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旅游地理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吸引着众多游客探索其独特的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个涵盖广阔的领域,其中蕴藏着许多令人着迷的地理特点和景点。
本文将针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名词解释进行探讨,带您一同认识中国旅游地理的魅力。
中国的旅游地理区域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
北方地区是中国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像长城、颐和园、天坛等文化古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东北地区则以其崇山峻岭和广袤草原而闻名,如长白山、张家口、丹东等。
冬季,东北地区的雪景如诗如画,成为滑雪和冰雕爱好者的乐园。
南方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湿润,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最适合旅游的地区之一。
有长江、珠江和四川盆地等著名自然景观。
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和云南的石林等都是国内外游客钟爱的目的地。
与北方不同,南方地区的山水相融、宜人气候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深深吸引着广大游客。
西南地区是中国旅游地理上的瑰宝,拥有各式各样的地形特征与资源。
四川的大熊猫保护区、重庆的三峡和云南的丽江古城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而闻名世界。
云贵高原的气候宜人,雪山和湖泊组成了美丽的自然风景线,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的旅游者。
中国的旅游地理也不单单是自然景观的秀丽,还包括着许多历史文化名胜。
比如说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和苏州的园林等。
这些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和文物,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然而,中国的旅游地理还有许多未被广泛了解的地方。
像西北地区的新疆,拥有广袤的大漠、壮丽的天山和神秘的喀纳斯湖,是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进一步探索。
华东地区的福建、浙江、江苏等也各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值得进一步发展与推广。
名词解释如上所述,中国旅游地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值得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探索。
这一地理景观结合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旅游体验。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很多学科的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接下来亚丁丁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吧。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名山篇1.风景名山的分类(以自然景观为根底,成因为主要根据)A、花岗岩名山B、岩溶山水口丹霞风光D、其他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E、历史文化名山A、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其景观特点有:巍峨挺拔,以雄著称;主要景点有:中天门等;B、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其景观特点有:山崖陡峭,以险出名;主要景点有:千尺嶂、等;C、衡山:位于湖南衡山;其景观特点有:挺拔秀丽,有五岳独秀之誉;主要景点有:祝融峰等;D、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其景观特点有:造型奇特的石峰,苍劲挺拔的青松,变幻无穷的云海,清流澈甘冽的温泉3.岩溶地貌主要景区;A、漓水:位于广西沿漓江桂林至阳朔一线;其主要景观:漓江两岸峰林孤峰,地下溶洞;B、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其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C、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主要景观为:大型溶洞D、肇庆星湖:位于广东肇庆;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E、兴文石海洞乡:位于四川兴文;主要景观为:石林溶洞;4.丹霞地貌主要景区:儿丹霞山:位于广东仁化;特点:色如渥丹,灿假设明霞;著名景点:长老峰、巴寨、阳元石、翔龙湖等;B.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著名景点:九曲溪、天游峰、一线天、水帘洞等;C.龙虎山:位于江西贵溪;著名景点:仙水岩、正一观、天门山、崖墓5、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A、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为:属火山流纹岩山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丰富多彩的造型地貌和变幻徒刑地貌景观;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灵峰、双鸾峰、展旗峰等造型逼真,被称为我国造型地貌博物馆。
还有流泉飞瀑,古洞奇穴。
B、庐山:们于江西九江;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断崖峡谷,流泉飞瀑,杉林松海,雨雾烟云;C、武陵风景区:位于湖南大庸;组成岩石地貌特点有:80%以上为砂岩,形成独特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D、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南坪;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整个景区保存着天然未凿的原始美,被称为“人间仙境”或“童话世界”。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四大旅游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和以下哪个城市?A. 成都B. 杭州C. 西安D. 重庆答案:C2. 以下哪个景点不属于世界自然遗产?A. 九寨沟B. 张家界C. 黄山D. 故宫答案:D3. 中国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A. 泰山B. 华山C. 衡山D. 嵩山答案:A4.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 苏州C. 扬州D. 厦门答案:A5.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B6. 中国的哪个省份以“山水甲天下”著称?A. 广西B. 云南C. 贵州D. 四川答案:A7.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春节D. 万圣节答案:C8. 中国的哪个城市被称为“春城”?B. 长春C. 贵阳D. 哈尔滨答案:A9. 以下哪个景点位于中国北方?A. 长城B. 故宫C. 兵马俑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中国的哪个省份以“天府之国”著称?A. 四川B. 云南C. 贵州D. 广西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景点位于中国南方?A. 黄果树瀑布B. 武夷山C. 漓江D. 长白山答案:A、B、C2.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A. 峨眉山B. 五台山C. 九华山D. 普陀山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著名园林?A. 苏州园林B. 颐和园C. 圆明园D. 拙政园答案:A、B、D4. 中国的四大名楼是?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的著名河流?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答案:长江3.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4. 中国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地位《中国旅游地理》是高铁乘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 培养旅游欣赏能力。
其实,普通人都至少要懂得些基础的地理知识。
二、前导和后续课程先续课程为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为世界旅游地理。
三、课程对象高铁乘务、航空服务专业学生。
四、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专业知识。
(2)掌握旅游地理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3)明白学习旅游地理的意义的方法。
