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与宫颈癌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10.86 MB
- 文档页数:29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
据资料显示,在最近10年中,全世界每年有371000多例子宫颈浸润癌新病例,占整个妇女癌症的近10%。
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七位,而在妇女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乳腺癌和大肠癌。
在发展中国家,子宫颈癌妇女五年存活率低于50%,而在发达国家,五年存活率是66%左右[1]。
分子流行病学明确表明某些特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浸润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主要致病原因。
大量的研究显示,在95%的宫颈癌标本中可检出不同型别的HPV DNA,HPV DNA检测的含量与宫颈病变程度成正相关,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时序关系,符合生物学现象。
HPV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其他因素可能起协同作用。
这些研究已促使人们开始发现新的检测方法去检测HPV感染,从HPV感染研究中所获得的资料被应用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HPV疫苗的研制,这种疫苗可防止HPV感染并最终用于预防子宫颈癌。
1HPV的结构及流行病学分布1.1HPV是一种环状的双链DNA病毒其病毒形态类似,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特异性,种间不存在交叉感染。
目前确定的HPV型别约有80余种,依其感染上皮的所在部位分为皮肤型HPV和生殖道上皮HPV。
大约35种型别涉及生殖道感染,约20种与肿瘤相关[2]。
依据HPV型别与癌发生危险性的高低分为低危险型HPV和高危险型HPV。
低危险型HPV如HPV6,11,42,43,44等,常见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
高危险型HPV如HPV16,18,31,35,39,45,51,52,56,58,59,68等,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cpithelial neoplasm,CIN)的发生相关。
来自世界范围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3]发现,HPV16是感染最常见的型别,一般占所有感染的58.9%,HPV18占感染率的第2位,平均感染率为15.0%,感染率排第3位的是HPV45,感染率为5.9%,HPV16,18,45,31,33,52,58和35等型别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率达95%。
宫颈癌与HPV课件一、内容描述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宫颈癌,宫颈癌简单来说,就是宫颈部位出现的癌症。
而HPV,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悄无声息地侵入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宫颈癌与HPV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所以了解HPV,预防HPV感染,对于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
1. 宫颈癌的概述:定义、发病率、危害及重要性宫颈癌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的词汇,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宫颈癌就是宫颈部位出现的癌症,宫颈是女性生殖道的一部分,它连接着子宫和阴道。
当宫颈细胞出现异常变化,逐渐恶化就可能形成癌症。
说到宫颈癌的发病率,它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年轻女性患者也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宫颈癌的危害,它不仅可能危及生命,还会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影响生育能力、带来身体上的痛苦等。
因此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宫颈癌呢?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会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XXX(人乳头瘤病毒)简介:病毒特点、分类及感染途径首先HPV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
它喜欢在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生长,尤其是在生殖器官附近。
这个病毒的特点就是善于“潜伏”,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悄无声息地潜伏起来,等待时机发动攻击。
接下来我们说说HPV的分类。
HPV有很多种类,有的种类比较温和,只会引起一些轻微的症状,比如皮肤上的一些小疣子。
但有些种类的HPV就比较厉害了,它们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比如宫颈癌。
这就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高危型HPV”。
那么HPV是怎么进入我们的身体的呢?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最常见的就是性行为传播,所以性活跃期的年轻人更容易被HPV盯上。
除了性行为,还可以通过共用一些私人物品,如浴巾、牙刷等,也能传播HPV。
怎样认识HPV和宫颈癌HPV:人乳头状病毒,60-70%的女性感染过HPV病毒。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子宫癌心存恐惧,其实子宫癌并不可怕,它是目前所有癌当中,唯一可以有效预防,早时、及时发现并且能早期治疗的癌症。
现在医学通过研究已经确认,女性患宫颈癌是子宫颈被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所致。
虽然宫颈癌和HPV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系,但不是所有感染了HPV的女性都会患宫颈癌。
由于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携带有这种病毒,所以,凡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将HPV带到自己的生殖道内。
专家推测:就女性而言,HPV的终身感染率累计可达60-70%,也就是说6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但这样感染通常是——过性的。
因为当人体感染这种病毒后,体内会很快形成对该病的免疫力,当免疫能力足够强大时,HPV就会被清除,大量医学统计数据表明,虽然被HPV感染的人群比例很大,但大都为过性的,即在1-2年内病毒就会自然消失,大都数女性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人体内的HPV消失掉,只有少数免疫机能比较差的无法消灭掉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这个过程需8-12年,才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临床资料发现子宫颈癌的患者,差不多都是30岁以上的女性,所以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在30岁以后开始进行HPV检查,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话,说明没被HPV感染,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患子宫颈癌的危险。
检查结果为阳性的话,也不一定会发展长子宫颈癌,只是有发展成子宫颈癌的可能,所以,首先应该再做一次子宫颈涂片检查,看目前是否有异常的子宫颈细胞,一旦发现有了马上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把子宫颈癌消灭在萌芽状态。
人乳头状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的良性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人乳头状瘤。
由于HPV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检出率也因各种方法而异,对于HPV感染流行因素的分析就很难确定,但HPV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与性行为有关,这一点已经明确。
37种HPV亚型的流行特征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系近年来,宫颈癌被认为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且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HPV是一类DNA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宫颈癌。
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了至少37种不同的HPV亚型。
本文将探讨这些HPV亚型与宫颈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首先,需要了解不同HPV亚型的流行特征。
根据研究发现,HPV亚型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HPV主要包括16型和18型,它们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低危型HPV包括6型和11型,它们则主要引起生殖器疣。
除了这些常见的亚型外,还存在其他较少见的HPV亚型,如31型、33型、45型等。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这些亚型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率紧密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超过70%的宫颈癌患者感染了16型和18型HPV。
这两种亚型通常在宫颈细胞中引起长期的感染和慢性炎症,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癌变。
除了这两个主要亚型外,其他高危型HPV亚型(如31型、33型、45型等)也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尽管其相对风险较低。
此外,某些低危型HPV亚型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关联。
尽管低危型HPV亚型通常不引起宫颈癌,但这些亚型与宫颈上皮细胞的非典型增生和早期病变有关。
此外,低危型HPV亚型也可能与高危型HPV亚型的感染共存,从而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总的来说,根据目前的研究,宫颈癌的发病率与不同HPV亚型的感染密切相关。
高危型HPV亚型,尤其是16型和18型,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而低危型HPV亚型则与早期病变有关。
了解不同HPV亚型的流行特征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早期发现和处理异常细胞,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