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 格式:ppt
- 大小:596.00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修改宪法的权力,无论是对宪法的全面修改,还是个别条文的修订,都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二、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选举和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人选,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通过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并有权撤销上述人员的职务。
四、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五、监督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大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受全国人大监督。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另外,法律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体现。
本篇文章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特点、组成和职权等方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依法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它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基石,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民主管理。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 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广泛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机关,代表各个社会阶层、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利益。
2. 平等性。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每个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平等的,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3. 多层次性。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呈现出层层代表、分级负责的特点,有国家、地方、基层三个层次的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4. 有委员会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专门的常委会,负责全面协调、处理重要事务。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两个层次。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具有联席会议和年会制度。
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城市、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主要负责管理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事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法律,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等。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与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1. 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力。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管理。
2.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通过协商、议政等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宪法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国家基本法律;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2] 。
机构设置: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选举产生。
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如下: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机关)(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4)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
(3)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4)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
(5)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职权主要包括: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1)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2)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3)提出中央预备费动用方案。
(4)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5)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2.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1)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的草案。
(2)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3)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4)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5)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预算的执行:《预算法》规定,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征收应征收的预算收入。
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规的规定,将应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定及时、足额的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睛一、人民代表大会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1)最高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2)最高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决定权。
(3)最高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任免权。
(4)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监督权。
3、人民代表的产生及其职责(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与任期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修改)。
(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①职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如何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一般各有十几项。
把这些职权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通常指的就是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的四项主要职权。
一般的市和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只有三类,它们没有立法权。
人大“四权”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穷尽人大的所有职权,并有交叉性,如人事罢免撤职权,属人事任免权,也属监督权范畴;有些法律性的决定,既可作为立法权的内容,又可作为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1)修改宪法。
(2)监督宪法的实施。
(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1)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13)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4)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1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此外,还有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权力。
简述全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履行国家立法、监督、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等职权。
全国人大的职权主要包括:1.制定和修改宪法。
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法律原则。
2.立法权。
全国人大制定全国性的法律,制定乡、镇、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律,以及制定全国性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法律解释。
3.决定国家的经济、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全国人大制定国家的经济规划和发展目标,审议和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如国家预算、税收政策、金融制度改革等。
4.选举和任免国家最高领导人。
全国人大有权选举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以及决定其他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任免。
5.监督权。
全国人大监督国家的各项工作,包括监督政府的运行、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监督军队的建设等。
6.宣布战争状态和决定和平与战争的问题。
全国人大有权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并决定和平与战争的问题。
总之,全国人大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重大决策和监督职权,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立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7. 选举和确定最高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国家机关的领导人。
全国人大有权选举和确定最高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国家机关的领导人。
8. 讨论和批准国家重要政策和国家发展规划。
全国人大审议国家的重要政策、发展规划,对国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决策进行讨论和批准。
9. 审批和决定外交事务。
全国人大审批和决定中国的外交政策、缔结和批准国际条约、对外开展外交活动等,确保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10. 任免国家重要职务。
全国人大有权任免国家重要职务,如国务院总理、各部委部长等,并根据必要情况进行人事调整和组织改革。
11. 引导和推动中央和地方制度的改革。
全国人大通过制定法律和决议,引导和推动中央和地方制度的改革,促进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两会”有什么区别?各自的内容和职权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是党的会议,一定要党员才能代表参会。
比如参加二十大的就是各个地区选举产生的2296名代表。
而两会则是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简称“政协、人大会议”。
由于这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统称做“两会”。
目前,党代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一般在秋季举行。
党代会的职权包括: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和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五年当中,主要是由中央委员(含候补委员)每年集中召开1-2次会议,称之为*届*中全会,比如前段时间大家学习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等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则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人大和政协的委员每届任期5年,也就是五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
会议呢,则是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召开。
并且政协会议提前1-2天召开,代表列席参加全国人大。
参加这两个会议的代表可以是党员,也可以不是党员。
从这三次会议选举领导人角度看,党代会换届在先,“两会”换届在后,主要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提供候选(领导)人,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管理国家事务。
全国人大每年都会召开一次会议,一般是在三月份举行,在人大会议期间,要对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进行审议。
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编是怎么说的。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管理国家事务。
全国人大每年都会召开一次会议,一般是在三月份举行,在人大会议期间,要对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进行审议。
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编是怎么说的。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多久召开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务院以及分别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由全国人大产生,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人大与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从职权上说,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职权,拥有其他国家机关不具有的权力。
主要是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的权力;选举或决定任命和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和平和战争问题等的权力;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权力;以及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他权力。
这些权力具有全权性和最高权威性,具体体现了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人大的权利: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人大代表:法律地位: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权力: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政权体系。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为:(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