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细胞的分离与破碎-2
- 格式:ppt
- 大小:8.89 MB
- 文档页数:78
《生化分离工程》思量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内容?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普通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普通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 4 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 PH、凝结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特点: 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 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谢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份、无机盐等; 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 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张力等非常敏感; 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普通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
惟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干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
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
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 50%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份占总成本的 40~80%;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 70~90%。
显然开辟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者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浮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份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①加热法。
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
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结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
生物分离工程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复习题1.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在生物技术领域,通常将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称作生物加工过程,包含优良生物物种的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过程(酶反应、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等)及目标产物的拆分提纯过程,后者又称作下游加工过程。
生物产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对生物产品要求的严格性。
因此导致下游加工过程的成本往往占整个生物加工过程成本的大部分。
生物拆分工程研究的根本任务:设计和优化拆分过程,提升拆分效率,增加拆分过程步骤,延长拆分操作方式时间,达至提升海口收率与活性、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生物拆分工程的特点就是什么?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3.生物拆分工程可以分成几大部分,分别包含哪些单元操作方式?生物拆分过程通常分后四步:1.固-液拆分(不溶物的除去)Vergt、过滤器、细胞碎裂目的就是提升产物浓度和质量2.铀(杂质斯维恰河)离子交换吸附、萃取、溶剂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3.纯化色谱、电泳、结晶以上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
4.精制结晶、干燥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1)产品价值(2)产品质量(3)产物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边线(4)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边线(5)主要杂质独有的物化性质就是什么?(6)相同拆分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上述问题的考虑将有助于优质、高效产物分离过程的优化。
5.生物分离效率有哪些评价指标?目标产品的浓缩程度――浓缩率m2.目标产物的拆分提纯程度――拆分因子或拆分系数α3.回收率rec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复习题1.简述细胞破碎的意义一、细胞破碎的目的由于存有许多生化物质存有于细胞内部,必须在提纯以前将细胞碎裂,并使细胞壁和细胞膜受相同程度的毁坏(减小通透性)或碎裂,释放出来其中的目标产物,然后方可展开抽取。
第一章绪论1、何谓生物分离技术?2、生物分离技术特点的特点是什么?3、生物分离技术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4、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5、简述生物分离工程的发展动向。
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1、何谓过滤、沉降;沉降与离心的异同?2、简述过滤的基本形式。
3、凝聚和絮凝的区别有哪些?4、简述过滤、离心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
5、简述细胞破碎的意义。
6、常用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第三章萃取1、液-液萃取的分类?2、何谓萃取的分配系数?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乳化现象,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乳化现象?4、何谓超临界流体萃取?其特点有哪些?5、何谓双水相萃取?常见的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其成相机理如何?6、反胶团的构成以及反胶团萃取的基本原理第四章膜分离1、什么是膜?2、简述膜分离技术的分类3、基本的膜材料有哪些?4、常用的膜组件有哪些?5、何谓反渗透?实现反渗透分离的条件是什么?6、电渗析的工作原理?第五章吸附与离子交换1、什么是吸附过程?吸附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划分的?2、什么是吸附等温线?其意义何在?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亲和吸附?其特点有哪些?4、什么是离子交换?离子交换的机理是什么?5、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如何测定?6、基本的离子交换操作是怎样的?7、什么是离子交换的选择性?其选择性受哪些因素影响?第六章结晶1、结晶操作的原理是什么?2、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3、结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4、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有哪些?5、绘制饱和温度曲线和过饱和温度曲线,并标明稳定区、亚稳定区和不稳定区。
6、常用的工业起晶方法有哪些?7、重结晶的概念第七章干燥1、干燥的概念2、干燥的基本流程3、物料中所含水分的种类有哪些?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的概念4、了解干燥曲线,并结合干燥速率曲线说明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特点5、干燥设备选型的原则是什么?6、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食品分离技术自测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平衡分离过程2.速率控制过程二、填空1、食品分离过程是熵的过程,必须外加能量才能进行。
2、食品分离通常来说要达到下列两个目的:,.3、随着社会地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业上形成的分离技术越来越多,但从本质上来说,所有分离技术都可分为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传质分离又分为和4、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5、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方法可分为、、三、判断题1、分离剂是分离过程的推动力或辅助物质,它包括质量分离剂和能量分离剂。
()2、机械分离过程的分离对象是有两相组成的混合物。
()3、单元操作侧重分离方法的共性规律,而分离过程则侧重分离方法的个性规律。
()四、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A过滤B超滤C蒸馏D萃取2、以下不属于平衡分离过程的是A离子交换B色谱C结晶D干燥五、简答题1、分离过程有哪些基本原则?2、食品分离过程特点是什么?3、评价一种食品分离技术的优良,可从哪几方面来考虑?4、简述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细胞的破碎与细胞分离一、名词解释凝聚絮凝差速离心分离:离心速度逐渐提高,样品中组分按大小先后沉降。
区带离心分离:借助离心管中的梯度介质,经高速离心将样品中组分分离。
二、选择题1、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破碎。
A、珠磨法B、高压匀浆法C、A与B联合D、A与B均不行2、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A高压匀浆法B.超声破碎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挤压法3、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A.加热B絮凝C.离心D.调pH4、下列物质属于絮凝剂的有()。
A、明矾B、石灰C、聚丙烯类D、硫酸亚铁5、哪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C.渗透压冲击法D.酶解法6、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A.酵母菌B大肠杆菌C.巨大芽孢杆菌D.青霉三、判断题1.细胞破碎时破碎率越大,细胞中大分子目的物得率越高。
()2.G-菌细胞膜网状结构不及G+菌的坚固,故较易破碎。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简述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内容。
答:基本涵义:生物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生物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液)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质的技术过程。
内容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泡沫分离、萃取分离、沉淀(析)分离、膜分离、层析(色谱)分离、电泳分离技术以及产品的浓缩、结晶、干燥等技术。
2、物质分离的本质是有效识别混合物中不同溶质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和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实现溶质间的分离或目标组分的纯化。
请从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几个方面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答: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是: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差速离心与超离心、膜分离、凝胶过滤等;2)根据分子电离性质(带电性)差异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及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如溶剂提取法、逆流分配法、分配层析法、盐析法、等电点沉淀及有机溶剂分级沉淀等;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如选择性吸附与吸附层析等;5)根据配体特异性进行分离,如亲和层析法等。
填空题:1.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回收率:一是提高每一级的回收率,二是减少操作步骤。
2、评价一个分离过程效率的三个主要标准是:①浓缩程度②分离纯化程度③回收率。
判断并改错: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高,所需的能耗越高,回收成本越大。
(×)改: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低。
选择题:1. B 可以提高总回收率。
A.增加操作步骤B.减少操作步骤C.缩短操作时间D.降低每一步的收率2.分离纯化早期,由于提取液中成分复杂,目的物浓度稀,因而易采用( A )A、分离量大分辨率低的方法B、分离量小分辨率低的方法C、分离量小分辨率高的方法D、各种方法都试验一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概念题: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多孔性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被截留,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