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
- 格式:docx
- 大小:574.45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秀教案范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优秀教案范文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日,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毅信念。
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斗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斗争爆发后,美国马上操纵联合国安理睬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状况下,通过了指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睬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斗争。
2.老师提问:依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始终打到中国边疆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疆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挡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老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斗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确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1.史料解读:材料: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限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需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2.请学生回答:由材料中毛主席的这几句话,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峻威逼了新中国的平安;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3.老师提问: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结合第10页地图,说说抗美援朝斗争的基本状况,其结果如何。
提示:(1)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旁边。
第2课抗美援朝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路高歌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浴血奋战。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见证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史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南北分界线,分别为苏军受降区和美军受降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史料21950年8月27日,美军出动B-29重型轰炸机、P-51战斗机等先后5批13架次,侵入中国东北境内的辑安、临江、安东地区上空轰炸扫射,炸死中国居民3人,炸伤21人,炸坏火车机车、客车、守护车5辆,炸坏卡车2辆。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胜利。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史上的战争和和平,对于战争的概念和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具体内容和背景,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和意义,感受志愿军的英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
2.难点:理解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朝鲜的影响,以及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术。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抗美援朝》。
2.资料: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视频、故事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场景和氛围。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课程标准: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学习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前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基础解读:知识点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原因(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2)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①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过程:(1)开赴前线: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主要战果: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胜利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5、英雄:(1)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第2课抗美援朝一、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历史,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2、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上课讲述他们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提问:这首歌曲出现在什么战争之中?学生:抗美援朝。
这场战争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2、讲授新课:本课共分两个板块:抗美援朝保国家英雄人物展风采板块一:抗美援朝保国家1、背景:师:抗美援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生:结合课本回答。
第2课抗美援朝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史料解读: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课标内容]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②.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②.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②.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一、朝鲜战争爆发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抗美援朝》教学模式介绍:PBL教学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
PBL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明确过程与目标-成果展示与评价设计思路说明:通过回顾学生之前对于三八线的认识,揭开三八线的来源,由此切入吸引学生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四大块:中国参加抗美援朝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着重讲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
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在讲解到抗美援朝意义的时候可以运用PBL教学,让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论从史出的角度来分析讨论,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阐述。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其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
抗美援朝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
(3)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简单经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那点火纷飞的年代,爱国青年们唱着这首歌加入了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行列,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英勇作战,取得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呢?二、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拿起武器,奔赴朝鲜前线。
那么当时朝鲜发生了什么?当时美国的野心是什么?提示: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看书“自由阅读卡”,了解“三八线”。
)指出: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国民党失败了。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仍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所以美国不仅干涉侵略朝鲜,还不断骚扰中国边境。
《抗美援朝》教材分析本课知识承接上一课,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是本册教材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本课知识在第一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及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等史实;2.能说书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课本插图《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及相关视频材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从而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2.能生动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的原因;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出示歌词。
