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特征的是()。
A. 有口无肛门B. 有刺细胞C. 身体呈辐射对称D. 身体背腹扁平2.下列寄生在人的哺乳动物静脉中的扁形动物是()A. 猪肉绦虫B. 平角涡虫C. 血吸虫D. 蚂蟥3.下列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 蛔虫B. 蜈蚣C. 涡虫D. 沙蚕4.下列是一位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 腔肠动物——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C.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D. 软体动物——身体外都被覆坚硬的贝壳5.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A. 软体动物B. 哺乳动物C. 节肢动物D. 鱼类6.下列动物与其呼吸器官对应正确的是()A. 蝗虫--鳃B. 蜥蜴--肺C. 鲫鱼--皮肤D. 家鸽--气管7.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不正确的是A. 家鸽—气囊B. 鲫鱼—鳃C. 青蛙—肺D. 蝗虫—气管8.缢蛏的运动器官与呼吸器官分别是()A. 触角、鳃B. 足、鳃C. 足、入水管D. 贝壳、出水管9.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乌贼、龙虾等,这些生物分别属于()A. 鱼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B. 软体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C. 鱼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D.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10.鱼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的意义是()A. 使身体能运动B. 交换体内多余的水C. 散发体内的热量D. 完成呼吸和取食11.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 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C. 爬行动物体表被毛D. 鸟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12.蜥蜴能终身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是()A. 体表覆盖角质的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 能贴地面迅速爬行C.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D. 受精卵较小,卵内养料较多13.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能够在陆地生活,依次用哪些结构进行呼吸A. 皮肤;肺B. 鳃;肺和皮肤C. 鳃;肺和气囊D. 气囊;肺和皮肤14.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群类》测试题一、单选题1.“蝶飞蜂舞”、“鹰击长空”等词语中描写了动物的飞行。
以下关于动物飞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动物界只有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B.飞行扩大了动物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C.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决定飞行能力D.相对于奔跑跳跃,飞行会消耗更多能量2.下列关于鱼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身体呈纺锤形,游泳时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B.鱼的鳃盖与口不停地开合,这种活动与呼吸有关C.鱼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D.鱼都有鳞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蜥蜴肺的功能比青蛙更强,不再依靠皮肤辅助呼吸B.龟和青蛙一样,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所以它们都属于两栖动物C.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更适于在陆地生活D.与青蛙的卵相比,蜥蜴的卵外面有硬的卵壳,更适于陆地生活4.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带鱼B.鲸鱼C.章鱼D.娃娃鱼5.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原因不包括()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C.能在水中游泳D.用肺呼吸6.兔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主要是因为()A.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B.具有较大的耳朵C.视觉敏锐D.嗅觉发达7.在天空飞行的鸟,总是随时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A.鸟的肛门很大B.鸟没有膀胱C.鸟的小肠很短D.鸟的直肠很短8.下列关于鸟类飞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扩大了鸟类的活动范围B.有利于鸟类的觅食C.有利于鸟类繁育后代D.有利于鸟类散热9.蛇的运动方式是()A.奔跑 B.蠕动 C.行走 D.爬行10.青蛙属于()A.节肢动物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11.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A.后肢的肌肉B.胸肌C.翼上的肌肉D.颈部肌肉12.“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①前肢变成翼②长骨中空③胸肌发达④体温恒定⑤有气囊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13.海葵、乌贼、河蚌、虾、蟹、鲸的形态各异,但它们共有的特点是A.都没有脊柱 B.都用肺呼吸C.身体都很柔软 D.都适应水中生活14.下列结构中,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是()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内壳1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鳄鱼、大鲵、蝾螈都是两栖动物B.如今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只是因为它们的生殖离不开水C.两栖动物比鱼类高等D.两栖动物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也不能离开水16.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通常的依据是()。
八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下列属于海葵主要特征的是( )A.两侧对称B.背腹扁平C.体表有角质层D.有口无肛门2.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C.身体有无分节D.体表有无外骨骼3.下列动物中,属于线形动物的是()A.蛔虫、线虫B.涡虫、蛔虫C.海葵、线虫D.线虫、绦虫4.各个类群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下列哪项是环节动物的特征()A.身体呈辐射对称 B.体表有角质层C.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D.身体表面有外套膜5.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蚯蚓和涡虫B.蚯蚓和沙蚕C.蚯蚓和蛔虫D.水蛭和水螅6.以下动物中都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鲍鱼、章鱼B.蚯蚓、缢蛏C.螃蟹、乌贼D.蝗虫、蜜蜂7.河蚌身体内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A.外骨骼B.贝壳C.外套膜D.足8.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蝉的()A.皮肤B.外骨骼C.内骨骼D.表皮9.2018年新发现物种:“哈利·波特蝴蛛”——Eriovixia gryffindor,这种印度卡纳塔克邦的蜘蛛,外形酷似哈利·波特当中的魔法帽。
