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阿拉伯语专业课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8
阿拉伯语专业认识
介绍
阿拉伯语专业是指以阿拉伯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语言专业。
随着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中东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密切,阿拉伯语专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介绍阿拉伯语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前景以及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阿拉伯语的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等方面。
学生需要学习阿拉伯语的音韵学、文法、句法以及阿拉伯文学、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听力训练、口语练习和阅读材料来提高对阿拉伯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济交流不断增加,对翻译、外贸、外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翻译、口译、外贸、商务等职业。
此外,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出国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阿拉伯语水平,并在中东地区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性
学习阿拉伯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覆盖了中东地区的大部分国家。
掌握阿拉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其次,中东地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阿拉伯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中东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最后,阿拉伯语专业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总结
阿拉伯语专业是一门具有前景的学科,学习阿拉伯语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同时,掌握阿拉伯语也有助于加深对中东地区的了解,扩大国际视野。
因此,对于有兴趣学习阿拉伯语的学生来说,选择阿拉伯语专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语系考研专业介绍1.院系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建专业于1958年,1981年独立成系。
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成为我国第一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和博士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阿拉伯语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具备专业方向较完善,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多的综合优势。
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重点学科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阿拉伯语系的整体实力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是国内公认的培养阿拉伯语高级人才的摇篮,从事阿拉伯学研究的重镇,进行中阿学术与文化交流的窗口,促进中阿人民友谊的桥梁。
2.招生考试概况阿语系招收阿拉伯语口译和阿拉伯语笔译专业的专业型硕士(2017年计划招生10人),以及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2017年计划招生12人,分阿拉伯语语言与翻译、阿拉伯文学及阿拉伯社会文化等研究方向)。
3.报录比201120122013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阿拉伯语文学5240%10330%55100%阿拉伯社会文化19526%1500%18528%阿拉伯语语言与翻译261142%32825%34721%注:北外从2014年起不再公布报名录取人数比,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每年招生专业可能会有变动,以官方公布的招生专业列表为准。
阿拉伯语口译和笔译翻译硕士的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翻译硕士英语(即二外英语)、364阿拉伯语翻译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各方向的初试科目包括:政治、二外英语、681阿拉伯语基础与应用、881阿拉伯语、汉语综合。
在复试中,阿语系各专业均有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基本复试比例为1:1.3(2016年)。
5.参考书目(36)—(38)阿拉伯语专业1、张宏等:《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2002年,第一版。
阿拉伯语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阿拉伯语--Arabic Language and Literature(050206)二、所属院系:外国语学部中东学院阿拉伯语系三、学制:四年四、教学对象:(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由学校组织考试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以阿拉伯国家国别和区域研究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阿拉伯语语言基础,熟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且能为外交、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公安、军事、国家安全、旅游等单位承担阿拉伯语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促进中阿民心相通。
(二)培养规格1、了解阿拉伯语语言文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及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概况;2、阿拉伯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3、熟练运用第二外语——英语,适应广泛的社会需求。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5学分、通识课12学分、外语必修课16学分、专业必修课91学分、专业选修课9学分;(二)课程总学时:2699学时;(三)教学总周数:127周;(四)撰写毕业论文:7周,4学分;(五)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专业主要课程:(一)基础阶段:必修课:基础阿拉伯语(Basic Arabic)、阿拉伯语阅读(Arabic Extensive Reading)、阿拉伯语视听(Arabi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阿拉伯语语音(Arabic Voice and Reading)、阿拉伯语口语(Oral Arabic)等。
(二)专业阶段:必修课: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选读(Selected Reading in Arabic Literature)、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Readings in Arab Politics and Diplomacy)、中阿文化交流(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Arabic Countries)、阿拉伯语写作(Arabic Writing)、高级阿拉伯语翻译(Advanced Interpretation)。
阿拉伯语专业课程简介(Arabic Course Descriptions)1.课程名称:阿拉伯语精读(一)英文名称:Arabic Intensive Reading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阿拉伯语语音特点,正确掌握字母发音,单词认读及音节重读规则,能够围绕日常生活内容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教学内容:阿语字母认读、发音、文字、词汇、句型、功能用语。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训练。
学时学分:每周6 学时,共96 学时,6 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120 分钟)口试(15 分钟)2.课程名称:阿拉伯语精读(二)英文名称:Arabic Intensive Reading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阿语学习的特点;培养其积极、主动、大胆讲阿语的习惯;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强化语音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造词造句能力。