讲解:1949年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
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气势雄壮、节奏铿锵的歌曲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原因出示图片:《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教师讲解: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第2课《抗美援朝》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
二战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尽管中国人民刚刚独立,国家百废待兴,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人民支持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发挥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功臣和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代表,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祖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史实;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从身边搜寻历史线索,分析、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探究英雄的心路历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包括两个子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本课重点是战斗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本课难点是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分析。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抗美援朝战争原始录像、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上甘岭战役》电影剪辑,形成视听冲击,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看、听、想、说,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4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代对抗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于国际政治环境和战争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过程和主要战役,了解战争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3.讲解法:教师对战争的过程和意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作业: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和战争的结果。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提前准备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经过和战斗事迹感兴趣,但对于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较为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把握战争的过程,并深入剖析战争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战争背景、过程和意义的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背景;了解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大致经过;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的事迹并能生动讲述,体会认同英雄的优秀品质。
过程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音频、视频等手段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兴起,加强知识的理解与交流。
2、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相关材料,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在历史实事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对抗美援朝背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英雄事迹的讲解学习,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表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本课。
下面的表格是某场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部分革命烈士名单:学生思考问题:1、从上面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2、为什么这些革命烈士,他们的宝贵的生命都定格在这同一时段?教师提示:1、他们都是在50--53年这同一时段为国献出宝贵的生命。
2、因为美国捍然入侵朝鲜,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战争——抗美援朝。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1950年,美国入侵我们的近邻——朝鲜,中国主动出兵,帮助朝鲜进行一场伟大的战争,那么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场伟大的战争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课《抗美援朝》二、新课学习:(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背景原因。
探究与分享: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
成立了以麦克阿瑟总司令的联合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
材料二: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燃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仁怀外国语学校薛冉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一单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本课主要内容为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威胁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因此,一方面,抗美援朝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抗美援朝与土地改革都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后续,是新中国巩固统治的措施。
学情分析:1.知识背景:学生听说过抗美援朝这件事,也听说过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的故事,因此本课从知识层面来说是难度不大的,并且能够通过知识链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力基础:学生进入八年级,已经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知识归纳,并且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内涵和影响。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地图、文字等史料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经过,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教师要认真筛选教学材料,组织好教学进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立意:感谢最可爱的人教学目标:1.研读史料、自主学习,了解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知道抗美援朝的开始的时间、指挥、部队名称,理解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2.以上甘岭战役为例,观看视频,归纳中朝军队能够击退美军进攻,夺取战役胜利的原因,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故事,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4. 知道抗美援朝的结果,讨论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为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目的、领导人和结果,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可通过自主学习、自由发言等方式进行强化。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为认识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即理解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可以通过材料分析、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突破。
教法学法:教法以多媒体教学法和谈话法为主。
具体表现为通过图片、史料等方式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和正义性。
以设置问题来进行课堂互动;以出示材料和组织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法以自主学习、带问阅读、史料研读、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法为主。
教师引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1:课堂导入(3分钟)出示图片:三八线漫画。