你知道蜘蛛应该属于( )A.节肢动物B.鱼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10.“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属于鱼类的是()A.娃娃鱼B.鱿鱼C.鳄鱼D.草鱼11.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A.青鱼B.草鱼C.鲫鱼D.鲢鱼12.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卖鱼,在许多已经死亡的鱼中,她可以如何迅速判断鱼是否新鲜的最佳方法()A.鳞片是否完整B.体表是否湿润C.鳃丝颜色是否鲜红D.体表有无伤痕13.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鱼类能够适应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①鳍能够协助游泳②用鳃呼吸③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④体表有黏液⑤身体呈流线型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1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陆生脊椎动物B.都属于变温动物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15.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A.用肺呼吸B.体内受精C.陆地产卵D.体表被覆羽毛16.老童谣《螃蟹歌》中“螃呀么螃蟹哥,八呀八只脚,两只大眼睛,一个硬壳壳”其中提到的“硬壳壳”的名称和最主要的作用是()A.贝壳,保护B.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C.甲,保护D.鳞片,减小阻力17.大鲵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其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动物的主要类群》检测题一、单选题1.蝗虫的气门位于()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胸部和腹部2.某动物体腔内有膈,生活在水中,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该动物是()A.扬子鳄 B.大鲵 C.大熊猫 D.白鳍豚3.鱼的体表有很滑的黏液.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躲避敌害 B.保持体表湿润 C.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辅助呼吸4.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从简单到复杂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B.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过度的一个类群C.鲫鱼用鳔调节身体的比重,用胸鳍掌控方向D.爬行动物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5.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和乌龟一样属于两栖动物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成体既能用肺呼吸,也能用皮肤辅助呼吸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结构简单B.体表有角质层C.身体辐射对称D.体表有刺细胞7.下列不属于家鸽骨骼特点的是A.骨很薄 B.长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C.有的骨愈合在一起 D.突出的胸骨上附着有发达的肌肉8.大力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A.以蛙治虫,减少农药污染 B.人类用青蛙作为美食C.青蛙的鸣叫很悦耳 D.把青蛙作为观赏动物9.腔肠动物排除代谢废物主要途径是()A.体细胞→伸缩泡B.体细胞→排泄管→排泄孔→体外C.体细胞→体表→体外D.体细胞→消化循环腔→口→体外10.以下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蚯蚓是软体动物B.蜗牛是甲壳动物C.蜈蚣是环节动物D.蚂蚁是节肢动物11.海洋中的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聚合形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单细胞虫黄藻,珊瑚虫和虫黄藻在分类上分别属于()A.节肢动物单细胞藻类B.腔肠动物单细胞藻类C.节肢动物多细胞藻类D.腔肠动物多细胞藻类1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A.扬子鳄 B.大鲵 C.蜥蜴 D.龟13.鱼为人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关于鱼类养殖和捕捞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B.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C.渔业发展的重心要从养殖业转移到捕捞业上D.应该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有计划地养殖和捕捞14.某动物学家在南美丛林观察时,发现一种长有三对足、两对翅的小动物从眼前飞快掠过,请你帮他判断一下:这只动物应该属于A.鸟类 B.节肢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15.下列对于各种动物特征及功能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家鸽的体内有气囊,可帮助呼吸B.蚯蚓身体分节,适于躯体灵活运动C.家兔盲肠发达,适于消化肉类食物D.鲫鱼属于脊椎动物,是变温动物16.下列动物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猎豹B.青蛙C.企鹅D.兔子17.蜻蜓的运动器官是()A.鳞片 B.爪 C.翅和足 D.后肢18.据报道,南京一市民买了2.5千克河蚌,在其中一只河蚌内剖出了12颗大小不同的珍珠,让大家啧啧称奇。
第五单元第1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类群是()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2. 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其中错误的是()A.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被覆羽毛B.前肢变成了翼,骨骼薄而轻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3.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相似之处有()A.完全以肺呼吸B.都可以在陆地繁殖C.都是变温动物D.成熟后都可以在陆地生活4. 与河蚌贝壳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A.河蚌的外套膜B.河蚌的足C.河蚌的内脏D.河蚌的出水管5. 下列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鱼的鳃B.青蛙的肺和皮肤C.蜥蜴的肺D.鸟的气囊6. 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鱼类的是()A.章鱼B.鲤鱼C.鲸鱼D.鱿鱼7. 沙蚕(俗名水百脚),其外形很像蜈蚣(俗名百脚),下列关于沙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表有刺细胞B.生活在海洋里C.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D.体节两侧均有突起,突起上有刚毛8. 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较其他动物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A.具有胎盘B.体温恒定C.胎生哺乳D.大脑发达9. 家鸽的双重呼吸是指()A.肺和气囊都能进行呼吸B.肺和气管都能进行呼吸C.只有吸气时肺内才进行气体交换D.