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欧贸易额对比一览
- 格式:doc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排名我国是世界上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涉及数个行业的数种产品,那么中国主要出口国家有哪几个?中国出口哪个国家最多?本文盘点了中国对外贸易十大国家名单,其中有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荷兰、英国、新加坡、加拿大、俄罗斯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外贸出口国家排名!美国美国是中国主要出口国家之一,2018年对其出口总额47839581万美元,增长8.6%,2019年对其进出口3.73万亿元。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基本上以代工商品为主,如电脑、玩具、电视、手机、显示器、打印机等,除了联想、大疆等少数自主品牌外,大部分都是美国的戴尔、惠普、苹果,以及三星、索尼、博世等第三国的产品,中国的大部分品牌在美国的认知度较低。
日本中国出口日本的主要产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2018年对其出口总额14704868万美元,增长5.5%;2019年1-11月对其出口商品总值为13072415.2万美元,同比下降2.6%。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占有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但同时还有来自美国、越南、泰国、台湾省、意大利等国的竞争。
韩国中国外贸出口国家排名第三的为韩国,2018年中国对其出口总额10875614万美元,增长8.8%;2019年1-6月对其出口54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1-9月,出口817.1亿美元,增长2.4%。
韩国自中国进口排名前三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
纺织品及原料、家具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继续保持优势,但也有来自越南、印尼、日本等国的竞争。
越南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对其出口总额8387669万美元。
2019年1-10月中国对其出口商品总值为7840084.4万美元,同比增长15.5%。
2019年中越进出口总额达1168.7亿美元,这是两国贸易额连续第二年突破1000亿美元。
中国对越南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越南市场备受中国企业关注,近年来中国企业赴越南投资设厂掀起热潮。
“中美贸易战”大数据分析报告中美贸易战,这一近年来备受全球瞩目的经济交锋,对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大数据的视角来审视这场贸易战,能为我们揭示出许多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关键信息和趋势。
首先,从贸易数据的变化来看,中美贸易战导致了双方贸易额的明显波动。
在贸易战初期,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加征关税的措施,中国对美出口受到了直接冲击。
相关数据显示,某些特定行业的出口量大幅下降,例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
与此同时,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农产品和能源产品。
大数据还反映出贸易战对两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的制造业在面临压力的同时,也加速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而美国的一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如农业和部分高科技产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例如,美国的大豆出口中国的数量锐减,导致美国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
在就业方面,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贸易战给中美两国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
在中国,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由于订单减少,不得不采取裁员或减少招工的措施。
而在美国,与对华贸易相关的产业,如运输、仓储等行业的就业岗位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从企业层面来看,大数据可以追踪到众多企业在贸易战中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通过调整供应链、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来降低贸易战的影响。
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资金紧张、市场份额下降等问题困扰着它们。
消费者行为也是大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贸易战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敏感度提高。
由于加征关税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更加谨慎,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全球经济格局的角度看,大数据显示中美贸易战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新调整。
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贸易战的风险,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对全球产业布局产生了连锁反应。
同时,其他国家也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寻求新的机遇,加强与中国或美国的贸易合作。
2022中国十六大贸易伙伴排名海关总署在2022年1月10日发布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
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
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
其中,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57%,比2022年的16.1%略有下降;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6%,比2022年的13%略有下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2022年的9.8%上升到9.96%。
2022年全年中国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5%,比2022年的75.8%下降3.3%。
2022年中国在全球的十六大贸易伙伴排名:第一位: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202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到5672.1亿美元创新高,同比增长18.3%。
2022年中欧贸易额4797亿美元。
欧洲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其中,中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最大出口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2022年1-9月达到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全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2010年,中国与德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中国与英国双边贸易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与荷兰双边贸易额达到562亿美元,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额448亿美元。
第二位: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4467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22年中美贸易额是4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创历史新高。
