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薄壁杆件扭转
- 格式:pptx
- 大小:470.51 KB
- 文档页数:26
薄壁杆件力学一、引言薄壁杆件力学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薄壁杆件的受力和变形规律。
薄壁杆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领域,因此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薄壁杆件的基本概念1. 薄壁杆件的定义薄壁杆件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且轴向载荷较大的结构元件。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薄壁杆件有圆管、方管、角钢等。
2. 薄壁杆件的特点(1)强度高:由于其截面尺寸相对较小,因此强度相对较高。
(2)重量轻:由于其截面尺寸相对较小,因此重量相对较轻。
(3)易于加工:由于其截面尺寸相对较小,因此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
三、薄壁杆件受力分析1. 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当薄壁杆件受到轴向载荷作用时,其受力分析可以采用杆件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杆件理论,薄壁杆件的应力为:σ= F/A其中,σ为应力,F为轴向载荷,A为截面积。
2. 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当薄壁杆件受到弯曲载荷作用时,其受力分析可以采用梁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梁理论,薄壁杆件的弯矩为:M= EI/ρ其中,M为弯矩,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ρ为曲率半径。
3. 剪切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当薄壁杆件受到剪切载荷作用时,其受力分析可以采用剪切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剪切变形理论,薄壁杆件的剪应力为:τ= F/As其中,τ为剪应力,F为剪切载荷,As为截面面积。
四、薄壁杆件的变形规律1. 轴向变形规律当薄壁杆件受到轴向载荷作用时,其轴向变形规律可以采用杆件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杆件理论,薄壁杆件的轴向变形为:δ= FL/EA其中,δ为轴向变形,F为轴向载荷,L为杆件长度,E为弹性模量,A为截面积。
2. 弯曲变形规律当薄壁杆件受到弯曲载荷作用时,其弯曲变形规律可以采用梁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梁理论,薄壁杆件的弯曲变形为:δ= M L/ EI其中,δ为弯曲变形,M为弯矩,L为跨度长度,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
3. 剪切变形规律当薄壁杆件受到剪切载荷作用时,其剪切变形规律可以采用剪切变形理论进行计算。
薄壁梁由薄板、薄壳及细长杆件组成的梁。
它的截面最大尺寸远小于纵向尺寸,有的还在横向有坚硬的框架薄壁梁根据其截面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截面中线为开曲线的称为开截面薄壁梁,截面中线为单连闭曲线的为单闭截面薄壁梁,截面中线为多连闭曲线的称为多连闭截面薄壁梁,如图:薄壁梁上可能作用有三个方向的力和三个轴上的力矩。
在这些力和力矩的作用下,梁内产生两个未知内力:正应力和剪应力(或剪流),但这两个未知内力可以通过沿梁轴方向的平衡方程组相联系,因此只剩一个量是独立的。
薄壁梁应力分析的任务就是根据其受力状态、截面几何形状和尺寸及端部支持等情况计算出梁中的内力值。
在外力和外力矩作用下,薄壁梁一般既产生弯曲变形,又产生扭转变形。
为了简化计算,可分别求出弯曲和扭转两种情况下的内力,然后再进行叠加。
薄壁梁的扭转1.自由扭转1)定义:如直线等截面杆件两端承受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一对扭矩,而且两端的支承条件又不限制端部截面的自由翘曲(即截面处点的纵向位移),则杆件产生沿全长均匀的扭转,称为自由扭转,亦称纯扭转或圣维南扭转。
2)自由扭转的特点:(1) 沿杆件全长扭矩M s 相等,单位长度的扭转角dϕ/dz相等,并在各截面内引起相同的扭转剪应力分布。
(2) 纵向纤维扭转后成为略为倾斜的螺旋线,ϕ较小时近似于直线,其长度没有改变,因而截面上不产生正应力。
(3) 对一般的截面(圆形、圆管形截面和某些特殊截面例外)情况,截面将发生翘曲,即原为平面的横截面不再保持平面而成为凹凸不平的面。
(4) 与纵向纤维长度不变相适应,沿杆件全长各截面将有不完全相同的翘曲情况。
3)自由扭转的必要条件:两端截面可以无约束地自由翘曲即自由纵向凹凸伸缩是自由扭转的必要条件。
2.限制扭转1)定义杆件受到扭矩作用后,由于支座或其他约束存在使它在扭转时不能自由变形,这种扭转叫做“约束扭转”,也叫做“限制扭转”。
约束扭转时,构件产生弯曲变形,截面上将产生纵向正应力,称为翘曲正应力。
第3章 扭转1、扭转的概念:杆件的两端个作用一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致使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即为扭转变形。
2、外力偶矩的计算{}{}{}min /95491000602r KW m N e e n P M P M n=⇒⨯=⨯⨯⋅π 式中,e M 为外力偶矩。
又由截面法:e e M T M T =⇒=-0 T 称为n n -截面上的扭矩。
规定:若按右手螺旋法则把T 表示为矢量,当矢量方向与研究部分中截面的外法线的方向一致时,T 为正;反之为负。
3、纯剪切(1)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 δπττδπ222r M r r M ee =⇒••=(2)切应力互等定理:在单元体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切应力必然成对存在,且数值相等;两者都垂直于平面的交线,方向则共同指向或背离这一交线。
(3)切应变 剪切胡克定律: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切应变γ与切应力τ成正比。
γτG = G 为比例常数,称为材料的切变模量。
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和切变模量G 存在关系:)1(2μ+=EG 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1)变形几何关系:距圆心为ρ处的切应变为dxd ϕργρ=(2)物理关系:ρτ为横截面上距圆心为ρ处的切应力。
dxd G G ϕρτγτρρρ=⇒= (3)静力关系:内力系对圆心的力矩就是横截面的扭矩:dA d d GdA T AxA⎰⎰==2ρρτϕρ 以p I 表示上式右端的积分式:dA I Ap ⎰=2ρ p I 称为横截面对圆心O 点的极惯性矩(截面二次极矩)横截面上距圆心为ρ的任意点的切应力:pI T ρτρ=ρ最大时为R ,得最大切应力:pI TR =max τ引用记号RI W p t =t W 称为抗扭截面系数。
则tW T =max τp I 和t W 的计算(1)实心轴:3224420032D R d d dA I RAp ππθρρρπ====⎰⎰⎰16233D R RI W p t ππ===(2)空心轴:)1(32)(324444202/2/32αππθρρρπ-=-===⎰⎰⎰D d D d d dA I D d Ap)1(16)(164344αππ-=-==D d D DRI W p t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pGI Tl =ϕ ϕ为扭转角,l 为两横截面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