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复合材料桥塞技术在江汉新沟油田的应用(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5
第32卷第1期2019年01月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Staff and Workers 一种桥塞坐封试验测试装置的研制廖勇(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潜江433123 )[摘要]桥塞一射孔联作分段压裂是目前国内外进行页岩气开发所使用的主要技术,且桥塞和坐封工具的性能直接影响泵送环节与压裂效果。
由于桥塞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涪陵二期深层页岩气井开发面临的高温高压井 况,需要对现有桥塞及坐封工具性能指标进行提升。
为了实现复杂工况下桥塞所面临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测试,研究设计了 JHSK-1A 型桥塞坐封试验测试装置,能够满足可对不同类型、规格的桥塞坐封工具与各种试验 桥塞工作的匹配性进行试验、评价,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页岩气开发;桥塞一射孔联作;坐封工具;测试装置[中图分类号]TE93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1X (2019)01—0034—04引言目前,涪陵深层页岩气开发面临的高温高压环境,现有桥塞及工具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泵送时出现桥塞中途坐 封;现有桥塞及坐封工具的性能指标,如耐温性、耐压 性、下入卡瓦泵送时抗破坏性、长时间工作稳定性等,已无法满足涪陵深层页岩气井井深更深、井底压力更 大、温度更高的施工要求。
因此.亟待解决对现有桥 塞及工具指标进行提升和新研制桥塞的综合检测评价工作。
针对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研制了 可对不同类型、规格的桥塞坐封工具与各型试验桥塞工作的匹配性进行试验,可对桥塞进行综合检测、评价的JHSK —1A 型桥塞坐封试验测试装置。
1装置主要结构组成JHSK-1A 型桥塞坐封试验测试装置(图1)主体由机械式压力测试试验单元、桥塞承压试验单元、电子 压力试验监测装置3部分组成.包括21个基本部件。
其中,桥塞承压试验单元为整套装置的核心。
光油管挤灰封堵施工,工序多施工时间长,同时受油层套管承压以及配灰量限制,导致挤灰封堵效果变差,一次挤灰封堵成功率较低,返工工作量增加,统计近年挤灰封堵分析看到,挤灰工艺成功率仅有66%。
一方面原因是挤灰工序多,挤灰前期施工过程用时较长,使灰浆在井筒已经出现稠化,失去流动性,挤灰困难;另一方面受油层套管承压以及配灰量限制,一些井因灰量少、吸水性差施工压力无法提高导致挤灰封堵失败,尤其高压井筒无法实施注灰挤灰工艺。
目前江苏油田采油一厂修井作业平均每年新增桥塞应用井40井次,与桥塞有关的施工工作量每年约250多井次。
桥塞长期处在地下会受到介质影响发生腐蚀,随着时间的推移,桥塞的打捞工作愈发困难。
现在的打捞工具在捞获桥塞后存在不能解卡、脱手困难、不易钻磨的问题,往往造成转大修增加费用;大斜度井段打捞桥塞存在打捞工具入腔难的窘境;老桥塞在资料的录入与型号选择方面不完整,导致无法选择打捞工具。
2019年四季度,在江苏油田采油一厂陆续有陈2-42、永14-3、沙26平4、陈3平13等井打捞不成功,造成作业费用增加,影响采油生产速度。
同时油田部分特殊井,如外溢和地层漏失井筒,需要先期进行压井或堵漏,如果不采取措施,注灰容易造成插旗杆和灰塞沉降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二次注灰,产生工期和费用。
部分水平井由于套损,需要对目前生产层进行封堵后修复套损破漏,如果用普通桥塞跨隔,打捞风险大,如果采用悬挂手段修复破漏段,则底部桥塞在水平井段难钻磨,金属材料桥塞在解封过程中钻铣难度大、钻铣时间长,容易造成套管偏磨及金属屑卡钻等问题。
造成作业成本及卡钻风险大幅增加。
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桥塞长时间在井下,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部分机械零件锈蚀,腐蚀难打捞部分井下桥塞在超过2年使用期限后,打捞易卡,导至部分井转大修,平均每口井增加大修作业成本费用近40万元。
部分大斜度井段,桥塞难打捞在水平井段或井斜大于45°井段,打捞工具难入腔。
江汉井下打塞及压裂作业业绩案例案例一:漏井下小套管技术应用2009年4月,江汉新115井应用下小套管技术后,在停井38年后恢复生产,日产油2.8T。
新115井是江汉油田1971年9月打的井,因当时试油产液量太低一直未投产。
2008年11月地质部门综合分析认为,该井在现有的油层压裂改造技术条件下具有复查试油的潜力。
12月复查试油时,发现套管在20m~23m和207m~250m多处有漏点,故决定应用漏井下小套管技术。
