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往年试题分类汇编1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9
三明一中2012年高三复习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根据大量实验事实和数据,总结得出了牛顿运动定律 B 、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15、如图所示,一斜面体M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一物体m 恰能沿此斜面体的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静止。
现增大斜面体的倾角,使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仍静止。
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 ) A 、方向水平向左 B 、方向水平向右 C 、大小为零D 、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16、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0=t 时,乙车在甲车前m 50处,它们的t 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 .在第20s 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 .在第30s 末,甲、乙两车相距100m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17.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
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
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时必须减速 (B )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加速地飞向B 处(C )月球的质量为2324GTr M π= (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Trv π2=18、一带正电的小球,系于长为L 的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线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 点,它们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E 。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4(2012全国理综).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内悬浮粒子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有个成语是“见微而知著”,对布朗运动而言,是“见著而知微”。
【答案】BD13(2012广东卷)、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 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 引力、斥力都减小D 引力、斥力都增大答案:D14(2012广东卷).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
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同内封闭的气体,再次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答案:B36(2012山东卷).(8分)【物理3-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 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20l cm =(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
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10h cm =(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075p cmHg =)○1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 ”做单位) ○2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目录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_物理学史、直线运动 (2)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2_相互作用 (5)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3_牛顿运动定律 (7)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4_曲线运动 (11)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5_万有引力与航天 (18)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6_机械能 (23)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7_静电场 (34)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9_磁场 (38)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0_电磁感应 (51)2012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1_交流电 (63)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理学史、直线运动1.(2012山东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2.(2012海南卷).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3.(2012海南卷).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XXK]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4.(2012上海卷).小球每隔0.2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 =10m/s 2)(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5.(2012上海卷).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学科(新课标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15.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
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
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 A.380V和5.3AB.380V和9.1AC.240V和5.3AD.240V 和9.1A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2012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人教版)课时训练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第二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本卷共12小题全部为选择题,共120分)1.图10-2-19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A 为升压变压器,其输入功率为P 1,输出功率为P 2,输出电压为U 2;B 为降压变压器,其输入功率为P 3,输入电压为U 3.A 、B 均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图10-2-19A .P 1>P 2B .P 2=P 3C .U 2>U 3D .U 2=U 3解析:由变压器原理知,P 1=P 2=P 3+ΔP =P 4+ΔP ,U 2=U 3+ΔU ,选C.答案:C2.(2010·天津理综,7)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 1、L 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 1、V 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 1、A 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10-2-20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 )图10-2-20A .A 1示数变大,A 1与A 2示数的比值不变B .A 1示数变大,A 1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C .V 2示数变小,V 1与V 2示数的比值变大D .V 1示数不变,V 1与V 2示数的比值不变解析: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不变,即V 1示数不变,因U 1U 2=n 1n 2,故V 2示数不变,V 1与V 2示数的比值不变,D 对.S 闭合使负载总电阻减小,I 2=U 2R ,所以I 2增大.因I 1I 2=n 2n 1,所以A 1示数增大,A 1与A 2示数比值不变,A 对. 答案:AD3.