2.能力目标:旅游地理知识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能掌握基本的旅游地理知识和技能。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与旅游地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进行运用。
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无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五、学分及课时数1. 学分:1002.参考学时:72六、课程内容及安排【总学时:72】七、(一)课程进度表(二)理论课程内容及安排【理论学时:53】第一章中国地理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疆域、人口和民族行政区划第二节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第四节自然资源第四节交通【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环境及其基本特征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旅游资源的分类【教学重点】中国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教学难点】中国行政区划分布的记忆【建议课时】12学时【学习指南】(一)学习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二)学习的方法1.深读教材2.多加强记忆训练【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建议使用PPT、运用相关影音资料辅助教学,从旅游报刊杂志、网站上搜集资料,尽量做到资料的新、齐、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学时数:6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研究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导游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根据院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制订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文化基础,使其能够宣传好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与旅游业,具备从事导游工作所需的旅游地理知识、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引导游客欣赏美景,感受文化,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具备从事导游工作所需的旅游地理知识,直接和具体满足游客的需要。
在课程结业时,学生应当能够做到:1、熟悉中国旅游资源;2、掌握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旅游交通的情况;3、掌握旅游路线设计的相关知识;4、熟悉我国各旅游大区旅游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特征与主要旅游路线;5、熟悉我国各旅游大区内旅游亚区和游览地;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2、了解旅游与地理的关系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史略教学内容:1、旅游地理学概述2、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史略3、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教学重点:旅游与地理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教学建议:在介绍该学科时,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作业建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二)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2、熟悉旅游资源的性质和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3、了解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教学内容:1、旅游资源概述2、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教学重点: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介绍》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门超级有趣的课程——《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呀,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咱们中国美丽风景的大门。
在课上,我们会了解到好多好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说,壮丽的黄山。
那里的山峰奇形怪状,有的像仙女,有的像猴子。
还有那飘渺的云海,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
老师会给我们讲,去黄山要怎么爬山,哪里能看到最美的日出。
还有神奇的张家界,那一根根石柱高耸入云,好像是大自然的杰作。
想象一下,我们走在那玻璃栈道上,脚下是深深的峡谷,是不是又惊险又刺激?除了美丽的风景,这门课还会告诉我们各地的美食。
比如成都的火锅,辣得过瘾,香得让人忘不了。
还有广州的早茶,各种各样的点心,能让咱们的嘴巴停不下来。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了丽江古城的故事。
说那里的夜晚,灯火辉煌,街道上充满了歌声和笑声。
还讲了一些游客在那里的有趣经历,听得我们都心痒痒的,真想马上跑去看看。
同学们,这门课是不是很吸引人呀?《《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咱们有一门特别棒的课叫《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会带我们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先来说说桂林山水吧。
那碧绿的江水,像翡翠一样。
还有那一座座奇特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美极了。
老师会给我们讲怎么坐竹筏在江上漂流,感受那清凉的风。
还有内蒙古的大草原,一望无际,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在吃草。
想象一下,我们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闻着青草的香味,多惬意啊!这门课不只是讲讲风景,还会说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比如云南的傣族,他们的泼水节可热闹了,大家拿着水盆互相泼水,代表着祝福。
记得有一回,老师给我们看了西藏布达拉宫的图片,那雄伟的建筑,让人惊叹不已。
还讲了一些去西藏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高原反应怎么应对。
同学们,《中国旅游地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介绍》同学们,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门超有趣的课——《中国旅游地理》!这课呀,能让咱们知道好多好多好玩的地方。
中国旅游地理书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和资源。
作为一个广大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探索并享受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中国的地理特点对旅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的地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中国旅游地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和地形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中国海,北毗俄罗斯和蒙古,南界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
中国地形起伏变化,大致分为东高西低、南北倾斜的三大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西南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地理特点之一,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地质构造。
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均有一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如拉萨、敦煌、乌鲁木齐等。
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区,有着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民族风情。
桂林、西双版纳、西递、黄山等地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森林、湖泊、河流、山脉、草原等。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被类型,北方有草原和沙漠,南方有丘陵和丛林,西南有雨林和竹海。