该井于2009年4月2日开工体,4月7日下入φ101.6mm无接箍小套管至油层顶界860m,8日实施延时固井,12日经测声幅验收固井质量良好,水力试压15MPa 检验合格,历时11天优质完成施工。
14日压裂改造,顺利加砂8m3,16日下φ38mm 泵投产,该井日产油2.8T,一跃成为该区域的高产井。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该井累计产油442T,实现了该区块挖潜增油、提高采收率的突破。
案例二:负压井冻胶暂堵打塞工艺应用负压井冻胶暂堵打塞工艺主要是利用压裂冻胶具有粘稠、不易流动的特性,在打塞前先把冻胶替入井内,暂时封堵负压层位,使井筒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消除油层负压对打塞的不利影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打塞施工。
2008年3月,井下作业处在江汉油田高12井首次应用该工艺,施工过程中,发现油层413(2006.0—2010.2米,4.2m/1c)负压吸水较严重,于是先替入1.0方冻胶,把2017.95米至1930.0米之间的负压层位封住,使井筒处于平衡状态,再进行打塞施工。
2008年至今,井下作业处已使用冻胶暂堵打塞工艺施工15井次,尽管每口井都存在负压吸水现象,但灰面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有效解决了负压井打水泥塞的技术难题。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暂堵效果好,不伤害储层,以及费用较低的优点。
案例三:优化钻具结构,钻磨机械桥塞和水泥承留器在钻磨机械桥塞和水泥承留器施工时,通常采用螺杆钻和磨鞋来磨铣,往往要钻磨两次,甚至三次才能达到施工目的,每次钻磨八小时以上无进尺时,就需要更换螺杆钻和磨鞋,这样延长了占井时间,耗费了人力和物力,而且作业一次成功率低。
泵送桥塞分段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及现场应用摘要:泵送桥塞是一种近年来发展的压裂改造新工具,在致密性油气藏中应用广泛。
致密性油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天然裂缝不发育等特征,完井方式通常以水平井完井为主。
在致密性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中,泵送桥塞工艺有着很大的优势,其分隔、射孔一体技术满足了致密性油气藏水平井改造所需要的大排量、大液量等施工参数。
为该种油气藏的改造开发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致密油泵送桥塞体积压裂水平井引言随着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常规油气产量有逐步递减的趋势。
美国致密油的突破性进展给我国的致密性(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给予了重要启示。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也将逐步向致密性油气藏方向发展。
2013年2月完钻的任密1H井是华北油田公司一口致密性油藏水平井。
其地质特点为储层岩性复杂,以泥质粉砂岩,砂岩为主。
储层低孔、低渗,天然裂缝不发育,总体属低孔、低渗致密油储层。
任密1H井多段改造提高裂缝长度,体积改造是该井获得突破的关键。
该井采用泵送桥塞,分段改造工艺,压裂过程中采取先进行酸化处理,后添加转向剂的体积压裂技术,实现体积改造最大化和低成本经济开发的目标,为国内致密性油气藏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一、泵送桥塞工艺1.泵送桥塞泵送桥塞是一种近年来发展的压裂改造新工具,在国外致密性油气藏中广泛应用,哈里伯顿、贝克休斯、斯伦贝谢、威德福等公司都有该工具的研发与使用。
尤其是在致密油气藏水平井压裂上具有很大优势,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封隔工具,为水平井压分层改造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泵送桥塞工具主体由电缆、射孔枪、坐封工具、封隔器构成。
桥塞中心具有球碗结构,坐封完毕投球封堵,如图1所示。
泵送桥塞投放前预置在井口防喷管串内,开启井口后,尾部拖带电缆投入光套管。
当到达一定井斜位置,靠其自身重力无法克服外部阻力时,与地面泵车配合,采用泵送方式,泵送到设计位置,进行点火作业,炸药推动坐封工具内液压缸坐封,坐封后坐封工具与桥塞脱离。
节能技术在江汉油区的应用
郑军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23)004
【摘要】结合江汉油区机采井能耗状况,针对应用的节能电机、抽油机、控制柜等进行节能效果分析,并对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提出建议,指导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总页数】4页(P42-44,47)