中国从美国进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如果中美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政治信任关系,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2022年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达到7500亿美元;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超过美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国将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与欧盟、东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形势分析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1。
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之和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2.6%,与2012年同期的73.0%相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进出口多元化战略有一定成效但作用有限,整体上我国进出口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多元化战略仍需继续实施。
从前十大贸易伙伴的位序变化看,除巴西和俄罗斯互有调换外整体稳定。
贸易增速方面,我国同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1.6%、25.6%、8.1%、23.1%和8.6%,高于同期7.7%的进出口平均增速;同美国和巴西的增速低于整体水平;在欧盟、日本持续下跌之外,俄罗斯这一新兴市场也延续着负增长态势。
表2: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前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进出口亿美元同比%占比%出口亿美元同比%进口亿美元同比%合计30603.677.69100.0016148.648.0314455.037.31欧盟(28国)4085.74-0.7713.352461.14-2.111624.61 1.33美国3790.99 6.6512.392659.47 3.031131.5316.27东盟3223.6111.6310.531762.1721.921461.45 1.32香港2973.9325.619.722847.8927.09126.04-0.58日本2290.80-7.897.491093.10-2.811197.70-12.08韩国2031.138.05 6.64683.24 3.021347.8910.79台湾1492.1823.11 4.88305.2418.571186.9424.34澳大利亚986.028.60 3.22270.68-0.07715.3512.2912013年前三季度与中国的进出口额为1169.1亿美元,位列台湾省之后,为便于分析报告未将中国列入前十大贸易伙伴。
中欧贸易巨额差额浅析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103-01摘要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贸易额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不平衡也逐渐显现。
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欧盟就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欧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词中欧贸易贸易差额一、中国对欧贸易存在巨大差额的数量证据自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贸易额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而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不平衡也逐渐显现。
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欧盟就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4年至2007年,中国对欧盟27国的贸易顺差年增长率均超过20%,在2005年此增长率更是达到34.85%,为2000年以来最大值,而当年中国对欧盟27国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为1088.99亿欧元。
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额及顺差增长率都大幅下降,顺差额只比2007年增加了5.52%,而2009年更是出现2000年以后中国对欧盟27国贸易顺差首次负增长,且顺差额比上年大幅下降达21.18%,但2009年顺差额仍超过1000亿欧元大关为1336.46亿欧元。
二、巨额贸易顺差对中欧双方的影响我国大量低价商品的涌入对欧盟区域内的竞争厂商造成较大压力,欧盟不断发动反倾销调查、提高贸易壁垒希望缩小与中国的贸易差额,给国内生产者腾出市场空间。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欧盟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37起反倾销调查案件。
2007年欧盟在全球发起9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有6起,为总数的。
而2007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令各国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对欧盟有如此巨额的贸易顺差,更加成为欧盟首要提防对象。
中美贸易发展格局及美国货物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贸易发展现状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8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6598.4亿美元,2019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588.7亿美元,下降15.3%。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066.3亿美元,下降11.3%,占美国出口总额的6.5%,下降0.7个百分点;美国自中国进口4522.4亿美元,下降16.2%,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8.1%,下降3.1个百分点。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2019年分别出口272.0亿美元、196.5亿美元、131.0亿美元和97.9亿美元,变动幅度分别为0.4%、-29.0%、6.7%和-0.4%,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5.5%、18.4%、12.3%和9.2%。
运输设备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04.6亿美元,下降42.6%;车辆及其零附件出口91.4亿美元,下降2.6%。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9年进口额为2173.9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8.1%,下降19.0%。
2019年美国自中国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254.0亿美元,下降17.5%;机械设备进口919.9亿美元,下降21.0%。
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至第四位,2019年进口额为554.1亿美元、372.2亿美元和241.6亿美元,下降14.6%、8.1%和14.2%,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2.3%、8.2%和5.3%。
二、美国货物贸易现状1、美国货物进出口金额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9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41435.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1.5%。
其中,出口16451.7亿美元,下降1.2%;进口24984.0亿美元,下降1.7%。
贸易逆差8532.3亿美元,下降2.5%。
2、主要贸易伙伴情况2018年美国对加拿大出口金额为2987.2亿美元,2019年美国对加拿大出口金额为2923.8亿美元,下降2.5%,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7.8%。
2022年中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及其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贸易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是: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
