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9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王珏璟 黄 悦 陈智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0

摘要: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临空产业集群的布局和开发时序问题,并结合上海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临空经济;产业布局;产业集群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航空运输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临空经济作为机场周边地区发展的主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有着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等重要作用。因此对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充分发挥在周边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产业选择进行研究,使得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得以更为合理、迅速地发展。

一、临空经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经过众多学者专家的研究表明,临空紧急在空间结构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圈层,其核心是机场,周边围绕着与机场相关的众多产业。鉴于航空服务的特征,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框架结构可以以机场为中心,逐渐向外延伸,呈现出同心圆的发展趋势。当然,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不仅仅由航空服务业和航空港的特征来决定,同时还取决于航空港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机场周边地区的环境因素等。因而在现实中,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并不会完全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而是会随着地面交通、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发生一些不规则的变化。

二、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

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要考虑许多因素,而机场的腹地范围和其经济基础决定了临空经济区功能的大致定位方向。在其基础上再根据机场周边的环境特点,就可以很明确的制定该临空经济区独特的功能结构了。

刘武君(1998)在对世界部分机场周围地区内的各种开发进行的调查分析,机场地区综合开发地域应具备三个层次即机场基础功能、机场相关功能和机场强化功能。以他的理论为基础,笔者认为,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框架应该以机场为核心,按照距机场的距离来对临空经济功能区的层次进行划分。(如表1)

三、规划布局研究

1、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性。产业布局是决定临空经济区

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去的核心,它不论对临空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临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制约作用。

2、产业集群的布局。在对布局规划时应该注意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交通情况以及周边乡镇用地现状等因素。按照临空经济区的圈层结构,可以对临空经济区按照一下的规划布局:

空港营运区发展机场的各种基础服务,如飞机的后勤、旅客货物的运输等;紧邻空港区可以建设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空港相邻区可以布置总部经济园区、金融保险机构等;外围辐射区应该设置住宅区、休闲娱乐中心、文化场馆等。在规划时,应该将这些园区用便捷的交通连接起来,并加强他们与机场的联系。

四、上海临空经济区布局分析

1、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的布局。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范围:北至苏州河、东淞虹路,南至泉口路,西至绥宁路,共5.1平方公里。在虹桥建设虹桥枢纽商务核心区,作为虹桥临空经济区的外围拓展,并将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等。

2、上海临空经济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做之处:在建设模式上仍然重复这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缺乏创意与灵气;园区整体边界的标识性不强,缺乏沟通长廊,没有“大园”的氛围;园区的功能不够全面,太过单一等。由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与机场、城市密切相关,因此在规划时应该保持和城市文化的一致性,在布局的时候应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这样不但融合了城市的特色,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政府应该促进发展临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以临空经济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

五、结论

临空经济区作为新兴的产业经济区域,主要由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四个圈层构成。根据其结构,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功能组织,可以实现经济的合理持续性增长,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的优势,扩大经济增长点的效应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曹允春,杨震.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综合运输,2007(3):43-47.

[2]杜曼玲,王耀球.航空物流凸显临空经济[J ].综合运输,2008(5):42-45.

[3]刘武君,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研究[J ].国外城市规划,1998(1):31-36.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临空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临空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临空经济区的概念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知识经济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航空运输这种相对最快速的运输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 航空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程度的加深为城市的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基于机场便利的交通而建立起来的临空经济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这里的临空经济区可以利用城市机场极其便利的交通来吸纳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发展要素,通过辐射、带动、贸易的方式来扩大临空经济区在周围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临空经济区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 1 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宏观影响机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无论何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要素有很多,譬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流动量、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外政策,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一旦受到制约,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又阻碍了城市中上列因素的完善和发展。 2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微观影响机制可以说,城市机场是我们临空经济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机场条件就没有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而企业则是我们临空经济区运行的主体,企业的发展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居民的需要则是临空经济区转型的方向,只有更好地适应了本城市居民的需要,临空经济区才能更

