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政法
- 格式:ppt
- 大小:617.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一、填空题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_权利_____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物_、行为和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性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__特别行政法______。
二、单选题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三、多选题1、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BD)。
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形式变更D.内容变更四、简答1、简述行政法法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填空题1、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_适当____的问题。
二、单选题1.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D )。
A.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B.行政法的基本内容C. 行政处罚的原则 D.行政法治的原则三、简答题1、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第二编主体论第三章行政主体一、填空题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_相对方_申请为前提。
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____。
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_中央_____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4、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__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____。
二、多选题1、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ABCD)。
A.适应需要原则B.精简原则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的原则2、垂直领导就是由于业务关系极为密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采取直接组织与指挥,权力高度集中。
如(AB)。
A.民航B.铁路C.国家科委D.国家体委三、简答题1、简述行政主体特征。
第四章 行政组织法的一般原理一、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1.行政机关(1)行政机关的界定行政机关是指为了实现行政目的而依法设置的,承担行政事务并能独立进行管理的基本组织体。
(2)对行政机关概念的分析①行政机关是两人以上的组织体,不是指某一职位。
②行政机关是为实现行政目的而依法设置。
③行政机关是担当一定行政事务、享有一定行政权限的组织。
担当行政事务、享有行政权限是行政机关的本质特性。
④行政机关是能独立进行管理的组织。
只有行政机关才能代表国家或地方独立进行管理。
⑤行政机关管理行为的结果归于国家。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关代表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行为的后果应当归属于它所代表的国家。
(3)我国行政机关的范围我国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下属的能够独立管理的部门。
2.行政机关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从静态看,行政组织是担当行政事务,行使行政权的各级人民政府及下属行政机关的综合体。
从动态上看,行政组织就是对公共行政的组织。
行政机关和行政组织的区别:①行政机关是一个静态的组织形态;行政组织则包含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②行政组织是行政机关的组合体,是一个由行政机关组成的系统;行政机关是行政组织中最小的基础单位,不能再分解。
③行政组织担当的行政事务具有整体性,享有的行政权也是全方位的;行政机关担当的行政事务具有部分性,享有的行政权通常仅为某一方面。
(2)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通常是指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区别表现在:行政机关是能独立对外管理的基础单位;行政机构作为行政机关的内部组成部分,只是作为行政机关的一部分而存在,只能代表所在的行政机关对外管理,不能独立行使职权。
(3)行政机关与公务员公务员是行政机关内部承担公务的除公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由公务员组成,是公务员的集合体,但公务员并不是行政机关。
在法律上,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进行管理,公务员执行公务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所在的行政机关。
七年级下册道法法律的必背知识点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律的含义与作用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公布并实施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
二、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等特征,严格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三、法律的形式法律的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等,它们在不同层级公民生活中各有其作用。
四、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公民享有法律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法律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和公共利益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章民法一、民法的含义民法是调整民间个人之间财产关系及其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总称,其中包括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等。
二、物权法物权法规定了物品的归属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基本权利,是保障个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
三、合同法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民间经济发展的保护。
四、侵权法侵权法规定了在民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侵害他人权益的活动行为以及其法律责任,起到了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作用。
第三章刑法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做罪刑不负债原则等,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
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刑罚、赔偿损失等。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法律,不然将会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
第四章行政法一、行政法的含义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职权与权限,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行政机关的职权与权限行政机关的职权与权限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应该依据的法律规范,公民可以通过这一规范保障自己和社会公共权益。
三、行政管理行为行政管理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所采取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公民和法人都需要严格遵守。
总结以上为七年级下册道法法律的必背知识点,公民应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维护自己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每个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第⼀节概述 ⼀、⾏政⽴法:指国家⾏政机关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政法规、规章的活动。
在静态上,⾏政⽴法也指⾏政机关依法制定的⾏政法规和规章。
⼆、⾏政⽴法的性质:⾏政⽴法即具有⽴法的性质,是⼀种从属性⽴法⾏为;同时⼜具有⾏政的性质,是⼀种抽象⾏政⾏为。
三、⾏政⽴法的分类: 1、⼀般⾏政⽴法与特别⾏政⽴法; 2、中央⾏政⽴法与地⽅⾏政⽴法。
3、执⾏性⽴法和创制性⽴法。
第⼆节⾏政⽴法的体制 ⼀、⾏政⽴法的体系:国务院制定⾏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直属机构制定部门规章;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省、⾃治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民政府制定地⽅政府规章。
⼆、⾏政⽴法的权限划分:有权制定⾏政法规、规章的⾏政机关根据组织法和特别授权法确定的权限进⾏⾏政⽴法。
三、⾏政⽴法的效⼒层级:⾏政法规必须符合宪法、法律,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规章必须符合⾏政法规,地⽅政府规章还必须符合地⽅性法规,前者不能与后者相抵触。
第三节⾏政⽴法的程序 ⼀、⾏政⽴法规则:⾏政⽴法规划分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政⽴法的起草: 1、政府主管部门起草; 2、政府法制部门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学者参加的专门⽴法起草⼩组起草。
三、征求意见; 1、听取⼀般群众的意见; 2、听取有厉害关系的个⼈、组织的意见 3、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四、协商:对于涉及其他主管部门的业务或者与其他部门关系密切的⾏政⽴法,与有关部门协商。
五、审查和审议: 1、送政府法制部门审查; 2、报送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审议。
六、发布:在政府公报上或通过新闻媒介发布。
第四节⾏政⽴法的效⼒ ⼀、⾏政⽴法的⽣效时间:⾏政⽴法通常⾃发布之⽇起⽣效,但有时相应⽴法另定⽣效⽇期。
⼆、⾏政⽴法的失效时间:⾏政⽴法失效有四种情况: 1、授权法规定的授权时效届满; 2、新法废除旧法; 3、相应⽴法规定的社会事实已消灭或效果已完成; 4、法规清理中宣布废⽌相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