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素质测试试1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4
广东省汕头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质自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一个数(0除外)除以(1/5),这个数就( )A.扩大5倍B.缩小5倍C.不变答案:A2、题目:一个数(0除外)除以(1/10),这个数就(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不变答案:A3、题目:两个数相除,商是5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是( )A.500B.5C.50答案:B4、题目:两个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3),商是( )A.36B.4C.12答案:A5、题目:两个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是( )A.24B.12C.6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选)(4分)A.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C.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D.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答案:ABC2.下列哪些数能被2整除,也能被5整除?(多选)(4分)A. 10B. 15C. 25D. 30答案:AD3.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多选)(4分)A. 圆形B. 平行四边形C. 等腰三角形D. 梯形答案:AC(注意:这里假设梯形不是等腰梯形,否则梯形也可能是轴对称图形)4.下列哪些运算符合交换律?(多选)(4分)B. 减法C. 乘法D. 除法答案:AC(注意:减法和除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满足交换律)5.下列哪些选项是方程?(多选)(4分)A. 3x + 5B. 2y = 10C. 4 + 2 = 6D. 5z - 3 = 8答案:BD(注意:A只是一个表达式,C是一个等式但不含未知数,所以它们都不是方程)三、填空题(每题3分)1.题目:计算24×5时,可以先算20×5=(____),再算4×5=(____),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____)和(____)相加,得(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字不是两位数?A. 12B. 100C. 45D. 232. 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A. 8B. 9C. 10D. 113.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正三角形B. 正六边形C. 正圆形D. 正方形4. 小红有3支铅笔,小刚有4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A. 5B. 7C. 8D. 105. 下列哪个不是10的倍数?A. 20B. 15C. 30D. 256. 小猫有4条腿,小鸟有2条腿,小兔有4条腿,小猫和小鸟一共有多少条腿?A. 6B. 8C. 10D. 127. 下列哪个不是图形的边?A. 圆的边B. 正方形的边C. 三角形的边D. 矩形的边8. 小明用10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A. 5×2B. 3×4C. 2×5D. 4×39. 下列哪个不是偶数?A. 8B. 7C. 10D. 1210. 小华有5个橙子,吃了2个,还剩多少个橙子?A. 3B. 4C. 5D. 6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5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______个苹果。
12. 7减去3等于______。
13. 9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有3条边,一共有______条边。
14. 10个苹果,每个苹果重100克,一共重______克。
15. 3个苹果,4个橘子,一共有______个水果。
16. 6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______,宽是______。
17. 下列哪个数字不是5的倍数?______。
18.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形?______。
19. 小明有4支铅笔,比小刚多______支铅笔。
20. 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______个苹果。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21. 每个三角形都有3条边,这个说法正确吗?()22. 7加上5等于12,这个说法正确吗?()23.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这个说法正确吗?()24. 10个橙子,每个橙子重200克,一共重2000克,这个说法正确吗?()25. 小华有6个苹果,小刚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10个苹果,这个说法正确吗?()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6. 小明有6个球,他给了小华2个球,小华又给了小丽1个球,最后小明还剩几个球?27. 小红有3个苹果,小刚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计算。
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素质测试 (一)一、填空(共25分,其中第2题2分,其它每空1分)1、120的35 是( 72 ),一个数的58 是240,这个数是( 384 )。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8天完成。
现在甲乙两队合作,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9/40 )。
3、512 吨=( 5 )吨( 500 )千克,80分=( 4/3 )小时。
4、( 4 )∶5=40( ) 50 =0.8=( 80 )%=( 32 )÷405、25%现价是原价的( 75 )%,50米比40米多( 25 )%。
6、在里填上“>” “<” 或“=”。
12×37 12 <12 38 ×=38 ×5 + 38 ×215 ÷2528 >15 2021 ÷< 2021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6:5 )。
8、小明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15/8 )千米,行1千米要用( 8/15 )小时。
9、欢欢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3列第4行用数对(3,4)来表示,莹莹在教室的位置是第二列第六行用数对表示为( 2 ,6 ),妮妮在教室的位置是(1,5),她在第( 1 )列第( 5 )行。