好地适 应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机场因为有着相对便利的交通方式,机场所在区域往往人流量和资金流量都比较大,这就是机场为临空经济区提供的条件和便利,这些区域往往企业聚集,人口众多,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而人口对基础设施等的需要又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导向。 三、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 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有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也为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发展的动力,相应地,临空经济区也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中一点就是临空经济区为区域经济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核心,能够最大程度地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内人口流动和资金交互,优化了城市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为外来资本提供了更为舒适便利的投资环境,作为一座城市与外界交流的窗户,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无疑是巨大的。 而另一点就是临空经济区的高要求给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提出了比较大的要求和挑战,很多城市现有的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并不能适应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满足临空经济区的要求。 2临空经济区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从前文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区域经济和临空经济区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别是微小的,但值得我们探讨。

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选择

[收稿日期]2005-12-20 [作者简介]孙天法(1962—),男,湖北天门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①实际上,反垄断立法(AntitrustAct)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伯川德悖论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在位寡头的合谋。 【国民经济运行】 2006年1月 第1期(总214期)Jan.,2006No.1 ChinaIndustrialEconomy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选择 孙天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市场结构范式既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学术问题,也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实用 经济问题。它不仅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设计,而且与工业社会的宏观经济政策 紧密相关。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竞争性,寡头垄断被认定为市场结构的高效率范式和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模式只是市场结构范式 的具体运用,它必须满足规模效益、 竞争性、公司治理、社会有效购买力、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获利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由于可以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措施、(对经营权的)充分竞 争措施和配额投资措施把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改造为完美无缺的市场结构范式,因此,完 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产业市场结构调整的理想归属和最后归属。 [关键词]市场结构;充分的信息披露措施;充分竞争措施;配额投资措施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6)01-0025-08 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范式选择不仅仅是一个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论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的实现。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在经济学发现过度供给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容易陷入得不偿失困境的问题以后(熊彼特,1979),特别是在熊彼特一针见血地批判了完全竞争模式的缺陷和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得到经济理论界的广泛认同以后,完全竞争理论基本上被束之高阁。尽管张伯伦力主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范式,但它对经济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生活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对于市场结构的争论实际上主要是关于完全垄断范式和寡头垄断范式的争论。 一、文献回顾 对于寡头垄断的导向性分析始于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方法。Bain通过计算1936—1940年美国24个行业的最大8家企业在该行业的集中度与利润率,得出了行业内最大的8个企业的销售额超过70%时可以获得高于产业集中度较低时的利润率的结论(Bain,1951)。尽管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与哈佛学派针锋相对,但其代表人物Demsetz也从一定的角度证实了行业集中度与厂商利润率的关系,其研究证明,只有在产业集中度超过50%时,产业集中度才与厂商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Demsetz,1973)。 理论界对于寡头垄断的推崇直接产生于大型跨国公司的惊人的业绩和非凡的市场表现。一系列的研究寡头垄的学术论文把寡头垄断推到了20世纪全球关注的焦点。Baumol等人认为,寡头垄断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益,有能力进行技术研发,在位寡头不实施合谋的条件下①,潜在进入的压力使 中国工业经济25

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市场 规模状况

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市场规模状况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表示,自2013年3月7日至2017年5月,国家总共批复了10个临空经济示范区,其中国务院批复有1个: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其余9个由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联合批复。下面主要从地理空间角度,阐述各个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分区情况。 图表 2013-2017年国家共批复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一、郑州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表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按照“一核领三区”的总体布局,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核心,规划了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东部临港型商展交易区、南部高端制造区:

