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考研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考研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考研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操作系统考研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第五章存储管理

一.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

A.页表(页表寄存器)

B.快表

C.存储键

D.索引动态重定

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

B、重定位

C、物理化

D、逻辑化

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时间

D.加速地址转换

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1

A.地址分配

B.地址映射

C.地址保护

D.地址越界

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

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

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

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

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

B.最佳适应法

C.最坏适应法

D.循环首次适应法

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

B.1024M

C.10G

D.10G+1M

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

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

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

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

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

2

A.ROM

B.RAM

C.CPU

D.虚拟存储器

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

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

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

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

B.程序链接时

C.程序装入时

D.程序运行时

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

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

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

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A.可重入的

B.可重定位

C.可动态链接

D.可静态链接

16.虚存管理和实存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3

A.虚存区分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实存不分;

B.实存要求一程序在内存必须连续,虚存不需要连续的内存;

C.实存要求一程序必须全部装入内存才开始运行,虚存允许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装入;

D.虚存以逻辑地址执行程序,实存以物理地址执行程序;

17.在下列有关请求分页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程序和数据是在开始执行前一次性装入的

B.产生缺页中段一定要淘汰一个页面

C.一个被淘汰的页面一定要写回外存

D.在页表中要有“中段位”.“访问位”和“改变位”等信息

18.LRU置换算法所基于的思想是()。

A.在最近的过去用得少的在最近的将来也用得少

B.在最近的过去用得多的在最近的将来也用得多

C.在最近的过去很久未使用的在最近的将来会使用

D.在最近的过去很久未使用的在最近的将来也不会使用

19.在下面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4

A.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在内存

B.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

C.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一直驻留在内存

D.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

20.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改变位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

B.内存分配

C.页面换出

D.页面调入

21.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访问位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

B.内存分配

C.页面换出

D.页面调入

22.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辅存始地址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

B.内存分配

C.页面换出

D.页面调入

23.适应于请求段的内存分配方法是()。

A.首次适应和最佳适应

B.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

C.首次适应和固定分区 C.最佳适应和可变分区

5

24.在请求分页管理中,已修改过的页面再次装入时应来自()。

A.磁盘文件区

B.磁盘对换区

C.后备作业区

D.I/O缓冲池

25.选择在最近的过去使用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

A.Opt.

B.LRU

C.MFU

D.LFU

26.选择在最近的过去最久未访问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

A.Opt.

B.LRU

C.MFU

D.LFU

27.程序动态链接的时刻是()。

A.编译时

B.装入时

C.调用时

D.紧凑时

28.虚存的可行性基础是()。

A.程序执行的离散性

B.程序执行的顺序性

C.程序执行的局部性

D.程序执行的并发性

29.虚存最基本的特征是()。

A.一次性

B.多次性

C.交换性

D.离散性

30.在下列关于虚存实际容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于外存(磁盘)的容量

6

B.等于内.外存容量之和

C.等于CPU逻辑地址给出的空间的大小

D.B.C之中取小者

31.实现虚存最主要的技术是()

A.整体覆盖

B.整体对换

C.部分对换

D.多道程序设计

3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

A.按地址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B.始端指针表指向最大空闲区

C.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D.寻找从最大空闲区开始

33.采用()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分页式存储管理

B.分段式存储管理

C.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

34.下面哪种内存管理方法有利于程序的动态链接?

A.分段存储管理

B.分页存储管理

C.可变分区分配

D.固定分区分配

7

3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36.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充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37.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224

B.216

C.28

D.232

38.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实现存储保护

B.实现程序浮动

C.扩充辅存容量

D.扩充主存容量

39.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进程分配到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

A.减少

B.增加

C.无影响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0.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8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复习过程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1.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虚地址、地址变换、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2.1 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

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2 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 内碎片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外碎片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 2.2.1 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作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等: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 优点:易于实现,开销小。 缺点主要有两个: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2.2.2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要求分配,或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实用干货)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练习题 2014-05-28 11:29:09| 分类:试题 |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活动目录 2. 域 3. OU 4.NTFS 5. 动态磁盘 6.基本磁盘 二、填空题:

1. 操作系用是_____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_____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_____和____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3.Web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_____模式。 4.基于微软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了4代_____、_____、_____、_____ 5.Windows Server 2003的4各版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主要有9个,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windows Server 2008 R2 版本共有6个,每个windows Server 2008 R2都提供了关键功能,这6个版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windows Server 2008 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只能安装在____文件系统分区。 9. windows Server 2008 有多种安装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常规的使用DVD启动

