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
总结
一、音乐基础知识
1. 音符和节拍符号
- 音符的种类:整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 节拍符号:4/4拍、3/4拍、2/4拍等
2. 节奏和音高
- 节奏:快慢、强弱和停顿的组成
- 音高:音符高低的变化
3. 音乐的速度和音量
- 速度:表达快慢的标志,如快板、行板等
- 音量:表达声音大小的标志,如强弱记号
二、音乐的分类与形式
1. 音乐的分类
- 古典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时期音乐、浪漫音乐等- 流行音乐:摇滚乐、流行乐等
2. 音乐的形式
- 曲式:A曲、AABB曲、三段曲等
- 歌曲的结构:前奏、主歌、副歌和尾声
三、乐器和音乐家
1. 常见乐器
- 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
- 管乐器: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
- 打击乐器:钢琴、鼓、钹等
2. 著名音乐家
- 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
- 现代音乐家:迈克尔·杰克逊、艾尔顿·约翰等
四、音乐的欣赏与表达
1. 音乐的欣赏
- 音乐的要素:旋律、节奏、和声等
- 音乐的表达:情感、形象等
2. 音乐表达形式
- 演奏:合奏、独奏等
- 唱歌:独唱、合唱等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研究和理解音乐知识。
七年级音乐复习知识点七年级音乐课程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元素、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七年级音乐课程的复习知识点。
一、音乐元素音乐元素是音乐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音高、音长、音量、音色和节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音高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音长是指声音持续的时间,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而节奏则是指音乐中的节拍和拍子。
掌握这些基本的音乐元素对于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非常重要。
二、音乐基本理论在音乐学习中,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比如,基本的调式,包括大调、小调,以及音阶和音程等。
此外,还需要对和声和旋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和声规律和旋律构成。
三、音乐文化音乐是一门文化,学习音乐文化有助于学生在了解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著名作曲家和作品,例如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以及一些著名的音乐节和音乐厅等。
学生还需要了解西方音乐文化和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些基本差异,比如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乐器和音乐表演方式。
四、音乐史音乐史是音乐发展的历史,学生需要了解音乐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和事件,包括古希腊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理解音乐史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音乐表演技巧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音乐表演技巧,包括音乐技术、发声技巧、节奏掌握和表达感情等方面的内容。
也需要学生多多进行音乐表演和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表演水平。
以上就是七年级音乐复习知识点的介绍,希望广大学生对于这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能够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
初中音乐考试复习提纲推荐一、基本知识1、演唱形式:齐唱、合唱、独唱、重唱、对唱、轮唱2、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3、中国戏曲艺术: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昆曲15册京剧:《我不挂帅谁挂帅》《穆桂英挂帅》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铡美案》选段《智斗》《沙家浜》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根据现代京剧《红灯记》编曲越剧:《十八相送》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16册黄梅戏:《满工对唱》《天仙配》选段18册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花木兰》选段18册昆曲:《望家乡,去路遥》《林冲夜奔》选段18册4、中国民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山歌:《黄河船夫曲》《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信天游5、地方民歌13册《牧马之歌》《褐色的鹅》哈萨克族冬布拉《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手鼓《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14册《十送红军》江西民歌《龙船调》湖北民歌《欢乐歌》江南丝竹特点:清新流畅优美典雅细腻15册《正月十五那一天》《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嘎达梅林》蒙古族民歌马头琴交响诗《我的祖家是歌乡》高山族民歌《五指山歌》黎族民歌《雨打芭蕉》广东民间音乐《八骏马》福建民间音乐16册《阿西里西》彝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苗族民歌《瑶族舞曲》瑶族民歌民族管弦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彝族民歌《五月蝉虫唱得好》侗族民歌17册《黄河水手歌》陕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在银色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甘民歌18册《我的家乡多美好》《乌苏里船歌》赫哲族民歌《阿里郎》《迎春谣》朝鲜族民歌伽倻琴6、外国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男低音《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我的太阳》男高音《美丽的村庄》意大利《森林之声》波兰民歌7、17、18册理论基础知识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