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内都能进行气体交换10. 下列水中动物中,全部属于鱼类的一组是()A.鲨鱼、中华鲟、海马、食人鲳B.鲍鱼、鱿鱼、蓝鲸、鲨鱼C.鳄鱼、章鱼、虾、鳙鱼D.蓝鲸、海象、鱿鱼、虾11. 鸟类和哺乳动物更适合于陆地上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数量多,不易灭绝B.个体大,生存能力强C.群体生活,防御力强D.结构复杂,恒温,运动机能完善12. 鸟类最发达的肌肉是()A.两翼上的肌肉B.两腿上的肌肉C.翼和腿上的肌肉D.龙骨突上的肌肉13.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作用B.软体动物依靠足运动,用鳃呼吸C.软体动物通过出水管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食物残渣D.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14. 下列不属腔肠动物的是()A.水母B.海蜇C.水螅D.沙蚕15. 由于航运以及污染排放,长呀里的生物生存受到严重影响,其中濒危的哺乳动物是以下的()A.白鳍豚B.海豚C.中华鲟D.白鲫鱼16. 鱼进行呼吸时,排到水中的二氧化碳直接来自()A.血液B.血管C.鱼漂D.尿液17. 下列动物全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海月水母、海马、血吸虫B.水螅、海蜇、珊瑚虫C.海葵、珊瑚、海蜇D.海葵、桃花水母、草履虫18. “美人鱼”的原名是儒艮,这个称呼的由来是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妇女在哺乳.你认为儒艮应该属于()A.鱼类B.软体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19. 生活海滩泥沙中的沙蚕,其外形很像节肢动物中的蜈蚣,但它不属于节肢动物,而是环节动物,这是因为它()A.身体不分节B.足和触角不分节C.没有触角D.没有多对足20. 下列选项,前者是软体动物后者是环节动物的是()A.扇贝、水螅B.蚯蚓、蜗牛C.乌贼、水蛭D.河蚌、蜈蚣21. 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A. B. C. D.22. 养鱼时,把新鲜水草放入鱼缸内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B.净化鱼的生活环C.增加鱼缸内的氧D.增加观赏价值23. 蚯蚓、蛭、沙蚕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昼伏夜出B.都是穴居生活C.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D.身体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24. 下列哪些动物属于鱼类?()A.鳄鱼B.鲨鱼C.鱿鱼D.章鱼25. 自然界有很多“鱼”,从科学角度分析娃娃鱼、鲸、金鱼、鳄鱼分别属于()A.两栖类、鱼类、鱼类、爬行类B.两栖类、哺乳类、鱼类、鱼类C.鱼类、鱼类、鱼类、爬行类D.两栖类、哺乳类、鱼类、爬行类26. 水流从河蚌、缢蛏动物体内经过时,可以进行()A.摄食、排尿B.排出食物残渣C.摄食、排渣、呼吸D.只能呼吸27. 海蜇、水螅、蜗虫、蚯蚓、河蚌、蝗虫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A.体内无脊椎B.身体呈两侧对称C.体表有角质层D.有口无肛门28.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昆虫()A.蝴蝶B.蜻蜓C.蝗虫D.蜜蜂29. 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凡是体表坚硬的动物都是软体动物B.凡是身体柔软的动物都是软体动物C.体外有贝壳、身体柔软的动物是软体动物D.能够分泌石灰质的动物都是软体动物30. 金丝猴、中华鲟、朱鹮、扬子鳄、蝾螈是属于我国保护的珍稀动物,他们分别属于()A.哺乳类、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B.哺乳类、鱼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C.鸟类、鱼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D.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二、填空题31. 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能保持身体平衡;鱼运动的动力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左右摆动产生.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32. 海马是一种鱼.________(判断对错)33. 鱼是雌雄________的动物,雌鱼有________和________,雄鱼有________和________.34. 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含量降低度,________含量增高.35. 鱼类的混合放养就是根据几种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同,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水域里,即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________,有能够利用各种________.36. 一切水生动物都是进行的体外受精.________.37. 青蛙、蝾螈、乌龟都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它们都是两栖动物.________.(判断对错)38. 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__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可辅助呼吸.39. 知识应用,解决问题.(一)预习思考中华鲟又称鳇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呈长梭形,吻部梨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裂,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有一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了.中华鲟的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骨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型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成为水生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长江中得到的瑰宝!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结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二)设问解疑(1)中华鲟能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2)多数鱼的表面常有________覆盖.脊柱两侧有发达的________,对运动起重要的作用.(三)简洁转新(3)对于保护鱼类资源我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以________为主.40. 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1)夏天在海水中游泳时,常会遇到水母,海蜇等腔肠动物,它们在身体结构等方面与淡水中的水螅相似,体现在身体呈________.(2)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________.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________.(3)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________的特征.(4)蝗虫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动物:因家兔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________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5)爬行动物是一种用________呼吸的变温动物,它用产有硬壳的________来繁殖后代.爬行动物中,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是________.