存储管理习题整理(DOC)

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计算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解: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125C(H)。 分析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和页内地址。 由已知条件“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可知页号部分占5位;由“每页为1KB”,1K=210,可知内页地址占10位。由“内存为16KB”,可知有16块,块号为4位。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0 1010 0101 1100 ,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划线部分为页内地址,编码“000 10”为页号,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2。查页表,得到物理块号是4(十进制),即物理块地址为:01 00 ,拼接块内地址10 0101 1100,得01 0010 0101 1100,即125C(H)。 (1分),得01 0010 0101 1100(1分),即125C(H)(1分)。 2、设某程序大小为460字,并且他有下面的存储访问序列: 10、11、104、170、73、309、185、245、246、434、458、364 设页面大小是100字,请给出该访问序列的页面走向,又设该程序基本可能用内存是200字,采用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求出其缺页率。如果采用最佳置换算法(OPT),其缺页中断率又是多少?(注:缺页率=缺页次数/访问页面总数) 、现有一个作业,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已为其主存分配,建立的段表内容如下: 注:括号中第一个元素为段号,第二个元素为段内地址。 解:

历年操作系统考研真题.docx

注:所附答案为个人整理,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OS 一、试题 23. 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 进程与进程II. 处理机与设备 III. 处理机与通道IV. 设备与设备 A. I、II和III B. I、II和IV C. I、III和IV D. II、III和IV 24.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25.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 2 B. 3 C. 4 D. 5 【解析】3k<8+k => k<4(n个进程共享m个同类资源,若每个进程都需要用该类资源,而且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之和小于m+n。则该系统不会因竞争该类资源而阻塞。) 26.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代码保护 C. 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27.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段长最大是()。 A. 2的8次方字节 B. 2的16次方字节 C. 2的24次方字节 D. 2的32次方字节 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29.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 110,170,180,195,68,45,35,12 B. 110,68,45,35,12,170,180,195 C. 110,170,180,195,12,35,45,68 D. 12,35,45,68,110,170,180,195 30.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31.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A. 0、1 B. 1、1 C. 1、2 D. 2、1 32.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A. 逻辑设备名 B. 物理设备名 C. 主设备号 D. 从设备号 45.(7分)三个进程P1、P2、P3互斥使用一个包含N(N>0)个单元的缓冲区。P1每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一、选择 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 A.页表(页表寄存器) B.快表 C.存储键 D.索引动态重定 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 B、重定位 C、物理化 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时间 D.加速地址转换 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 B.地址映射 C.地址保护 D.地址越界 7.在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 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 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 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 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A.首次适应法 B.最佳适应法 C.最坏适应法 D.循环首次适应法 9.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 B.1024M C.10G D.10G+1M 10.用空白链记录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 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 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 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 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 A.ROM B.RAM C.CPU D.虚拟存储器 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 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 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 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 B.程序时 C.程序装入时 D.程序运行时 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 B.防止程序在存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 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 15.能够装入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A.可重入的 B.可重定位

第四章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第四章存储管理 1. C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 段式 B. 页式 C. 固定分区 D. 段页式 2.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 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 B. 磁盘空间的大小 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 调入策略 B. 地址变换 C. 替换策略 D. 调度算法 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C. 若干连续的帧 D. 若干不连续的帧 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 B. 2 C. 3 D. 4 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 B. 2 C. 3 D. 4 8.系统抖动是指 B。 A. 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 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C. 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 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 9.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 静态分区管理 B. 请求分页式管理 C. 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0.在分段管理中 A 。 A. 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 每段是等长的 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 LRU B. BF C. SCBF D. FPF 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 名称空间 B. 虚拟地址空间 C. 相对地址空间 D. 物理地址空间 13. C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 固定分区 B. 分页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练习题 2014-05-28 11:29:09| 分类:试题|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练习题、名词解释: 1. 活动目录 2. 域 3. OU 4.NTFS 5. 动态磁盘 6.基本磁盘 、填空题:

1. 操作系用是_____ 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 _________ 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 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eb 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模式。 4?基于微软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了4代 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ndows Server 2003 的4 各版本是 6. Windows Server 2008 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主要有9个,即 ______ 7. _______________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版本共有6个,每个windows Server 2008 R2 都提供了关键功能,这 6 个版本是: __ 、 ____ 、____ 、_____ 、、。 8. windows Server 2008 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______ 、____ 、___ 。Windows Server 2008 系统只能安装在____ 文件系统分区。 9. windows Server 2008 有多种安装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常规的使用DVD启动安装方式以外,还有_________ 、_____ 及_____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带答案

.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采用可重入程序是通过使用()的方法来改善响应时间的。1. B 改变时间片长短 A 减少用户数目 D 减少对换信息量 C 加快对换速度 (D可重入程序是指该程序被某进程调用,但还未结束,又被另一个进程调用。 可重入程序是通过减少对换信息量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 可重入程序主要通过共享来使用同一块存储空间的,或者通过动态链接的方式将所需的程序段映射到相关进程中去,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对程序段的调入调出。由此来减少对换信息量。 ) 2.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 A 基址寄存器和很长寄存器 B 段表 C 界限寄存器 D 上、下限寄存器 答案:B 3.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CPU在执行作业的指令时,均会核对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中止该指令的执行。 A 界限寄存器≤绝对地址≤最大地址 B 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 C 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 D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 B答案: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1.分区的定义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是把主存储器中可分配的用户区域预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一个连续区称为一个分区。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特点 (1)分区大小固定 页脚 . (2)分区数目固定。 3.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存储管理设置“分区分配表”来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表中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并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标志位。标志位为“0”表示分区空间,非“0”表示分区已被占用。当有作业要装入分区,存储管理分配主存区域时,根据作业地址空间的长度与标志为“0”的分区的长度比较,当有分区长度 能容纳该作业时,则把作业装入该分区,且把作业名填到占用标志位上。否则,该作业暂时不能装入。作业运行结束后,根据作业名查分区分配表,把该分区的 占用标志置成“0”以示空闲。 4.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 因作业存放区域不会改变,可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把作业装入所在的分区号,且把该分区的下限地址和上限地址分别送入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中。处理器执行该作业的指令时必须核对:“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如此等式不成立,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 5.为了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措施: (1)根据经常出现的作业的大小和数量来划分分区,尽可能使各个分区被充分利用。 (2)划分分区时按分区的大小顺序排列,低地址部分是较小的分区,高地址部分是较大的分区。 (3)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排成多个作业队列,每个作业队列中的各作业 依次装入一个一个固定的分区中,每次装一个作业;不同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分别依次装入不同的分区中;不同的分区中可同时装入作业;某作业队列为空时;页脚 . 该作业队列对应的分区也不用来装入其它作业队列中的作业,空闲的分区等到对应作业队列有作业时再被使用。