空港核心区:面积54.08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构成:航空枢纽、保税物流、自贸园区、临港服务、产业园区; 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面积98.5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构成:航空金融、商业商务、文化体育、教育科研、产业园区、生活居住; 东部临港型商展交易区:面积92.8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构成:航展中心、会议接待、科技研发、商业休闲、总部基地、产业园区; 南部高端制造区:面积170.5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构成:产业基地、航空制造、共建园区、商业配套、文化休闲、生活居住。 二、青岛 青岛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一核五区一带”空间发展格局,并同步带动周边区域建设发展: “一核”指空港发展核,包括胶东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客货运、航空保税物流、航空维修、航空培训等航空核心产业,建设航空公司运营总部和现代国际空港运营中枢; “五区”包括: 通航产业区:位于核心区西南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公务机与通航运营、飞机整装交付、通航维修、通航培训等产业,打造在东北亚区域具有影响力的高端通航产业基地; 航空制造产业区:位于核心区西部,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机电与零部件、飞机内饰件、航空电子仪器等航空关键制造业,配套发展机场专用设备、航空设备维修、航空特种装备、航空模具加工、航空食品精深加工等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卫星导航、智能装备、精密机械、3D打印等高端制造业; 临空现代服务区:位于核心区南部,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航空金融产业,以及会展、总部、创意、时尚等产业,打造现代空港商务区; 航空特色社区:位于核心区东部李哥庄镇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发展居住、综合商贸、特色餐饮、健康养生等产业; 示范区北区:位于青岛平度市南村镇,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大力发展航空配套、临空制造等航空偏好型产业;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二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产业升级,它不仅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迅猛增长,还使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创造了人类进步史上的空前繁荣。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产业升级正在以比工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发生,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一场知识经济的风暴震撼着全球,人类文明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还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在汹涌的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既有生机又潜伏着危机。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谁能够领先其他国家完成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谁就能成为竞争的强者。知识经济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知识经济概述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略称。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上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传统工业为主要支柱,以大量消耗原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而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支柱,以知识资源为首要生产要素,是一种全新的基于高新技术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高新技术是指按联合国组织分类的八大类技术,主要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又称为软科学技术)等。 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相比,呈现以下的特征:(1)、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增长源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和信息被物化,使其成为软件、网络等产品并通过加工、传输、经营而为全球居民所消费。知识和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且其具有无限性,非消耗性,共享性,持续增长,回报递增的特点。 (2)、知识经济以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在工业经济中,以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汽车、钢铁、机械制造等为支柱产业。而在知识经济中,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撑整个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美国为例,美国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产值的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50%。 (3)、知识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广阔,仅以信息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网络、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领域全面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发展知识知识都不可离开世界大市场而闭关锁国。 (4)、知识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体。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的作用;而知识经济则时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 (5)、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不创新就灭亡”,唯有全面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以及将这些创新互相结合,并形成持续创新机制,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嬴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中国临空经济区十三五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临空经济区十三五发展前景展望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我国临空经济区的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四川成都成立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是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雏形。之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数个城市,相继启动了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国内临空经济逐渐发展。2010年,随着国内民航运输业规模突破500亿吨公里,临空经济进入百花齐放的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确立为“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标志着临空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激发了各地临空经济发展热情。如今,国内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机场所在地均规划了临空经济区,旅客吞吐量在500万-1000万的机场所在地区也纷纷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天津等省会或重点城市为骨干,其他城市相继跟进临空经济基本格局。截至2014年底,全国62个城市,依托54个机场,已经规划了63个临空经济区,此外,还有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当中。但总体来说,目前国内临空经济发展规划滞后、临空指向较弱、空间利用不够合理等问题依旧突出,尤其在面向“十三五”中国发展新常态和对外开放新局面时,国内临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 一、战略定位面临新调整。 “十三五”在TPP、TIPP等国际新贸易规则以及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新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将出现深刻变化,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重点加强向西开放,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许多原先缺乏对外开放条件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提供了新的机遇。临空经济作为一个地方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应重视战略规划,用好机场、多式联运物流等资源条件以及自由贸易区、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等载体平台,打造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对外开放基地,促进地方对外开放、产业升级。 二、体制机制面临新突破。 临空经济区是围绕机场的发展区,管理体制包括机场运营管理体制以及空港经济区开发管理体制两大板块,涉及机场运营方、园区管理方以及机场所在地各级政府,园区往往还分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物流基地、工业园区等多个板块,造成条块分割严重、产业协调不足、资源共享不畅等问题。以北京顺义临空区为例,顺义临空经济区的空港口岸、出口加工区、大通关基地、保税中心等几大平台空间布局分散,管理机构不同,降低的北京空港货物通关效率,平均来说,北京机场货物通关时间为3个小时,是仁川机场的1.5倍、香港机场的6倍,大大削弱了北京机场的速度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临空经济区运转效率,是“十三五”期间临空经济区深化对外开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三、产业发展面临新要求。 机场是临空经济区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临空经济区内应重点发展应具有临空指向性的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但是受到发展程度限制,目前国内临空经济区产业层次较低,对航空物流需求较高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金融会展等产业在临空经济区内发展不足。“十三五”时期,在一带一路等区域经济新战略影响下,全球产业资源要素配置将出现新变化,物流便利、机制灵活的地区将在产业发展中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国外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内容摘要:临空经济是指依托机场设施和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促使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在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形成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本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发展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临空经济是指依托机场设施和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促使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在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形成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传统港区与经济开发区双重功能的统一。学术界则以北卡罗莱纳大学克南私营企业研究所所长约翰?卡萨达提出来的“空港都市区”(aerotropolis)为普遍接受概念。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作为全国第一个以航空港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实验区,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的概念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批,激发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浪潮。国外很多航空港的临空经济发展很成熟,相继推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使机场与临空区相互交织,呈现出立体、多层、辐射的态势。本文分析国外典型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此为借鉴,以期为郑州航空港的临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新加坡樟宜机场 (一)理念超前、引领时尚 樟宜机场在各个时期建设的航站楼基本上都走在国际机场建设潮流的前端。已有的航站楼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随时扩建翻新、更换设计施工和附属设施。其中,最核心的宗旨仍然是始终打造一流的旅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解读与产业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解读与产业分析》 共100题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关于GDP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市场价值来计算,即用货币来衡量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B.只计算最终产品,不计算中间产品 C.计算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而不是所出售的最终产品 D.非市场交易活动也要计入GDP 正确答案:D 2.假如社会2013年生产了1万亿美元的最终产品(产出),但是只卖掉0.8万亿美元的最终产品(支出)。2013年的GDP是()。 A.1万亿美元 B.0.8万亿美元 C.1.8万亿美元 D.0.2万亿美元 正确答案:A 3.2013年,某企业生产了100万元最终产品,然而卖掉120万元的最终产品,则计入GDP的是()。 A.120万元 B.100万元 C.80万元