(6)“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的是________.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有体腔.2.【答案】D【解析】鸟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随时排便,能减轻体重.3.【答案】C【解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4.【答案】A【解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据此解答.5.【答案】D【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如: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6.【答案】【解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7.【答案】A【解析】沙蚕喜栖息于有淡水流入的沿海滩涂、潮间带中区到潮下带的沙泥中,幼虫食浮游生物,成虫以腐植质为食.8.【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据此答题.9.【答案】D【解析】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据此解答.1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11.【答案】D【解析】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据此答题.12.【答案】D【解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据此作答.13.【答案】C【解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14.【答案】D【解析】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15.【答案】A【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物种.16.【答案】A【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17.【答案】B【解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18.【答案】D【解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19.【答案】B【解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20.【答案】C【解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身体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21.【答案】B【解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22.【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答题.23.【答案】D【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水蛭、蚂蝗、沙蚕等.据此答题24.【答案】B【解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25.【答案】D【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群类》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对脊椎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鲫鱼的口与腮盖交替张合,这是鱼在呼吸B.企鹅、蝙蝠、鸵鸟都属于脊索动物们的鸟纲C.家鸽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不论在吸气还是在呼气时,肺都在进行气体交换D.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能将哺乳动物的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2.下列关于四种不同类群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南荔枝“妃子笑”,以果肉细腻甜美而扬名,属于被子植物B.肾蕨具有根、茎、叶,喜阴湿环境,通过孢子繁殖C.葫芦藓植株矮小,根为假根,但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D.水绵是多细胞藻类,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3.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类的是A.娃娃鱼 B.海马 C.鲸鱼 D.鳄鱼4.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柔软的身体B.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种类非常多,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D.许多种类可以食用,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类群5.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下列有关鳄鱼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B.在水中产卵C.用肺呼吸D.有脊柱支撑身体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有关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不相符的是()A.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功能相适应B.蝗虫体表被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C.肺泡壁和肺部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D.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7.一组在南美旅行的动物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它们除了发现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外,还发现这种动物具有下列特点:皮肤上长有毛发,生产活着的小仔、(胎生)、热血、用肺呼吸,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树獭归类为A.两栖动物B.哺乳动物C.鱼类D.鸟类8.北方的冬季,常常有人在厚厚的冰面上钻洞捕鱼,鱼儿很快会聚集到冰孔周围,主要原因是()A.洞口氧气充足,有利于鱼类呼吸B.洞口光线明亮,鱼儿喜欢有光的地方C.洞口温度较高,鱼儿喜欢温暖D.鱼到洞口寻找食物9.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昆虫的生殖离不开水,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受精B.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有利于受精卵孵化成蝌蚪C.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的陆地环境的适应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10.河里游动的虾,树上鸣唱的“知了”,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A.都可以迅速避开敌害B.都可能被另一种动物捕食C.都有外骨骼D.都是消费者11.蝙蝠借助下列哪些结构实现飞行()A.后肢B.尾C.羽毛D.翼膜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软体动物都有贝壳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C.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D.节肢动物的附肢不分节1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A.身体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有肛门B.身体扁平,有消化道,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D.