操作系统储存管理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 /*假定系统允许的最大作业数为n,假定模拟实验中n值为10*/ #define m 10 /*假定系统允许的空闲区表最大为m,假定模拟实验中m值为10*/ #define minisize 100 /*空闲分区被分配时,如果分配后剩余的空间小于minisize,则将该空闲分区全部分配,若大于minisize,则切割分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struct { float address; /*已分配分区起始地址*/ float length; /*已分配分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 flag; /*已分配区表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 }used_table[n]; /*已分配区表*/ struct { float address; /*空闲区起始地址*/ float length; /*空闲区长度,单位为字节*/ int flag; /*空闲区表登记栏标志,用"0"表示空栏目,用"1"表示未分配*/ }free_table[m]; /*空闲区表*/ void allocate(char J,float xk) /*给J作业,采用最佳分配算法分配xk大小的空间*/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int i,k; float ad; k=-1; for(i=0;i=xk&&free_table[i].flag==1)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if(k==-1||free_table[i].length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B) (适用班级:计网0431、计网0432、计网0433、计网0434) (注意:必须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服务器软件中哪些不属于MTA ( ) A 、 sendmail B 、postfix C 、qmail D 、imap 2. 是Internet 中主机的:( ) A 、用户名 B 、密码 C 、别名 D 、IP 地址 D 、FQDN 3.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 A 、SMTP B 、PPP C 、IP D 、FTP 4. 下面哪个配置选项在Squid 的配置文件中用于设置管理员的E-mail 地址:( ) A 、cache_effective_user B 、cache_mem C 、cache_effective_group D 、cache_mgr E 、cache_dir 5. Apache 主配置文件位于Linux 哪个目录 A 、/etc/httpd B 、/etc/conf C 、/etc/httpd/conf D 、/etc/conf/httpd 6. BIND 主配置文件位于Linux 哪个目录( ) A 、/etc B 、/etc/named C 、/etc/conf D 、/etc/conf/namd 7. Linux 最多可以设置几个DNS 服务器( ) A 、1 B 、2 C 、3 D 、10 8. 请选出创建用户ID 是200,组ID 是1000,用户主目录为/home/user01的新用户user01的正确命令. ( ) A 、adduser -u:200 -g:1000 -h:/home/user01 user01 B 、adduser -u=200 -g=1000 -d=/home/user01 user01 C 、useradd -u 200 -g 1000 -d /home/user01 user01 D 、useradd -u 200 -g 1000 -h /home/user01 user01 9. 如果想加载一个/dev/hdb1的Windows95分区到/mnt/win95目录,需要运行哪个命令( ) A 、 mount -t hpfs /mnt/win95 /mnt/hdb1 B 、 mount -t hpfs /dev/hdb1 /mnt/win95 C 、 mount -t vfat /dev/hdb1 /mnt/win95 D 、 mount -t vfat /mnt/win95 /dev/hdb1 10. 下面哪个命令用来启动X window ( ) A 、startX B 、 runx C 、 startx D 、 xwin 11. 按实现原理的不同将防火墙分为( )三类。 A 、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型网关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 B 、包过滤防火墙、应用层网关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 C 、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 D 、状态检测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和动态包过滤防火墙 12. 如何快速切换到用户John 的主目录下( ) A 、cd @John B 、cd #John C 、cd &John D 、cd ~John 13. 系统交换分区的类型代号是:( ) A 、82 B 、 83 C 、0b D 、17 14. 在Linux 操作系统中,命令“chmod -777 /home/abc ”的作用是:() A 、把所有的文件拷贝到公共目录abc 中 B 、修改abc 目录的访问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 C 、设置用户的初始目录为/home/abc D 、修改abc 目录的访问权限为所有用户只读 15. 在Linux 操作系统中把外部设备当作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外部设备文件通常放在:( ) A 、 /dev B 、/lib C 、/etc D 、 /bin 16. 一台PC 机的基本配置为:主频933、硬盘存储容量40G 、内存128M ,显存8M 。在安装linux 系统时,交换分区大小应为:( ) A 、8M B 、64M C 、128M D 、256M 17. RedHat 下硬盘分区,最多可以有( )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班级 姓名 学号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带答案)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可重入程序是通过使用()的法来改善响应时间的。 A 减少用户数目 B 改变时间片长短 C 加快对换速度 D 减少对换信息量 (D可重入程序是指该程序被某进程调用,但还未结束,又被另一个进程调用。 可重入程序是通过减少对换信息量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 可重入程序主要通过共享来使用同一块存储空间的,或者通过动态的式将所需的程序段映射到相关进程中去,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对程序段的调入调出。由此来减少对换信息量。 ) 2.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 A 基址寄存器和很长寄存器 B 段表 C 界限寄存器 D 上、下限寄存器 答案:B 3.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CPU在执行作业的指令时,均会核对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中止该指令的执行。 A 界限寄存器≤绝对地址≤最址 B 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 C 基址寄存器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容 D基址寄存器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容 答案:B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1.分区的定义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是把主存储器中可分配的用户区域预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一个连续区称为一个分区。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特点 (1)分区大小固定

(2)分区数目固定。 3.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存储管理设置“分区分配表”来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表中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并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标志位。标志位为“0”表示分区空间,非“0”表示分区已被占用。当有作业要装入分区,存储管理分配主存区域时,根据作业地址空间的长度与标志为“0”的分区的长度比较,当有分区长度能容纳该作业时,则把作业装入该分区,且把作业名填到占用标志位上。否则,该作业暂时不能装入。作业运行结束后,根据作业名查分区分配表,把该分区的占用标志置成“0”以示空闲。 4.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 因作业存放区域不会改变,可采用静态重定位式把作业装入所在的分区号,且把该分区的下限地址和上限地址分别送入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中。处理器执行该作业的指令时必须核对:“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如此等式不成立,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 5.为了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措施: (1)根据经常出现的作业的大小和数量来划分分区,尽可能使各个分区被充分利用。 (2)划分分区时按分区的大小顺序排列,低地址部分是较小的分区,高地址部分是较大的分区。 (3)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排成多个作业队列,每个作业队列中的各作业依次装入一个一个固定的分区中,每次装一个作业;不同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分别依次装入不同的分区中;不同的分区中可同时装入作业;某作业队列为空时;

