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8
2006级职业中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二〇〇六年十一月2006级职业中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为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数控加工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与数控设备调试、维护和维修人员。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调试、维护和维修工作,也可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数控编程、数控改造、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1、掌握机械制造和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
2、掌握数控加工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了解现代制造技术有关知识。
4、了解数控加工生产组织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四、能力结构1、具备初级钳工、车工和维修电工的基本技能。
2、具备数控加工或数控设备维修中级工操作技能。
3、具备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工艺编制、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的基本能力。
4、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能力。
5、具有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A、必修课(一)文化基础课程1、德育(124学时)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法纪法制教育,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创业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教材:职业道德与礼义规范(南京版)法律基础知识(北师大版)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北师大版)哲学基础知识(高教版)就业与创业指导(苏大版)2、体育与健康(124学时)教材:国家规划教材《体育》,全国职业高级中学体育课教材编写组编,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数控实训教师工作计划1. 前言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控实训是数控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数控实训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数控实训教师,我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4)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5) 为学生提供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3. 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需要认真设计并安排教学内容。
数控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程序运行和调试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教学相关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具和设备等知识。
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其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基础上,我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数控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操作演示、实操训练和实例分析等。
我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全面。
同时,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5. 教学手段在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手段。
数控实训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学PPT、实验设备、实训工具、模拟软件等。
我将确保教学手段的全面配备和功能完善,以满足教学需要。
另外,我还会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手段,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6.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报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高职)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在数控加工、数控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领域从事数控编程、数控设备操作、数控设备调试、CAM软件的应用及面向机电数控行业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或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与调试、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系统加工类参数调整、数控机床维护等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职业岗位要求)(一)职业岗位知识要求1、掌握数控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数控机床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数控编程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数控机床维护的知识和技术;(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1、具有数控机床操作的能力;2、具有数控机床编程的能力;3、具有数控机床调整的能力;4、具有数控机床维护的能力;5、具有选择、使用和维护其它有关数控设备的能力;(三)职业岗位素质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2、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文化基础,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3、具备较强的技术综合实现能力和技术规范实施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三、学制三年四、职业能力分解与职业资格证书 (一)职业能力分解1、职业能力体系(附图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 基础素质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扩展能力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课程类别与名称理论教学学时实践学时总学时1.公共基础课(522) (558)政治理论36 36英语252 252高等数学144 144法律基础36 36计算机文化基础54 36 902.专业基础课(486) (112) (598)计算机技术基础54 36 90机械制图54 36 90工程力学54 10 64机床与液压系统36 36机械工程材料54 10 64机械设计基础54 54机械制造基础54 54电工电子技术基础90 10 100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6 10 463.专业课(342) (118) (460)机床电器控制与PLC 36 10 46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36 36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54 42 96CAD/CAM软件软件应用72 42 114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36 18 54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36 6 42先进制造技术概论36 36专业英语36 36六、主要课程简介1.高等数学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分析与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控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而且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控实践教学模式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数控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操作、调试和维修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理论基础,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4. 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三、数控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内容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课程体系: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包括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设备操作、数控设备维护等课程。
(2)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
(3)师资队伍: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服务。
2.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1)数控编程: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数控编程任务。
(2)数控加工: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
(3)数控设备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控设备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进行设备操作。
(4)数控设备维护:让学生了解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设备维护。
3. 实践教学方式设计(1)项目驱动教学: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分组讨论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工厂等实地参观学习,了解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数控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实施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教学时间、内容、考核方式等。
