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字练习(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19
五年级语文错误句子修正专项练习【内含答案】一、词语使用错误1. 他是一个非常勤劳的学生,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学习。
-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学习。
2. 这个问题非常容易,我很快就解决了。
-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很快就解决了。
3.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它。
-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它。
4. 我们应该多读书,这样才能增长见识。
- 我们应该多读书,这样才能增长见识。
5. 外面的天气非常冷,你要多穿点衣服。
- 外面的天气非常寒冷,你要多穿点衣服。
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1. 他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老师. - 他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的老师。
2. 我们明天去公园吧,好不好?- 我们明天去公园吧,好不好?3. 我们要爱护动物,不要捕杀它们! - 我们要爱护动物,不要捕杀它们!4. 小明,你的书包在哪里? - 小明,你的书包在哪里?5. 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岁了。
- 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岁了。
三、动词形式错误1.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不要轻易退缩。
-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不要轻易退缩。
2. 昨天他跑得非常快,赢得了比赛。
- 昨天他跑得非常快,赢得了比赛。
3. 我们每天都会学习新的知识。
- 我们每天都会学习新的知识。
4. 她唱歌的声音很动听,深受大家喜爱。
- 她唱歌的声音很动听,深受大家喜爱。
5. 我们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 我们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四、句子结构错误1.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2. 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学习。
- 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学习。
3. 这个问题考得很简单,我很快就解决了。
- 这个问题考得很简单,我很快就解决了。
4. 他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从来不做作业。
- 他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从来不做作业。
5. 我们要多读书,这样才能增长见识。
- 我们要多读书,这样才能增长见识。
五、语法错误1.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浪费它。
五年级语文错误句子修正专项练习【内含
答案】
一、词语用法
1. 他买了一个苹果,但是他不吃它。
- 修正:他买了一个苹果,但是他不吃它。
2. 她是一个高个子,而且非常漂亮。
- 修正:她是一个高个子,而且也非常漂亮。
3. 她喜欢吃苹果,所以她每天都吃它。
- 修正:她喜欢吃苹果,所以她每天都吃苹果。
4. 他和我都是同学,我们都喜欢玩足球。
- 修正:他和我都是同学,我们都喜欢玩足球。
二、语法错误
1. 我们的老师每天都在努力教我们研究。
- 修正:我们的老师每天都在努力教我们研究。
2. 她爸爸是一名医生,他经常帮助病人。
- 修正:她爸爸是一名医生,他经常帮助病人。
3. 我们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
- 修正:我们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花。
4. 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总是做好作业。
- 修正: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总是做好作业。
三、标点符号错误
1. 我们去游泳了,今天天气真好
- 修正:我们去游泳了,今天天气真好。
2. 爸爸说我们明天去看电影!
- 修正:爸爸说我们明天去看电影!
3. 小明生日了,他收到了许多礼物。
- 修正:小明生日了,他收到了许多礼物。
4. 请你帮我买一本书?好吗?
- 修正:请你帮我买一本书,好吗?
以上是五年级语文错误句子修正专项练的答案。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修改病句练习题1、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同学们都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一只只不同型号的船。
改: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不同型号的船。
3、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改:我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改:海洋里有带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5、小红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
改:小红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
6、队员们和师生们一起唱着歌。
改:师生们一起唱着歌。
7、语文对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我对语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8、这场拔河比赛非常激动。
改:这场拔河比赛非常激烈。
9、他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改:他常常回忆往事。
10、重庆市是我国的直辖市。
改:重庆市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
病句修改1张开泰和汤小泉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自习复习功课2我断定他今天可能生病了。
3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5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毛病。
6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文艺》等报纸。
7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8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9她正在洗完衣服,就该上学去了。
10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
- 1 -11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很坏的风气。
12同学们选他当三好生是对自己的信任。
13小红写信给妈妈,想请她给她买一套新衣服。
14昨天晚上,中国队和韩国队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15他记录了并且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6我写字认真了,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
17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18爸爸经常反复地告诉我,上课要注意听讲。
19寒冷的冷风吹得我直打哆嗦。
20妈妈拿的一个西瓜走进了屋。
21我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22妈妈经常奖励我要好好学习。
23、这是一件十分漂亮、美丽的衣服。
24、他兴致勃勃地跑过来,高兴地说:“动画片的时间到了。
”25、课外活动时,我详细地观察了同学们的活动情况。
修改病句练习一、病句的几种类型: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意思重复: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二、改病句的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三、改病句练习。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4)周爷爷爱戴我们小朋友,我们热爱周爷爷。
(5)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8)《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9)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10)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11)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12)《小学生语文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我都很爱看。
(13)联欢会开始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14)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15)下午,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去参观画展。
(16)《科学画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17)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18)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的素描画进步很快。
(19)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五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专项练习一、病句的几种类型: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用词不当:即句子里的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4.重复罗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6.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7.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8.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9.指代不明:即句子中用了代词(“我、你、他、这、那”等),但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造成意思不明白。
例:小东和小军放学后到他家写作业。
二、改病句的三个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缩句子、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三、分类练习(一)成份残缺1、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2、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3、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4、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二)用词不当1、我们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学生”。
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4、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5、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三)搭配不当1、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2、“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城外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