操作系统概论存储管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操作系统概论存储管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保证一个程序在主存中被改变了存放位置后仍能正确执行,则对主存空间应采用()技术。 A.动态重定位B.静态重定位 C.动态分配D.静态分配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把主存储器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个连续区称一个分区。经划分后分区的个数是固定的,各个分区的大小()。 A.是一致的 B.都不相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D.在划分时确定且长度保持不变 3.采用固定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的最大缺点是()。 A.不利于存储保护B.主存空间利用率不高 C.要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D.分配算法复杂 4.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时,若采用最优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按()次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长度递增D.长度递减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要与相邻空闲区合并。在修改未分配区表时,使空闲区个数不变且空闲区始址不变的情况是()空闲区。A.无上邻也无下邻B.无上邻但有下邻 C.有上邻也有下邻D.有上邻但无下邻 6.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采用移动技术可以()。 A.汇集主存中的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D.加速地址转换 7.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是由()建立的。 A.操作员B.系统程序员C.用户D.操作系统 8.采用页式存储管理时,重定位的工作是由()完成的。 A.操作系统B.用户C.地址转换机构D.主存空间分配程序 9.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决定的。 A.分配主存时B.用户编程时C.装人作业时D.程序执行时 10.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可以被分成若干段,每一段的最大长度是由()限定的。 A.主存空闲区的长度B.硬件的地址结构C.用户编程时D.分配主存空间时 11.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扩充主存容量B.扩充辅存容量C.实现存储保护D.加快存取速度 12.LRU页面调度算法是选择()的页面先调出。 A.最近才使用B.最久未被使用C.驻留时间最长D.驻留时间最短 13.若进程执行到某条指令时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当该进程再次占用处理器时,应从()指令继续执行。 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后一条C.被中断的D.开始时的第一条 14.下面的存储管理方案中,()方式可以采用静态重定位。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C.页式D.段式

操作系统 第四章 存储管理习题

第四章存储管理习题 一、选择题 1、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A)的划分问题。为了解决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B)变换成(C),静态重定位由(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E)实现。 A:①地址空间②符号名空间③主存空间④虚拟空间 B、C:①页面地址②段地址 ③逻辑地址 ④物理地址⑤外存地址⑥设备地址 D~E: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②执行程序 ③汇编程序 ④连接装入程序 ⑤调试程序 ⑥编译程序 ⑦解释程序 2、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A)功能实现的。(A)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做(B);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C)功能实现的。

A、C:①主存分配②主存保护③地址映射 ④主存扩充 B:①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 ②内存与外存间的交换; ③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 ④分配内存 3、由固定分区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A);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以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B)。 A~B:①提高主存的利用率; ②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③满足用户需要; ④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⑤既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主存利用率。 4、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A)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B)中进行的。 A、B:①编译过程;②装入过程;③修改过程;④执行过程 5、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A)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

件区的管理应以(B)为主要目标。 A、B:①提高系统吞吐量;②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③降低存储费用;④提高换入换出速度。 6、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①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②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 ③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 ④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 7、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有着多种置换算法:⑴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A);⑵选择在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B);⑶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淘汰的算法称为(C); A~D:①FIFO算法;②OPT算法;③LRU 算法;④NRN算法;⑤LFU算法。 8、静态链接是在(A)到某段程序时进行的,动态链接是