2024年中职数控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技术理论知识。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设计与工艺优化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数控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开展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教学教学内容: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组成、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功能键的介绍、数控机床的操作和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等。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演示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机床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 数控编程与编程技术的教学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编程语言的介绍、编程规范、数控编程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引导学生进行编程实践,提升编程技术。
3.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优化的教学教学内容: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与设计、刀具和夹具的选择与设计、加工参数的调整与优化等。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独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并进行工艺优化。
4. 数控加工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教学教学内容:数控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如加工精度不达标、工件表面质量差等。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
5. 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的教学教学内容:数控机床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故障模拟和实际维护操作,培养学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1. 期中考试考核内容: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核形式:机床操作和编程实操。
2. 期末考试考核内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设计与优化、问题分析与解决、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等。
考核形式: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
3. 实践项目评估评估内容:学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加工项目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烟台理工学校工学结合实施方案数控技术部2011.数控技术部工学结合实施方案开展工学结合是教学计划安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实施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断探索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实习目的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是对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
二、实习内容1、通过生产实习,感悟企业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学习企业文化;感悟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学习企业先进文化及管理理念,初步掌握生产技术。
2、通过密切接触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的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和专业素质,养成敬业爱岗精神,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学习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部分专业课程。
4、通过学习和感悟,结合专业,进一步明确本人未来的发展目标(在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零距离就业等方面怎样发展)。
三、岗位要求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
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
鉴于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1 、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
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实习单位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一线技术人员虚心求教,要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动手实践操作工作能力。
2 、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单调。
数控教学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数控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校制定了以下数控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技能,使其能够适应数字化工业生产的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数控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
2. 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包括数控机床的开机、关机、自动操作、手动操作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3. 数控编程技能包括G代码和M代码的编写规范、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数控编程思维的培养等。
4. 数控加工工艺包括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学习、数控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数控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5. 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处理包括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故障处理的方法与技巧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控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运用的技能。
2. 项目实训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周期的项目实训,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的调试、编程和加工任务。
3. 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增加其实践经验,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数控应用。
四、考核评价1.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习实践表现、课堂参与等方面的评价。
2. 课程成绩评价包括书面考试、实际操作考核、项目实训成果等方面的评价。
3. 学期综合评价根据日常表现和课程成绩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学期绩点和荣誉称号。
五、教学资源与保障措施1. 实验室建设更新购置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保证实验室设备的完善和正常运行。
2. 教材与教辅资料确定统一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辅助教材。
3.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数控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4. 学生支持服务提供学生学业辅导、实习实践指导等支持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计划按照每周2课时的标准进行教学,共计36周。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4周:数控基础知识第5-10周: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第11-16周:数控编程技能第17-20周:数控加工工艺第21-24周: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处理第25-36周:复习备考和实习实践七、总结本教学计划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技能,提高其应对数字化工业生产的能力。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性能和特点;(3)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数控编程软件;(4)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及加工过程。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数控机床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艺编制能力;(4)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生产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基本原理(1)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2)数控机床的分类及特点;(3)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功能;(4)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
2. 数控编程基础(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2)数控编程语言;(3)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4)数控编程实例。
3. 数控加工工艺(1)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2)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原则;(3)数控加工工艺分析;(4)数控加工工艺实施。
4. 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1)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2)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3)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4)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控加工基本原理、编程基础、加工工艺及机床操作与维护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编程、加工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 情境教学法:模拟实际生产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数控加工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数控加工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讲解数控编程基础,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数控编程软件。