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四)重复罗嗦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篇一:小学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题(二)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员。
9、老人和年青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目。
10、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五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及错别字练习(有答案)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语义(词意)重复、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指代不明、不合事理。
你知道病句常常会用到哪些修改符号吗?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一)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方法:补。
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用词不当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一)成分残缺(二)用词不当(三)语义(词意)重复(五)前后矛盾(六)词序颠倒(七)指代不明(八)不合事理练习:一、修改下列病句:1、她做了两个孩子喜欢吃的菜。
2、徐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3、通过努力,使我的作文大大进步了。
4、植树节那天,我加入了植树活动。
5、他们讨论并听取了这个报告。
6、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7、王老师和同学的感情非常深刻。
8、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
9、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10、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11、小红出席了市第三届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
12、小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3、老师提出的问题,李林答得对答如流。
14、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长城是唯一的一处。
15、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16、电脑的作用非常广大。
17、小明的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18、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19、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0、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二、修改下列病段。
1、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接过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
王老师说:“你一题错了,订正了吗。
”我慢不经心的回答,“没有。
”王老师严厉地说:“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
”我只好拿出试卷,把试题从做一遍。
从此,我端正了有错毕改的好习惯。
2、我写的一遍作文“我爱故乡的梧桐树”在作文比赛中中奖了。
晚上,我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想象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当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希望你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就”。
3、在<<学雷峰树新风>>活动中,学校展现了一批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每天任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后。
总是奈心地帮助应病缺课王少立同学。
见沙波这么帮助自己,感动极了。
4、下课了,我的作业还没做完,看到同学们玩得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样子和一阵的欢笑声,可是我有点沉不气了,便拿过同桌的作业钞了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病句修改专项练习题1. 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
(修改病句)(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
(改为“被”字句)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B .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D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3.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造纸术及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②这幅画大约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③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缸闲着一口。
④我要及时改正问题,发现问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肯定李宁大概是生病了。
B .一排排松树挺立在风雪中。
C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5. 修改病句。
①纸上到处满是红色的圈。
______②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③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
______④我非常庆贺,自己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教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______⑤经过老师的帮助,终于有了进步。
______6. 句子训练①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缩句)②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修改病句)③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改为把字句)7. 读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______。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3)每天早上去锻炼身体。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8. 修改下面的病句①我改正并认识了错误。
②他的作文显著地提高了水平。
五年级修改病句及答案五年级修改病句及答案1、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改:苏州.杭州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2、上星期去植树了.改:我上星期去植树了.3、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改: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电影.4、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改:我班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5、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改:我的桌上有一只小泥猴.6、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改:这是一本有趣的神话故事书.7.同学们热火朝天地正在打扫教室.改: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扫教室.8.读了《普罗米修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改:读了《普罗米修斯》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9.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改: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事.10.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改:今天下了一上午的雨.1、语序颠倒(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6、不合逻辑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歌声嘹亮”.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三、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一个意思,不仅可以用这一种句式来表达,也可以选用另一种句式来表达.如“我们把书看完了”也可以说成“书被我们看完了”;“商店里的东西很多”也可以说成“商店里的东西真不少”.不过由于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情调、语体色彩,修辞作用也就不一样.因此,说话作文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精心选择和变换最合适最有表现力的一种句式来表达.句式有多种,如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一般句式和特殊句式等等.掌握了各种句式变化的规律,就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句式,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1、肯定句变换为否定句同样一句话,既可用肯定句式表达,也可用否定句式表达,但后者比前者语意要轻些.在将肯定句变为否定句时,要注意不可将句子的意思弄反了.这座大楼的外观好看.用否定句式来表达,可以说“这座大楼的外观不难看”,却不能简单地加入否定短语“不好看”,说成“这座大楼的外观不好看”.这样,虽然也是否定句,但将句子的意思说反了.这个句子还可以用双重否定句式来表达,双重否定表达的肯定的意思,可以说成“不得不承认这座大楼的外观很好看.”意思与原句无异,语气却更强些.2、长句变换为短句面对一个复杂的长句,首先要找出它的主干,然后再分清是句子的主干还是枝叶部分复杂,把复杂的部分变成分句,长句也就变为短句了.①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和松坡,渭河平原上游的竹林、村庄和市镇,都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句子的主干是“远峰和松坡,竹林、村庄和市镇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复杂的部分是主语,主语是由并列短语充当的.我们可以把并列短语拆开,让它同谓语组成几个分句,把这个长句变成下面这个短句.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和松坡,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渭河平原上游的竹林、村庄和市镇,也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②当我们从燃烧着的山东土地向中原地区挺进的同时,在雄伟的山海关下,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在水网纵横的江汉淮河之间,在丘陵连绵风沙蔽日的西北高原上,一幅历史大进军的壮丽图画,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版图上展开了.