又要其主动接受监督,人大用钱要向政府打报告,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人大的活动经费在实际上制约着乡镇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思想认识大环境对人大工作制约。
一是群众对人大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过短短的五十多年,全社会的民主法治意识普遍不强,“官本位”思想仍然十分严重。
乡镇人大宣传工作比较薄弱。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不够,不少干部群众对乡镇人大工作还缺乏了解,认识上还普遍存在认为人大是“摆设”、是“牌位”等这样那样的偏见。
群众普遍认为乡镇真正的权力机关是党委或政府。
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尹中卿来源:《人大研究》 2014年第10期尹中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后,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
由于中国革命首先在部分农村地区创建根据地及其政权组织,然后夺取大中城市并建立全国性政权组织,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就为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发展而来的。
1921年9月,早期共产党人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镇率先成立农民协会,很快扩展到湖南、江西、广东、湖北、河南、陕西等省的200多个县。
1927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乡苏维埃就成为地方苏维埃政权的组成部分。
1933年,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中对乡苏维埃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
1937年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乡人民代表会议就成为新生人民政权的基层政权组织。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 在贫农团和农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区村(乡)两级人民代表会议, 是一项极可宝贵的经验。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1页)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乡镇人大经历了蜿蜒曲折的发展过程。
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工作。
在直接、普遍选举的基础上,全国各地选举出乡级人大代表,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从此之后,乡镇人大就成为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础、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的各项制度就成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镇人大建立初期,各方面工作开展得比较正常,初步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严重损害了民主法制建设和乡镇人大工作。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7.28•【字号】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施行日期】2023.08.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于2023年7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7月28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23年7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一、对《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作出修改(一)将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中的“事项”修改为“事项和项目”。
(二)将第十六条修改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般每年年初和年中各举行一次。
会议召开的日期由主席团决定,并予以公布。
“遇有特殊情况,主席团可以决定适当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
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的日期未能在当次会议上决定的,主席团可以另行决定,并予以公布。
“主席团认为必要,或者经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期不少于一天,有选举事项时适当延长会期。
临时举行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期,可以少于一天。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
”(三)将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年初召开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其主要议程为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听取和审议主席团工作报告,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和项目以及其他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2009年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11.27•【字号】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号•【施行日期】2010.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号)《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11月27日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2009年11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民族乡、镇(以下简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保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从本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到下一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为止。
第四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副主席。
第二章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第五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三)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六)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七)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八)听取和审查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九)撤销乡镇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十)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十一)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十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十三)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四川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1995修正)【法规类别】人大议事【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1995.08.17【实施日期】1990.01.16【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的决定(2016)四川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1990年1月16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5年8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证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
主席团召集并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主席团对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级人民代表中选举产生。
主席团成员除需要个别变动外,本届内可不再重新选举。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五至七人组成,人口特多的乡、镇不超过九人。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不得担任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
第四条每届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由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负责筹备、召集。
每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候选人名单由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每三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主席团举行会议时,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人员可以列席。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问题由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六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
和执行。
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
三、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
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
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
况的报告。
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
六、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
七、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
八、听取和审查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九、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的工作报告。
十、撤销乡镇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一、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
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
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十二、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三、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十四、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
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