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4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了解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67~27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
2.塑料(1)根据合成树脂的成分分类,可分为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等;按受热后的变化分类,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受热会软化,冷却后硬化,并可以反复加工)和热固性塑料(受热时会软化成型,但冷却固化后就不能再用加热的方式使之软化)两类。
(2)塑料一般都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和易加工,而且价格低廉。
(3)聚四氟乙烯——塑料之王。
聚四氟乙烯有优异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和无毒性能,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难以腐蚀。
3.合成橡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4.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物理性质比较生活中常用于做衣服,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
【教师点拨】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燃烧现象比较:1.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D )A.塑料凉鞋B.自行车内胎C.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D.电视机外壳2.灼烧衣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由此可判断这件衣服的面料是( A )A.羊毛B.棉C.麻D.合成纤维3.合成纤维具有的特性是( D )①强度高②弹性好③耐磨④透气性好⑤吸水性好⑥耐化学腐蚀A.①②③④B.④⑤⑥C.④⑤D.①②③⑥知识点二白色污染【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70~27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特点。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及新材料的性能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和视频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和新材料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和的情感。
2、认识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新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化学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讲解与多媒体辅助相结合学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实验化学仪器:酒精灯、试管(3支)、试管夹、镊子、小烧杯、广口瓶(2个,塑料A、塑料B)污物杯,试管架。
药品:中性笔废弃笔芯、电源插座废旧碎片、羊毛、红色毛线、棉花、火柴,纸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刚过不久的9.3大阅兵,同学们都看了吗?下面让我们再次感受那震撼的场面。
多媒体播放视频“我国突飞发展的武器装备”(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视频剪辑)。
我播放的只是部分武器装备的视频,而且本次亮相的武器还不是我国武器的全部,还有16%更先进的“杀手锏”没有亮出来,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更新离不开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初三化学粤教版第九章第二节化学合成材料。
板书课题环节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和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情况,同桌互评。
对于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板书) 介绍塑料的用途。
由于塑料具有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已成型和易加工等特点。
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白色污染的定义2)白色污染的危害;3)白色污染的治理;4)初步了解新材料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白色污染的危害;2.白色污染的治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工具】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课前预习:有关白色污染的问题◆教学情景导入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了,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学过程设计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板书:1.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2、白色污染的危害:由于塑料产量大、成本低、易生产,大量的商品包装袋、液体容器及农膜,人们已经不再反复使用,而是用过即作为垃圾丢弃的一次性消费品。
塑料制品在动物体内无法被消化和分解,牲口误食后能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废农膜残留在农田中,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缠绕农机具,恶化田间作业,长此以往使土壤劣化;废弃塑料对水面特别是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们影响渔业,恶化水质,还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损坏船身和机器,给航运业造成重大损失。
水中垃圾塑料占55%,其清除费用为陆地的10倍,1995年香港为打捞4765吨海上垃圾,耗资1200万港元。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白色污染的定义2)白色污染的危害;3)白色污染的治理;4)初步了解新材料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白色污染的危害;2.白色污染的治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工具】图片【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课前预习:有关白色污染的问题◆教学情景导入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了,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学过程设计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板书:1.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学生讨论2、白色污染的危害:由于塑料产量大、成本低、易生产,大量的商品包装袋、液体容器及农膜,人们已经不再反复使用,而是用过即作为垃圾丢弃的一次性消费品。
塑料制品在动物体内无法被消化和分解,牲口误食后能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废农膜残留在农田中,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缠绕农机具,恶化田间作业,长此以往使土壤劣化;废弃塑料对水面特别是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们影响渔业,恶化水质,还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损坏船身和机器,给航运业造成重大损失。
水中垃圾塑料占55%,其清除费用为陆地的10倍,1995年香港为打捞4765吨海上垃圾,耗资1200万港元。
9.2化学合成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学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止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待。
4.能辨别几种典型的新材料,了解人类在不断地创造出新材料,进一步体会“化学”定义中“创造物质”的含义。
【重点】合成材料的特性、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难点】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简要描述甲烷、酒精、醋酸的性质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265--267页的内容,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学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止方法。
3.应知应会: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合作探究】探究一: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的成分、种类和性能(阅读教材265-266页内容了解塑料从受热后的变化来看,有以下两大类:和。
)2.合成橡胶(阅读教材267页,了解合成橡胶的性能)3.合成纤维1)天然纤维主要有、、、。
(小组展示,教师补充)2)合成纤维的优缺点(阅读教材267-268页,并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3)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观察【实验9-3】了解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探究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阅读教材268-268页内容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方法,举例说明。
探究三:层出不穷的新材料阅读教材270-272页内容,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