如图10-2-21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1∶n 2=4∶1,原线圈ab 间接一电压为u =2202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灯泡L 标有“36 V 18 W ”,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处在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5 A ,灯泡L 刚好正常发光,则()图10-2-21A .滑动变阻器R 消耗的功率为36 WB .定值电阻R 0的电阻值为19 ΩC .流过灯泡L 的交变电流频率为25 HzD .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上滑时,灯泡L 的亮度变暗解析:本题考查理想变压器及电路的动态分析的相关知识.根据电流表示数和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1 A ,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灯泡所在支路电流为0.5 A ,故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为0.5 A ,电压为36 V ,根据P =UI 可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18 W ,故A 错;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为55 V ,则R 0两端电压为19 V ,R 0的电阻为19 Ω,故B 正确;原副线圈电流的频率应相同为50 Hz ,故C 错误;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阻值增大,则并联电阻的阻值变大,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变大,灯泡将变亮,故D 错误,此题为中等难度题.答案:B4. 如图10-2-22所示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B .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损耗的C .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D .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解析:根据P =I 2R 可知,在电流I 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电阻R 可以减少电路上的电能损失,而R =ρL S,所以增大输电线横截面积S 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A 对;由公式P =I 2R 可得,若设输送的电功率为P ′,则P =P ′2U 2R ,可见,在输送电压U 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P ′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大,C 错误.答案:ABD5. 如图10-2-23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输入的交变电压保持恒定.则当开关S 合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0-2-22图10-2-23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原线圈的电流增大C.流过R1的电流不变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解析:本题考查交流电.由于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回路中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上电流增加,但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R1两端电压不变,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选项C正确;由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输出电压不变,电流增加,输出功率增加,选项D错误.答案:BC6. (2010·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如图10-2-24,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触头P与线圈始终接触良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通过电路中A、C两处的电流分别为I A、I C则I A>I CB.若仅将触头P向A端滑动,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图10-2-24 C.若仅使电阻R增大,则原线圈的输入电功率增大D.若在使电阻R增大的同时,将触头P向A端滑动,则通过A处的电流增大解析:自耦变压器是指它的绕组是初级和次级在同一绕组上的变压器.通过改变初、次级的线圈匝数比的关系来改变初、次级线圈两端电压,实现电压的变换.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其匝数成正比.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正弦交变电压,若仅将触头P 向A端滑动,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选项B正确.答案:B7.“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山东省某公司向灾区北川捐赠一批柴油发电机.该柴油发电机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表所示.现在用一台该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 m,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GBCZ60型单股铜导线,该型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2.5×10-4Ω/m.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 kW,当这些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20 AB.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为8 000 WC.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是300 VD.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交流电,则输出电压最大值是300 V解析:I 线=I 0=P 0U 0=4.4×104220A =200 A ;线路损失功率P 线=I 2线R 线=8 000 W ,线路两端电压U =I 线R 线=40 V ,所以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60 V ;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交流电,则输出电压最大值是260 2 V.答案:B8.如图10-2-25甲所示,为一种可调压自耦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线圈均匀绕在圆环型铁芯上,若AB 间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转动滑动触头P 到如图甲中所示位置,在BC 间接一个55 Ω的电阻(图中未画出),则()图10-2-25A .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u =2202sin(25πt )VB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C .流过电阻的电流接近于4 AD .电阻消耗的功率接近于220 W解析:由题中图乙可知正弦交流电的周期T =0.04 s ,则f =1T=25 Hz ,ω=2πf =50π rad/s ,所以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2202sin(50πt )V ,A 错误,B 正确;从题图甲中可以看出,自耦变压器的副线圈的匝数约是原线圈匝数的12,故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约为110 V ,流过电阻的电流约为2 A ,C 项错误;电阻消耗的功率P =U 2I 2=220 W ,D 项正确.答案:BD9. (2010·海南卷,9)如图10-2-26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 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电压表读数为6 V ,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4 2 VB .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C .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D .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解析:本题考查变压器的原理以及交流电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交变电流的认识和理解.因为电压表的读数为6 V ,则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6 V ,由U 1U 2=n 1n 2, 图10-2-26故U 1=4U 2=24 V ,所以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U m =2U 1=24 2 V ,所以选项A 正确;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则U 2增大,由I 2=U 2R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所以选项B 不对;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则电压值不变,当负载电阻R 变大时,则I 2=U 2R,电流变小,故P 1=P 2=U 2I 2,所以输入功率也减小,所以选项C 错;若负载电阻R 不变,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输出电压也变为原来的2倍,I 2=U 2R则输出电流也变为原来的2倍,故输出功率P 2=U 2I 2变为原来的4倍,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AD10.