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3.3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1)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44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学习目标】1.记住DNA复制的概念。
2.说出DNA复制的过程。
3.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DNA复制的特点。
【学习重点】说出DNA复制的过程【学习难点】说出DNA复制的过程【学习过程】一、探究DNA的复制过程1.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2.实验原理(1)含15N的双链DNA密度较大,离心后的条带应分布于离心管的下部。
(2)含14N的双链DNA密度较小,离心后的条带应分布于离心管的上部。
(3)两条链分别含15N和14N的双链DNA密度介于双链均含15N的DNA和双链均含14N 的DNA之间,离心后的条带应分布于离心管的中部。
3.实验过程(1)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若干代。
(2)将上述大肠杆菌转到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
(3)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即分别取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和两次细胞分裂的大肠杆菌,并将其中的DNA分子分离出来。
(4)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和分析,记录离心后离心管中DNA的位置。
4.实验结果(如图示)(1)离心管a:立即取出提取DNA→离心→离心管底部(15N15NDNA)。
(2)离心管b:繁殖一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离心管中部(15N14NDNA)。
(3)离心管c:繁殖二代后取出提取DNA→离心→离心管上部和离心管中部(14N14NDNA 和15N14NDNA)。
5.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核心突破】[合作探讨]探讨1:该实验的假说是什么?提示: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探讨2:科学家用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两代,然后收集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请说出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提示:一半居中,一半位于下层。
[思维升华]1.图解该实验的过程2.预期该实验的结果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见上图。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内容包括①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资料分析;②DNA复制的过程;③DNA复制的特点与条件;④DNA复制的意义。
本节内容不仅以DNA的结构为基础,也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生物的生殖有联系,是本节遗传规律的分子基础。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它又是学习基因突变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学习和制作了DNA结构,对DNA双螺旋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了解用放射性元素研究物质的方法。
DNA复制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提供一定的实验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科学事实的能力。
学生虽然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但学生普遍反映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存在困难,其中重要原因是对于染色体的复制理解不透彻。
要理解染色体的复制,最重要的是理解DNA的复制,但由于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存在微观、动态、抽象的特点,需要高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很强的推理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少难度,需要许多资料、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DNA复制的概念。
②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总结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③说出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2.能力目标①尝试模拟DNA的复制过程,大胆想象、猜测,养成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半保留复制的验证试验,培养比较、推理、归纳能力。
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呢?学生展开想象,分组讨论如何得到两个跟亲代DNA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教师建议学生画图表示讨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