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欧贸易额对比一览
- 格式:docx
- 大小:399.21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经济数据与其他国家相比常常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
本文将对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其差异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比。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的GDP超过13.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然而,中国的GDP增速相对较高,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国家。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
其次,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数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外贸总额稳居世界前列。
但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中国的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这一现象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尤为明显,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内需的增长,中国贸易依赖性正在逐渐降低,为未来实现贸易均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我们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了3.2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实力。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小,远远不及中国的规模。
这也说明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最后,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GDP正在快速增长。
这使得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来华投资。
综上所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国的经济数据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和市场优势。
中美双边贸易数据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概况据欧盟统计局统讣,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220. 9亿美元,增长26. 5%。
其中,欧盟对中国出口1489. 4亿美元,增长30. 4%;自中国进口3731.5亿美元, 增长25. 0%;欧盟逆差2242.1亿美元,增长21. 6%,中国是欧盟笫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笫一大进口来源地。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 年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欧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 5%,分别为601.5亿美元、317.8亿美元和130.0亿美元,增长21.6%、72.9%和7. 9%。
另外,矿产品、食品饮料和皮革制品的出口额增长较为突出,分别增长78. 5%、44. 5%和49.瑰。
欧盟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0 年进口额合计占欧盟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9. 5%,分别为1783. 3亿美元、463.6 亿美元和346.2亿美元,增长47.8%、12.4%和9. 3%,这些产品在欧盟进口市场中分别占有39. 1%. 41.7%和69. 9%的份额。
另外,欧盟自中国进口的运输设备的进口额增长最快,增幅达到68.2%。
一、2010年日本货物贸易概况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日本货物进出口额为14629. 6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增长29.2%。
其中,出口7701. 1亿美元,增长32. 7%;进口6928. 4亿美元, 增长25.6%。
贸易顺差772.7亿美元,增长169.4%。
分国别(地区)看,2010年中国、美国和韩国是日本询三大出口贸易伙伴, 出口额分别为1496. 9亿美元、1188亿美元和623亿美元,增长36.6%、26. 9% 和31.9%,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9.4%、15. 4%和8.1%。
2010年日本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前15大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幅都在20%以上,其中对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速在50%以上。
中美、中欧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中国2012年1月年至2015年10月,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一直都在增加,2013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7.6%,2014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4%,增速较2013年有所下降;欧盟和美国一直是我们外贸的重要伙伴,据中商情报网梳理,从2010年美国和欧盟一直包揽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体的前二名;其中欧盟作为我国最大贸易的经济体,进出口额每年都在增加;见表1
2012年—2015年10月中美、中欧贸易额情况一览表
统计来源:中商情报网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所得,中欧从2012年至今,双方贸易额一直处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体中的首席位置;美国紧随其后,与中国的贸易额也一直处于第二的位置,从图1可得,虽然中欧贸易额占中国外贸额比重最大,但从2012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反之,中美贸易额从2012年以来,增速保持良好地发展;据统计,在2015年前十月中美贸易额所占比重高达14.3%,有超越中欧贸易额所占比重的趋势;欧洲2015年以来局势动荡,近期还发生了法国恐怖袭击事件,资金大都有避险的需求,随着美国加息预期愈演愈烈,以及中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未来美国有望超越欧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国;
图1-来源:中商情报网。
“中美贸易战”大数据分析报告中美贸易战,这一近年来备受全球瞩目的经济交锋,对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大数据的视角来审视这场贸易战,能为我们揭示出许多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关键信息和趋势。
首先,从贸易数据的变化来看,中美贸易战导致了双方贸易额的明显波动。
在贸易战初期,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加征关税的措施,中国对美出口受到了直接冲击。
相关数据显示,某些特定行业的出口量大幅下降,例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
与此同时,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农产品和能源产品。
大数据还反映出贸易战对两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的制造业在面临压力的同时,也加速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而美国的一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如农业和部分高科技产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例如,美国的大豆出口中国的数量锐减,导致美国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
在就业方面,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贸易战给中美两国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
在中国,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由于订单减少,不得不采取裁员或减少招工的措施。
而在美国,与对华贸易相关的产业,如运输、仓储等行业的就业岗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从企业层面来看,大数据可以追踪到众多企业在贸易战中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通过调整供应链、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来降低贸易战的影响。
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资金紧张、市场份额下降等问题困扰着它们。
消费者行为也是大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贸易战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敏感度提高。
