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与自动化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正在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代建筑设计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系统使建筑之间的应用更加方便,同时对安全方面提升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建筑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安全监控的设计原则。
最后,将提出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优化策略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在中国似乎是一种现代生活的方式,智能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速度,建筑行业也是不断通过智能改善自身的缺陷,但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在建筑使用中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智能楼宇的安全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
1 智能化楼宇概述智能建筑充分利用最新的电脑和通讯工具,全面监控建筑物的入侵预防、出入控制、电力和照明设备,并完美地履行其功能。
楼宇应与防盗系统、电视监察系统及出入控制系统全面整合,以保障功能可以被正常的使用,从而协助楼宇的外部结构得以安全运作。
因此,在智能楼宇建设中,安全监控系统在控制警报、管理建筑物整体安全、管理建筑物运行各个阶段的出入控制系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综合安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不同的感应器监察及管理建筑物内的不同情况,以方便建筑物的保安工作。
同时出入控制管理是严格控制进入大楼和在大楼内输入雇员身份,使每个人都能对个别物品进行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
除此之外,系统可以记录外部进入人员,给与楼宇最大的安全防护。
2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在智能建筑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中,必须遵循智能、可操作性、网络化和可升级性等具体设计原则。
2.1智能化智能化是整个系统的设计重要的原则之一,因此,设计时首先要设计的是智能。
在编程以及保存信息上要依靠智能化,通过智能的收集和保存数据,达到一个稳定稳定的通讯装置,是系统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2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建筑物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以保证系统本身的运行。
智能安防知识点总结一、智能安防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化管理,对安全预防和监控进行智能化处理,以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安全系统。
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智能门禁、楼宇对讲、消防报警等子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是智能安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安装摄像头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图像处理、网络传输等技术,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实时监控、远程查看、录像存储等功能。
监控中心通过监视器对各个监控区域的画面进行实时观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2.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是智能安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门窗、墙壁等进行安全防护。
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立即发出警报,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包括红外探测器、门窗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设备,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布置,实现对不同区域的入侵监测。
3.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主要用于对人员出入的管理,通过刷卡、密码或生物识别等方式对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并控制门禁设备的开关。
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权限人员的管理,对不同区域进行访问控制,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4.楼宇对讲系统楼宇对讲系统主要用于对不同区域的语音通信,通过安装对讲器实现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
楼宇对讲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语音通信,方便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管理。
5.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主要用于对火灾等危险情况进行检测和报警。
消防报警系统通常包括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一旦系统检测到火灾等异常情况,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智能安防系统的特点1.智能化管理智能安防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安全预防和监控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2.数字化监控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对监控区域的实时监控、远程查看和信息存储,实现了对安全情况的全方位监控。
智能化技术方案智能化技术方案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物或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控制和监测。
在弱电系统中,智能化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楼宇对讲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指通过网络、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物内部设施、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湿度、照明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集中控制,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管理效率。
此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并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实现报警、故障处理等功能。
二、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监控摄像头、视频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监控。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并录制建筑物内部和周边区域的视频,同时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安全事件的自动报警和处理。
智能安防系统还可以与警报系统、门禁系统等其他系统集成,形成更加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
三、智能门禁系统四、智能楼宇对讲系统智能楼宇对讲系统是指利用网络、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内部人员之间、建筑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
该系统可以方便建筑内部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也可以方便外部人员与建筑内部人员进行通信,如快递员送货时可以通过对讲系统与租户进行沟通。
智能楼宇对讲系统还可以实现语音广播、紧急呼叫等功能,提高建筑物内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五、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是指利用车牌识别、车辆定位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停车场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自动识别和入场管理,实时显示车位信息,方便车辆的停放和寻找。
智能停车系统还可以通过云端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实现用户预约停车、在线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方案在弱电系统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能源、提升安全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化楼宇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楼宇数量不断增加,对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楼宇系统虽然能满足基本需求,但存在管理不方便、设备老化等问题。
