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整理-中学教育-中学德育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中学德育

第一节品德心理与发展

◆考点 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考点 2:品德的心理结构:(2013上简答)

(1)道德认识(核心部分):人们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一个人自觉的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到的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信心、决心、恒心。

(4)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根本):对他人和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考点 3: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1)依从(从众和服从)

(2)认同(实质: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师徒与榜样一致)

(3)内化(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认同的观点和自己原有观点融为一体。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考点 4: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考点 5: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两难故事)

第三节德育

◆考点 1: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学校德育由政治教育(方向)、思想教育(基础)、法制教育(保障)和道德品质教育(核心)四个部分构成。

◆考点 2: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理想和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制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考点 3: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1)生命教育;

(2)生活教育;

(3)生存教育

(4)安全教育

(5)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考点4:德育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中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考点 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上简答)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知—道德认识,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基础;

(2)情—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3)意—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行—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5)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不断前进的过程。

◆考点 6:中学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倡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

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

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品德。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把各个方面对学生

的教育影响加以阻止、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保障学

生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考贯彻要求(2014下)

(5)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既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重视组织

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

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7)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

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

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

使二者有机结合。

◆考点 7: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各科教学(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考点 8: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通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2012上简答)

①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②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③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模范法注意以下几点:

选好学习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仰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2013下简答)

(4)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