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重症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症患者临床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52例的临床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52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住院时间10~28天,治愈3例,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38%。
结论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做好临床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接纳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红皮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多见于成人,红皮病型银屑病病程长,常数月不愈,即使治愈,也较易复发。
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表面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在弥漫潮红浸润脱屑损害间可出现片状正常“皮岛”。
红皮病型银屑病病程长,常数月不愈,即使治愈,也较易复发。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52例的临床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52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52.5±2.5岁。
均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变而成。
有银屑病史最短0.5年,最长50年。
初次发病42例,二次发病6例,三次以上发病4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红皮病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1.2护理问题①瘙痒因红皮病型银屑病导致局部皮肤出现鳞屑性红斑所致。
②睡眠形态紊乱因红皮病型银屑病导致皮肤脓疱、瘙痒性红斑、体温升高等躯体不适所致。
③(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因红皮病型银屑病急性进行期导致体温升高、局部关节肿胀所致。
④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因红皮病型银屑病导致皮肤大量脱屑,造成蛋白质丢失所致。
⑤自我形象紊乱因红皮病型银屑病导致指甲变形,局部皮肤出现脓疱、红斑、脱屑所致。
⑥焦虑因红皮病型银屑病病情的复发、加重,担心预后效果所致。
⑦知识缺乏因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相关疾病知识所致。
心理护理运用于1例红皮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银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与遗传、环境因素均有关,但病因尚有未知之处。
其中红皮型银屑病是较严重,较少见的一种。
通过对1例红皮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总结对红皮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并且在其出院后半年的时间定期进行跟踪随访,发现心理护理对提高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社交行为及疾病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标签:红皮型银屑病;心理护理银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的总患病率约为0.123%,青壮年(2l~30岁)发病率占58.6%[1]。
红皮型银屑病常为银屑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外界较强刺激或治疗不当,尤其是急性期应用激素制剂,或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所致[2]。
红皮型银屑病,皮损面积更为广泛,甚至是全部皮肤潮红或暗红色,大量脱屑,并伴有发热、畏寒、关节痛、乏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3],患者心理压力更大,容易产生极度的消极悲观情绪,患者有自伤、自杀倾向。
而在疾病好转后,多转变为寻常型银屑病,病程较长,易复发,预后不良。
所以,在对红皮型银屑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经过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明银屑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情的发展治疗及转归等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19岁,汉族,学生,患者10年前无诱因出现鳞屑性红斑,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运用糖皮质激素后皮损大面积爆发,后经上级医院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皮损间断反复出现。
后经多家医院就诊后效果均不佳。
后服用一无名胶囊,疾病得到控制,近期,该患者自行停药后10d后出现“弥漫性潮红斑伴发热”,于2013年12月25日10:20时来到我院附属医院就诊,入院诊断为“红皮型银屑病”。
查体:体温:37.9℃,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6mmHg,身高159cm,体重55kg。
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愈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22 例进行讨论研究,对患者皮肤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皮肤护理和药物治疗、心理综合护理对患者皮损的缓解作用。
结果:红皮病型银屑病皮肤表现严重,并且合并内脏器官的损害,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皮肤护理、综合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征和临床症状。
结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地护理和治疗,即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和皮肤护理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41-02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上所见几率较小,但是病情严重,表现为全身百分之五十以上皮肤呈弥漫性暗红色或潮红,皮表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反复脱落,口腔、眼结及鼻咽部位粘膜常发红充血,伴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1]。
本病经常因为急性期银屑病外用药物使用不当或自行停用固醇类皮质类药物引发[2]。
本病病情严重,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后期经常并发感染、充血性心衰而导致病人死亡。
我院共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20余例,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2例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9岁,平均40岁。
1.2临床表现:原有银屑病皮损处出现潮红是红皮病型银屑病主要表现,病情可迅速蔓延,表现为水肿、弥漫性潮红,潮红上覆盖大量鳞屑,鳞屑一片一片反复脱落;如累及手足部,常表现为大面积角质剥脱,并且伴有指( 趾) 甲变形肥厚等;累及口腔黏膜,常表现为干燥、皲裂、渗血、脱皮、结痂和渗液。
红皮病型银屑病经常伴随系统性表现,有畏寒、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等[2]。
如累及肝脏可至肝功能受损、影响肝酶代谢;胃肠道累及,可致胃肠道水肿、粘膜充血甚至出血糜烂。
银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上通常分为4型:寻常型、脓疱型、红皮型和关节型。
目前对其致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学者认为多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该病由于病程长、变化快,许多因素均可诱发银屑病加重,因而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难以根治,致使众多患者失去信心,到处乱求医,乱用药,造成病情加重,反复发作,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因此全面有效的护理和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身体痛苦及心理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皮肤科在给予银屑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了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时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痛苦忧郁心理者,要多给予劝导安慰; 对疑虑不安者, 多给予解释;对悲观自弃者, 多给予鼓励, 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积极配合治疗。