正确答案:B 4.一般来说,一国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相等。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 A.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 B.以收入法为准进行调整 C.以生产法为准进行调整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A 5.根据I=S恒等式,在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中,储蓄包括()。 A.本国居民储蓄 B.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 C.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6.从经济数据看,在总需求的四大构成变量中,()形成总需求的主要变量。 A.消费 B.投资 C.消费与投资 D.进出口与政府购买 正确答案:C 7.绝对收入假说理论是由()。

B.杜森贝里 C.弗里德曼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A 8.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退休期人们的生活水平()。 A.下降 B.提高 C.不变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9.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的基础上。 A.市场分析 B.市场预测 C.市场竞争策略 D.营销战略 正确答案:A 10.下列各项中,各类项目投资都会发生的现金流出是()。 A.建设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无形资产投资 D.流动资金投资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十次大会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韩建雨1,支大林2,路宇立3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52年—2004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产业就业结构却并未发生同经济发展同步的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次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明显迟缓,这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 一、引言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从完全竞争均衡假设出发,通过边际分析将经济增长归结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三大因素,并未考虑结构效应。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投资,假定在资本和劳动处于固定的技术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资本——产出比率把产出与全部实际资本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有关。索洛修改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考虑了劳动的影响因素和技术水平的因素。然而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及其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竞争均衡从未真正实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库兹涅茨(S?Kuznets)、罗斯托(W?W?Rostow)、钱纳里(H?B ?Chenery)和帕西内蒂(L?L?Pasinetti)等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产业结构问题。库兹涅茨1与罗斯托2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认识存在分歧,前者侧重于产业结构趋势分析,认为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总量增长是首要的,而后者主要偏重于产业结构机理分析,强调从结构角度看总量增长。之后的钱纳里等人都从结构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并认为产业间资源的再分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Chenery 3把非均衡的经济增长过程看作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组变 作者简介:韩建雨(1982-),男,河南省濮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支大林(1955-),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区域金融; 路宇立(1984-),女,河南省商丘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薛泽海1练振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一揽子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临空经济也不例外,其作为区域增长极,是在一定的区位条件下拥有独特的资源秉赋优势的区域空间,通过具有创新力的航空指向性主导产业的率先发展,并推动着关联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发展,持续延伸临空产业链,实现持续发展的,是在诸多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作用的结果。 一、研究临空经济发展动力的新视角 临空经济是以航空运输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 一般来说,临空经济包含着地理学意义上的区域空间概念和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概念以及时间价值概念,既具有一般经济学的特点,又具有航空港的特殊功能。就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完善、功能特殊、层次分明的空间经济社会系统,就像生物体一样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所以,临空经济的发展与其特定的区位条件、地理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安排紧密相关,是诸多条件所发挥的动力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1[作者简介]薛泽海(1974-),男,安徽明光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社科院数量所博士后。 练振中(1974-),男,江西鹰潭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