【作者】郑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潜江,433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3
【相关文献】
1.江汉油区单井井口流量计的研制与应用 [J], 周以乔
2.化学堵剂封堵工艺在江汉油区的应用 [J], 谢甜
3.套管补贴工艺在江汉油区的应用及效果 [J], 李伟;张丹丹;王舒月;
4.厂区智能化管线在江汉油区的应用研究 [J], 高永红
5.江汉油区节能设备应用效果浅析 [J], 周庆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Sta ff and Workers2020年09月第33卷第5期涪陵页岩气田泵送桥塞及多级射孔联作技术难点及对策聂建群(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潜江433123)[摘要]为了实现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及多级射孔联作自主创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在分析试验工区工程地质特征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剖析技术难度,制定应对井下复杂情况的水力泵送、分级点火控制、井口密闭系统控制关键施工技术对策,形成复杂情况处理经验。
涪陵页岩气田技术应用验证表明,自主创新的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及多级射孔联作技术,服务成本低、效率高、安全可靠,具备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可以为国内用户提供与国外公司相媲美的技术服务。
[关键词]涪陵页岩气田;水平井;泵送桥塞;多级射孔;技术对策[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009—301X.2020.05.0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009—301X(2020)05—0014—03在涪陵页岩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中,多采取泵送桥塞及多级射孔联作技术。
它是采用易钻桥塞密封下部井筒,根据地层特性,在上部井筒实施多簇射孔后,进行压裂,然后再次使用桥塞密封射孔压裂井段,周而复始,最终完成整个井筒的分段压裂施工。
全部井段压裂完成后,再使用连续油管钻塞求产。
传统常规的水平井射孔技术,多使用油管进行输送,常规井口无法密闭,连续油管则存在深度控制难、只能单发起爆,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不能满足大规模分段压裂的需要。
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建页HF—1井首次实现自主创新的泵送桥塞及多级射孔联作技术突破,随后在江汉油田多个区块进行技术验证,良好效果,具备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
1试验区工程地质特征涪陵页岩气田代表性区块为焦石坝主体构造,位于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一一焦石坝背斜带,由大耳山西、石门、吊水岩、天台场等断层夹持的断背斜构造,主体平缓,地层倾角为北东走向,东西两翼断裂复杂。
桥塞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谭建新;任宗荣
【期刊名称】《试采技术》
【年(卷),期】1990(011)002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谭建新;任宗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3
【相关文献】
1.多级分簇射孔桥塞联作技术在新疆油田应用与异常处理方法 [J], 张骏;宋杰
2.新疆油田SAGD井快速预热技术橇装泵注设备的现场应用及技术优化 [J], 张成生;廖伟成
3.RT-Chirp技术在油气生产物联网的应用——以新疆油田的应用为例 [J], 宋晨;司长征;丁煜晖;肖翔;燕奎
4.致密油低温全可溶桥塞技术评价与应用 [J], 李文亮;周铮;张宏军;英波
5.一趟管柱挤注桥塞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十一五”重点技术回顾之五 [J], 谭永生;骆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井下测试公司泵送复合材料桥塞分段压裂技术进入现场应用阶
段
无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科技》
【年(卷),期】2012(022)002
