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胸部影像学表现
- 格式:docx
- 大小:40.33 KB
- 文档页数:5
肾性脑病概述:是指急、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引起以氮质潴留为主的发生严重精神障碍一组疾病。
又称尿毒症性脑病。
一、病因病理病机(1)病因:是由于慢性肾小球、慢性肾盂肾炎和肾小动脉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2)发病机理:可能与血内胍类、酚类、尿素、尿酸增高、电解质代谢障碍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1)精神障碍:①神经衰弱综合症,早期多见。
②抑制状态。
③意识障碍:嗜睡、谵妄甚至昏迷。
④幻觉或妄想状态。
⑤智力障碍等。
(2)神经症状:癫痫样痉挛发作、神经炎、朴翼样震颤、面瘫、眼球震颤、听力减退、视力障碍、脑膜刺激症等。
诊断①在已确诊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②如发现疲倦、无力、少动;③血内氮质增高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可作诊断依据。
【肾性脑病的辨病论治】专病专方1.济生肾气丸每次6g,每日2~3次。
用于阳虚水泛证。
2.玉枢丹每次1.5g,每日2次。
用于湿热闭窍证。
3.保元强肾Ⅱ号每40片含生地黄、丹参各15g,枸杞子、何首乌、当归各12g,红参粉、大黄粉各6g,冬虫夏草3g,,(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1>:649)单味中药1.大黄单味大黄口服,大黄粉每日3g或生大黄浸剂4ml,每日3次,20天为一疗程;大黄注射液静脉滴注,50%的大黄注射液100~2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3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天为一疗程;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
大黄治疗的机制主要是可使从肠道吸收的合成尿素原料之一的氨基酸减少,从而使肝、肾组织合成尿素量减少;再则大黄抑制了体蛋白的分解作用,从而使血中的尿素氮和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此外,大黄具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作用,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利尿以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2.冬虫夏草每日冬虫夏草4.5~5g,煎汤连渣服,或至灵胶囊(人工虫草菌丝),可以明显提高血浆蛋白含量,改善贫血及营养状态,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肾功能,调节细胞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继发感染。
应用DTI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方法:研究中以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及随机抽取4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计算E/A比值;再应用DTI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并计算e'/a'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尿毒症患者二尖瓣口E/A及二尖瓣环e'/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部分尿毒症患者E/A>1而e'/a'<1,提示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PW 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1)。
结论: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最突出的特征,DTI客观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中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尿毒症;左心室舒张功能【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066-02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数值型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间计量资料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χ2)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研究中,尿毒症患者二尖瓣口E/A比值及二尖瓣环e'/a'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果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二尖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参数3.讨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心脏的损害是长期的慢性过程,尿毒症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各种肾病发展到此阶段,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1]。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E/e'评估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刘燕萍;端学军;陈燕婷;农丽录【摘要】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尿毒症患者二尖瓣E/e'来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尿毒症患者52例(观察组)及健康成人37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多普勒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E峰峰值流速,舒张晚期A峰峰值流速及二尖瓣口运动频谱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然后比较两组之间E/A、e'/a'的变化,并利用E/e'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结果:尿毒症患者(观察组)52例E 峰峰值流速及e峰峰值运动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A、e'/a'减低,E/e'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E/e'是评估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一个较好指标,较传统的左室舒张功能测量方法更精确,重复性好。