1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014份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长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41.4厘米 ),面积是多少( 78.5平方厘米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小学三年级北京版数学上册期中素质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 一个数的5倍是30,这个数是多少?A. 5B. 6C. 7D. 8答案:B解析: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 5x = 30,解这个方程得到 x = 6。
2.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 0.8B.(45)C.(34)D. 0.75答案:D解析:首先将所有选项转换为相同的格式进行比较。
(45)= 0.8,(34)= 0.75,所以比较0.8、0.75和0.75,发现0.75是最小的。
3.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379,商是11,余数是4,则被除数是多少?A. 330B. 345C. 356D. 360答案:B解析:设被除数为x,除数为y。
根据除法定义,有 x = 11y + 4。
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379,得到 x + y + 11 + 4 = 379。
解这两个方程,得到 x = 345,y = 31。
4.已知甲数是乙数的1.5倍,如果甲数增加5,乙数不变,那么甲数就是乙数的2倍。
乙数是多少?A. 5B. 10C. 15D. 20答案:B解析:设乙数为x,则甲数为1.5x。
根据题意,当甲数增加5后,甲数变为1.5x + 5,这时甲数是乙数的2倍,即 1.5x + 5 = 2x。
解这个方程得到 x = 10。
5.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00,被减数是多少?A. 25B. 50C. 75D. 100答案:B解析:设被减数为x,减数为y,则差为x - y。
根据题意,有 x + y + (x - y) = 100,即 2x = 100。
解这个方程得到 x = 50。
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B.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C.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D.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答案:ABD解释:A选项描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确;B选项指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确;C选项错误,因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除非它们还有其他条件相同(如形状相同);D选项给出了梯形面积的正确公式,正确。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理论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三、简答题。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③2、②3、③4、①5、②二、1、基础性、态度、价值观2、具体化、内容学习3、问题情境、建立模型三(1)导向功能;(2)反馈功能;(3)决策改进功能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理论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3.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4.“用数学”的含义是()。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二、填空题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素质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一个加数是37,另一个加数是28,和是多少?A. 65B. 55C. 75D. 45答案:A解析:根据加法的定义,两个数相加的和为37 + 28 = 65。
2.下面哪个数最接近500?A. 495B. 505C. 450D. 550答案:A解析:观察各选项与500的差值,495与500的差值为5,是这些选项中最小的。
3.用竖式计算240除以3时,商的最高位是()位。
A. 个B. 十C. 百D. 千答案:C解析:240是一个三位数,除以3时,首先看百位上的数字,百位上的2能除以3,所以商的最高位是百位。
4.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50米,宽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A. 100米B. 140米C. 200米D. 280米答案:B解析:长方形的周长= 2 × (长 + 宽) = 2 × (50 + 20) = 140米。
5.一个数比80的3倍少19,这个数是多少?A. 209B. 221C. 211D. 231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这个数 = 80的3倍 - 19 = 80 × 3 - 19 = 240 - 19 = 221,但这里显然是一个陷阱题,因为计算结果是221,但选项中并无221,需重新检查计算,实际应为240 - 19 = 221(错误计算示例,正确答案应为221-19=201,但选项中无此数,故选择最接近的C)。
然而,由于这是一个编造的题目且选项设置不合理,我们按照逻辑选择最接近且合理的答案C(注意,在实际出题中应避免此类情况)。
但理论上,此题应无正确答案,因为选项中没有正确的计算结果。
如果必须选择,则基于选项和计算结果的接近度,勉强选择C(尽管它并不完全准确)。
班级: 姓名:一、口算(30分)。
14×37 = 12 +14 = 23 ×58 = 49 ×19 = 35 ×15= 13 ×18 = 511 ÷611 = 710 ×127 = 13 ÷18 = (14 +13 )×4= 12 -13 = 716 ×167 =二、口头表达(40分)。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三、数学实践操作(30分)。
作出图形: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将长方形各边缩小为原来的31,将正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4分)班级: 姓名:一、口算(30分)。
31÷4= 45×54= 1517×60= 5812×3629=43×8= 223×11= 10÷75= 76×32=53×32= 45×512= 0×65= 6÷0.5= 二、口头表达(40分)。
小王、小李、小林合租一套房子,360元一个月,小王8天后离开,小李12天后离开,小林30天后离开,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该如何出钱?三、数学实践操作(30分)。
画出以下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班级: 姓名:一、口算(30分)。
6×71= 32×32= 76+67= 52×21= 98×4= 0.5-41= 4514×2115= 100÷32= 4×43= 12÷32= 0.4÷0.25= 10÷85= 二、口头表达(40分)。
一条公路长120千米,其中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比是2:3:5,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各是多少千米?三、数学实践操作(30分)。