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14.家兔的牙齿分化为(),这是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A.门齿和臼齿B.门齿和犬齿C.犬齿和臼齿D.门齿、犬齿和臼齿15.下列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A.水螅B.涡虫C.海葵D.珊瑚虫16.野外采集水螅的最好地点是()A.生有水草的静水池塘B.缓流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C.富有藻类的浅海D.缓流石块下17.下列动物类群中,真正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A.鱼类 B.节肢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18.蚯蚓、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是( )A.身体分节B.体表有黏液C.体壁有刚毛D.肌肉发达19.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A.蜥蜴B.青蛙C.鳄鱼D.海龟2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身体背腹扁平 B.有眼点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左右对称21.鲫鱼的身体有许多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群类》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是对昆虫的描述。
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A.蜻蜓B.蜈蚣C.蜘蛛D.鼠妇2.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三对足,两对翅B.足和触角分节,身体不分节C.石鳖、虾和蟹都属于节肢动物D.节肢动物中唯一能飞行的是昆虫3.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4.下列关于鸟类运动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肢变成翼B.四肢变成翼C.后肢变成翼D.四肢变成足5.果蝇作为研究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先后5次帮助10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以下关于果蝇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B.果蝇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蜕皮现象C.果蝇有外骨骼D.果蝇有三对足6.下列都是鱼类的一组动物是( )①甲鱼②海马⑧娃娃鱼④鲨鱼 5鲸鱼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⑤7.鸟类的飞行器官是()A.翅B.翼C.翼膜D.正羽8.哺乳动物的后代个体数量少但成活率大大提高,这是因为()A.体温恒定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B.生殖为胎生,雌性用乳汁哺育幼体C.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能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D.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9.当你看到一条完整的蚯蚓时,立即可以判断出蚯蚓的前后端,你观察的是()A.口的位置B.身体上的环带C.身体上的体节D.身体上的刚毛10.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蝗虫五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A.肺和气囊、湿润的体壁、肺、鳃、气门B.肺、湿润的体壁、肺和皮肤、鳃、气管C.肺和气囊、湿润的体壁、肺、鳃、气管D.肺、湿润的体壁、肺、鳃、气门11.一组在南美旅行的动物学家发现过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他们除了发现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外,还发现这种动物具有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恒温、靠肺呼吸等特点。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2.东营黄河三角洲动物园引进了东北虎、金钱豹、狗熊、鸸鹋、斑马、白袋鼠、金刚鹦鹉等60 余种野生动物。
某同学参观后对上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你认同的是( )A.从呼吸方式上看,都用气囊辅助呼吸B.从生殖上看,都是体内受精、胎生C.从体温调节上看,都属于恒温动物D.从内部结构上看,都有牙齿3.下列寄生在人的哺乳动物静脉中的扁形动物是( )A.猪肉绦虫B.平角涡虫C.血吸虫D.蚂蟥4.下列生物不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是( )A.猪肉绦虫B.酵母菌C.病毒D.菟丝子5.毛泽东主席曾写下《七律--送瘟神》一诗,诗中“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描绘了人民饱受血吸虫危害的凄惨景象,血吸虫属于下列动物中的哪一类(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环节动物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环节动物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D.扁形动物都是寄生的7.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B.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C.刚毛损伤,影响运动D.水分散失过快,蚯蚓缺水死亡8.河里游动的虾,树上的知了,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A. 能用气管进行呼吸B.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C. 能迅速避开敌害D.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9.下列关于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B.扁形动物中的蚯蚓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C.许多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是重要的中药材D.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害动物和绝对的有益动物10.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④蚯蚓﹣属节肢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⑥蝗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腹部有足和气门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③④11.对河蚌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贝壳张开和闭合,使河蚌在河底沙石中划行B.斧足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使河蚌缓慢移动C.外套膜和斧足共同收缩和舒张,使河蚌缓慢移动D.由外套膜收缩和舒张引起河蚌运动12.下列有关蜥蜴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蜥蜴是体内受精B.受精卵的孵化由雌蜥蜴完成C.受精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D.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13.我国淡水鱼中,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是( )A.草鱼鲫鱼青鱼鲤鱼B.鲢鱼草鱼鲫鱼青鱼C.鳙鱼鲢鱼草鱼青鱼D.草鱼青鱼鲤鱼鳙鱼14.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章鱼⑤鳙鱼⑥中华鲟⑦鲸鱼⑧带鱼A.②④⑤⑧B.①②⑤⑧C.③⑤⑥⑧D.③④⑥⑧15.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为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C.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D.两栖动物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16.科学研究中常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提到的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金蝉脱壳B.庄周梦蝶C.乌贼喷墨D.虾兵蟹将【答案】C【解析】A.“金蝉脱壳”中提到的蝉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A不符合题意。