师:大家知道“三八线”是什么吗?你知道在历史上,三八线的由来是什么吗?生:座位的分界线/是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出示地图:朝鲜半岛及三八线示意图师:二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以38°N为界,北部为朝鲜,被苏联接管;南部为韩国,被美国接管。
三八线就是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双方互不承认,多次发生冲突。
1950年6月,冲突升级,朝鲜半岛内战爆发。
问题在于,朝鲜半岛的内战和中国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了解中国为什么要“抗美”,又是如何“援朝”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三八线”这个话题激发学习兴趣,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环节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6分钟)(1)抗美援朝的背景(5分钟)自主学习:带问阅读第8至第9页,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
出示材料:敬爱的毛泽东同志……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给毛泽东的急信 1950年10月1日师:1950年10月1日,朝鲜内战爆发已经4个多月,这一天,毛泽东收到了来自朝鲜领袖金日成亲笔用中文写的急信,信中说只靠朝鲜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危机的,那么朝鲜的危机从何而来?生: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师:金日成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写下这封信的?生:形势非常危急,他们已经抵挡不住美军侵略下写的。
师:那么问题来了,邻居朝鲜写信求助,中国是帮还是不帮?生:当然要帮,因为美国不仅侵犯朝鲜,还打到了中国边境,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出示材料:1950年10月1日夜,中央紧急开会,研究出兵援朝问题。
(图片)会议持续了3天,会上气氛异常紧张,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新中国的安危。
师: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一旦加入战争就意味着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就在收到信的这天夜里,中央领导紧急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持续了3天,会议气氛异常紧张,为了是否参战这个问题僵持不下。
假如你是当时的参会者,你是否赞同出兵帮助朝鲜?生:不赞成,因为和美国开战,美国太强大了,假如我们战败,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生:赞成,因为唇亡齿寒,帮助朝鲜就是帮助自己。
出示图片:美军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美军入侵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
师:是的,唇亡齿寒,帮助朝鲜就是在帮助自己,保护朝鲜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祖国。
因此,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文献材料、观察地图等方式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时代背景,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理解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2)抗美援朝的开始(6分钟)出示图片:毛泽东出示材料:美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这场仗,我们不但要打,而且要打胜,打出中国人民的威风来!——毛泽东播放短视频:毛泽东讲话(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
)师:毛泽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是什么?生:自信的,顽强的。
出示图片: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师:决定了,出发!援朝的军队由谁指挥?这支部队的名字是什么?生:彭德怀是总司令,这支部队交中国人民志愿军。
师:为什么要叫志愿军?生:因为这是自愿参加的,自愿去帮助朝鲜的。
师:这是一支代表着友谊、正义的军队。
小结:抗美援朝开始的时间:1950年10月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指挥:彭德怀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文献材料、观察地图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基本史实,感受国家领导人对于这场战争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3)抗美援朝的经过(3分钟)自主学习:抗美援朝的经过,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的故事。
师:作战经过如何?生:1950年10月19日首战告捷,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师: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作战使美国军队始料未及,他们不仅没想到中朝军队能取胜,甚至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出兵参战。
所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才会扬言,要在两个星期内结束战斗,回美国去过圣诞节。
请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生:因为美国强,中国弱,他们以为中国不敢反抗,没想到中国人这么强!【设计意图】通过互动对话,创设情境,神入历史,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的勇气和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
(4)上甘岭战役(6分钟)师:中国人不仅英勇地参战,而且还顽强地作战,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给了美军狠狠的打击,中朝军队五战五捷,将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在这场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就要属上甘岭战役了。
上甘岭在什么地方,这场战役进展如何?自主学习:了解上甘岭战役,识读地图,分析上甘岭的位置特征。
生:上甘岭地理位置很重要,离38线很近。
师:能否夺取上甘岭,关系着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
在这样一个长仅2700米,宽1000米的狭小地域内,双方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
何为拉锯战?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师:双方10万余人拼命厮杀,43天时间里共有4万零600名士兵倒在这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我军是如何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取胜的?播放视频:上甘岭战役经过与评说生:因为志愿军战士很勇敢,不怕死,愿意为了祖国牺牲。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图文材料,知道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性,观看视频,感受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战斗英雄(6分钟)师:中朝军队之所以能给美军狠狠的打击,与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牺牲是分不开的,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你知道哪些?生:黄继光的故事师:为什么黄继光能够拿胸膛堵住胸口。
他不怕死吗?生:他为了执行任务,为战友开辟道路,所以主动牺牲。
生:邱少云的故事师:为什么邱少云被火烧时一动不动,他不痛吗?生:因为他如果一动,敌人就发现了,就会全军覆没,所以他严守纪律,一动不动,牺牲他自己,保全所有人。
生:毛岸英的故事生:杨根思的故事……师: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爱国。
材料:七成烈士牺牲时不到30岁,约18万烈士长眠朝鲜。
——《远东朝鲜战争》师:无数个革命先烈为了保卫祖国而长眠在朝鲜,从出发之日,就再也没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形象地称作“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读故事、讲故事、讨论故事,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环节3:战争结果(8分钟)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抛头颅洒热血,战争的结果如何?生: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图片:1953年7月,“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师: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战胜的协定上签字的将军”,这说明了什么?生:美军从未打过败仗,这次失败了,被中国和朝鲜军队打败了。
材料:师:军事强国美国为何被中朝军队打败?生:因为中朝军队英勇作战。
师:为何军队如此英勇顽强?材料:生:因为爱国,全国人民都希望保卫祖国。
师:从战争性质角度来说呢?生:美国是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所以会被正义打败。
材料: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关于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师: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取胜,有何意义?生:别人都觉得中国很牛,国家地位提高了,没有其他国家敢随便欺负我们了。
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所以彭德怀元帅骄傲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图片:解放军战士救助百姓、杜富国师:尽管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了,但志愿军战士留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一直传承至今,时至今日,我们身边依然处处可见这些最可爱的人,你能说说有哪些吗?生:学生发言师:我们的老乡,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有什么动人的故事?生:他为祖国排雷,保护自己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