源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的名称为李斯特所创。
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本文档旨在归纳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对音乐课程进行复和总结。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由音高、音长、音色、节奏和强弱组成。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对于理解和演奏音乐非常重要。
- 音高:音符的高低,分为高音和低音。
- 音长:音符的时间长短,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 音色:不同乐器演奏出的声音质地各不相同。
- 节奏:音符排列的规律和有序性。
- 强弱:演奏时的音量变化,包括强音和弱音。
二、音乐符号与乐谱研究乐谱是研究音乐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音乐符号:- 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 休止符:表示停顿的音符,包括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
- 谱号:标记音符所在音高位置的符号,包括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 连线:用于连接同一音高的音符。
- 符尾:用于改变音符的音长。
三、音乐的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表示音乐的有规律的重复性。
了解节拍有助于正确演奏音乐。
- 拍子:音乐中的重复性,通常用数字表示拍子的分割方式。
- 节奏:音符排列的有序性,包括拍子中的强拍和弱拍。
- 节拍器:用于帮助精确掌握节拍的工具,如节拍器或节拍棒。
四、简单的音乐乐器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介绍了一些简单的音乐乐器,了解这些乐器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 木琴:由木头制作而成,演奏时用槌子敲击琴键产生声音。
- 三弦:一种民族乐器,有三根弦,演奏时用指弹或拨弦。
- 手风琴:一种键盘乐器,演奏时用手指按压按键产生声音。
- 小提琴:弦乐器中的一种,演奏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产生声音。
五、音乐的分类与风格音乐的分类和风格种类丰富多样,研究不同的音乐风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 古典音乐:古老而纯粹的音乐形式,有着丰富的作曲家和作品。
- 流行音乐:流行于当代的音乐形式,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 民族音乐:不同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艺术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美术基础知识回顾
1. 视觉艺术基本概念回顾
- 线、色彩、形状、质地等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 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绘画艺术回顾
- 素描技法复:线条、明暗、透视等
- 水彩画基础知识回顾:颜料、调色、笔触等
3. 中国画和西洋画回顾
- 中国画的特点、工具、技法和题材
- 西洋画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艺术家代表作
第二部分:音乐基础知识回顾
1. 音乐的基本要素回顾
- 音高、音速、音色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 乐谱的基本符号和标记
2. 乐器分类和特点回顾
- 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等常见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 中国音乐和西洋音乐回顾
-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乐器和曲调
- 西洋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作曲家和代表作品
第三部分:戏剧基础知识回顾
1. 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回顾
- 戏剧的定义、元素与表现形式
- 话剧、歌剧、舞剧等不同类型戏剧的特点和创作过程
2.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回顾
- 中国传统戏曲的分类、表演形式和角色扮演
- 西方戏剧的发展历史、剧作家和经典作品
第四部分:舞蹈基础知识回顾
1. 舞蹈的基本要素回顾
- 舞蹈的节奏、姿态、动作等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表达
- 舞蹈动作的编排和演示技巧
2. 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回顾
- 中国传统舞蹈的分类、风格和表演形式
- 西方现代舞的发展历史、流派特点和舞者代表作品
以上提纲为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艺术课程的复习内容,旨在帮助
学生回顾和强化在美术、音乐、戏剧和舞蹈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作,提升艺术表达能力。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音乐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是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其中包括音高、音长、节奏、音色和强弱。
音高表示音调的高低,音乐中用音符和谱号来表现;音长表示音符演奏的时长,常用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等;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音色是指乐器与人声发出的声音的特色;强弱则是音乐在演奏时所使用的力度。
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
二、音乐的节拍和拍子节拍是音乐进行的基本单位,而拍子则是按照节拍的规律进行组合的。
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让学生通过身体节拍、口颂和乐器创作等方式感受和理解节拍和拍子的概念。