笔者认为,临空经济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临空经济增长的各相关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具体的说,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推动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和作用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文化关系、组织制度和技术创新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临空经济发展是各个动力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临空经济的动力结构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西方经济学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大多从资源稀缺性出发,通过对经济要素对临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来研究临空经济的发展动力。本文则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统一性视角,来构建临空经济发展动力系统模型,研究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模型 本文构建的临空经济发展动力系统模型是一个闭环式动力系统(模型见图1),系统内包含着创新动力、政府动力、市场动力、产业链分工动力、集聚经济动力等五大子系统。其中,在这个系统中,创新是临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依附于临空经济区的推进型企业,提高推进型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间要素的流动和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从而推动临空经济不断向高级形态演进。图中的产业集聚作为临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发挥聚集效应,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临空经济区内产业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进一步推动临空经济持续发展。产业链分工形成功能专业化经济和速度经济,节约临空企业的运营成本,增进生产效益。制度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可预见环境,是临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制度变迁使制度符合临空经济运行的新环境需要,推动临空经济持续演进,政府是实现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可见,政府动力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外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廊坊发展临空经济区的战略研究

廊坊发展临空经济区的战略研究 廊坊发展临空经济区的战略研究 一、廊坊形成临空经济的条件 首都新机场的建设将为廊坊带来新的契机,廊坊的发展一旦有效嵌入临空经济,必能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廊坊发展临空经济大有可为。一是有利于带动廊坊产业结构上档升级,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有利于廊坊全面对接北京。三是有利于服务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提升廊坊区域竞争力。廊坊作为河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京津经济发展、城市拓展的腹地,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项目承载力、聚集力,为京津外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廊坊建立临空经济区面临的问题 随着首都新机场的建设,针对河北省的临空经济区可以分三个区域:第一个是核心区,大体是环绕临空经济区,包括240平方公里,其中,廊坊220平方公里,占90%以上;第二个是集聚区,把廊坊与霸州以北的地区基本上都规划在区域内;第三个是辐射区,大概有将近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囊括保定的北部和东部以及廊坊除了“北三县”(即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县)以外的全域。在这样的划分下,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优势,加上廊坊与北京的区位优势,会进一步提升廊坊地区承载较为高端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能力,进一步突出廊坊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内的经济发展领军者地位。新机场为廊坊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样,廊坊发展临空经济面临着很大的的困境。