由于加征关税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更加谨慎,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全球经济格局的角度看,大数据显示中美贸易战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调整。
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贸易战的风险,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对全球产业布局产生了连锁反应。
同时,其他国家也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寻求新的机遇,加强与中国或美国的贸易合作。
2022中国十六大贸易伙伴排名海关总署在2022年1月10日发布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
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
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
其中,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57%,比2022年的16.1%略有下降;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6%,比2022年的13%略有下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2022年的9.8%上升到9.96%。
2022年全年中国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5%,比2022年的75.8%下降3.3%。
2022年中国在全球的十六大贸易伙伴排名:第一位: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202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到5672.1亿美元创新高,同比增长18.3%。
2022年中欧贸易额4797亿美元。
欧洲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其中,中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最大出口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2022年1-9月达到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全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2010年,中国与德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中国与英国双边贸易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与荷兰双边贸易额达到562亿美元,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额448亿美元。
第二位: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4467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22年中美贸易额是4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创历史新高。
中国从美国进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如果中美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政治信任关系,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2022年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达到7500亿美元;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超过美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国将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与欧盟、东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形势分析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1。
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之和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2.6%,与2012年同期的73.0%相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进出口多元化战略有一定成效但作用有限,整体上我国进出口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多元化战略仍需继续实施。
从前十大贸易伙伴的位序变化看,除巴西和俄罗斯互有调换外整体稳定。
贸易增速方面,我国同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1.6%、25.6%、8.1%、23.1%和8.6%,高于同期7.7%的进出口平均增速;同美国和巴西的增速低于整体水平;在欧盟、日本持续下跌之外,俄罗斯这一新兴市场也延续着负增长态势。
表2: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前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进出口亿美元同比%占比%出口亿美元同比%进口亿美元同比%合计30603.677.69100.0016148.648.0314455.037.31欧盟(28国)4085.74-0.7713.352461.14-2.111624.61 1.33美国3790.99 6.6512.392659.47 3.031131.5316.27东盟3223.6111.6310.531762.1721.921461.45 1.32香港2973.9325.619.722847.8927.09126.04-0.58日本2290.80-7.897.491093.10-2.811197.70-12.08韩国2031.138.05 6.64683.24 3.021347.8910.79台湾1492.1823.11 4.88305.2418.571186.9424.34澳大利亚986.028.60 3.22270.68-0.07715.3512.2912013年前三季度与中国的进出口额为1169.1亿美元,位列台湾省之后,为便于分析报告未将中国列入前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贸易伙伴排名
数据主要来自对中国商务部及各国海关等发布数据整理。
(1)欧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其全球贸易领跑地位相当。
(2)美国竖起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和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3)中国-东盟与中国-美国之间的贸易差已不足8%,东盟GDP总量只有2.9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14%左右,出口导向型明显。
(4)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日本增幅最小,与其GDP的低增幅相匹配,贸易大国日本衰退速度远超美国。
(5)韩国虽然GDP只有日本的1/3左右,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逐步挤掉日本贸易地位。
(6)澳大利亚是一个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资源出口型大国,GDP与西班牙相当,然而近几个月与中国争端不止,已使得澳大利亚经济遭遇成长瓶颈。
(7)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得俄罗斯逐步填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
贸易争端带来的资源空挡,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增幅最大的国家,为被美国全面制裁的俄罗斯赢得巨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8)巴西也是一个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资源出口大国,但其整体贸易实力并不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贸易总额已被越南超越。
2018年中国贸易顺差3517.6亿美元,收窄16.2%。
世界旅游国度排名
(9)印度虽然GDP增速较快,GDP总量已经与英国、法国不相上下,但其贸易规模在全球影响依然不大。
(10)加拿大的贸易严重依赖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总额不及与美国一国贸易额,其经济结构已在美国新的贸易壁垒中遭遇严重瓶颈。
(11)“一带一路”正迅速成为全球合作重要平台。
2022年中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及其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贸易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是: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
美国以5.05万亿元的进出口贸易额排名第一位,远远超过其第二名韩国的2.41万亿元。
虽然中美关系一直忽明忽暗,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外商投资吸引力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有很多中国资本家都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消费实力也很强大,所以常年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家。