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共7篇)第1篇: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全面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一线的中初级应用型、操作型实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设备的检测与保养、机械制造、一般工艺规程的制定,车间一级的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二、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从事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机械加工行业的应历届初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学制3年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该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应是以数控加工技术知识及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为主体,以及辅以该主体必要的支撑知识和相关技能。
构建该结构时,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但注重其实用性,体现其知识结构的少而精、少而实用、少而新的特点。
1.知识结构(1)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2)阅读机械零件的制图知识;(3)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与操作知识;1(4)掌握数控加工相关机械制造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如车工、钳工、焊工).2、能力结构(1)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2)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能力.(3)具有一般机械传动的设计与计算能力;(4)具备普通机床的操作能力;(5)具备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并获数控操作中级证书。
(此项为本专业技能的重点) 3.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2)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身体,美的心灵。
五、教学原则1、公共课知识教学要注意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衔接,以服务专业知识为出发点,以够用、适用为度。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数控技术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及考核实施方案(参考)2008.10.08数控技术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应用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
为贯彻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数控技术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由四部分组成。
金工实习6学分,实习时间6周;数控加工操作实训8学分,实习时间8周;数控自动编程实训4学分,实习时间4周;综合实训 6学分,实习时间6周。
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综合实训》教学要求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数控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
该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
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
2、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能够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与编程方法,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并能够应用CAD/CAM自动编程软件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
3、工件加工与精度检验能力掌握一种典型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机床的基本操作,按零件图纸的技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和精度检验。
4、综合能力能够针对生产实际,综合应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参与生产实践,并能够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生产中的加工操作。
数控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中技、中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或完成2学年已取得相关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的中技学生。
学制:三年(弹性),修满160学分
培养层次:预备技师+大专(函授)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方向是面向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并能够获得部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能人才。
三、培养方案
本专业面向工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生产现场,从事机床设备的操作、维护与技术改造岗位。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扎实的力学、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知识;
5.掌握数控加工过程中,程序编制的基本知识;
6.掌握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产品零件的设计与开展工艺工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7.掌握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护及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
8.掌握机床设备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
9.掌握有关职业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
10.了解一定的现代企业运作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操作1~2种通用机床的能力;
2.具有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
3.具有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调试和检测的能力;
4.具有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熟练使用如MasterCAM、UG、Pro/e等CAM软件的能力;
5.使用企业中常用的CAD软件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并绘制各种机加工零件图、装配图及产品的三维视图的能力;
6.具有一般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7.具有正确使用电工仪器仪表和常用测试仪器在本专业中应用的能力;
8.通过国家英语三级考试;
(三)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备从事机床数控方面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职业能力要求
1.广东省普通高校计算机能力二级证书,高级CAD绘图员证书;
2.数控车工高级证书,维修电工证书;
3.数控装调维修高级工或数控铣床高级工证书(三年级第一学期分专业方向);
※“一专多能”:可选考高级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高级CAM)及助理模具设计师,或高级维修电工证书。
四、主要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
本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382 学时,课程分为八个层次:“二个平台、二个方向、二个模块、二个选修”:
公共基础平台:高等数学、公文及论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一)(二)、哲学、大学物理、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专业公共平台:机械制图与互换性、电工及电子学、机械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C语言程序设计、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专业英语等。
专业技术方向模块一(数控维修技术方向):变频技术、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学、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机械维修等。
专业技术方向模块二(机电一体化方向):单片机应用模块、自动化控制应用模块、变频与人机工程学。
专业选修模块:工装夹具设计、高速多轴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
高级技能模块:入学教育与军训、高级CAD,车铣工工艺与技能、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安全用电与电拖、中级维修电工与技能、高级数控车工技能训练、高级数控铣工技能训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
预备技师四新模块:数控原理与系统调试、数控加工技师综合实训、自动化控制综合实训、气
液与PLC综合技能、高级数控装调维修、技师应知模块等。
技能选修模块:特种加工工艺与技能、四轴五轴加工技能、高级维修电工技能、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模具设计技能等。
2.课时分配表
3.学分分配表
五、高级部2009级数控技术专业(2+3)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续表:高级部2009级数控技术专业(2+3)综合实践教学进程表
六、教材选用
七、其他说明
1.毕业资格:学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1)学生必须修完教学进行表中的所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证培训等学分不低于160学分。
2)获得数控车工中级证书、维修电工证书,以及数控铣床高级工证书或数控装调维修高级工。
2.本计划在2009级开始实施。
3.学生所修课程均应参加考核,并结合平时学习情况评定学习成绩,成绩在及格以上,方可获得有关课程的学分。
考核不及格的课程,学生应根据学校的规定可以参加2次补考或重修,以取得规定的学分。
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学分,均应填在学生成绩登记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