教学内容:词汇、句型、对话练习、课文讲解、背景知识介绍,口、笔头练习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操练。
学时学分:每周6 学时,共108 学时,6 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3.课程名称:精读(三)英文名称:Arabic Intensive Reading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目的: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阿语思维及用词、组句和谋篇能力,在交流中巩固、强化语音、语调。
教学内容:词汇、句型、对话练习、课文讲解、背景知识介绍,口、笔头练习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三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操练。
学时学分:每周6 学时,共108 学时,6 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4.课程名称:精读(四)英文名称:Arabic Intensive Reading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教学目的:强化语音、词法、句型、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博-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文学考博专业介绍专业介绍最初指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博,阿拉伯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成就的文学之一。
她是东方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西方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阿拉伯近代和现代文学则为阿拉伯各国的文学。
阿拉伯文学大致分为4个时期。
西方的入侵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客观上引起了近现代已占上风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与已处于下风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再次撞击。
纵观阿拉伯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阿拉伯各国人民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共同点。
他们的祖先创造了高度发展的阿拉伯文化,各个时期的阿拉伯人,都为维护、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尽管他们使用着不同的方言,却都保持长期发展起来的统一的文学语言,不过,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具体的历史条件,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处于领导地位的埃及,在发展新文艺运动中是领先的。
紧接着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整体的黎巴嫩和叙利亚加入了新文艺运动。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伊拉克也作为一个新成员出现。
至于马格里布(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阿拉伯半岛,除个别作家、诗人外,一般说来,新文学的发展是比较晚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博北外阿语系前身是外交学院阿拉伯语专业,独立发展到现今的“阿联酋阿拉伯语教学与阿拉伯伊斯兰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批准的阿拉伯语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且被批准可以接受培养阿拉伯语博士后。
师资实力雄厚,拥有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7人。
5位教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所有教员均在阿拉伯国家留学或进修过。
先后出版了近百册教材、专著、译著、论文集及课外读物等。
现所开课程从原来的单纯教授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向阿拉伯语文学、文化、经贸、政治、外交等诸多专业性较强的方向发展。
2023年阿拉伯语专业特色简介阿拉伯语专业是研究阿拉伯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学科,是我国外语学院重要的研究专业之一。
阿拉伯语学科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阿拉伯语专业逐渐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广泛认可。
阿拉伯语作为一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之一,其地位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性无须赘言。
同时,中阿友谊交流的推进,更需要大批懂阿拉伯语文化的人才支持。
一、阿拉伯语专业的基础课程阿拉伯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包括阿拉伯语言基础、阿拉伯文化概论、阿拉伯国家和社会概况等。
学生将通过基础课程,掌握阿拉伯语音、形、字、句、篇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逐步提高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另外,阿拉伯语学科的基础课程一般还包括阿拉伯语的历史、语言学、文学等相关领域的课程,为学生的专业深入打下坚实基础。
二、阿拉伯语专业的特色课程阿拉伯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包括阿拉伯语修辞学、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语翻译等。
这些课程在学习技能、把握文化、独立思考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意义,是培养高水平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例如,阿拉伯语翻译课程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和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操作,把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阿拉伯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阿拉伯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阿拉伯语的基本语法、发音和使用技巧,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各项基本功。
2.具有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3.掌握阿拉伯语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翻译的能力和素质。
4.具备接受阿拉伯语相关学科的高级知识的能力,能够承担阿拉伯语言和文化研究、教学和实践方面的工作。
5.了解中东地区与中国交流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情况,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阿拉伯语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国际关系的日益深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以及中东地区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阿拉伯语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附表6:《阿拉伯语入门(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TB0533A 课程名称:阿拉伯语入门(二)英文名称:Basic Arabic 2课程类别:通识课先修课程:阿拉伯语入门(一)总学分/总学时:2/32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32适用专业: 大学英语提高班考核方式:考查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大学英语提高班学修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语法、句型练习、基础阅读、课后习题等。
本课程采取以讲授法为主,演示法和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手段,掌握基础语法以及能够准确使用单词进行日常对话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结构包括基础语法、基本读写、日常用语等语言学知识。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可对简单的文章进行认读,具有基本日常常用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阿拉伯语音及基本读音规则;2.能够掌握基本动词变位规则;3.掌握一定数量的生词并进行日常对话;4. 掌握基本常用语法;5.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了解一定的跨文化言语交际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1. 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通过期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考评;2. 课程目标2、3、4、5的达成度,通过平时成绩(课堂表现、预习抽查、回答问题),期末考查进行综合考评;五、课程考核评价课程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期末考试。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1次,将在出勤总评成绩中扣除10分。