而智能化楼宇系统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楼宇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本文将围绕智能化楼宇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定义智能化楼宇系统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将楼宇内的设备、设施、环境等有机连接起来,实现智能控制、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系统。
该系统可集成楼宇智能安防、能源管理、环境控制、设施设备监控等多种功能,实现整体协同运作,提升楼宇的使用效率和品质。
二、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基础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将各种设备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进行联网,实现信息互联共享。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楼宇内的各种设施设备之间的互联,形成一个数据交流的网络。
2.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智能化楼宇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将数据存储于云端,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提供智能化决策和服务。
3. 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相辅相成的是大数据技术。
通过收集楼宇内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数据,结合外部环境数据,进行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4.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楼宇内各种设施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数据进行学习和模拟人类智能的过程,可以实现更加智能、高效、人性化的楼宇管理。
三、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应用1. 智能安防通过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楼宇内各种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烟雾报警、水浸报警等。
同时,智能化楼宇系统还可以实现门禁管理、安全出入口管理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
2. 能源管理楼宇内的各种机器设备、照明和空调等消耗能源的设备,都可以通过智能化楼宇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节,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各个应用及其作用楼宇智能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楼宇内部的各个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和集成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下面将介绍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几个主要应用及其作用。
1. 智能安防系统:楼宇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安防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等设备,实现对楼宇内外的安全监控。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楼宇的安全情况,实施及时的措施来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智能照明系统:楼宇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照明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
例如,根据楼宇内的光线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智能照明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状态,以达到节能和舒适的效果。
3. 智能空调系统:楼宇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实现对空调设备的智能控制。
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楼宇内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4.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楼宇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楼宇管理系统,实现对楼宇内部各个设备和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管理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时查询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能源消耗情况等信息,实施有效的设备维护和能源管理策略,提高楼宇的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5.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楼宇智能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安装能源计量设备和智能控制器,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监测和控制。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楼宇的能源消耗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和制定策略,优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总之,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包括安防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楼宇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等。
这些应用可以提高楼宇的安全性、舒适度和管理效率,并且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与自动化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有关智能建筑的系统描述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成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创造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或生产环境。本文着重从安防系统及楼宇自动化系统两方面加以论述。
标签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自动化 1 安防系统 1.1 设置原则 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称为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1.1 应根据智能小区内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小区全面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1.1.2 应根据智能小区的建设标准、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形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防范技术体系;
1.1.3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及智能化居住小区的规范、标准,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1.2 安防系统功能及应用 实际应用中的安全防范系统由多个可选子系统综合、有机地构成,层层设防、严密监控、综合管理,让业主生活在无形的防盗网之中,比有形防盗网更安全、更舒适。
1.2.1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在家庭重要地点和区域布设各类传感器,代替传统家居的钢筋防盗网,让业主不再有囚于牢笼的感觉。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由保安中心管理主机、家庭报警器、传感器和传输线缆(无线通讯方式时不用)组成。传感器主要有红外线探测器、热感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窗磁、门磁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户门、客厅、阳台、外窗等位置设置不同类别的传感器,以探测非法侵入者。家庭报警器一般装设在人户门附近,以便主人出门时没定布防状态;主人回家时在延时时间内解除防盗系统,以免误报。家庭报警器与保安中心管理主机联网,当出现非法闯人 者时,家庭主机报警,管理主机会显示报警地点和性质,保安中心可据此确定出警方案,及时制止犯罪。
1.2.2 访客对讲系统 在小区内的住宅单元人口或进户门处安装访客中心同时通知保安人员及时到达现场,以免非法人员作案得逞。也可利用热感式红外线探测器或微波电缆探测器等来进行布防。