从联盟组织来看:2022年中国大陆对亚太经合组织进出口额25.96万亿元,东盟进出口额6.51万亿元,欧盟进出口额5.65万亿元。
2022年中国大陆货物贸易十大出口国或地区:美国3.87万亿元、中国香港1.99万亿元、日本1.15万亿元、韩国1.08万亿元、越南9812亿元、印度7896亿元、荷兰7848亿元、德国7743亿元、马来西亚6264亿元、新加坡5458亿元。
2022年自中国大陆出口的前十大出口额国家中,相比上一年度:出口新加坡增长53.7%,出口印度增长25.5%,出口马来西亚增长23.9%,出口荷兰增长18.7%,出口韩国增长13%,出口越南增长10%,出口日本增长7.7%,出口美国增长4.2%,出口德国增长4.1%,只有出口中国香港下降12%。
在出口额超过百亿元的国家中,相比上一年度,出口到这些国家
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前十国家分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增长115%,刚果(金)增长92.5%,新加坡增长53.7%,黎巴嫩增长72.7%,安哥拉增长71.4%,约旦增长47.4%,老挝增长46.1%,委内瑞拉增长43.1%,贝林增长42.8%,中国澳门增长38.2%。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贸易的影响以及各自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
首先,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也非常庞大。
据统计,2019年,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约56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11.4%和12.2%。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制成品,而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则是航空器、农产品和化学产品等。
其次,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两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对美国的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对中国的进口则可以提高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并带动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会对两国及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存在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等争议,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最后,中国和美国各自拥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
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成本制造业和庞大的消费市场。
但同时,中国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环保标准落后等问题。
美国则拥有先进的高科技产业和创新能力,并且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上具有较大话语权。
不过,美国也存在高生产成本和消费市场饱和等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巨大而复杂,贸易的影响也深远而不可忽略。
未来,两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同时解决存在的贸易问题,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2024年是中美贸易关系中最为紧张和动荡的一年,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
在这一年里,美国政府多次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和关税征收,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愈演愈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和冲击。
在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也受到了直接影响。
据统计,202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为636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其中中国对美出口额下降了7%,美国对华出口额下降了19%。
这一数据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贸易额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放缓。
在2024年的贸易摩擦中,美国政府主要采取了加征关税和贸易制裁的方式来对中国进行施压。
美国政府在2024年共对中国产品加征了2500亿美元的关税,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钢铁、铝、电子产品等,其中部分产品的关税率高达25%。
这些贸易举措直接导致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减少,给中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困扰,也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气氛。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取消农产品采购等,以应对美国的贸易制裁。
中国政府还提出了全面扩大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以改善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为双方找到共赢的合作方式。
202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仅对双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
贸易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然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促使双方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在国际贸易体制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
2024年,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缓解贸易紧张局势提供了契机。
然而,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并未彻底解决,贸易摩擦仍有可能再次升级。
因此,中美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合作,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和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
愿中美两国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中国贸易伙伴排名(一)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你知道现在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哪个吗?美国?欧盟?日本?对不起,都不是。
答案是:东盟。
就在我们南边的东盟。
这是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一次!新华社日前引述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7万亿元,增长4.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61万亿元,下降4.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9%。
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下降9.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1.1%。
中日贸易总值为8463.6亿元,下降0.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7.3%。
数据中,有着太多微妙的信号。
1,因为疫情,很多国家封城封国,工厂停工通产,全球贸易遭遇断崖式下降,中欧、中美、中日贸易额都有所下降,这也在情理之中。
2,但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中国和东盟贸易还在增长,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由此,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排名,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要知道,在2019年,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前四名分别是:第一,欧盟;第二,东盟;第三,美国;第四,日本。
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崛起,原来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被东盟取代了。
但今年前5个月,东盟再进一步,又取代了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不容易,相当的不容易!尤其是全球贸易下滑,中国和东盟贸易还在增长。
第一,说明了中国和东盟控制疫情的能力,虽然仍有严峻挑战,但相较世界其他地区,成绩毋庸置疑。
