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与修改——文章的修改与完善》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98
人教版本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一章课件练习第一章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应用演练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章,对其有个性的地方进行点评。
我的外公外婆陈吉我在外公外婆家住了将近十年。
外公外婆是一对非常刻板的老人,很少见他们俩说话,我是指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就像现在的年轻人。
每天只是简单不变的台词:“吃饭了。
”“该把衣服收回来了。
”……包办的婚姻,哪儿有幸福?不过,他们也有浪漫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多,全城还在梦乡之中,他俩已悄悄爬起,去“压马路”。
虽从不手拉着手,而且总是一前一后。
但在寂静的晨雾中,光是那种默契,已让人觉得有点味道——外公走在前面,可他从来不用回头,就知道该走多快,他能用心感受外婆的脚步,于是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从没出过错。
有一次,外公去单位领退休金,回来得晚了,而外婆因做饭需要盐,又找不上人帮忙,便独自去买。
这本是我的工作,可惜那天染了小恙,外婆心疼,没让我去。
大约五点多,外公回来从邻居那儿借盐做好了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外婆回来,这下外公急了,说什么也不肯先吃。
我没法了,只好陪着等。
外公在家里等得着急,竟跑出门,站在路口张望,终于,我俩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见到外婆的身影,外公迎了上去。
我到现在也没看出,外婆是怎样将手中盐袋交给外公,仿佛已排练了千百次,外公那样自然地从外婆手中接过包。
我第一次见外公与外婆并肩走路。
当晚,第一次听到外公对外婆发火,还对她进行管制:“以后没人陪,不许一个人去办事。
”当时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被一丝不易察觉的什么东西感动着。
大年夜,吃过了年夜饭,孩子们围着电视机,大人们忙着收拾碗筷。
我走过去,对外公说:“外公,说说你与外婆当年的事吧。
这也算是传家宝呀!我听说过,外婆当年是全村的大美人!”一句话,将孩子们全部移离电视机,围坐在外公周围。
外公看看我们,又看看外婆,不紧不慢地拉开话匣:“你们的外婆呀,当年可是全村的大美人呀!我和她呀……”这时,外婆正收拾桌子,听到这里,狠狠地瞪外公一眼,又用手掐了外公一把。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说课稿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习作》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作文指导文章。
本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思维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质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将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材: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表达。
3.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分享交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关键词,如“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写作方法”等,通过板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议论文写作》课件目录1. 走进议论文世界 (2)1.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 (2)1.2 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3)1.3 议论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2. 议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5)3. 议论文的语言与风格 (7)3.1 语言的准确性与清晰度 (7)3.2 语气的坚定性与热情 (9)3.3 句型与段落的构建 (10)3.4 逻辑与情感的结合 (11)4. 议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11)4.1 议论文的主要结构框架 (13)4.2 论证的逻辑性分析 (13)4.3 支持与推进论点的策略 (14)5. 议论文的范例分析 (16)5.1 选择适当的范文 (17)5.2 比较分析经典议论文 (18)5.3 从范例中学习经验 (19)5.4 实践写作前的反思 (20)6. 议论文的审稿与修订 (22)6.1 第一修订 (22)6.2 第二修订 (24)6.3 第三方评审的重要性 (25)6.4 不断完善的写作流程 (26)7. 议论文写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27)7.1 在数字时代的适应 (28)7.2 与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的结合 (29)7.3 培养跨媒体写作的意识和技能 (31)7.4 持续学习与创新 (32)1. 走进议论文世界议论文是通过论证和分析,表达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态度立场并试图说服读者的文体。
它立足于理性思考,以逻辑清晰、条理严谨的文风,引导读者逐步接受作者的观点。
论证体系:以事实、例证、数据、逻辑推理等作为支撑,稳健地论证观点,增强说服力。
语言严谨: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清晰、条理分明,避免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
结构严谨:通常遵循“提出问题阐述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结构,使文章逻辑完整、层次清晰。
学习议论文,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让我们一起走进议论文的世界,体会其魅力,提升我们的写作和思考能力!1.1 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引言:开篇阐明主题,并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方式引入。
五年级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写作与修改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写作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而修改则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五年级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的相关内容。
首先,五年级语文文章写作需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学生在写作时要先确定主题和中心思想,然后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通常可以采用开篇引入,展开论述,总结结尾的格式进行写作。
在论述中,要注意每个段落之间的衔接,使得整个文章内容连贯、逻辑清晰。
同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五年级语文文章写作还要注重丰富细节。
细节是文章的灵魂,能够使作品更加具体、形象化。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经历、阅读书籍等途径,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事件等,让读者产生共鸣,并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此外,五年级语文文章写作也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语法的正确使用,力求避免出现句子结构混乱、语法错误等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文字的精炼,避免言之无物、空洞的表达,以及使用太过复杂的词语和句式,使读者难以理解。
在完成文章写作后,接下来就是修改。
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修改,如修改语法错误、优化词语搭配、调整段落结构等。
此外,还可以邀请同学或老师进行互评,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在修改时,学生应该注重细节和整体的把握。
细节修改主要包括语法、标点、词语的替换等,要力求准确无误。
另外,也要关注文章的整体逻辑和连贯性,检查各个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顺序或添加过渡语句等,以确保整篇文章的条理清晰。
最后,文章修改完成后,学生还需要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回顾整个写作和修改过程,思考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同时,也要对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有所认识和肯定,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在完成五年级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处理,同时也需要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语言的锤炼:关于“话题探究”
就演讲词而言,这段文字激情澎湃、文质兼美。
句式整齐中蕴含着变化,有极强的表现力,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可用于引出本节知识重点,还可以做排比句的组成训练材料及文章段落衔接呼应的示范材料。
[参考答案]
1.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
如果把句子稍做改变:“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他们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萎缩着,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改动后主要内容没有变化,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有气势。
作者运用排比句列举了一桩桩事实,更好地说明了黑人悲惨处境,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更能使听众受到鼓舞。
2.和上下文衔接自然,语意连贯,文段本身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然而”话锋一转由对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肯定和赞颂转到描述目前黑人生活的现状。
引出下文的慷慨陈辞。
结尾处“这种”指代前文“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下,不仅物质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备受屈辱,虽然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像流亡者一样缺少归宿和安全感”这一现实情况,照应上文。
3.比喻修辞的运用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枷”和“锁”是古时两种刑具,用来比喻黑人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4.“炼字”效果突出。
“萎缩”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黑人悲惨地处境。
此外,还有“物质充裕的海洋”和“贫困的孤岛”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黑人所受的歧视及这种歧视给他们造成的物质贫困和精神屈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