网络操作系统题库

网络操作系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答案:A 解析: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系统的所有资源且尽可能地让它们并行操作。 2.128.4.1.7属于()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答案:B 解析:IP地址有四种类型,根据各类型的格式可知题目中的地址为B类地址。 3.在Windows NT网络中,转发程序作为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客户方,执行SMB协议,与服务 器方的网络服务程序共处于() A.传输层 B.会话层 C.表示层 D.网络层 答案:B 解析:Windows NT中,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转发程序作为客户方,执行SMB协议,与服务器方 的服务程序同处于会话层。 4.当正在运行的程序要求数据传输时,CPU向通道发(),命令通道开始工作。 A.通道命令 B.I/O命令 C.程序状态字 D.中断信号 答案:B 解析:当运行的程序要求数据传输时,CPU向通道发I/O指令,命令通道工作。 5.在操作系统中,一方面每个进程具有独立性,另一方面进程之间又具有相互制约性。对于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它们() A.必定无关 B.必定相关 C.可能相关 D. 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系统中进程具有独立性,但有的进程之间又具有依赖性和制约性,由此可知,对于任何两 个并发进程,它们可能相关,也可能无关。 6.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 A.分时单用户操作系统 B.实时单用户操作系统 C.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 D.实时多用户操作系统 答案:C 解析:根据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可知UNIX系统是一种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 7.UNIX系统中的命令kill属于以下四类命令中的() A.网络通信类 B.进程控制类 C.信息处理类 D.系统访问类 答案:B 解析:在UNIX系统中,进程控制类命令有:at、batch、crontab、kill、nice、nohup、ps。 8.在磁盘的移臂调度中,存取臂频繁改变移臂方向的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法 B.扫描法 C.电梯调度法 D.最短查找时间优先法 答案:A 解析:移臂调度算法中先来先服务算法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调度算法,它按照输入输出请求到达的 先后次序,逐一完成访问请求。所以这种调度算法需要频繁改变移臂的方向。 9.TLI的含义是() A.物理层接口 B.数据链路层接口 C.网络层接口 D.传输层接口

操作系统实验四存储管理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实验四存储管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年级2012级 学号B2012102147 姓名王秋指导教师王远帆 实验日期2015-05-20

2) 右键单击任务栏以启动“任务管理器”。 3) 在“Windows任务管理器”对话框中选定“进程”选项卡。 4) 向下滚动在系统上运行的进程列表,查找想要监视的应用程序。 请在表4-3中记录: 表4-3 实验记录 映像名称PID CPU CPU时间内存使用 WINWORD.EXE 5160 00 0:00:10 22772k 图1 word运行情况 “内存使用”列显示了该应用程序的一个实例正在使用的内存数量。 5) 启动应用程序的另一个实例并观察它的内存需求。 请描述使用第二个实例占用的内存与使用第一个实例时的内存对比情况: 第二个实例占用内存22772K,比第一个实例占用的内存大很多 4:未分页合并内存。 估算未分页合并内存大小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任务管理器”。未分页合并内存的估计值显示在“任务管理器”的“性能”选项卡的“核心内存”部分。 总数(K) :________220___________ 分页数:__________167___________ 未分页(K) :_________34__________

图2核心内存 还可以使用“任务管理器”查看一个独立进程正在使用的未分页合并内存数量和分页合并内存数量。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进程”选项卡,然后从“查看”菜单中选择“选择列”命令,显示“进程”选项卡的可查看选项。 2) 在“选择列”对话框中,选定“页面缓冲池”选项和“非页面缓冲池”选项旁边的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返回Windows “任务管理器”的“进程”选项卡时,将看到其中增加显示了各个进程占用的分页合并内存数量和未分页合并内存数量。 仍以刚才打开观察的应用程序(例如Word) 为例,请在表4-4中记录: 表4-4 实验记录 映像名称PID 内存使用页面缓冲池非页面缓冲池 WINWORD.EXE 2964 37488 951 42 从性能的角度来看,未分页合并内存越多,可以加载到这个空间的数据就越多。拥有的物理内存越多,未分页合并内存就越多。但未分页合并内存被限制为256MB,因此添加超出这个限制的内存对未分页合并内存没有影响。 5:提高分页性能。 在Windows 2000的安装过程中,将使用连续的磁盘空间自动创建分页文件(pagefile.sys) 。用户可以事先监视变化的内存需求并正确配置分页文件,使得当系统必须借助于分页时的性能达到最高。 虽然分页文件一般都放在系统分区的根目录下面,但这并不总是该文件的最佳位置。要想从分页获得最佳性能,应该首先检查系统的磁盘子系统的配置,以了解它是否有多个物理硬盘驱动器。 1) 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再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 2) 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左格选择“磁盘管理”管理单元来查看系统的磁盘配置。 如果系统只有一个硬盘,那么建议应该尽可能为系统配置额外的驱动器。这是因为:Windows 2000最多可以支持在多个驱动器上分布的16个独立的分页文件。为系统配置多个分页文件可以实现对不同磁盘I/O请求的并行处理,这将大大提高I/O请求的分页文件性能。 请在表4-5中记录: 表4-5 实验记录