在练习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节拍和拍子的知识创造自己的节奏模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乐谱的阅读与演奏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也学习了乐谱的阅读和演奏技巧。
乐谱是用谱号和音符来表示音乐的符号系统,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读谱,并能够准确地演奏出乐曲。
通过学习乐谱,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演奏要求,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四、音乐的风格和流派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也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和代表性的音乐流派。
学生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了解和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五、音乐与文化的联系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音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会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和音乐节庆等,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音乐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综上所述,初一上册的音乐课程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以及对音乐基本元素、节拍和拍子、乐谱的阅读与演奏、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以及音乐与文化的联系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发展,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初一音乐复习专题
引言
初一音乐复专题旨在帮助初一学生复音乐知识,巩固他们在音
乐课上所学的内容。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在这个专题中应该复的主要
内容和复策略。
复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等的概念和基本理解。
2. 乐器分类:了解各种常见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 音乐元素:复音乐中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强弱等。
4. 音乐作品欣赏:研究欣赏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了解它们的
背景和特点。
5. 音乐历史: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
和代表作品。
复策略
- 制定复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复时间,分配合理的研究任务。
- 研究整理笔记:复课堂上的笔记,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复资料。
- 制作记忆卡片:将重要的概念、定义和例子写在卡片上,反
复查看和背诵。
- 合理安排练时间:针对不同的复内容,进行相关的练和测试。
- 与同学互动:与同学一起讨论、合作研究,互相帮助理解和
记忆知识。
总结
初一音乐复专题是巩固和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重要机会。
通过
合理的复内容和策略,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
步研究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大全本文档旨在总结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1. 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符: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
- 节拍:音乐的基本节奏单位,用来指导演奏的速度和力度。
- 调式:音乐的调性,用来决定音乐作品的基本音阶和和声特点。
2. 乐器分类与特点- 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使用弓或手指弹奏,音色温暖。
- 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通过呼吸和指法产生声音,音色明亮。
- 铜管乐器:如小号、大号,通过嘴唇震动产生声音,音色宏亮。
- 打击乐器:如鼓、琴,通过敲打或弹奏产生声音,音色多变。
3. 音乐的表现形式- 旋律: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一系列音符组成,具有一定的音高和节奏。
- 和声:多个声部同时进行的音乐表现形式,增强音乐的厚度和层次感。
- 节奏:音乐中的时间感和重复性,决定了音乐的节拍和基本韵律。
- 速度:音乐的演奏速度,如快板、慢板等。
- 力度:音乐的音量大小和强弱程度。
4. 音乐的流派与代表作品- 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突出对旋律、和声和乐器表现的追求。
- 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稻香》,以流行曲风和歌词表达青春、爱情等内容。
- 民族音乐:如中国的《二泉映月》,展现了民族文化和乐器的独特魅力。
5. 音乐的欣赏与表演- 音乐欣赏: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欣赏其中的旋律、和声和表达情感。
- 音乐表演: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展示个人或团体的音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或向老师提问。
初一上册音乐知识点归纳总结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初一上册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概念。
下面是对初一上册音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音乐元素音乐由多个元素组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节拍和音色。