B.“庄周梦蝶”中提到的蝶属于节肢动物众的昆虫,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B不符合题意。
C.“乌贼喷墨”中提到的乌贼属于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不具有贝壳,C符合题意。
D.“虾兵蟹将”中提到的虾蟹均属于甲壳类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某同学观察到河蚌外部具有坚硬的贝壳,贝壳的形成主要依靠()A.外套膜的分泌物B.鳃的呼吸C.斧足不断运动D.水中某些物质在体表的沉积【答案】A【解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外部坚硬的贝壳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
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
故贝壳的形成主要依靠外套膜的分泌物。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关于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有肛门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器官发达C.青蛙体表湿润,只用皮肤呼吸D.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答案】D【解析】A.水螅是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用于捕捉猎物和防御。
水螅只有一个口,没有肛门,食物和废物都通过同一个口进出,水螅体表有刺细胞,但没有肛门,A错误。
B.蛔虫是线虫类,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蛔虫的消化器官不发达,主要靠寄生在宿主的肠道内吸收营养,B错误。
C.青蛙是两栖动物,体表湿润,有助于皮肤呼吸。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它进行气体交换依靠()A. 湿润的体壁B. 刚毛C. 环带D. 体节2.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鸟类的特征是()A. 能够飞行B. 体温恒定C. 视觉敏锐D. 胎生、哺乳3.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河蚌的贝壳﹣﹣游泳B. 蝗虫的气官﹣﹣呼吸C. 蜥蜴的鳞片﹣﹣保护D. 蝗虫的翅﹣﹣飞行4.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A. 鱼类B. 昆虫C. 环节动物D. 哺乳动物5.下列我们所吃的水产品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A. 章鱼B. 带鱼C. 墨鱼D. 鱿鱼6.下列关于青蛙和蜥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蛙和蜥蜴都属于两栖动物B. 蜥蜴比青蛙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C. 青蛙和蜥蜴的体温都不恒定D. 青蛙的皮肤裸露,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7.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 疟原虫和海葵B. 海蜇和珊瑚虫C. 钟虫和太阳虫D. 水螅和草履虫8.蚯蚓和蝗虫分别是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代表.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 身体分节B. 体表具有外骨骼C. 具有刚毛D. 体内有脊柱9.下列关于水螅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腔肠动物B.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C. 身体呈两侧对称D. 体表有刺细胞10.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
①蚯蚓—体壁②海豚—肺③鲫鱼—鳃④缢蛏—外套膜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下列动物属于扁形动物的是()A. 草履虫B. 蛔虫C. 绦虫D. 河蚌12.蝉蜕可以入药,这里讲的“蜕”其实是蝉的()A. 皮肤B. 内脏C. 外骨骼D. 翅膀13.下列哪类动物与家兔的心脏结构基本相同( )A. 鱼类B. 爬行类C. 两栖动物 D. 鸟类14.“美人鱼”的学名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类似人类的哺乳,你判断美人鱼属于()A. 鱼类B. 两栖类C. 哺乳动物D. 软体动物15.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A.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 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16.有关水螅的食物消化叙述不正确的是()A. 食物在消化腔里消化B. 消化后的养料被内胚层细胞吸收C.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D. 刺细胞在触手和口的周围分布最多17.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特点()A. 用肺呼吸B. 能在地上爬行C. 卵生D. 体内受精18.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A. 蝗虫和蚯蚓B. 青蛙和金丝猴C. 袋鼠和骆驼D. 袋鼠和鲫鱼19.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A. 蛏蚯蚓B. 河蚌鲫鱼C. 鲸乌龟D. 青蛙蚯蚓20.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鱼浮头或跳出水面”是因为()A. 鱼具有向光性B. 为了从空气中吸取氧气C. 因为水中太冷了D. 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21.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A. 节肢动物B. 爬行动物C. 两栖动物D. 鱼类22.大多数鸟类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在鸟飞行时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 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B. 减轻体重,增加浮力C. 散失热量,降低体温D. 保温保暖,使体温恒定23.“鱼儿戏水”描写的是鱼在水中自由游泳的景象,下列有关鲫鱼的说法错误的是()A. 身体呈流线型B. 用鳃呼吸C. 体表有鳞片覆盖D. “鱼儿戏水”的动力来自尾鳍的摆动24.鸟的以下各种特征与减轻体重无关的是()A. 发达的胸肌B. 骨骼轻、薄,长骨中空C. 消化能力强,直肠短D. 有喙无齿25.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鱼”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那么水中生活的鱼类能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A. 胸鳍的摆动 B. 尾鳍的摆动 C. 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D.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二、综合题26.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其中,实验数据:(1)提出的问题:________?(2)作出的假设:________。