(2011·临沂模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 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 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 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P 20R U 22B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P 20R U 21C .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D .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解析:设发电厂输出功率为P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ΔP =P -P 0,ΔP =I 2R =P 2R U 21,A 、B 项错误;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可以减小导线上的电流,故可以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C 项正确;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少,则发电厂输出的总功率减少,故可提高输电的效率,D 项错误. 答案:C11.如图10-2-27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 1、L 2、L 3为三只规格均为“9 V 6 W ”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接入如图10-2-28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10-2-27 图10-2-28A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B .电压表的示数为27 2 VC .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9 V 的电容器恰能正常工作D .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解析: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是9 V ,三只规格均为“9 V 6 W ”的相同灯泡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2 A ,A 正确;电压表示数为有效值27 V ,B 错;副线圈两端电压最大值是9 2 V ,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9 V 的电容器不能正常工作,C 错;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02 s ,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D 正确.答案:BC12.一个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示波器,绘制出了一个原、副线圈 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输出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10-2-29所示(图线为正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20sin(100πt )VB .接在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7.1 VC .该变压器原线圈输入频率为50 HzD .接在副线圈两端的阻值为20 Ω的白炽灯消耗的功率为2.5 W解析:由图象知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10 V ,周期为4×10-2 s ,其角速度ω=2πTrad/s ,则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20sin(50πt )V ,A 项错误;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U =102V ≈7.1 V ,B 项正确;该交变电压的频率f =1T =25 Hz ,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C 项错误;计算白炽灯的功率要用有效值,P =U 2R=2.5 W ,D 项正确. 答案:BD图10-2-29。
四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一:直线运动泗县二中倪怀轮一.2012年高考题精选1.(2012·上海物理)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取10m/s2)()(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答案:C2. (2012·海南物理)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 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
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 ) 答案:C3.(2012·山东理综)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AC4. (2012·江苏物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5. (2012·上海物理)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
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0.8 10s 和14s 二.2011年高考题精选1.(2011海南物理)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答案:BC 2(2011安徽理综卷第16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
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答案)及解析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恒定电流电路内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任何位置的电荷都不可能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此时导内的电场的分布和静电场的性质是一样的,电路内的电荷、电场的分布都不随时间改变,电流恒定.(1)a. 写出图中经△t 时间通过0、1、2,3的电量0q ∆、1q ∆、2q ∆、3q ∆满足的关系,并推导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0I 和各支路电流1I 、2I 、3I 之间的关系;b. 研究将一定量电荷△q 通过如图不同支路时电场力做功1W ∆、2W ∆、3W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由此进一步推导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U 1、U 2、U 3之间的关系;c. 推导图中并联电路等效电阻R 和各支路电阻R 1、R 2、R 3的关系.(2)定义电流密度j 的大小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电流强度I 与导体横截面S 的比值,设导体的电阻率为ρ,导体内的电场强度为E ,请推导电流密度j 的大小和电场强度E 的大小之间满足的关系式.【答案】(1)a.0123q q q q ∆=∆+∆+∆,0123 I I I I =++ b.123W W W ∆=∆=∆,123U U U == c. 1231111R R R R =++ (2)j E l ρ= 【解析】 【详解】(l )a. 0123q q q q ∆=∆+∆+∆03120123q q q qI I I I t t t t∆∆∆∆====∆∆∆∆ ∴0123 I I I I =++即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 123W W W ∆=∆=∆理由:在静电场和恒定电场中,电场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和初末位置有关. 可以引进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压)的概念.11W U q ∆=∆,22W U q ∆=∆,33W U q∆=∆ ∴123U U U ==即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c. 由欧姆定律以及a 、b 可知:1231111R RR R =++ (2)I j S =,U I R=,U EL =,L R S ρ= ∴j E lρ=2. 4~1.0T 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 (4)磁场反向,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解析】(1)当B =0.6T 时,磁敏电阻阻值约为6×150Ω=900Ω,当B =1.0T 时,磁敏电阻阻值约为11×150Ω=1650Ω.由于滑动变阻器全电阻20Ω比磁敏电阻的阻值小得多,故滑动变阻器选择分压式接法;由于x VA xR R R R >,所以电流表应内接.电路图如图所示.