中国的湖泊和河流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国有着很多著名的湖泊,如青海湖、滇池、西湖等,而黄河、长江等大型河流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中国的山脉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许多著名的景区和风景名胜。
中国有着著名的五岳(泰山、华山、庐山、衡山、恒山)、五台山、黄山等名山,吸引着大批登山爱好者和游客。
三、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文物、史迹和传统艺术,如故宫、长城、兵马俑、颐和园、丽江古城、鼓楼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传统美食等。
题目:浅谈黄果树瀑布景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姓名:龙名锦
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学号:09305074
浅谈黄果树瀑布景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龙名锦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09305074
【摘要】黄果树瀑布,是国家5A级风景区。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起,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
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
以水势浩大著称,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游人可在亭中观赏汹涌澎湃的河水奔腾直洩犀牛潭。
腾起水珠高90多米,在附近形成水帘,盛夏到此,暑气全消。
瀑布后绝壁上凹成一洞,称“水帘洞”,洞深20多米,洞口常年为瀑布所遮,可在洞内窗口窥见天然水帘之胜境。
但是自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年代的大炼钢铁,六十年代的文革,八十年代的乱砍滥伐使黄果树瀑布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关键词】黄果树瀑布环境问题治理
【正文】黄果树瀑布,是国家5A级风景区。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起,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
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
以水势浩大著称,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游人可在亭中观赏汹涌澎湃的河水奔腾直洩犀牛潭。
腾起水珠高90多米,在附近形成水帘,盛夏到此,暑气全消。
瀑布后绝壁上凹成一洞,称“水帘洞”,洞深20多米,洞口常年为瀑布所遮,可在洞内窗口窥见天然水帘之胜境。
但是自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年代的大炼钢铁,六十年代的文革,八十年代的乱砍滥伐使黄果树瀑布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以下将是我关于黄果树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一黄果树瀑布景区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黄果树周围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占全年70%的夏季雨量淋溶强烈,因而水土流失严重。
50年代的大炼钢铁、60年代的“文革”、80年代的乱砍滥伐,致使森林植被大量减少,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进程。
早在1992年,国家建设部将黄果树、张家界、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一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终因森林植被少、人工痕迹重、环境质量差而落选。
其次: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加上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共310平方公里,其林灌覆盖率仅为10.3%,大瀑布和天星桥两个核心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只达15.6%。
黄果树风景区现有植被为次生植被,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原生植被被破坏殆尽。
如今,原生性的常绿阔叶林已不复存在,现有植被为次生类型,并正沿着森林——灌丛——草丛——裸岩的方向逆向演替。
除了以上的环境问题还有如景区的逃票问题,景区搬迁问题,景区的规划问题,景区的未来还有,以后换乘观光车以后出驻车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发展,使其申遗不能成功。
再次:值得强调的是目前黄果树风景区的周围森林面积迅速减少,植被破坏严重,还有周围的旅店,工厂等基础设施也给黄果树瀑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以及每年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雪上加霜了,有些游客非常没有素质,乱扔果皮纸屑,搞得黄果树瀑布周围全都是白色垃圾,非常影响景区的整体美观。
最致命的问题是瀑布水量的减少,随着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就越来越严重,没有树木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所以景区里的水量就越来越少,我相信再过几十年,黄果树瀑布将会干枯,到那时这一泻千里的景观就再也不复存在了。
二黄果树景区的治理对策
第一:面对挑战,当地有关部门制定出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
黄果树所在的安顺地区计划投资3.6亿元,以石山、半石山为主攻对象,造林100万亩。
在众多的规划项目中,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及治理项目总投资达2.8亿元,工程实施的重点是黄果树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20万亩石山、半石山和农耕地整治,这将使景区的森林面积增加5384公顷,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8.5%以上;同时,将新建完善的排污系统及3个污水处理厂和1个以垃圾为原料的有机复合肥厂,以此根治景区环境污染问题。
第二:按照在黄果树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的项目规划,5年内要造林10.2万亩。
今年1~5月已完成景区内593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计划今年共完成1.17万亩,这将是黄果树景区开发20年来绿化面积最大的一年。
这项5~10年计划项目的如期完成,将使黄果树的环境质量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申报自然遗产所要求的条件,一个新的黄果树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第三:还有要加快黄果树景区的管理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景区管理理念,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有知识,有文化,有礼貌的服务团队,把景区的管理工作做好做实
第四: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使其旅游更加方便,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知道贵州,有更多的人知道黄果树瀑布,同时还要是他们来到这儿要舒心,让他们来到黄果树景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清除过时的管理方式,从而使管理效率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同时还要加强旅店,餐饮,休闲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三从黄果树瀑布存在的问题得到的启示
启示:从黄果树景区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如再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这样到头来只能顾此失彼最终造成大错酿成无法估量的后果,所以我们做事情必须要从长远考虑,要有战略眼光,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我们还得用发展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能僵化的看问题,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要去过多的违抗自然,那样只能自取灭亡。
参考文献
[1]无本立,王子渊. 黄果树瀑布中心风景区规划[J].建筑学报, 1984,(02)
[2]汪朝阳.黄果树瀑布群[J].人民珠江, 1982(02)
[3]桂文. 到黄果树瀑布赏人间美景[N]. 中国环境报, 2000
[4]王松. 黄果树瀑布不会断流[N]. 中华工商时报, 2003
[5]张朝晖, 陈家宽. 中国西南喀斯特瀑布苔藓植物生态类群及其生态适应研究[A]. 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 2008
[6] 黄果树瀑布生态状况告急[N]. 北京日报, 2001
[7] 刘立才. 游黄果树瀑布[J]. 中国水运, 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