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 uremia patients with E/e'measured by Doppler Tissue Imaging. Methods:52 uremia patients with normal LVEF were chos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37 healthy people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Peak mitral inflow velocity at early diastole ( E) , peak mitral inflow velocity at late diastole ( A) , peak early diastolic mitral annular velocity ( e') and peak late diastolic mitral annular velocity (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evaluated byE/e.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velocities of flow and movement of the peak value of E were both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E/A and e'/a'were lower while E/e'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The E/e measured by using Tissue Doppler Imaging, which is more accurate and more repeatable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 is valuable in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 uremia patients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成像;尿毒症;二尖瓣E/e';舒张功能【作者】刘燕萍;端学军;陈燕婷;农丽录【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1;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1;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1【正文语种】中文尿毒症是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可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器质性改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或心功能衰竭[1],故评估尿毒症患者的心功能对于疾病的治疗、预后及转归极其重要,临床上心脏功能的变化常常是舒张功能的异常早于收缩功能的异常[2]。
长期血液透析继发棕色瘤的影像学表现方义杰; 洪国斌; 卢慧芳; 郭永飞; 俞文; 柳学国【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141-143,149)【关键词】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棕色瘤; 影像学【作者】方义杰; 洪国斌; 卢慧芳; 郭永飞; 俞文; 柳学国【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科广东珠海 519000; 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广东中山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继发性甲旁亢是长期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动员骨钙入血,引起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骨骼的假瘤性病变,称为纤维囊性骨炎,因常伴出血、囊性变产生含铁血黄素而使病变组织呈棕红色,故又名棕色瘤(Brown tumor)[1]。
有关继发性甲旁亢所致棕色瘤的影像诊断文献报道不多。
笔者搜集11例长期血透、经病理证实的棕色瘤,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棕色瘤共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0~65岁,中位年龄47岁。
临床表现有:不明原因的不同部位疼痛11例(100%),泌尿系结石4例(36%),病理性骨折2例(18%)等。
记录血透时间、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水平等。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11例均行常规X线检查,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别进行正侧位摄片,骨盆病变行骨盆正位片检查。
9例行CT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DSCT螺旋CT机检查,其中1例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DSCT平扫及增强,层厚2mm,层间距2mm,增强扫描采用对比剂欧乃派克(370 mg/ml),于肘静脉注射,剂量1.5~2.0ml/Kg,注射流率2~3ml/s。
尿毒症胸部影像学表现
尿毒症是肾脏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出现代谢紊乱、氮质血症
及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肺是常见的受损害脏器之一。尿毒症
肺(即尿毒症肺水肿,又称为尿毒症肺炎)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的
肺部并发症,发病率高达40%~80%[1]。同时尿毒症的胸部影像表现复
杂,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2,3]。通过对30例尿毒症患者胸部影像
学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对尿毒症胸部影像表现的认识,为临床提供
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例来源于本院2010~2014年收治的尿毒症患
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3岁。慢性肾炎
16例,高血压性肾损害9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
斑狼疮各1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北戴河)肾病座谈会制定的尿毒症
肺的诊断标准[3]:血肌酐(Scr)>442μmol/L,血尿素氮
(BUN)>22.1mmol/L,有呼吸道症状和胸部影像学改变,能排除继发性感
染和其他肺部疾病。
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不同水准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部分有少
量咯血,少数出现低热;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压增高,部分心界扩
大。
1.3检查方法所有患者进行DR(柯达DR3500)检查或(和)CT(西门子
EmotionDuo双排螺旋CT)检查。
2结果
2.1肺淤血28例,X线及CT表现为上下肺血管纹理较均匀增粗、模糊,
肺门影增大、模糊。
2.2间质性肺水肿23例,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减低,血管影增粗、纹理模
糊,部分可见克氏B线及胸膜下弧线等表现,CT可见小叶间隔增厚。
2.3肺泡性肺水肿14例,X线表现为双肺大片状、斑絮状模糊阴影,CT
扫描见大片磨玻璃样改变,部分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状或放射状密度增