旋律是一系列有机地连接的音符组成的主题,具有表达情感的能力。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包括音符的长短和重弱。
和声指的是多个音符同时演奏时所形成的和谐效果。
节拍是音乐中的稳定脉动,使人能够感受到节奏的规律和呼吸。
音色是每个乐器或声音独特的质感。
2. 乐器分类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等,通过拉动或弹拨琴弦发出美妙的音响。
木管乐器包括长笛、单簧管和双簧管等,通过吹气进入管内震动发出声音。
铜管乐器包括小号、长号和大号等,演奏时通过吹气震动乐器内部管道。
打击乐器包括鼓、钹和木琴等,通过敲击或摩擦发出声音。
3. 音乐音高与音符音乐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音符是音乐中表达音高和持续时间的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
音符的不同排列和连接形成了不同的节奏和旋律。
4. 节拍与拍号音乐中的节拍是音乐运动的基本单位,包括强拍和弱拍。
拍号是用来表示节拍规律的符号,一般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如4/4、3/4等。
4/4拍表示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3/4拍表示每小节有三个四分音符。
5. 音乐符号与乐谱音乐符号用来表示音高、音长、节奏和演奏技巧等信息。
常见的音乐符号包括谱号、音符、间隔和音符连接线等。
乐谱是音乐的书写形式,用来记录音乐作品的各个部分和演奏指导。
6. 音乐节奏与编曲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音乐有了起伏和动感。
编曲是对原有音乐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和改编,可以通过改变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手法来营造不同的音乐效果。
7. 音乐风格与作曲家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包括古典音乐、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等。
初一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要点
本文档归纳了初一音乐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和要点,具体如下:
一、音乐基础知识
1. 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和音乐形式。
2. 音乐符号包括音符、休止符、调号、节拍号等。
3. 曲调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
二、乐器分类与特点
1. 乐器可分为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
2. 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3. 管乐器通过气流的振动发声,如长笛、小号等。
4. 键盘乐器通过按键的敲击或压制发声,如钢琴、电子琴等。
5. 打击乐器通过敲击或摩擦发声,如鼓、钹等。
三、音阶和调式
1. 音阶是一个音高递增的音符序列。
2. 常见的音阶包括自然大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等。
3. 调式是音乐中常用的音阶模式,如大调、小调等。
四、音乐节奏
1.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包括强弱、快慢等元素。
2. 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通常用拍号表示。
3. 不同的节拍组合形成不同的节奏型,如2/4、3/4、4/4等。
五、音乐形式
1. 音乐形式指音乐中不同部分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2. 常见的音乐形式有二段、三段、套曲等。
以上是初一音乐上册的知识点归纳要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
1.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有三种:一段体A 二段AB 三段体ABA或(ABC).
2.变声期的年龄,男生 11-14岁, 女生 12-15岁.
3.歌曲《飞来的花瓣》演唱形式是 合唱,音乐结构二段体.
4.背写歌曲《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2/4拍,D大调(中速),壮大
行进。音乐结构:ABA(三段体)
5.《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界50年代),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
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现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人
民对祖国的歌唱和歌颂,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行进风格。
6.《伏尔塔瓦河》中听到的乐器:长笛,大管,竖琴,小提琴,大提琴,大鼓,
三角铁。
7.列举其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爱我中华》 《祝福祖国》 《祖国,你好》
《中国,我爱你》管弦乐《红旗颂》等。
8.《西风的话》演唱情绪:抒缓柔情,速度:中速稍慢,曲作者:黄自。
9.《金色的秋天》演奏形式:小提琴和钢琴。
10.《庆丰收》 《丰收锣鼓》演奏形式:民乐合奏。
11.《丰收锣鼓》演奏乐器出现顺序:堂鼓,唢呐,箱子,一胡,云锣。
12. 歌曲《牧歌》属于蒙古族民歌,2/4拍,音乐结构:段体,情绪情感:辽阔,
宽广,演唱形式:独唱,风格:地力民族风格。蒙古族民歌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
短调两种旋律形态。
13.《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曲作者:清水修。
14.《划船曲》是印度尼西亚民歌。
15.《清津浦船歌》属于朝鲜民歌,表现朝鲜半岛清津浦渔人劳动生活的情景,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清津浦人的生活。
16.《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孟加拉国民歌。
17.《竹板琴合奏》泰国民间乐曲。
18.把歌曲和相应的演唱形式用直线连接起来。
曲目 演唱形式
《飞来的花瓣》 女声独唱
《祝福祖国》 合唱
《校园的早晨》 对唱
《河边对口曲》 二重唱
《保卫黄河》 轮唱
《我的太阳》 男声独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齐唱
《我的祖国》 领唱加合唱
19.把曲目于对应的乐器连接起来。
《牧童短笛》 小提琴
《姑苏行》 唢呐
《万马奔腾》 钢琴
《思乡曲》 笛子
《百鸟朝凤》 马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