句子的主干是“一幅历史大进军的壮丽图画,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版图上展开了”,主语前面有5个状语,把状语同谓语相结合,就可以构成几个分句了.当我们从燃烧着的山东土地上向中原地区挺进的同时,一幅历史大进军的壮丽图画,在雄伟山海关下展开了,在辽阔华北平原上展开了,在水网纵横的江汉淮河之间展开了,在丘陵连绵风沙蔽日的西北高原上展开了,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版图上展开了.3、短句变换为长句要把几个短句概括、组织成一个长句,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中心句,然后把其他句的内容作为句子成分组织到这个中心句里.在变换时要注意句子的通顺.把下面3个句子改为一个单句,内容不能改变.①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③我们要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把②句作为中心句,①③句作为长句的定语,写成: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在组织句子时可以调整、删减、增加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意思.仿用句式指的是根据提供的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写另一个句子.仿写时要注意所写的句子尽量与提供的句子做到几个相同,自述大致相同,句式相同,结构也大致相同.例如: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内容要照应,并构成排比句.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灿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 ,友谊如 ,我们 , .所给例句用了比喻,仿写的句子也应当用上比喻,比喻后面的句子应当同比喻有关联,内容上要照应.题目要求仿写的句子要同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仿写的句子的结构同例句也要相同.仿写示例如下: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是今年《考试说明》增加的内容.“扩展语句”要注意合理性.根据所给语句,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不可以漫无边际地随意地想.“压缩语段”要把握住语段的中心意思,关键语句及有效信息,并要按规定的字数完成.以上是整理了五年级修改病句及答案,有帮助到你吗?。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语义(词意)重复、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指代不明、不合事理。
你知道病句常常会用到哪些修改符号吗?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一)成分残缺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
”——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方法:补。
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
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
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
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用词不当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
”——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2、方法:换。
换词搭配法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
某些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成病句。
经常出现的病句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修改时,一般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
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
例: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句中“树立”和“计划”搭配不当,根据句子意思,应保留“计划”,就应将“树立”换成“制定”.句子改成: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再如: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
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
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曲”等就可以了。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三、类型三:(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2、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三)语义(词意)重复1、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2、方法:删。
即繁就简法。
“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
重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
例: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
改为“我第一个发言。
”或“我首先发言。
”再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显得意思重复了。
这个句子可改为:我不禁笑出声来。
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1:“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四、类型四:(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四)归类不当1、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2、方法:删。
五、类型五:(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五)前后矛盾矛盾。
应该删掉“上午”,或将“一天”改为“半天”。
句子改为:我今天看了一天的书。
或我今天上午看了半天的书再如: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这个句子前半句讲明是“全班同学”都去,但后半句又说“张军”留在教室里。
一前一后,显然产生了矛盾。
也许,写这句话的人是为了有意识地强调突出“张军”未去,但不管怎样,句子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着的。
如果确实为了强调的话,我们不妨这样改正:全班其他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2、方法:前后矛盾的病句,也可用删的办法或换的办法。
这类句子首先要解开矛盾,就是找出一句话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的地方,使前后意思统一的方法。
一句话的前言后语要一致,要和事实相符。
否则,就会出现前后矛盾,与事实不符的语病。
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
”——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六、类型六:(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2、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六)词序颠倒1、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句中“两辆新旧电动车”是指四辆电动车,“两辆”和“新旧”顺序颠倒了,应是“新旧两辆”。
所以句子调整为“新旧两辆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再如: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
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通。
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
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呢?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了。
因此,全句改为: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
2、方法:调。
即调整词序法。
调整词序法,就是指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
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
因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
”——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
”——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七、类型七:(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七)指代不明1、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2、方法:“加”或“改”。
如果是缺人称指示代词,要补充完整,用“加”法;如果是地点指示代词,要用“改”法。
八、类型八:(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
2、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八)不合事理1、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
句中强调列举的是各种蔬菜。
什么是蔬菜?西瓜和苹果?这两样东西事实上是属于水果类,放在蔬菜类就不合事理了。
修改时,可以去掉两样东西,也可以保留(根据需要而定)。
采用后一种修改方式的句子为:地里种着西红柿、扁豆、黄瓜、茄子、西瓜、苹果等各种瓜果蔬菜。
再如: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句中既然“月圆如镜”就不会看到“繁星满天”,事实上是月明星稀,所以句子可以删掉“月明星稀”。
2、方法:不符合事理的病句也可采用不同方法修改。
不符合事理也称逻辑混乱,它是由于对事物本身认识不够造成的。
修改此类病句时,首先要全面了解事物并掌握其本质,也就是我们方法中所讲的重新认识,然后把句子叙述清楚。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练习:一、修改下列病句:1、她做了两个孩子喜欢吃的菜。
2、徐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3、通过努力,使我的作文大大进步了。
4、植树节那天,我加入了植树活动。
5、他们讨论并听取了这个报告。
6、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7、王老师和同学的感情非常深刻。
8、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
9、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10、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11、小红出席了市第三届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
12、小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3、老师提出的问题,李林答得对答如流。
14、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长城是唯一的一处。
15、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16、电脑的作用非常广大。
17、小明的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18、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19、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0、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