(2)方法一: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磁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30.4515000.3010R -=Ω=Ω⨯,230.911516.70.6010R -=Ω=Ω⨯,331.5015001.0010R -=Ω=Ω⨯,431.791491.71.2010R -=Ω=Ω⨯,532.7115051.8010R -=Ω=Ω⨯, 故电阻的测量值为1234515035R R R R R R ++++=Ω=Ω(1500-1503Ω都算正确.) 由于0150010150R R ==,从图1中可以读出B =0.9T 方法二:作出表中的数据作出U -I 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电阻(略).(3)在0~0.2T 范围,图线为曲线,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非均匀变化);在0.4~1.0T 范围内,图线为直线,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4)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加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相等,故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无关.本题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为背景,考查了电学实验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从新材料、新情景中舍弃无关因素,会看到这是一个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问题,及如何根据测得的U、I值求电阻.第(3)、(4)问则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敏度和创新能力.总之本题是一道以能力立意为主,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建模能力的一道好题.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6.0V,内电阻r=1.0Ω,外电路的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求:(1)通过电阻R的电流Ⅰ;(2)在内电阻r上损耗的电功率P;(3)电源的总功率P总.【答案】(1)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5A;(2)在内电阻r上损耗的电功率P为0.25W;(3)电源的总功率P总为3W.【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2)r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I2r=0.5×0.5×1=0.25W,(3)电源的总功率为:P总=IE=6×0.5=3 W.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4.有三盘电灯L1、L2、L3,规格分别是“110V,100W”,“110V,60W”,“110V,25W”要求接到电压是220V的电源上,使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可以使用一直适当规格的电阻,请按最优方案设计一个电路,对电阻的要求如何?【答案】电路如图所示,电阻的要求是阻值为806.7Ω,额定电流为A.【解析】将两个电阻较大的电灯“110V 60W”、“110V 25W”与电阻器并联,再与“110V100W”串连接在220V的电源上,电路连接如图所示,当左右两边的总电阻相等时才能各分压110V,使电灯都正常发光.由公式P=UI得L1、L2、L3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A=A,I2==A=A,I3=A=A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I=I1﹣I2﹣I3=A=AR==Ω=806.7Ω答:电路如图所示,电阻的要求是阻值为806.7Ω,额定电流为A.【点评】本题考查设计电路的能力,关键要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知道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设计好电路后要进行检验,看是否达到题目的要求.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1mA,R1=900Ω,R2=100 999Ω.(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答案】(1)电压表 1 V (2)电流表 1 A【解析】【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即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时,应将电流表与电阻串联,改装为电流表时,应将电流表与电阻并联.【详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当S1和S2均断开时,G与R1串联,此时为电压表,改装后电压流表量程为:U=I g(R1+R g)=0.001×(100+900)=1.0V;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当S1和S2均闭合时,G 与R 2并联,此时为电流表,改装后电流表量程为:I=I g +I R2=I g +2g gI R R =0.001+0.001100100999⨯=1.0A ; 【点睛】明确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和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的含义,理解电压表与电流表改装的原理.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 形光滑导体框固定在水平面上,宽度为L ,一端连接的电阻为R 。
高考物理试卷物理数学物理法题分类汇编一、数学物理法1.如图所示,圆心为O 1、半径4cm R =的圆形边界内有垂直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B 1,边界上的P 点有一粒子源,能沿纸面同时向磁场内每个方向均匀发射比荷62.510C/kg qm=⨯、速率5110m/s v =⨯的带负电的粒子,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
其中沿竖直方向PO 1的粒子恰能从圆周上的C 点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的匀强电场(忽略边缘效应)。
两平行板长110cm L =(厚度不计),位于圆形边界最高和最低两点的切线方向上,C 点位于过两板左侧边缘的竖线上,上板接电源正极。
距极板右侧25cm L =处有磁感应强度为21T B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EF 、MN 是其左右的竖直边界(上下无边界),两边界间距8cm L =,O 1C 的延长线与两边界的交点分别为A 和O 2,下板板的延长线与边界交于D ,在AD 之间有一收集板,粒子打到板上即被吸收(不影响原有的电场和磁场)。
求:(1)磁感应强度B 1的方向和大小;(2)为使从C 点进入的粒子出电场后经磁场偏转能打到收集板上,两板所加电压U 的范围; (3)当两板所加电压为(2)中最大值时,打在收集板上的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η。
(可用反三解函数表示,如π1arcsin 62=)【答案】(1)11B =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1280V 2400V U ≤≤;(3)17arcsinarcsin168π+【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可知,粒子在圆形磁场区域内运动半径r R =则21v qvB m R=得11T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如图所示211()22L qU y mR v=⋅且要出电场04cm y ≤≤在磁场B 2中运动时22v qvB mr=合,cos v v a =合 进入B 2后返回到边界EF 时,进出位置间距2cos y r a ∆=得22mv y qB ∆=代入得8cm y ∆=说明与加速电场大小无关。
2009—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相互作用2011年高考试题1(2011安徽).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21.(18分) 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8m/s 2) (1)作出m-l 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解析:Ⅰ.(1)如图所示 (2)0.248~0.2624(2011海南).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
在绳子距a 端2l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
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12m m 为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αα==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121sin 2m m α==,选C 5(2011海南).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解析:斜劈和物块都平衡对斜劈和物块整体受力分析知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选A19(2011山东).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a 、b 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0≠fa F ,b 所受摩擦力0=fb F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 A .fa F 大小不变 B .fa F 方向改变 C .fb F 仍然为零 D .fb F 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对b 进行受力分析,剪断前b 受重力、支持力、向左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由于它所受摩擦力0=fb F ,所以弹簧的拉力和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将右侧细绳剪断瞬间,绳的拉力消失,但弹簧的拉力不变,所以b 受摩擦力fb F 方向向右,C 错误,D 正确;由于细绳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fa F 大小不变,A 正确,B 错误。