【摘要】日前,井下测试公司在八面河油田面4-16斜35井施工现场,采用泵送复合材料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成功完成三层压裂施工,这标志着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泵送复合材料桥塞分段压裂技术已进入到现场应用阶段。
【总页数】1页(P57-57)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1
【相关文献】
1.水力泵送桥塞分段多簇体积压裂技术在AP959井的应用 [J], 逄仁德;高健明;崔莎莎
2.涪页HF-1井泵送易钻桥塞分段大型压裂技术 [J], 曾雨辰;杨保军;王凌冰
3.水力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压裂技术在长庆油田的规模应用 [J], 李博博;蒋龙;韩焘;郭文婷
4.泵送桥塞压裂技术在煤层气水平井中的应用 [J], 侯海兵;
5.泵送桥塞压裂技术在煤层气水平井中的应用 [J], 侯海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管输送式钻磨复合桥塞技术在南贝尔凹陷地区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6T07:15:15.3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3期5月作者:高苏日塔拉图[导读] 水平井进行泵送分簇射孔+复合桥塞分段封堵+体积压裂后,投产时常用高苏日塔拉图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摘要:水平井进行泵送分簇射孔+复合桥塞分段封堵+体积压裂后,投产时常用连续油管携带工具钻磨复合桥塞,实现井筒畅通,达到增产效果。
但是国内连续油管设备数量不多,安装拆卸工序繁琐,存在易卡钻等风险,况且对于工具的要求高,各项成本也很高。
结合南贝尔凹陷地区地层压力低的特点,对XXI区块TXXI-X-P1、TXXI-X-P2及TXXI-X-P3等3口水平井压裂后,应用了油管输送钻磨工具钻磨复合桥塞技术;采用5LZ 95×7.0-VII-S螺杆钻具及φ114 mm 四刃平底磨鞋,优化碎屑补集器等地面流程,严格控制泵压、排量、钻压等技术参数;实现单趟钻磨管柱最多钻除14个复合桥塞,单个桥塞平均钻磨时间为79 min,单个桥塞最快钻磨用时40 min,并且施工途中管柱无砂卡、不进迟等现象。
现场实践证明,油管输送钻具钻磨桥塞工艺效率不低于连续油管作业,且达到了节省施工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水平井;增产;复合桥塞;钻磨;连续油管;油管输送油田抢抓技术攻关,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水平井采用水力泵送桥塞分段压裂技术[1-3]。
该工艺不受压裂层数的限制, 钻磨掉桥塞后,有助于井筒畅通,达到增产目的又方便后续工艺管柱的下入[4-5]。
复合桥塞在射孔时在直井段通过电缆进行输送,水平段则利用压裂泵车打压送至设计位置;复合桥塞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满足大排量泵入、钻磨效率高等特点[7-8]。
1 钻磨工具选择钻磨桥塞工具选配依据突出功能、考虑井内压力、适合本地区的原则。
油管与工具丝扣处涂好丝扣油,缠好生胶带,依次连接,不增加多余接头。
1.1 单向阀单向阀型号为FP2 7/8″ ×35 MPa,可实现流体的单向流动,阻止井底流体沿管内上窜,保护螺杆钻具和实现油管内防喷,可承压35 MPa。
水平井泵送桥塞工具串可通过性研究
苏鹏;冯梓波;刘永升;侯子扬;李渭亮
【期刊名称】《钻探工程》
【年(卷),期】2024(51)1
【摘要】水平井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工艺在页岩气、页岩油、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工艺通过水力泵送的方式,把携带有可钻桥塞和多级射孔枪连结成的工具串送到指定位置。
由于井眼轨迹、井筒环境复杂,泵送遇阻、遇卡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根据水平井泵送桥塞在套管中的空间结构特点和工具串构型对工具串进行针对性简化,明确在一定狗腿度下工具串在弯曲井段中与井筒的几何关系,提出泵送桥塞工具串与管壁接触点确定方法,并分析其在弯曲井段受力弯曲特性,建立可通过性判别准则。
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包括井眼轨迹、最大狗腿度与管壁内径的影响因素分析,给出泵送工具串配置参数优化方案,以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
【总页数】8页(P23-30)
【作者】苏鹏;冯梓波;刘永升;侯子扬;李渭亮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7;P634
【相关文献】
1.水平井射孔与桥塞联作管串泵送过程电缆张力计算模型
2.水平井射孔与桥塞联作管串泵送参数控制方法
3.水平井泵送桥塞-多级射孔作业应急策略探讨
4.泵送打捞水平井桥塞压裂工具串相关工艺技术研究