无故缺勤3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平时出勤成绩占总分10% 。
2.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采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较好回答课堂问题,预习抽查表现良好”者加分,相反不好则扣分。
本部分占总分15% 。
3.课外作业。
课后作业主要有口头作业和笔头作业,1次未完成作业或完成质量较差者将在此项成绩中扣除2分。
本部分占总分15% 。
4.期末考试。
考试形式:考查,口语口试。
期末口语口试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阿拉伯语专业专业简介学科:文学门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名称:阿拉伯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受到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能力,能从事翻译、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管理、或进入外企工作的阿拉伯语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阿拉伯语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了解我国国情和阿拉伯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口语、听力、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语阅读、高级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国家对外政策与中阿外交关系、阿拉伯语应用文、口译、中阿文化交流、阿拉伯历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国家国情。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原专业名:阿拉伯语。
就业数据综合介绍阿拉伯语是历史悠久的阿拉伯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在西亚和北非,有22个阿拉伯国家把它作为官方语言,在另外十几个伊斯兰国家中也广泛使用。
北外阿拉伯语基础考研参考书目《新编阿拉伯语》编写是以北外教师为主,北大和二外老师共同参加的合作教材,是首次跨越学校界限编写的阿拉伯语主干课教材,此套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就存在内容编排略显过多与累赘,一些年轻教师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取舍,以及教学进度掌握方面做得不够理想。
另外,该套教材目前还没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各校教师特别是一些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相关背景知识或习题中一些主观题型的讲解全凭自己的经验,这就造成两个方面的问题:知识与习题答案不够统一权威。
作为自学材料相当困难,因为里面的录音里面没有任何的中文提示。
在编排与录音上不够人性化。
所以根本不知道录音到哪一课了。
可能更适合有阿语基础的人。
《新编阿拉伯语教程》这套教材在阿语届时比较新的一套,材料新颖,内容丰富!刷比较清晰,版式也很好,就是可惜没有足够的翻译。
阿文印刷体很小,有点看不清。
练习没有答案。
书也没有附带相关的录音文件。
课文的编排速度很快,一课的内容繁多。
并不是象想象中的由浅入深的那种教材,颇具挑战性。
如果是下定了决心的同志,还是可以啃下来的。
现在很受欢迎,但还不及《新编阿拉伯语》的地位。
《空中阿拉伯语》由台湾国内政治大学阿拉伯语文学系的利传田副教授编写Mr.Li ,传泰安不仅仅是阿拉伯语的副教授而且还是台湾中东情势分析专家,国立政治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出身,并且拥有也门曼师范学院的研究生与约旦阿拉伯文研究所高等学历。
此书唯一遗憾是没有课文的录音。
但是配有一套三册详尽的音频教学弥补了这个缺憾。
利传田副教授台湾韵味的生动诙谐的风格让你感到学习的喜悦,提高与挖掘您学习的热情与潜能,让您在在短时间内掌握美声,好听,悦耳的阿拉伯语。
当年国共内战,蒋介石落败台湾,那个年代第一批留学中东的阿拉伯语的精英人才都随往台湾,大陆仅仅剩下一人。
所以台湾的阿拉伯语的有优秀的历史传统,自然是优于大陆的阿语教育。
阿拉伯语专业阿拉伯语是一种范围极为广泛的语言,它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和政治重要性的不断增加,阿拉伯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那么阿拉伯语专业是什么呢?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
一、阿拉伯语专业的概述阿拉伯语专业主要包括阿拉伯语言学、阿拉伯文学、阿拉伯翻译、阿拉伯语言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其核心内容是教授阿拉伯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学生阿拉伯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
阿拉伯语言学是阿拉伯语专业的核心学科,涵盖了阿拉伯语的音韵、语法、语义、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阿拉伯文学则主要研究阿拉伯民间文学、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阿拉伯语文学的能力。
阿拉伯翻译则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阿拉伯语的口译和笔译技能,以及文化沟通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阿拉伯语言教育则是为了培养阿拉伯语言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技术。
二、阿拉伯语专业的特点和优势1. 就业前景广阔随着中东地区的经济崛起,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可在中东地区的贸易、外交、文化、教育等领域找到广泛的就业机会。
同时,在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区,阿拉伯语专业人才也受到欢迎。
国内也有众多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需要拥有阿拉伯语能力的人才。
此外,随着中阿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推进,阿拉伯语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会进一步扩大。
2. 文化特色鲜明阿拉伯语是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语言,而阿拉伯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从文学到音乐、食物到艺术,阿拉伯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阿拉伯文化的内涵,学习并感受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实现与当地人民的真正交流和互动。
3. 国际化背景明显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阿拉伯国家也是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与国际社会保持紧密联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京师同文馆(1862-1902),距今已有147年的历史,甚至比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还早36年。
大批优秀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任教于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外语学科。
本学科的知名学者包括:蔡元培、严复、胡适、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梁实秋、朱光潜、叶公超、曹靖华、冯至、马坚、季羡林、金克木、田德望、闻家泗、俞大铟、吴达元、赵罗蕤、杨周翰、李赋宁、卞之琳等,老一辈的优秀学者开创了学院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今天,在数代学者的努力下,学科优势日益明显,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天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1999年由英语、东语、西语、俄语4系组建而成。
目前下设13个实体系所:英语系、俄语系、法语系、德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南亚系、东南亚系、西亚系、亚非系、朝韩系、世界文学研究所,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20个招生语种。
