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展示——画鸟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9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美丽的鸟|冀美版(20XX年)《美丽的鸟》教学课例教材版本:课题:《美丽的鸟》授课年级:一年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课时:1课时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从欣赏大自然的小鸟入手,感受小鸟的自然美。
通过自然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对比,感受小鸟的装饰美。
自主探究其方法、规律并以此来为爱美的小鸟设计形象参加选美比赛。
主要设计了四个大的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欣赏鸟类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质疑探究小鸟美的规律和方法。
三、学生创作活动。
鼓励学生创作和别人不同创意的作品,鼓励学生创新。
四、作品的展示、交流、评价。
教材分析:古往今来,鸟儿一直是人类的朋友,鸟类优美的形态、绚丽的羽毛,婉转的鸣叫为大自然带来勃勃生机。
为人类的生活增添快乐和情趣。
人们喜爱鸟,把它写进诗歌里,编在歌曲中写入故事里,赋予鸟类人的情感和语言,鸟也是艺术家喜爱表现的题材。
孩子们对鸟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鸟儿成为他们童年不可缺少的伙伴。
因此,本课题的设立能极大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心愉悦的体验,业为学生的创作提供较为广阔的想象和个性发挥创造的空间。
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鸟的图片,目的是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
2、《鹭鸶》是一幅农民画,起色彩鲜艳、形式感很强,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3、学生作品从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其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
本课在学生学生对鸟的认识和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绘画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且大多数学生对美术还保持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愿学、乐学。
孩子们对鸟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
鸟儿成为他们童年不可缺少的伙伴。
因此,本课题的设立能极大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心愉悦的体验,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较为广阔的想像空间。
教学目标: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小鸟,表达自己的情感;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锻炼学生大胆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中国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中国画》的文章3篇, 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篇1】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中国画》李爱华教师主持本次会议,大连教育学院鲁毅教师和王述海主任分别讲话。
艺术家常庆利先生举办了《中国无骨写意花鸟画》讲座,担当首次6周的专家训练。
今日,国内有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常庆利先生担当这次中国画校本课联盟的专家领导。
常教师以观物澄心为主题,以数十年的绘画和人生经历为线索,带着教师们擦亮眼睛,专心感受世界的意思。
常教师学习古人无骨法融合新时代精神,崇尚写生,熟读诗歌,体验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绘画风格融合南北自成一派。
在整个讲座中,教师传达了人生的看法和坦率的品德,承受了3小时以上的训练,与会教师们凝合精神,听取和感悟,翻开了中国画学习的新阶段。
依据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良学校美育工作的看法》、《辽宁省中小学传统书画艺术教研联盟》的通知,大连市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的工作看法,为了传播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金普新区教科院成立金普新区中小学美术校本课联盟,跨越以学校为中心的小范围校本课程探究,联合地区同一类型的课程力气,通过地区间的校际联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老师培训、展览出版等成果金普新区中小学美术学校本科联盟包括中国画学校本科联盟、民间艺术学校本科联盟、陶艺学校本科联盟、综合材料学校本科联盟。
四个校本联盟整体负责全区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老师培训、展览出版成果。
其培训形式是通过各中小学申报加盟校本联盟,各联盟以专家培训师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师生艺术展四种形式,推动校本联盟区域性各项培训工作和成果展示。
中国画校本课联盟启动大会拉开了金普新区中小学美术校本课联盟的第一幕。
全区42所学校申报中国画校本科联盟,占中小学总数的45%。
首次申报中国画校本课联盟的教师共计115人,占美术老师总数的60%。
在传播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的感动下,中国传统艺术今日值得美术老师深化学习和继承,真诚地受到宠爱。
国画花鸟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社区学校国画花鸟朱钟德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社区学校二00九年六月序社区教育课程的发展离不开配套教材的开发和推广,教材作为课程的表现形式是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例科学的教材有利于保证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通过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也有利于推动社区学校的内涵发展。
长宁区各街镇社区学校编写的“社区教育校本教材”,是社区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结合了居民的学习兴趣、需求和社区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形式、内容和使用方式的设计上坚持服务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的,服务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及社区发展的目标;坚持把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的发展及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机整合,达到多重教育融会贯通的效果;坚持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区及社区里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要求来编制教材,体现出了差异性和特色性。
本系列校本教材是长期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志愿者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是长宁区社区学院指导下,各街镇领导大力支持下,社区教育辅导员、社区学校教师、热心社区教育事业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下形成的实践成果。
在此,谨向为长宁区社区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出版、发行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老师、志愿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希望校本教材能够为社区市民的学习带来切实的帮助,并能为社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建设学习型城区贡献力量。