与病人亲切交谈, 回答病人的疑问, 将治疗成功的病例介绍给病人,向患者详细解释银屑病的症状、诱因、病情转归、愈后等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与疾病的关系,通过暗示等手段增强治疗信心,告诉患者本病虽然难治但没有传染性,以解除其的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皮肤护理做好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可加速其皮损的恢复,并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复发。
让患者學会自我皮肤护理的方法,指导其在皮肤瘙痒时勿搔抓皮肤,勿用硬物搔抓及热水用力搽洗。
严密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大小及瘙痒程度等,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皮肤感染,局部用药根据皮损情况而定。
若患者有新发脓疱时尽量减少摩擦,防止破溃、糜烂。
,加重皮肤损害感染。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期开窗换气。
3.用药护理银屑病内用药物有:抗肿瘤药物如甲氨蝶呤,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C等,维A酸、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上述药物虽然对银屑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产生很多毒副作用。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分析作者:岳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3期【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护理患有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患者以及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1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对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患者的皮肤破损情况,选择适当的药膏在患处涂抹,防止患者伤口进一步恶化。
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0.8)周,在所有患者中, 8例治愈, 5例显效, 4例有效, 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4%。
在整个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显著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
结论加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卫生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得到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护理;分析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不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该类皮肤病一般发病时情况都比较严重。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主要表现:患者身体会出现皮肤弥漫性大面积的潮红和暗红,同时伴有大量的麸皮样鳞屑,患者的鼻咽及眼结膜等部位出现出血状况,大部分患者也会有头疼、发热等情况[1]。
为探讨如何有效护理患有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患者以及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18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患者18例,均根据医生临床检查并确诊为红皮病型银屑病。
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2.7±8.6)岁。
根据引发患者患病的原因划分:5例由于擅自改变增减或停止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而引发, 9例由于皮肤被外用药物刺激而引发, 2例为过度强烈的外在刺激而引发, 2例为脓包型银屑病而引发的。
1. 2 治疗方法对该18例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通过该种治疗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若患者为白蛋白增强者,医生应多加关注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纲要:目的:商讨对红皮型银屑病患者有效的护理举措,提高护理的有效率。
方法:选用 2011 年12 月至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红皮型银屑病治疗的患者 11 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皮肤以及出院指导等全方面的护理服务,对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在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 11 例患者中,住院时间最长的为 50 天,最短的为 21 天,均匀住院时间为 32.5 天,此中康复的患者有 9 例,显效的患者有2 例,康复率为 81.8%,无 1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拥有优秀的护理和治疗成效。
结论:在对红皮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做好饮食、皮肤、心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全方面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对治疗拥有踊跃的作用,指的临床推行。
重点词:红皮病型银屑病;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中图分类号】 R47【文件表记码】 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2-0077-01银屑病是我国临床上常有的一种慢性、复发性和炎症性皮肤病,此中红皮型银屑病就是一种,这一类型的银屑病较少见,可是病情却特别的严重,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必定的影响[1] 。
红皮型银屑病的发病原由主要有银屑病急性期不切当的外用药刺激以及皮质类固醇停药或许减量过快,同时也有少量患者是由平常型银屑病自然演变而成[2] 。
这一疾病的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仔细的护理服务,在这样的状况下就要对红皮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举措进行商讨和剖析。
选用 2011 年 12 月至 2013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红皮型银屑病治疗的患者 11 例为研究对象,对对红皮型银屑病患者有效的护理举措进行了商讨和剖析,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效,现报告以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 2011 年 12 月至 2013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红皮型银屑病治疗的患者 11 例为研究对象,此中男性 6 例,女性 5 例,年纪最大的为65 岁,年纪最小的为17 岁,均匀年纪为 4?。
护理干预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愈后的影响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愈后的影响。
方法:总结和分析25例住院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皮肤表现特点,药物治疗和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综合护理对患者皮损的缓解。