第二,说明了中国和东盟经济的活力,虽然全世界停工停产,但这些国家迅速复工复产。
第三,更说明了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密切联系,经济全球化,反正在整个产业链上,中国和东盟越来越成为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如果眼光再放大一点,在中国前四大贸易伙伴中,中日贸易也几乎未受冲击,前5个月,只微降了0.3%。
也就是说,整个亚洲,成就斐然,正越来越融合成一个经济整体。
(二)在中国周边,一个新的经济巨人正在崛起。
必须看到,东盟由10个国家组成,单算都算不上经济大国,但加在一起,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中美贸易战”大数据分析报告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场贸易争端的方方面面。
首先,从贸易数据来看,中美贸易战导致了双方贸易额的明显下降。
在贸易战之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且规模巨大,但随着一系列加征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的实施,双边贸易的增长势头受到了严重遏制。
据大数据统计,某些行业的出口量大幅减少,尤其是那些受到关税冲击较大的领域,如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
在产业层面,大数据揭示了不同产业受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由于成本上升和订单转移,面临较大的压力。
而高科技产业,如芯片制造等,由于技术封锁和供应链中断,也遭遇了发展的困境。
对于企业来说,大数据显示,无论是大型跨国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大型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风险,但也面临着利润下滑和市场份额收缩的挑战。
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贸易战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危机。
从就业数据来看,中美贸易战导致了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流失。
特别是与贸易相关的行业,如物流、报关等,以及依赖出口的制造业企业,裁员现象增多。
这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消费者方面,大数据表明,由于加征关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成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部分消费者转向购买国内替代品或者减少相关商品的消费。
在投资领域,大数据显示,贸易战使得投资者信心受挫,中美之间的直接投资流量减少。
外国投资者对在华投资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也面临更多的审查和限制。
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大数据揭示了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供应链重构。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开始寻求多元化的供应渠道,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960-2020中美两个商品出口额对比,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发展
中美出口额的持续发展,对世界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1960年到2020年,中美两
国的出口额有了惊人的变化。
1960年,中国出口额约为34.95亿美元,美国出口额约为31.0亿美元,中国排在全球出
口额排行榜第十位,而美国则位居第六。
到2020年,随着中国和美国的迅猛发展,两者的
出口额有了巨大的增长。
中国的出口额达到了2.34万亿美元,美国也达到了1.75万亿美
元。
中国以全球出口额第一的好成绩位居全球出口排行榜榜首,而美国则以全球第二名的
好成绩位居榜首。
在过去的60年间,中美两国两个国家出口额的发展都是缓慢而有规律的,有着艰辛的劳
动和对发展机遇的善用。
双方在坚持和扩大国际贸易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世界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出口额的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加
速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从1960年到2020年,两国的出口额不断上升,其中国的出口额更
是增长的越来越快,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两国出口额的持续发
展,将会进一步增强两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全景图(附中国和欧洲主要国家进出口数据)欧洲是全球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贸总额的36.6%。
而对中国而言,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紧密,以欧盟为例,2018年,欧盟仍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事实上,目前,中国在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德国、荷兰、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比利时、波兰、捷克、瑞典、丹麦、乌克兰、爱尔兰、匈牙利、芬兰等国家,其中,2018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对中国的外贸依赖度最高。
欧洲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总览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2012-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波动增长,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35.5-37.5%之间,且占比总体有所增长。
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额为14.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4%,占全球对外贸易总额的36.6%。
2018年欧洲出口贸易额占全球出口贸易额的36.9%在出口贸易额方面,2012-2018年,欧洲出口贸易额波动增长,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明显上升。
2018年,欧洲出口贸易额为7.11万亿美元,对外出口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36.9%。
2018年欧洲进口贸易额占全球进口贸易额的36.2%在进口贸易额方面,2012-2018年,欧洲进口贸易额波动变化,也始终占据全球进口贸易额的35.5%以上。
2018年,欧洲进口贸易额为7.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5%,占全球进口贸易额的36.2%。
欧洲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2018年德国对外贸易额稳居欧洲第一从区域位置来看,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南至马罗基角,西至罗卡角,北至诺尔辰角。
总体来看,欧洲面积世界第六,是世界人口第三大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共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中美中欧贸易额对比一
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美、中欧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中国2012年1月年至2015年10月,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一直都在增加,2013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7.6%,2014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4%,增速较2013年有所下降。
欧盟和美国一直是我们外贸的重要伙伴,据中商情报网梳理,从2010年美国和欧盟一直包揽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体的前二名。
其中欧盟作为我国最大贸易的经济体,进出口额每年都在增加。
(见表1)
2012年—2015年10月中美、中欧贸易额情况一览表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所得,中欧从2012年至今,双方贸易额一直处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体中的首席位置。
美国紧随其后,与中国的贸易额也一直处于第二的位置,从图1可得,虽然中欧贸易额占中国外贸额比重最大,但从2012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
反之,中美贸易额从2012年以来,增速保持良好地发展。
据统计,在2015年前十月中美贸易额所占比重高达14.3%,有超越中欧贸易额所占比重的趋势。
欧洲2015年以来局势动荡,近期还发生了法国恐怖袭击事件,资金大都有避险的需求,随着美国加息预期愈演愈烈,以及中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未来美国有望超越欧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国。
(图1-来源: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