【跟踪练习】教材272页9.2习题第3题【达标检测】1.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下面对一次性塑料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次性塑料袋是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B.禁止使用任何塑料袋C.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机物组成的 D.一次性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之一2.制造下列物品需用热固性塑料的是()A.雨衣 B.食品塑料袋 C.炒菜用的锅铲的塑料手柄 D.矿泉水瓶3.鉴别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有效的方法是()A.比较手感 B.观察光泽 C.比较燃烧现象 D.嗅闻纤维气味【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1
9.2 化学合成材料
【教学课型】新课
◆ 课程目标导航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
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
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
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课前预习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教学情景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
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
的热点。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P26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小结】: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
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
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
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
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当小
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
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
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一)、一般分类如下:
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类:
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
烯塑料。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2
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其他条件能固化成不溶性物料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2.按塑料用途分
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等。
工程塑料:一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
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构件的塑料。如ABS、尼龙、聚砜等。
特种塑料:一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如氟塑料、
有机硅等。(二)、性能
塑料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
1、一般塑料对酸碱等化学药品均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腐
蚀性能比黄金还要好,甚至能耐“王水”等强腐蚀性电解质的腐蚀,被称为“塑料王”。
2、另外还具有良好的透光及防护性能。多数塑料都可以作为透明或半透明制品,其中
聚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塑料像玻璃一样透明。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用
作航空玻璃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和保暖性能,大量
用作农用薄膜。塑料具有多种防护性能,因此常用作防护保装用品,如塑料薄膜、箱、桶、
瓶等。
(三)、用途
塑料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工业、建筑、包装、国防尖端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
域。
农业方面:大量塑料被用于制造地膜、育秧薄膜、大棚膜和排灌管道、鱼网、养殖浮漂
等。
工业方面:电气和电子工业广泛使用塑料制作绝缘材料和封装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用塑
料制成传动齿轮、轴承、轴瓦及许多零部件代替金属制品;在化学工业中用塑料作管道、各
种容器及其他防腐材料;在建筑工业中作门窗、楼梯扶手、地板砖、天花板、隔热隔音板、
壁纸、排水管件、装饰板和卫生洁具等。
二、合成橡胶
【活动探究二】
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
师: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
生:橡胶树。
师:对!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
学生实验:
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 性。
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有 性。
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 。
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 。
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
师: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
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
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
三、合成纤维
【活动探究三】
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
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3
线的颜色 燃烧时的现象 结论
师: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
生1: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
生2:可以看服装标签。
幻灯片展示:服装标签
师: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1: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
生2: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
生3: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
◆课堂板书设计
我们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
一、塑料 二、塑料的性能
三、合成橡胶 四、合成纤维
◆练习作业设计(课堂作业设计、课下作业设计)
1、[08,南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
方法区别
C.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D.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答案与解析: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2.[08,乐山] 从6月1日起,国内所有的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开始实行塑料购物袋
有偿使用制度,这将有助于减少因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常见的包装
袋很多是由聚氯乙烯塑料(PVC)加工而成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可
看作由n个ClCHCH2(氯乙烯)连接而成,是一种不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聚氯乙烯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62.5n B.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48:6
C.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在长时间光照下可以分解
答案与解析:D;塑料在长时间光照下也不易分解
3、有一块布料,请你鉴别是羊毛织物还是化纤织物。
答案与解析:从布料的毛边抽一根丝,用火点燃,如闻到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
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则为羊毛织物。如无焦糊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
压不成粉末状的,则为化纤制品。
4、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
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① ② ③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羊毛、棉花的编号分别为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③;②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4
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
答案与解析:C;都能生成沉淀
◆教学反思:
区分羊毛和化纤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光泽度、手感等。对于经验不丰富的我们来说,
用燃烧的方法要稳妥一些。羊毛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烧毛发的焦糊味,燃烧后灰烬
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而化学纤维如锦纶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
燃烧比较缓慢,有芹菜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 拓展
物质 选用的试剂和方法
A 空气、氧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C 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