(一)廊坊发展临空经济经验先天不足。廊坊是河北省境内唯一没有机场的地级市,与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其他地级市相比,发展临空经济没有任何经验,人才、理论、规划和实践几乎都是空白。发展临空经济,政府、社会和市民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提高的空间很大。 (二)临空经济投资力度远逊于北京大兴区。据了解,围绕新机场,北京市将在大兴区榆垡镇建设57平方公里的新航城,机场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河北省的经济实力不能和北京市相提并论,投资力度将决定临空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 (三)临空经济发展规划现在还不能和北京对接。廊坊市在2009年,已经开启“临空经济区”的谋划工作,并对“临空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区”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此同时北京大兴区也编制了相应的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全国大多数临空经济区一样,一直处于各自发展状态,互不沟通,缺乏统一规划指引,如果京冀两地临空经济发展规划不能有效对接,低水平重复建设及临空经济区竞争而产生内耗将不可避免。 (四)就廊坊现有的资源来看,政府的政策空间、劳动力水平和资本的来源、数量相较北京劣势是非常明显的,唯一的优势是土地。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对临空经济区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临空经济区形成的主要的外部制约因素。 三、廊坊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规划 (一)目标定位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9 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 王珏璟 黄 悦 陈智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0 摘要: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临空产业集群的布局和开发时序问题,并结合上海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临空经济;产业布局;产业集群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航空运输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临空经济作为机场周边地区发展的主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有着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等重要作用。因此对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充分发挥在周边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产业选择进行研究,使得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得以更为合理、迅速地发展。 一、临空经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经过众多学者专家的研究表明,临空紧急在空间结构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圈层,其核心是机场,周边围绕着与机场相关的众多产业。鉴于航空服务的特征,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框架结构可以以机场为中心,逐渐向外延伸,呈现出同心圆的发展趋势。当然,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不仅仅由航空服务业和航空港的特征来决定,同时还取决于航空港和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机场周边地区的环境因素等。因而在现实中,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并不会完全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而是会随着地面交通、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因素发生一些不规则的变化。 二、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 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要考虑许多因素,而机场的腹地范围和其经济基础决定了临空经济区功能的大致定位方向。在其基础上再根据机场周边的环境特点,就可以很明确的制定该临空经济区独特的功能结构了。 刘武君(1998)在对世界部分机场周围地区内的各种开发进行的调查分析,机场地区综合开发地域应具备三个层次即机场基础功能、机场相关功能和机场强化功能。以他的理论为基础,笔者认为,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框架应该以机场为核心,按照距机场的距离来对临空经济功能区的层次进行划分。(如表1) 三、规划布局研究 1、产业集群规划的重要性。产业布局是决定临空经济区 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临空产业是临空经济去的核心,它不论对临空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临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制约作用。 2、产业集群的布局。在对布局规划时应该注意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交通情况以及周边乡镇用地现状等因素。按照临空经济区的圈层结构,可以对临空经济区按照一下的规划布局: 空港营运区发展机场的各种基础服务,如飞机的后勤、旅客货物的运输等;紧邻空港区可以建设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空港相邻区可以布置总部经济园区、金融保险机构等;外围辐射区应该设置住宅区、休闲娱乐中心、文化场馆等。在规划时,应该将这些园区用便捷的交通连接起来,并加强他们与机场的联系。 四、上海临空经济区布局分析 1、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的布局。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范围:北至苏州河、东淞虹路,南至泉口路,西至绥宁路,共5.1平方公里。在虹桥建设虹桥枢纽商务核心区,作为虹桥临空经济区的外围拓展,并将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等。 2、上海临空经济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做之处:在建设模式上仍然重复这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缺乏创意与灵气;园区整体边界的标识性不强,缺乏沟通长廊,没有“大园”的氛围;园区的功能不够全面,太过单一等。由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与机场、城市密切相关,因此在规划时应该保持和城市文化的一致性,在布局的时候应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这样不但融合了城市的特色,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政府应该促进发展临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以临空经济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 五、结论 临空经济区作为新兴的产业经济区域,主要由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四个圈层构成。根据其结构,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功能组织,可以实现经济的合理持续性增长,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的优势,扩大经济增长点的效应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曹允春,杨震.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综合运输,2007(3):43-47. [2]杜曼玲,王耀球.航空物流凸显临空经济[J ].综合运输,2008(5):42-45. [3]刘武君,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研究[J ].国外城市规划,1998(1):31-36.