高影。
2.4间质纤维化2例,呈线条状、网织状阴影,肺小叶间隔增厚及支气
管血管束增粗、模糊。
2.5肺动脉高压4例,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干及分支直径增粗,
各级分支比例正常。
2.6心脏改变心影增大15例,左心室增大12例,表现为左心饱满延长、
心尖下移,全心增大3例;合并心包积液19例。
2.7胸腔积液22例,单侧或双侧,均为少-中等量积液,X线表现肋膈角
变浅、变顿,CT表现为胸腔后部“弧形”液性密度影,偶尔可见包裹性
积液,14例出现叶间裂积液,表现叶间裂增厚、模糊。以上影像表现常
为合并出现,以肺淤血、间质肺水肿最为常见。
3讨论
3.1尿毒症肺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4]:①与
患者血中Scr、BUN含量增高相关,由氮质血症造成的肺毛细血管中毒
性充血、通透性增高,使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组织所致。②血液中存有
一种小分子的胍类物质所致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富含蛋白的
液体逸到肺泡和肺间质中引起。③肾脏疾患所致的水钠潴留、血容量
过多,左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亦可参
与肺水肿的发生。
3.2临床表现尿毒症肺患者均有肾病及相关病史,临床表现为水肿、尿
少、贫血、肾功能损害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蛋白尿、
血Scr、BUN增高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等改变。呼吸系统症状
与肺水肿水准相关:轻者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闷、
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其中症状较轻者仅表现为轻度干
咳、咳痰及呼吸困难,不如心源性肺水肿症状典型突出,极易漏诊、误
诊[5],需要结合肾功能和胸部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
3.3影像学表现
3.3.1肺部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改变密切相关,尿毒症肺水肿
按照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一般分为四期[6]:肺淤血期或肺静脉高压
期、肺间质水肿期、肺泡性肺水肿期、肺间质纤维化期。其相对应的
影像学改变如下:①肺淤血:肺纹理增粗,肺门影模糊,上、下肺血管
均较正常增粗,可有上腔静脉等大血管增宽。②间质肺水肿:肺纹理增
粗、模糊,肺野透过度减低、不同水准的磨玻璃样改变,小叶间隔增厚,
可以出现支气管“袖口征”、胸膜下弧线等征象。③肺泡性肺水肿:
典型的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放射状、蝶翼状阴影,其他表现为部位、
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絮状、大片状模糊影,肺泡内充满液体及其他成分
时可以出现“含气支气管征”,这些阴影在影像学上无特征性,与肺炎
及一些特殊感染不易区别。④间质纤维化期:在肺小叶间隔增厚、支
气管血管束增粗的基础上,出现线条状、网织状改变,无扭曲变形,为肺
水肿间质纤维化的特征性表现。
3.3.2心脏改变尿毒症引起心力衰竭发生率为44.8%[7],主要表现
为不同水准的左心室饱满,心尖下移;也可出现全心增大,表现为心影
呈“普大型”增大,合并心包积液时表现为“烧瓶状”增大,CT扫描对
显示心包积液敏感,可以表现为单纯心包积液,也可合并心腔增大或心
肌肥厚。
3.3.3胸膜改变胸腔积液常为少-中量积液,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肋
膈角模糊或消失,部分膈面显示不清,CT显示胸腔后液性密度影;部分
叶间裂增宽、积液改变。
3.4胸部影像检查的价值评价
3.4.1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表现不一,并且缺乏特异性病变累及范围广,
累及一侧或两侧肺的多叶多段;多种影像表现同时存有,可表现为2种
或2种以上的病变同时出现,如常有肺淤血、水肿及胸腔积液等;病灶
密度常常不均匀,并且变化快,透析治疗、肾及心功能改善后,病灶吸收
快,甚至完全消散;大多数患者伴有心影异常、心包积液征象。
3.4.2尿毒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与Scr、BUN增高的水准相关夏盛伟等
[8]对256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尿毒症肺的发生和严重
水准与Scr和BUN的改变水准密切相关,即Scr越高,患者的胸部病理
性改变越重,反之则越轻;另一方面,Scr或BUN较高的情况下,进行合
理、有效的透析治疗,降低Scr和BUN的含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组资料也证实存有上述情况,但本组病例较少。
3.4.3尿毒症肺部影像学与临床表现的差异性患者肺部症状与影像学
表现常常不一致,部分尿毒症患者可无呼吸系统症状,有些患者影像学
上肺水肿已经比较严重,仅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咳痰,即临床表现与胸
部影像学改变不一致,临床医师若缺乏对尿毒症肺的认识,易造成漏诊
或误诊。姜立萍等[9]建议凡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BUN中等水准增
高,具有呼吸系统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出现上述异常改变,排除其他肺
部疾病和器质性心脏病,即可诊断为尿毒症肺。
3.4.4影像检查对临床疗效有判断价值影像检查不仅对尿毒症的诊断
有帮助,而且对治疗效果判断也有价值。王巧兮等[10]曾动态观察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胸部X线的变化,29例尿毒症肺水
肿患者,在透析后有26例患者胸部X线改变得到吸收,说明了血液透析
是治疗尿毒症肺的有效措施。
3.5鉴别诊断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同时患者
肺部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常常不一致,所以尿毒症肺水肿主要需要和心源
性肺水肿、肺部感染鉴别[8]。
3.5.1尿毒症肺水肿与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学鉴别①心源性肺淤血引
起肺血重新分布,即上肺静脉增粗而下肺静脉较细,而尿毒症肺水肿多
表现为上、下肺静脉均增粗。②心源性肺水肿均可见心脏外形的改变,
表现为心影不同水准增大,多数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③尿毒症肺水
肿往往合并肺动脉高压,而心源性肺水肿早期不会出现肺动脉增宽。
3.5.2尿毒症肺水肿与肺部感染鉴别需要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
资料的结合。①临床表现:肺炎可出现发热、胸痛、白细胞及中性粒
细胞升高;而肺水肿患者则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咳白色或粉红色
泡沫痰;实验室检查有Scr及BUN升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在正常
范围。②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病变多按肺叶、肺段分布的斑、片状
高密度影,并且心脏大小、形态很少有改变;而肺泡性肺水肿多表现为
以肺门为中心对称性分布的蝶翼状高密度影,心脏大小、形态多有异常,
而且常常合并心包积液与胸腔积液。
尿毒症胸部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