在方格图上用斜线表示出下面的乘法算式。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理论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授课是数学活动的授课,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授课资源,创立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立教材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所有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4、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授课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所有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的授课。
①看法②计算③应用题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术、()、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虑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为了表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注每一个学生的感情、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第一关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议以“()——()——讲解、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表现知识内容。
三、简答题。
小学数学授课议论的功能是什么?参照答案一、1、③2、②3、③4、①5、②二、1、基础性、态度、价值观2、详尽化、内容学习3、问题情境、建立模型三(1)导向功能;(2)反响功能;(3)决策改进功能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理论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觉、体验领悟、研究”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术目标③感神态度、价值观目标2.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睁开()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响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议论②相互议论③多样议论3.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爽朗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饶个性③被动4. “用数学”的含义是()。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认识生活数学二、填空题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拟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解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江苏省苏州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2024-2025学年素质自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一个数除以6,商是103,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A. 613B. 623C. 628答案:B解析:根据除法的定义,被除数 = 除数× 商 + 余数。
代入题目中给定的值,被除数= 6 × 103 + 5 = 623。
2.题目: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A. 6厘米B. 12厘米C. 24厘米答案:A解析: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周长是边长的四倍。
设边长为x,则4x = 24,解得x = 6厘米。
3.题目:下列算式中,积最接近1500的是()。
A. 28 × 52B. 31 × 49C. 29 × 51答案:C解析:分别计算三个选项的积,然后找出最接近1500的。
A选项为1456,B选项为1519,C选项为1479,其中C选项最接近1500。
4.题目: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于7.5,这个数是多少?A. 5B. 10C. 15答案:A解析:设这个数为x,则x + 0.5x = 7.5,合并同类项得1.5x = 7.5,解得x = 5。
5.题目:在算式□÷7=102…□中,余数最大是多少?A. 6B. 7C. 8答案:A解析: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因为除数是7,所以余数最大只能是6。
如果余数是7或更大,那么商就应该增加1。
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A. 10B. 15C. 20D. 30答案:A, C, D解析: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那它一定是10的倍数。
检查每个选项,10、20、30都是10的倍数,而15不是。
2.下列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非特殊,如非矩形、非菱形)D. 圆答案:A, D解析:正方形和圆都是中心对称图形,通过平移(沿特定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可以完全重合。
江苏省连云港市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中素质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下列各数中,不是最简分数的是()。
A.35B.721C.1317【答案】BD.89【解析】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即它们没有其他公因数(除了1)。
对于选项B,7的分子和分母都可以被7整除,所以不是最简分数。
212.【题目】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长方形B. 平行四边形C. 圆D. 等腰三角形【答案】B【解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长方形、圆和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如斜放的平行四边形)则不是。
3. 【题目】 5个17加上3个17,结果是多少?A.57B.87C. 1D.75 【答案】B【解析】5个17加上3个17等于8个17,即87。
4. 【题目】 小红看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3,第二天看了多少页?A. 20页B. 30页C. 40页D. 80页【答案】B【解析】第一天小红看了120×14=30页,剩下120−30=90页。
第二天她看了余下的13,即90×13=30页。
5. 【题目】 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50.24B. 100.48C. 157D. 200.96【答案】A【解析】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r,由此可以求出半径r=C。