1(2011江苏)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旵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 .2sin mg α B . 2s mgco αC . 1tan 2mg αD .1t 2mgco α答案:A9(2011江苏).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
现将质量分别为M 、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
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 .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C .M 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D .m 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答案:AC2010年高考试题1、(全国卷2)17.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 ,水的密度为310kg/3m 。
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 .2⨯910- C B. 4⨯910- C C. 6⨯910- C D. 8⨯910- C 【答案】B【解析】带电雨滴在电场力和重力最用下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电场力和重力必然等大反向mg=Eq ,则339944410 3.14103341010r mgq C EE ρπ--⨯⨯⨯====⨯。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电场力与平衡条件的结合。
(新课标卷)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2121F F l l -- B 、2121F F l l ++ C 、2121F F l l +- D 、2121F F l l -+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l l k F -=,)(022l l k F -=,解得:k=2121F F l l +-。
(新课标卷)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1 B、212- D 、答案:B解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N 、摩擦力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60sin (60cos 0101F mg F -=μ,)30sin (30cos 0202F mg F +=μ,联立解得:=μ2(上海理综)7.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根条形磁铁,磁铁中央正上方用绝缘弹簧悬挂一水平直导线,并与磁铁垂直。
当直导线中通入图中所示方向的电流时,可以判断出( )。
A .弹簧的拉力增大,条形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 .弹簧的拉力减小,条形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C .弹簧的拉力增大,条形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D .弹簧的拉力减小,条形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答案:A(上海物理)25.如图,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在水平方向夹角为030,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杆上,在大小不变的拉力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为使拉力做功最小,拉力F 与杆的夹角a=____,拉力大小F=_____。
【解析】⎩⎨⎧==00mgsin30Fcos mgcos30Fsin αα,060=α,mg F 3=,mgh W =。
因为没有摩擦力,拉力做功最小。
本题考查力的分解,功等。
难度:中等。
(上海物理)31.(12分)倾角037θ=,质量M=5kg 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 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2sin370.6,cos370.8,10m /g s ==取),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
【解析】(1)隔离法:对木块:1sin mg f ma θ-=,1cos 0mg N θ-= 因为212s at =,得2/a m s = 所以,18f N =,116N N =对斜面:设摩擦力f 向左,则11sin cos 3.2f N f N θθ=-=,方向向左。
(如果设摩擦力f 向右,则11sin cos 3.2f N f N θθ=-+=-,同样方向向左。
) (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11s sin 67.6N f N co f N θθ==+= (3)木块受两个力做功。
重力做功:sin 48G W mgh mgs J θ=== 摩擦力做功:32f W fs J =-=-合力做功或外力对木块做的总功:16G f W W W J =+= 动能的变化2211()1622k E mv m at J ∆==∙= 所以,合力做功或外力对木块做的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增加),证毕。
(天津卷)11.(18分)如图所示,质量m 1=0.1kg ,电阻R 1=0.3Ω,长度l=0.4m 的导体棒ab 横放在U 型金属框架上。
框架质量m 2=0.2kg ,放在绝缘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相距0.4m 的MM ’、NN ’相互平行,电阻不计且足够长。
电阻R 2=0.1Ω的MN 垂直于MM ’。
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T 。
垂直于ab 施加F=2N 的水平恒力,ab 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始终与MM ’、NN ’保持良好接触,当ab 运动到某处时,框架开始运动。
设框架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1)求框架开始运动时ab 速度v 的大小;(2)从ab 开始运动到框架开始运动的过程中,MN 上产生的热量Q=0.1J ,求该过程ab 位移x 的大小。
解析:(1)ab 对框架的压力11F m g =①框架受水平面的支持力21N F m g F =+②依题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框架受到最大静摩擦力2N F F μ=③ab 中的感应电动势E Blv =④MN 中电流12EI R R =+⑤MN 受到的安培力F IlB =安⑥框架开始运动时2F F =安⑦由上述各式代入数据解得6/v m s =⑧(2)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122R R Q Q R +=总 ⑨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112Fx m v Q =+总 ⑩代入数据解得1.1x m =⑾(江苏卷)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 )13mg (B )23mg (C )6(D )93.D 难度:中等 本题考查力的平衡或力的合成。
【解析】03cos30,F mg F ==。
选D (福建卷)16.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物体在t=0到t=12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A .18mB .54mC .72mD .198m【命题特点】本题属于多过程问题,综合考查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需要考生准确分析出物体在每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性质。
【解析】拉力只有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由静止开始运动0-3s 时:F=f max ,物体保持静止,s 1=0;3-6s 时:F>f max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2248s m m f F a =-=-=v=at=6m/s m at s 9322121222=⨯⨯==6-9s 时:F=f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s 3=vt=6×3=18m9-12s 时:F>f ,物体以6m/s 为初速度,以2m/s 2为加速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m at vt s 2732213621224=⨯⨯+⨯=+= 所以0-12s 内物体的位移为:s=s 1+s 2+s 3+s 4=54m ,B 正确 【答案】B【启示】多过程问题能体现考生的判断力,组合题能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这类题目复习中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