上海市长宁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二○○九年六月新华路街道社区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李世樑副主任:施正陈龙珍徐联冲委员:秦琴孙洁华郭洁王祖康陈晓平本教材内容简介国画,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卓越贡献。
国画,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美的传统艺术,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艺术,充满了人了人类的智慧和哲学,成为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小鸟水墨拓印画教案教案标题:小鸟水墨拓印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水墨拓印画技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
2. 了解小鸟的基本形态特征,并能够将其表现在作品中。
3. 学习使用水墨和拓印工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水墨画纸、水墨、毛笔、拓印纸、小鸟图片或模型、水盆、毛巾等。
2. PPT或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些小鸟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观察小鸟的形态特征,如羽毛、嘴巴、翅膀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水墨拓印画的方式表现小鸟的形态特征。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水墨拓印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如如何调墨、掌握毛笔的运笔技巧等。
- 展示一些水墨拓印画的示范作品,让学生对水墨拓印画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水墨画纸、水墨、毛笔和拓印纸。
- 让学生选择一张小鸟图片或模型作为参考,用铅笔在水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小鸟的形状。
- 学生使用毛笔蘸取适量的水墨,将其均匀涂抹在小鸟形状上。
- 将拓印纸轻轻覆盖在水墨涂抹的部分,用手指或棉花轻轻按压,使水墨转移到拓印纸上。
- 小组间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5. 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水墨拓印画的基本技法和注意事项。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水墨拓印画应用到其他创作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水墨拓印画创作,可以尝试不同主题和素材。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绘画技法,如水彩画、素描等,拓宽他们的艺术表现方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关注他们是否能够准确表现小鸟的形态特征以及水墨拓印画的技法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水墨拓印画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和创作中提高了对小鸟形态特征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中国画》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的需要5.适用对象:小学生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2.掌握笔墨的运用,能够画出简单的花鸟、瓜果、昆虫等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三、教学内容1.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表现技法3.中国画的题材和画幅形式4.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5.中国画的欣赏和评价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2.讲解和演示3.互动讨论4.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2.作品评选3.课堂表现六、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画》2.教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3.参观名家作品展览4.实地写生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课时,共20课时。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单元: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单元:毛笔和墨的运用第三单元:花鸟画的基本构图第四单元:花鸟画的表现技法第五单元:瓜果画的构图与表现技法第六单元:昆虫画的构图与表现技法第七单元:山水画的基本构图第八单元:山水画的表现技法第九单元:人物画的构图与表现技法第十单元:中国画的欣赏和评价八、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考试成绩、作品评选和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提高,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媒材,通过看、画、做等方式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期目标。
总目标包括让学生认识中国画这门民族传统艺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培养学生具有国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学期目标包括掌握工具材料的特点,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坐姿,正确的执笔、用笔和用墨方法,体验墨与彩的乐趣,初步学会墨色、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国画表现能力,会画简单的花鸟、瓜果、昆虫等。
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
课程展示评比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0.02.20
•【字号】宁教中〔2020〕4号
•【施行日期】2020.02.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中等教育,基础教育
正文
关于公布2019年度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结果的
通知
宁教中〔2020〕4号各区教育局、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有关直属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鼓励学校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我局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活动。
经学校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选和现场答辩,评选出2019年度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一等奖44个,二等奖63个、三等奖131个,现予公布(详见附件)。
希望各获奖学校和教师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课程开设质量。
各区教育局要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扶持力度。
各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研究实践,完善激励措施,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附件:2019年度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结果
南京市教育局
2020年2月20日附件
2019年度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结果
(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44个)
二等奖(63个)
三等奖(1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