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学案1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1.5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藤野先生

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绯红(fēi hóng):鲜红。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标致(biāozhì):漂亮。课文是反语,用来讽刺。

落第(luò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课文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ù xùn):无礼。

诘责(jié zé):质问并责备。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非常痛恨和厌恶。

物以希为贵(wù yǐ xī wéi guì):物品因稀少而显得珍贵。

瞥见(piē jiàn):很快地看一下。

畸形(jī xíng):不正常的形状。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课文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匿名(nì míng):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托辞(tuō cí):借口。

(二)知识积累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的十篇回忆散文。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13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耄,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鲁迅原名,浙江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根据下列问题,请你跳读课文,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顺序来组织的。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段),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4)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每一件事各表现出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完成下面表格。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5)根据上面事例,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中心词前面用恰当的修饰语作概括。

课文描写了一个的藤野先生。

2.句段品读

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对表达句子意思起了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形象的?

(3)这部分用了两个比喻和一个反语,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3、探究质疑

第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无关,是否可以删去,以求精练?

(三)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该部分可分为哪几个大层次?为什么这样分?试做好学习笔记。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决策,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按照下面的提示,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第一层(第~段):写“我”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第~段):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第~段):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它们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第~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二)研习课文

1、旬段品读

默读第4、5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1)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

(2)“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句子中“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

(3)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说明什么问题?

2.探究质疑

仔细阅读课文的第24~31段,小组讨论后作答:作者在仙台受到了优待,又遇到了好先生,为什么还要离开仙台,并弃医学文?

(三)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文中运用了许多反语,如“实在标致极了”“问问精通时事的人”“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几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反语,请你说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些词的含义是什么?

标致:

精通时事:

正人君子: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查看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的完成情况。

(二)研习课文

1.句段品读

朗读第36~38段,思考下列问题:

(1)第36段中,作者“难以下笔”的原因是什么?对藤野先生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2)找出第36段中作者对藤野先生高度评价的句子,并说说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3)全文结尾一段,具体写了哪三件事?你对文章最后一句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