论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 面对新技术革命、互联网、内外经济形势三大变量构成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没有在低谷徘徊,似乎好像一直在高谷平稳运行。回归常识——探寻企业成长新动能,回归原点——寻找灵魂、寻找基石、寻找常态。 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已经没落 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性产业。大家都知道,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当前陆续出现了问题,所谓支柱型产业就是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巨大贡献的产业,过去我们国家有两个支柱型产业。 第一是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对出口贸易产生巨大推动力。过去出口每年的贡献占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都是传统制造业的功劳,但是这个产业现在遇到突出矛盾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而且是严重的产能过剩。经过研究测算,传统制造业产能过盛的状况在43%左右,这个产业连续5年投资增长速度回落,现在是个负数。这个支柱型产业大幅度回落导致我们当前经济增长低迷。 第二是房地产产业。房地产作为支柱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它带动一个很长的供应产业链带动对国家经济增长。例如像钢材、水泥、煤炭都属于支柱型产业,但是,现在也出了问题。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提法叫去“库存化”。当前,房地产投资已经连续4年增长回落。2013年投资增速为18.5%,2014年下降为10.5%,今年9月份为4%,在经济高峰时期,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幅度是国家经济年增度长率平均为30%以上,然而,现在只有15%,因此可以断定这个支柱型产业也出了问题。 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都陆续出现了问题,所以增长低迷是必然的结果。未来,这两个产业基本上已经很难再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了。 中国经济谷地重生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 虽然我们很需要这两个支柱型产业,但是就增长来讲,它已经不再是支柱型产业。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我们还应该有支柱型产业。未来的支柱型产业是什么?如何进行迭代?现在大家越来越共识的认识到,我们未来的支柱型产业可能是三个。 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兴支柱型产业。什么是战略新兴产业?就是既有战略性,又是新兴。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需求巨大,市场需求太小不会有战略性;另外技术短期能够突破,技术突破不了就不是新兴。所以战略新兴产业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一个是市场需求最大,一个是技术短期能够突破。 按这两个指标,我们对中国产业进行重新搜寻,发现当前到未来十年里,归纳战略新兴产业要聚焦八个新兴行业。

中国产业关联分析 2

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一、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系统反映产业间的关联。 在投入产出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中间投入部分是分析产业联系的重要依据,基本方法 是通过中间投入流量计算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 品的投入。系数矩阵用A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 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统计上用完全消耗系数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部门之间 的相互联系。系数矩阵用B表示。 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基本数据,先将其合并简化为三次产业分类的中间使 用矩阵,得到表1如下。 (注:部门的产业分类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2002)) 表1 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中间使用单位:万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46368196 101679789 15339368 第二产业50425244 1006127544 234933953 第三产业22689323 241323052 191381781 总产出285787423 1905590585 942927009 由表1分别计算出中国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里昂惕夫逆系数(请保留小数点后两 位小数) 表2 2002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0.16 0.05 0.02 第二产业0.18 0.53 0.25 第三产业0.08 0.13 0.20 表3 2002年里昂惕夫逆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1.23 0.15 0.08 第二产业0.59 2.40 0.77 第三产业0.22 0.41 1.38 表4 2002年中国完全消耗系数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功能区定位分析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功能区定位分析 发展模式 一、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模式 临空经济区内的企业大多是为进行产业转移而投资设立的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价值网络保持紧密快速的联系。临空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主要是对航空枢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依赖,而产业联系、知识交流和创新、市场开拓等较高层次上则主要通过其在全球的价值链网络获得,因而临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网络根植性。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临空经济双重根植性使其成为区域经济与全球价值网络相连的纽带。一方面,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撑;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也需要从临空产业中获得知识溢出和能量扩散,从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潜力。为促进临空经济发展,提高其本地根植性,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的互动促进其耦合发展,包括产业链耦合、产业间耦合以及产业环境耦合。 (一)产业链耦合 产业链耦合是指区域内其它企业通过为临空企业提供产业配套而与其紧密配合、互动发展。为临空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一方面可以使区域其它企业更容易从临空企业中获得知识溢出和资本、人才投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临空企业节省大量的物流成本,提高信息交流速度和准确性,促进黏性知识的有效传播,从而将有利于临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其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地位。所以,政府应鼓励区域内的其它企业发展与临空产业集群的配套关系,加强区内企业与临空企业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避免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孤岛,也使区域经济从中更多地受益。 (二)产业间耦合 产业间耦合是指为临空产业集群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金融保险以及科研技术等服务业与临空产业集群的藕合发展。跨国企业往往对某些与之配套的服务企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像日本夏普影印机公司在苏州建厂时,其服务厂商一日新中外运运输公司也同时开业。该公司为夏普提供从专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产品储存、保管、包装到产品开发、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区域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临空产业集群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其与临空产业集群的藕合发展能够提高集群的根植性。不仅如此,与临空产业集群的藕合发展将带动这些配套服务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对集群的锁定效应。 在建设临空经济的同时,政府也应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针对临空企业的产品特点,培育能够为临空企业提供专业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另外,对于为临空产业集群配套而需要投入专用性资产的企业,由于其对临空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产业集群转移或衰退将为相关产业带来风险,政府要引入风险投资企业,指导企业建立风险规避体系,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投资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