(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
实验A:让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蚯蚓在________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5)本实验中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什么?________。
27.鱼在水中游动,有许多器官和生理功能与之适应.其中鱼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鱼的各种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也许通过你的推测和经验知道一些,但你完全相信吗?不如我们自己设计一份研究报告,有机会不妨亲手试一试.(1)提出问题:你准备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作出假设________.(3)设计实验:以下有3个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把哪个鳍剪掉,观察鱼所出现的哪些失常表现最能说明问题.方案3: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4)你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28.发展生态农业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空中架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物质和能量,使0.25亩的土地产生了年产值几万元的收入。
(1)蘑菇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
(2)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原因是?(3)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入沼气池,利用________ 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________ 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4)生态型农业要求环保.、安全.、无毒害。
种植葡萄时,白粉虱会严重危害葡萄,为减轻葡萄虫害,又生产无公害葡萄的目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性外激素来代替农药杀灭害虫,它可以干扰雌雄虫的________ ,使雄虫无法辨别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29.实验探究题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________组成,所以将蚯蚓称为环节动物。
(2)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端。
(3)在探究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运动速度的快慢的实验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4)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
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
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④蚯蚓运动所需平均时间如下表: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________。
(5)蚯蚓向前运动,主要靠_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6)用手指从前到后触摸蚯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体节上有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叫________,这一结构有________的作用。
(7)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为了维持蚯蚓的________。
(8)在探究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 随手扔掉B. 放进垃圾桶中C. 放回适宜生存的大自然中D. 用作鱼饵(9)蚯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请你写出一条蚯蚓的作用________30.观察下列水螅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可填文字或图中的编号):(1)水螅属于________ 动物.经过其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为________ 对称体型.(2)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________ 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________ .食物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________ 排出.31.如图为鲫鱼的形态图,据图回答问题:(1)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________流出.(2)轻轻掀起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________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________.(3)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________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________.(4)岸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的溶氧量要高得多,鲫鱼离开水为啥会死?________.32.如图所示的A、B两幅图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请根据下图回答:(1)________图是家兔的牙齿.(2)家兔的牙齿有________适于切断植物纤维,有________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道上还有发达的________,这些都与家兔吃_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3)狼的牙齿比家兔的牙齿多了锋利的________,可用于撕裂食物,这与其吃__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33.如图是虾和鲫鱼骨骼图片,请识图作答:(1)虾的体表包着坚韧的①________,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起防止体内________ 的作用.虾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________动物.(2)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②________,称为脊椎动物.(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能靠________来获取食物和________敌害;二是能在________呼吸.(4)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34.动物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有150多万种。
右图是几种常见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A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动物C的皮肤除具保护作用外还能________。
(3)动物D在水中通过________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A【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