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40
辐射防护要求1.1.实践的正当性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它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甚至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
对于不具有正当性的实践不应予批准。
涉及医疗照射的实践的正当性判断按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
1.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值: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除(GB18871-2002)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
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1.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使得在考虑与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1.3.剂量的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除了医疗照射之外,对于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其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不应大于审管部门对这类源规定或认可的值,并不大于可能导致超过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值的值。
一、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量限值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的制定,并不是仅以辐射生物效应为直接依据,而是在辐射生物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到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
2.1.职业照射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者源所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所有照射。
1.1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得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B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D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1.2 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放射源的学生,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6mSV。
注: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变化:1902年胶片照射7分钟未曝光的剂量,换算成每天的剂量率为:100mSv/天或称对人无害剂量。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是指能够将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剥离出来的辐射。
它具有高能量和较强的穿透力,可以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包括:
1. 细胞损伤:电离辐射可以直接与DNA分子相互作用,导致DNA断裂、甲基化、碱基修饰等损伤,进而引发突变和细胞
死亡。
2. 细胞遗传效应: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可能会导致遗传
信息的改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等,进而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3. 组织损伤:电离辐射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可以导致炎症反应、组织坏死等病理变化,影响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4. 生殖细胞损伤:电离辐射对生殖细胞的损伤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改变。
5. 致癌性:电离辐射与DNA的不可修复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
的癌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受到辐射剂量、辐射类型、照射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低剂量辐射可能对生物体产生适应性反应,而高剂量辐射则更容易引起严重的生物效应。
因此,在使用电离辐射技术时,应严格控制辐射剂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对生物体的损害。
浅谈辐射产生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保护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成员,以及他们后代的安全和健康,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照射的必要活动,提高辐射防护措施的效益,以促进核科学技术、核能和其他辐射应用事业的发展。
标签:辐射;危害;安全;防护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能源、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和环保等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可是,核与辐射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直接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是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受其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排放的放射性碘和铯接近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的水平,每天排放的铯137水平约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排放量的60%,核辐射事故等级为最高级7级,这次事故带来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以至于如今人们谈核色变。
如何正确理解辐射造成的损害及怎样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1 辐射产生的危害1.1 辐射的生物效应α射线、β射线等带电的射线进入物质后,主要是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大量电离。
γ射线等不带电的射线进入物质后,首先产生一个或几个能量较高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再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大量电离。
因此,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结为物质的电离,引起物质性质的改变。
射线与人体发生作用同样也引起大量电离,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辐射能量在物质中沉积的数量和分布。
核辐射有足够的能量引起物质电离,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能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伤,表现出各种生物效应。
1.2 电离辐射对人体细胞的作用1.2.1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方式1)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直接同生物大分子,例如DNA、RNA等发生电离作用,使这些大分子发生电离和激发,导致分子结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而电离和激发的分子是不稳定的,为了形成稳定的分子,分子中的电子结构在分子内或通过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而重新排列,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是分子发生分解,改变结构以致导致生物功能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