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带来的烦恼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31
垃圾哪里来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同学们扔的垃圾(如塑料瓶、废纸、包装袋等),两个纸盒(一个纸盒盛可回收垃圾,另一个纸盒盛不可回收垃圾),一次性手套2、学生准备:通过查、听、问,调查垃圾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一、实物导入新课师:(依次举起塑料瓶、废纸、包装袋)这是什么?从哪里来?板书课题:垃圾从哪里来(设计意图: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生活实际入手,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二、交流汇报:垃圾从哪里来1、小调查垃圾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们做一个小调查。
表格中所示的地点,产生不产生垃圾呢?(出示调查表格)先后调查:我的小调查交流①家庭垃圾②学校垃圾③医疗垃圾④工业垃圾⑤建筑垃圾⑥其它垃圾(电子垃圾、光垃圾等等)垃圾真是五花八门。
这么多的垃圾怎么分类呢?(设计意图: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乐于接受。
)2、给垃圾分类:怎么给垃圾进行分类呢?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城市中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让学生明确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明确概念:可回收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学生戴上一次性手套给垃圾分类。
(设计意图:出示城市中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目的是让学生观察生活。
学生明确“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概念后再进行分类,指向性强。
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3、思考:自己制造了哪些垃圾?交流小结:我们在不经意间制造了太多的垃圾。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交流学生已经明白了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垃圾。
那么自己又制造了多少呢?这样由生活实际落脚到自己身上,促使学生反思,产生更真切的内心体验。
)4、出示资料▲我国是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量一年达到150亿,消费量达70亿。
一节纽扣大小的电池污染水60万升,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1.5亿吨,并且每年以6%-7%的速度增长。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第1课垃圾带来的烦恼垃圾哪里来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同学们扔的垃圾(如塑料瓶、废纸、包装袋等),两个纸盒(一个纸盒盛可回收垃圾,另一个纸盒盛不可回收垃圾),一次性手套。
2、学生准备:通过查、听、问,调查垃圾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一、实物导入新课师:(依次举起塑料瓶、废纸、包装袋)这是什么?从哪里来?板书课题:垃圾从哪里来二、交流汇报:垃圾从哪里来1、小调查垃圾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们做一个小调查。
表格中所示的地点,产生不产生垃圾呢?(出示调查表格)先后调查:我的小调查交流①家庭垃圾②学校垃圾③医疗垃圾④工业垃圾⑤建筑垃圾⑥其它垃圾(电子垃圾、光垃圾等等)垃圾真是五花八门。
这么多的垃圾怎么分类呢?2、给垃圾分类:怎么给垃圾进行分类呢?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城市中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让学生明确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明确概念:可回收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学生戴上一次性手套给垃圾分类。
3、思考:自己制造了哪些垃圾?交流小结:我们在不经意间制造了太多的垃圾。
4、出示资料▲我国是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量一年达到150亿,消费量达70亿。
一节纽扣大小的电池污染水60万升,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1. 5亿吨,并且每年以6%-7%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产生的工业垃圾约50亿吨,有97%的垃圾只能露天堆放,占地4万多公顷。
▲白色垃圾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市容环境、危害动物、影响农业生产,如果对垃圾进行填埋,需要40-60年时间才能分解;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看了这些资料,请谈谈自己的感想。
5、计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题:(多媒体出示)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能少制造一片垃圾,一星期就能少制造多少片垃圾?(7)如果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话,那这一个月就能够少制造多少片?(30)一年按366天计算,又能减少多少片垃圾?(366)我们全班总共43人,,全班同学一年下来就能够少制造多少片垃圾?那么全校1000人呢?全镇、全区、全市、全国呢?看到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后你会怎么做?三、总结一个人的力量好像很微薄,但如果我们全班同学、全校同学,甚至是全县、全市、全国的人民,都能够行动起来,会减少好多好多垃圾。
《垃圾带来的烦恼》活动过程:垃圾的处理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月牙泉》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一起欣赏。
播放歌曲《月牙泉》,师生共同欣赏。
2. 教师谈话,引入课题:(1)同学们,歌中唱的月牙泉就是这里,(课件出示月牙泉的图片),美不美?这里虽然是沙漠地区,但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风光十分优美,让我们感觉特别舒畅。
现在大家再来看一些地方,(课件出示垃圾成堆的画面),看了月牙泉和这些地方的对比,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谈感受。
(3)是呀,为了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垃圾的处理》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音乐《月牙泉》引入新课,既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快乐轻松的氛围,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歌曲内容与本节课的话题《垃圾的处理》形成鲜明对比,为学生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互动交流,初步感知1.教师谈话:课前大家已收集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吧!小组活动,交流展示,组长做好记录,全班展示:预设1:我们收集的是填埋法,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预设2:我们从网上查到: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
目前较为先进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可将湿度达7%的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机发电等方面。
预设3:我们从资料上查到:堆肥法是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
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无味的腐殖质。
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