5.超深水平井电缆泵送桥塞射孔联作系统动力学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HMB桥塞在西部深井的应用
汤朝红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29)003
【摘要】西部油田常用的WBM桥塞由于受坐封工具结构、井筒、井身结构和泥浆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在现场应用中,易出现遇阻、提前坐封,以及泥浆沉淀堵塞坐封工具传压通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西部油田引进了四机赛瓦SHMB桥
塞.SHMB桥塞由坐封部分、卡瓦部分、胶筒部分和自锁部分组成,可广泛用于生产井封窜、堵水、压裂、酸化、测试等施工作业.现场应用10余并次,施工成功率高,满足了生产需求.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汤朝红
【作者单位】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测试公司,湖北武汉4300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7
【相关文献】
1.KCI欠饱和盐水钻井液在西部深井中的应用 [J], 曹来顺
2.井下关井阀在西部新区高压深井试油测试中的应用 [J], 田明;张健宝
3.胜利油田西部准中地区超深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J], 任占春
4.西部深井冻结技术应用及发展 [J], 王从平
5.西部深井冻结技术应用及发展 [J], 王从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2复合解堵技术应用刘兴源 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摘 要】本文从油气层伤害机理与堵塞原因入手,对复合解堵技术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介绍,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复合解堵技术在兴隆台采油厂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针对上述情况,通过认真分析生产井堵塞机理,结合我厂生产实际,以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井采收率为目的,开展了低产低效井复合增产技术。
【关键词】复合解堵;储层损害;复合压裂;垂直射流一、油气层伤害机理与堵塞原因在油气田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油气层原有的平衡状态,储层原有的性质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变化。
外来流体与储层岩石矿物不配伍造成的伤害;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伤害;润湿性改变及毛细管现象造成的伤害;固相颗粒堵塞引起的伤害。
这四方面的伤害是造成油气层伤害的主要机理,也是造成油气层堵塞的最重要原因。
特别是入井流体与储层岩石矿物及其储层内流体不配伍所造成的“五敏”现象对近井地带带来的伤害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分析得出,兴隆台采油厂油井低产低效的原因,主要存在四方面因素:(1)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地层自身渗透率降低、连通性较差;(2)在油井维护、作业过程中,由于入井流体不配伍,引起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造成渗透率降低;(3)在油井生产维护、作业过程中,各种机械杂质被带入地层,造成地层堵塞,油井产量下降;(4)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注入水、洗、压井液带来的垢、细菌堵塞。
通过油井降产原因及堵塞机理分析,采取相应的复合增产技术,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
二、解堵技术及原理1.复合压裂解堵技术。
(1)技术原理。
复合压裂解堵技术是利用火药在目的层附近快速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来压裂地层的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在油层近井地带形成多条辐射状的垂直裂缝(缝长约3-5米),成缝后由于“微错位”作用及岩石碎硝支撑,使之不能完全闭合,在“聚能解堵”的动态过程中,由于伴有压力冲击波及高温作用,因而对近井地带被污染及各种机械杂质或结蜡堵塞的油气层具有很好的解堵作用,对中低渗透层亦有明显的改造作用,能相应提高其渗透率,达到油井增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