结果:红皮病型银屑病皮肤表现较重,且合并内脏器官的损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综合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和心理辅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需要综合地治疗和护理,即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综合应用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缓解。
标签: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护理银屑病是一种遗传背景下,环境因素作用,免疫炎症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主要累及皮肤,主要表现为头面、躯干和四胶伸侧的红色斑丘疹、斑块,上覆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有透明薄膜和点状出血,银屑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1]。
根据银屑病皮损特点和累及器官不同可分为:寻常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2-3]。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病情较重的一类型,本文主要探讨该型的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2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8岁,平均(40±5)岁。
1.2 临床表现红皮病型银屑病主要表现为在原有银屑病皮损处出现潮红,并迅速蔓延,表现为弥漫性潮红、水肿,弥漫的潮红上覆盖大量鳞屑,鳞屑反复脱落,此起彼伏;累及手足,常表现为大片角质剥脱,并伴指(趾)甲肥厚变形等;累及腔口黏膜,常表现为干燥、皲裂、脱皮、渗血、渗液和结痂[1]。
红皮病型银屑病常伴有系统性表现,常伴有发热、畏寒,浅表淋巴结肿大[1]。
如累及肝脏可至肝功能受损、肝酶升高;累及胃肠道,可致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
实验室监测常可见电解质紊乱、肝酶异常等表现[1-3]。
1.3 常规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治疗首选阿维A,其为维生素A衍生物,具有调节上皮角化、抑制炎症的作用,常规治疗剂量为0.5 mg/kg。
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20例,对患者实施包括皮肤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口腔眼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内的全面性护理措施。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
结果:2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经过全面的护理,均治愈出院。
患者住院时间20~42天,平均住院时间(31.5±2.6)天。
痊愈4例(20.00%),显效10例(50.00%),有效6例(30.00%),无一例患者无效,临床总有效率100.00%。
住院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护理并发症。
结论:针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应用皮肤、饮食、高热、口腔、眼部以及心理在内的全面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疾病治疗以及促进患者恢复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全面性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皮肤的弥漫性潮红为主,皮肤表面往往分布有大量的糠秕样鳞屑[1]。
细致且全面的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治愈与康复[2]。
为进一步研究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本院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证实全面护理对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有良好的价值,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5~53岁,平均(43.5±2.8)岁。
致病原因方面,7例因药物使用不当引发,6例因普通银屑病加重引发,7例因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后骤停引发。
方法:对患者实施包括皮肤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内的全面性护理措施。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皮肤护理:要求患者穿着绵柔舒适的棉质衣物,若皮肤瘙痒,切不可直接用手指甲或其他坚硬物品进行抓挠,防止患者皮肤受再次刺激。
同时,需要注意环境的护理,做好对床单、衣物等贴身物品的消毒工作;②饮食护理:由于患者皮屑大量脱落,导致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流失尤为严重,因此需要注意从饮食方面补充以上营养物质,禁食辛辣、辛热以及海产品;③高热护理:对患者的发热症状进行密切观测,若出现高热,则需要通过温水擦洗、冰敷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护理,严禁以酒精擦拭皮肤,防止对患者皮肤产生刺激;④口腔及眼部护理: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制剂以及免疫制剂,可能于口腔部位滋生念珠菌感染,因此需要做好对口腔的护理,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探讨发表时间:2015-06-24T15:45:46.3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作者:许湘雯[导读] 高热护理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由于皮肤肿胀、渗出或感染等情况,从而容易影响皮肤对体温的调节,导致患者发热。
许湘雯(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550081)【摘要】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要点,为临床护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来院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共24例,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探讨和分析。
结果:临床过程中出现的发热、皮肤性症状等均经及时有效的护理,症状好转,并无感染等情况发生;24例患者经临床护理治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护理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结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降低感染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护理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入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良好的入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能够大大减少复发,减轻患者痛苦。
【关健词】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要点;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87-02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在临床上属于极少见的复发性皮肤病,是一种较严重的银屑病,该病由于病情长,累及多系统反应,从而给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痛苦和不便[1〗。
本文为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临床要点,特收集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24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研究,现将护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来院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共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5-59岁,平均(37 5±6 4)岁。
临床表现:皮损处表现为水肿和弥漫性潮红,大量鳞屑覆盖在潮红上,并此起彼伏、反复脱落;可累及口腔黏膜(脱皮、结痂等)和手足(角质剥脱等);常伴有发热、浅表性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受损、胃肠道粘膜出血等系统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