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磷脂分子的运动性
(2)膜蛋白的运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 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 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整个贯穿膜中,有的部分插在膜中, 有的露在膜外,有的整个露在膜表面.(体现了膜结构 内外的不对称性)
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染色5分钟后(无闪光)
一、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 讨论:用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作对比,比 较籽粒中胚的着色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煮过的玉米胚细胞已死亡,胚着 色深.说明死细胞吸收物质不具有选 择性;没有煮过的玉米胚染色浅,说 明 .该实验现象说明活细胞吸收 物质具有 .
②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 ,且溶解度越 大越容易通过.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从细 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 细胞膜的2倍。 结论: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磷脂分子 是如何排 列的?
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其分子的 运动有多种形式) 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 膜的流动性) 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细胞壁:(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
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功能: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磷 脂 分 子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