外国语学院现有在职教师237人,其中教授6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2人,占教师总数的51.5%,教师队伍高度多元化,有一批从世界各地的名校学成归国的博士,还有15位长期外教。
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2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余名。
外国语学院是北京大学这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大的外国历史、外国哲学等学科一起,共同构成了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外”字号专业;与“国”字号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互依互补、互为支撑,构成了北京大学壮丽的人文景观。
外国语学院的使命一方面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文化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为北京大学的研究和教学社区,乃至为全社会提供外国语言文学文化教育和研究服务。
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大纲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阿拉伯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作为世界主要语言之一,阿拉伯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教师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首先,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阿拉伯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学大纲应明确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和能力要求,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教学大纲应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习需要有系统的课程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阿拉伯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大纲应包括各个学期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第三,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阿拉伯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因此,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和项目设计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阿拉伯语的交流和应用。
第四,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阿拉伯语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阿拉伯语的学生也需要了解和理解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习俗。
因此,教学大纲应包括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内容,通过文化讲座、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阿拉伯语。
最后,教学大纲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教学大纲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它应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创新。
阿拉伯语专业课程简介( )
.课程名称:阿拉伯语精读(一)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阿拉伯语语音特点,正确掌握字母发音,单词认读及音节重读规则,能够围绕日常生活内容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教学内容:阿语字母认读、发音、文字、词汇、句型、功能用语。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或《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训练。
学时学分:每周学时,共学时,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分钟)口试(分钟)
.课程名称:阿拉伯语精读(二)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阿语学习的特点;培养其积极、主动、大胆讲阿语的习惯;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强化语音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造词造句能力。
教学内容:词汇、句型、对话练习、课文讲解、背景知识介绍,口、笔头练习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新编阿拉伯语教程》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操练。
学时学分:每周学时,共学时,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精读(三)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阿语思维及用词、组句和谋篇能力,在交流中巩固、强化语音、语调。
教学内容:词汇、句型、对话练习、课文讲解、背景知识介绍,口、笔头练习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三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操练。
学时学分:每周学时,共学时,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精读(四)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强化语音、词法、句型、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达到全国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指标。
教学内容:词汇、句型、对话练习、课文讲解、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口头练习、笔头练习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方式:讲解、示范、答疑、操练。
学时学分:每周学时,共学时,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阿拉伯语泛读()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启发引导学生认识阅读重要性;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扩展所学词汇和句型的含义与用法;扩大单词量及知识面,提高对阿拉伯各国文化背景的了解认知水平,增强语感。
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历史、地理、科技、体育等各领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第一至四册课后泛读课文。
教学方式:讲解、问答、讨论、答疑
学时学分:周学时,学时,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阿拉伯语基础语法()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运用语法规律来指导语言实践活动的意识,系统、全面地学习词法和句法知识,掌握构词、派生法则以及句子的构成规律。
教学内容:阿拉伯语名词的分类、派生和使用方法;动词的分类、变位和使用方法;常见虚词的用法;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复合句的构成和使用特点。
采用教材:《阿拉伯语基础语法》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实用阿拉伯语语法》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基础阿拉伯语》册(课后语法部分)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答疑、综合练习。
学时学分:每周节,共学时,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课程名称:阿拉伯语口语()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通过口语训练,检查、发现、改进语音、语调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讲练阿语的习惯;形成以表达、概括、扩展为主连贯的口语表述,准确熟练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教学内容:口语题材包括以下内容:旅行交通;身体健康;校园生活;体育奥运;水与环境;文化娱乐;饮食健康;日常交往等等。
采用教材:《基础阿拉伯语》册,口语练习部分
《阿拉伯语基础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阿拉伯语实用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