2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字自动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自动测量及控制技术,对智能建筑内的各种分散的机电设备、消防和保安设备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和统一管理,集中管理。
2.1 楼字自动化系统将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2.1.1 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管理 监视控制整个大厦的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控制、冷热水泵旁通控制、冷却水塔进水控制等;通过冷冻水的供伺水温度和流量测量、自动计算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并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CRT上显示;根据实际的冷负荷通过空调冷冻水机组带的群控装置来决定冷冻水机组的启停数,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测量并自动控制冷冻水系统伪回水总管的差压,维持系统要求的差压值;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联锁控制,当一台冷冻水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人备用水泵;监控空调系统的如下设备:空调柜机、风机盘管、新风机组、排风机(含正压风机)、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集水器、冷冻水膨胀水箱。
2.2.2 给排水系统的监控管理 楼宇自动化系统将监控给排水系统的所有水泵的运行状态。 楼字自动化系统将对给排水系统的设备运行时间、状态、水量、压力值进行记录。
当水泵出现故障时,楼宇自动化系统会通过联锁控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监控给排水系统的如下设备:生活给水泵、消防给水泵、自动喷淋泵、稳压水泵、排污泵、屋顶水池、地下水池、污水池、给排水监控系统。
2.2.3 供配电监控系统 变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可靠供电是智能大厦安全使用的保证。因此,智能大厦的控制中心要控制、监视、记录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主要包括: 第一,高压系统:进线与蹭联络断路器状态控制监测、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压器温度及故障状态显示与报警。
第二,低压系统:进线与联络断路器状态控制监测、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重要输出支路断路状态监控、故障情况显示、报警。
第三,直流系统:交流电源主进线断路器控制、直流输出、电压、电流及故障状态显示报警。
第四,发电机系统:发电机启动、供电、主断路器状态、电压、电流、频率、转速、油箱位高低、水温等显示、故障报警、断路器状态控制。
2.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布线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它犹如智能建筑内的一条高速公路。但是应当看到,建筑物采用综合布线,不等于实现了智能化;信息插座越多,不等于智能化程度越高。采用综合布线不等于不需要其它布线。尤其是建筑自动化系统应当注意电压、电流以及布线长度的限制。综合布线用的双绞电缆,其截面积一般为0.40-0.65mm2,与之相配的配线架、信息插座和连接插头等只能适用于截面为0.40-0.65mm2的双绞电缆卡接。因此,综合布线支持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有些设备(如广播、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保安监视、共用天线电视等子系统),将受功率、信号衰减和时间延迟的限制,存在局限性和不足。建筑自动化系统有两种结构类型,即两层结构型、三层结构型,在这两种结构中,主控机至直接数字控制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可纳入综合布线,直接数字控制机至现场执行元件之间信号控制线,可利用线径较粗的双绞电缆。
不仅如此,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特殊地位,使得它的布线安装方面有别于智能建筑的其它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了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的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还要采取穿管保护,暗敷或采取阻燃措施,此外更重要的是宜与其它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要使其传输网络不与其它传输网络共用。目前智能建筑内,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还不能完全融合于结构化综合布线内,即使某些综合布线产品支持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也必须加以认真分析和测试,甚至要获得国家消防产品监测部门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满足智能建筑功能要求,能使所有弱电系统均纳入结构化综合布线中,应尽快开发研制出满足各种线径和不同传输信号要求的综合布线系列产品。同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标准化方面也应当考虑与综合布线系统模块连接方式,以及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方式的标准化。
3 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提到的一些标准范畴,例举一个本人设计的职能化小区。 小区名称为:浦江华欣花园,位于金华市浦江县水晶路以北西山路以西地块。 整个项目总规划总用地23754平方米, 用地内建筑总面积41486.35平方米 。共用户345户 , 其中小高层用户315户,双联排屋用户30户。作为浦江的高档住宅小区,有着不同于一般小区的许多特点。为适应现代化住宅和信息安全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建设成为第一流智能化小区,一流的硬件措施,一流的居住环境及一流的小区管理是浦江华欣花园所必备的。
我认为,浦江华欣花园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应该为即将到来的住宅信息化时代作好准备,也就是说为将来数字化应用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整个系统设计应结合当今社会智能化小区系统的优点,并考虑今后各系统的发展方向,采用具有最高性能/价格比的设备,以达到和超过国内一流小区的智能化要求。
整个小区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应该对所有小区内的物业设施,实现统一的监控和集成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允许逐步建立包括综合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内容的应用服务系统,还需从业主的角度考虑小区的可发展性和设备的维护成本。
根据上述定位和甲方要求,我对浦江华欣花园的智能化弱电系统作了精心的考虑,系统设计参照了多家国内一流小区的智能化设计,提取了各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优点及长处,规避了其不足之处,形成了本次智能化设计方案。现小区施工已进入设备安装测试阶段,经测试整个智能化系统达到智能化工程设计标准。
浦江华欣花园智能化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彩色可视对讲系统 (2)安保监控系统(含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报警系统) (3)公共广播系统 (4)车辆管理系统 整个智能化系统根据智能化小区工程建设的设计、实施参照标准如下: 《建筑与建筑群和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1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浙江省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 4 结束语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能够对楼宇的安全提供很好的保障,通过各系统的联动,全方位的为业主提供安全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职能楼宇安防与自动化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剑岳,赵亚林,王文杰.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的工程设计[M].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06--30.
[2]罗国杰.智能建筑系统工程[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3]张瑞武.智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1996. [4]陈虹舟.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M].北京:电气与智能建筑出版社,2000,7.
[5]魏新胜.智能楼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M].北京:电气与智能建筑出版社,2000,7.
魏超, 出生年月:1983.10., 性别:男, 籍贯:金华, 工作单位:浙江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金华市分公司 ,职务:设计员、助理工程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小区智能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