圆的面积公式是S=2ππr2。
将C=25.12代入求半径公式,再代入面积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每选对一项得2分,错选不得分)A.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B. 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相等C. 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成正比例D.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答案:AB解析:A项,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 = πd(d为直径),所以A项正确;B项,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半径相等,进而它们的周长也相等,所以B项正确;C项,正方形的周长= 4 × 边长,所以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C项正确;D项,圆的面积 = πr²(r为半径),所以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而不是与半径成正比例,D项错误。
小学数学素质测试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
1、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则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填分数)。
2、将化成小数,小数点后第2008位上的数字是()。
3 、10个朋友见面,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握手的次数共是()次。
4、将16:36的前项减少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减少()。
5、用三个6和两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一个0也不读出的数是(),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6、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就是最小的质数。
7、在比例尺是1:2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厘米,这个花坛的实际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8、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9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5小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9、如果A是B的,则A比B少(),B比A多()。
(填分数)。
10、圆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大约为()(保留两位小数)。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计5分)
1、600克糖增加以后又用掉,结果和原来一样重。
()
2、一次数学考试中,六(1)班男生平均分80,女生平均分82;六(2)班男生平均分79,女生平均分81,则六(1)班的平均分高于六(2)班的。
()
3、分子分母都是偶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能被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整除。
()
5、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4倍,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扩大2倍。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计10分)
1、某数被10除,余数是4,这个数的三倍再被10除时,余数是( ).
A、2
B、4
C、6
D、12
2、甲仓存粮比乙仓存粮多,乙仓比丙仓存粮少,那么()
A、甲仓存粮最多
B、丙仓存粮最多
C、甲与丙仓存粮相等
3、从2008年1月1日起到2008年8月8日止,共有()天。
A、220
B、221
C、222
D、223
4、若A是一个偶数,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是2的倍数
B、A有约数2
C、A除以4余2
5、若m:n为最简整数比,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m、n的公约数只有1
B、m、n都是质数
C、m、n是互质数
四、按要求计算。
(每小题4分,计4*5=20分)
1、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2×0.72+×2.75)×[4.375-(2+1)]
(2)[+×(-0.375)]÷
2、文字题。
(1)甲数是80的,乙数的60%是1.2,甲数是乙数的多少倍?
(2)甲乙两数之差为36,甲数的等于乙数,求甲数。
3、解方程:(x+):0.5=1:0.3
五、几何计算。
(8分)
1、下图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
以顶点A为圆心边长AB为半径作圆弧,再分别以AB、AC为直径作半圆弧。
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2、下图是等腰梯形,恰好可以分成三个完全一样的等边三角形。
请你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将它们分成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图形,并在图中画出。
六、应用题。
(每小题8分,8*5=40分)
1、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40分钟,骑自行车只要16分钟。
他骑自行车
从家出发,11分钟后自行车发生故障,即改成步行。
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了多少分钟?(8分)
2、甲乙两个工程队,如果从甲队调出30人到乙队,则两队的人数相等;如
果两队各调出10人,那么乙队剩下的人数是甲队剩下人数的25%。
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3、快慢两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先行了全程的又11千米后,慢车
才开出。
相遇时,慢车行了全程的。
已知快、慢两车速度比是5:4。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有4 个人都属马,且生日都是3月6 日。
某一年他们岁数的积是27625,
问该年他们的岁数之和是多少?
5、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月的个人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都应按规定
纳税,超出部分不超过500元的按5%纳税,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按10%纳税……某同志去年5月份领到缴税后的工资2480元,问他该月的税前工资是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