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1(201908)
- 格式:ppt
- 大小:315.00 KB
- 文档页数:8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猴栽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猴栽树》原文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大吹大擂:“我栽的梨树要结大梨啦!”小山羊正在栽杏树,他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
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
”小猴子一听,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夜把梨树拔了,改栽了杏树,又吹开了:“我栽的杏树,四年就能结甜杏儿!”小黄牛正在给桃树施肥,他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桃子!”小猴子又连夜拔掉杏树,栽上了桃树。
然后,他到处吹嘘自己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出大桃子。
小白马正在给樱桃树浇水,他不耐烦地对小猴子说:“我种的樱桃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了。
”小猴子一听,心又动了……几年后,满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子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小猴栽树》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小猴子栽树的故事,懂得做事情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也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到头来只能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明白做事情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道理。
2、学会书写10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猜猜是谁呢?(出示小猴子)板书:小猴。
这只小猴今天特意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想和小朋友们一起上一节语文课,他说他要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听课最认真,怎么样?欢迎它吗?他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它的几个好朋友呢?想见一见吗?出示:(小动物栽树图)问:他们是谁在干什么呢?(板书:栽树)1、读题:谁愿意读给大家听?(齐读)2、质疑: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小猴栽树就是今天小猴子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好听的故事的名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共13篇〕篇1: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一、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3、让学生从猴子种果树失败的教训中懂得做事要有耐心。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猴哥拔掉浇水耐心梨树改种施肥成功(二)精读课文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门很聪明,已经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但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个大问题,没能解决,你们还记得吗?生:猴子种了那么多果树,为什么吃不到果子?出示自读要求:1、读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议一议。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为什么猴子种了果树吃不到果子?分小组读课文并讨论。
师指导。
师:猴子(图)先后种了哪些树?(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图)开场种梨树,他是怎么种的?(水壶、铲子图)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怎么会种了那么多果树,吃不到果子呢?汇报讨论结果:(三组汇报)第一组:正当梨树成活时,谁来了?(乌鸦图)他说了些什么?(谁做乌鸦,读乌鸦的话,学生做猴子,读猴子的话)是什么使猴子拔掉梨树,改种杏树?(生答)板书:梨五杏四比拟: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没有这个耐心。
哪句更能加强语气?(生答)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第二组、第三组同第一组师引读第九自然段师:同学们,那吃不到果子,该怪谁呢?乌鸦、喜鹊等有没有错?农谚有没有错?(生答)说理三、教学完毕:布置作业1、课后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搜集一些农谚和谚语。
篇2: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教材教案教学目的: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耐心,坚持不懈,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教具准备:1.词语卡片2.小动物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只特别爱吃水果的猴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猴子种果树》一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猴子种果树的经历,描绘了猴子在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它持之以恒的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1. 猴子种果树的原因及过程。
2. 猴子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 猴子如何克服困难,最终收获果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猴子种植果树的不易。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猴子克服困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精神。
2.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果树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果树的生长过程,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猴子种果树的过程及遇到的困难。
(1)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2)猴子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猴子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猴子种果树的过程。
(1)你从猴子种果树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如何克服的?六、板书设计1. 《猴子种果树》2. 内容:猴子种果树原因:想吃果实种植过程:选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虫遇到困难:土地贫瘠、水源不足、果实被盗克服困难:请教其他动物、挖井、搭建棚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猴子种果树的过程图。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猴子种果树的经历。
2. 答案:(1)略(2)猴子为了吃果实,克服了土地贫瘠、水源不足、果实被盗等困难,最终成功种出了果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猴子种果树》,让学生明白了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