存储管理习题与解答

存储管理习题与解答-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某作业J的逻辑地址空间为4页(每页2048字节),且已知该作业的页面映像表(即页表)如下: 试借助地址变换图(即要求画出地址变换图)求出有效逻辑地址4865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1、一页大小为2048字节,则逻辑地址4865的页号及页内位移为: 页号 4865/2048=2 页内位移 4865-2048×2=769 然后,通过页表查知物理块号为6,将物理块号与逻辑地址中的页内位移拼接,形成物理地址,即: 6×2048+769=13057

2、设有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的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每页2048字节,内存总共有8个存储块,试问逻辑地址至少应为多少位? 存储空间有多大? 2、每页2048字节,所以页内位移部分地址需要占据11个二进制位; 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所以页号部分地址需要占据4个二进制位。 故逻辑地址至少应为15位。 由于内存共有8个存储块,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存储块大小与页面的大小相等,因此内存空间为16K(2048×8/1024=16K)

3、有一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有一个50×50的整型数组按行连续存放,每个整数占两个字节,将数组初始化为0的程序描述如下:int a[50][50];int i,j; for(i=0;i<=49;i++) for(j=0;j<=49;j++) a[i][j]=0; 若在程序执行时内存中只有一个存储块用来存放数组信息,试问该程序执行时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 3、该数组共有2500个整数,每个整数占用2个字节,共需存储空间5000个字节;而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数组占用空间50页。假设数据从该作业的第m页开始存放,则数组分布在第m页到第 m+49页中,它在主存中的排列顺序为: a[0][0],a[0][1],…,a[0][49] 第m页 a[1][0],a[1][1],…,a[1][49] 第m+1页 … a[49][0],a[49][1],…,a[49][49] 第m+49页 由于该初始化程序是按行进行的,因此每次缺页中断调进一页后,位于该页内的数组元素全部赋予0值,然后再调入下一页,所以涉及的页面走向为m,m+1,…,m+49,故缺页次数为50次。

操作系统复习-存储管理

3.1 内存管理基础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以及从逻辑上扩充存储器。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 应用程序的处理一般过程:由相应的语言处理程序将源程序模块对应转换成目标模块->由链接程序将所有相关的目标模块链接到一起,整合成一个可执行程序->由装入程序将程序装入内存后予以执行。 重定位的概念: 由于编译程序无法确定目标代码在执行时所对应的地址单元,故一般从0号单元开始为其编址。这样的地址称为相对地址、程序地址或虚拟地址。因此当装入程序将可执行代码装入内存时,必须通过地址转换将逻辑地址转换成内存地址,这个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 重定位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静态重定位在装入时将所有相对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这种装入方式要求作业在装入时就必须分配其要求的所有空间,整个运行过程中不能在内存中移动,也不能申请新空间;动态重定位是装入时不地址转换,在执行过程中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转换成绝对地址,这种装入方式可以将程序分配到不连续的存储区中,不必装入所有代码就可以运行,但是需要硬件支持。 在重定位中通常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里面放的是程序的基址,物理地址=基址+相对地址程序链接的方式: 静态链接:在运行前链接 装入时动态链接:边装入边链接 运行时动态链接:运行到需要处才链接,便于修改和更新,便于实现共享 程序装入的方式: 绝对装入方式:在编译时就知道程序要驻留的内存地址(和静态重定位完全不是一回事)可重定位装入方式:有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 其他方式:和分页和分段相结合 --------------------------------------------------------------------------------------------- 交换和覆盖的目的都是扩充逻辑内存 交换技术:把暂时不用的某个程序及数据部分(或全部)从内存中移到外存,或吧指定的程序或数据从外存读到内存。交换技术打破了一个程序一旦进入主存便一直运行到结束的限制。 覆盖技术:(定义略)覆盖技术要求程序员实现把一个程序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段,并规定好它们的覆盖结构。打破了一个进程必须在全部信息都装入内存后才可运行的限制。 ---------------------------------------------------------------------------------------------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1)单一连续分配:把内存空间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每次只装入运行一个程序,存储器利用率极低。 (2)固定分区分配:将内存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每个分区只装一道作业,分区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优点:可用于多道程序系统最简单的存储分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