美国以5.05万亿元的进出口贸易额排名第一位,远远超过其第二名韩国的2.41万亿元。
虽然中美关系一直忽明忽暗,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外商投资吸引力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有很多中国资本家都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消费实力也很强大,所以常年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家。
从联盟组织来看:2022年中国大陆对亚太经合组织进出口额25.96万亿元,东盟进出口额6.51万亿元,欧盟进出口额5.65万亿元。
2022年中国大陆货物贸易十大出口国或地区:美国3.87万亿元、中国香港1.99万亿元、日本1.15万亿元、韩国1.08万亿元、越南9812亿元、印度7896亿元、荷兰7848亿元、德国7743亿元、马来西亚6264亿元、新加坡5458亿元。
2022年自中国大陆出口的前十大出口额国家中,相比上一年度:出口新加坡增长53.7%,出口印度增长25.5%,出口马来西亚增长23.9%,出口荷兰增长18.7%,出口韩国增长13%,出口越南增长10%,出口日本增长7.7%,出口美国增长4.2%,出口德国增长4.1%,只有出口中国香港下降12%。
在出口额超过百亿元的国家中,相比上一年度,出口到这些国家
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前十国家分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增长115%,刚果(金)增长92.5%,新加坡增长53.7%,黎巴嫩增长72.7%,安哥拉增长71.4%,约旦增长47.4%,老挝增长46.1%,委内瑞拉增长43.1%,贝林增长42.8%,中国澳门增长38.2%。
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全景图(附中国和欧洲主要国家进出口数据)欧洲是全球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贸总额的36.6%。
而对中国而言,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紧密,以欧盟为例,2018年,欧盟仍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事实上,目前,中国在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德国、荷兰、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比利时、波兰、捷克、瑞典、丹麦、乌克兰、爱尔兰、匈牙利、芬兰等国家,其中,2018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对中国的外贸依赖度最高。
欧洲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总览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2012-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总额波动增长,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保持在35.5-37.5%之间,且占比总体有所增长。
2018年,欧洲对外贸易额为14.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4%,占全球对外贸易总额的36.6%。
2018年欧洲出口贸易额占全球出口贸易额的36.9%在出口贸易额方面,2012-2018年,欧洲出口贸易额波动增长,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明显上升。
2018年,欧洲出口贸易额为7.11万亿美元,对外出口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额的36.9%。
2018年欧洲进口贸易额占全球进口贸易额的36.2%在进口贸易额方面,2012-2018年,欧洲进口贸易额波动变化,也始终占据全球进口贸易额的35.5%以上。
2018年,欧洲进口贸易额为7.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5%,占全球进口贸易额的36.2%。
欧洲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2018年德国对外贸易额稳居欧洲第一从区域位置来看,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南至马罗基角,西至罗卡角,北至诺尔辰角。
总体来看,欧洲面积世界第六,是世界人口第三大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共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中国贸易伙伴排名今年前8个月,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东盟和美国,中国对它们出口分别增加11.8%、15.7%、-3.7%,进口分别增加6.7%、6.9%、-23.5%,顺差分别扩大22.9%、65.4%和7.7%。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对华出口大幅下降,美国已从一年前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下降到第三位,被东盟超越。
中国对三大贸易伙伴的顺差都在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深。
2从贸易品种来看:中国对世界中高端产业贡献加大贸易品可以分为原材料和制成品两大类型,而制成品又可根据其所处产业链位置区分高中低端,贸易品结构可以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
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原材料中,铁矿砂、原油、天然气等进口总金额均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在中国出口中,占比最大的是机电产品,前8个月出口额增长5.6%。
与此同时,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下降3.1%。
可见,中国贸易结构中,原材料同时受到进口量与价格因素影响,总支出增速较快,而中高端制成品进口则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中高端制成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说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对中高端产业的贡献度持续上升。
3从贸易方式来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上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占中国贸易总额的约85%,虽然只是报关类型不同,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干的什么活”:加工贸易可以理解为“替人代工”,而一般贸易则可以理解为自主产品买卖。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下降而一般贸易出口较快增长、进口较慢增长,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中“替人代工”的工作在减少,自主产品在增加。
上述三个角度综合起来,可以构成一幅中国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变化图景:全球中高端产业中,“中国制造”的身影越来越多,中国市场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与此同时,中国对那些以出口原材料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
面对今年前8个月风险与不确定性都在上升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客观写照。
1960-2020中美两个商品出口额对比,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发展
中美出口额的持续发展,对世界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1960年到2020年,中美两
国的出口额有了惊人的变化。
1960年,中国出口额约为34.95亿美元,美国出口额约为31.0亿美元,中国排在全球出
口额排行榜第十位,而美国则位居第六。
到2020年,随着中国和美国的迅猛发展,两者的
出口额有了巨大的增长。
中国的出口额达到了2.34万亿美元,美国也达到了1.75万亿美
元。
中国以全球出口额第一的好成绩位居全球出口排行榜榜首,而美国则以全球第二名的
好成绩位居榜首。
在过去的60年间,中美两国两个国家出口额的发展都是缓慢而有规律的,有着艰辛的劳
动和对发展机遇的善用。
双方在坚持和扩大国际贸易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世界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出口额的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加
速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从1960年到2020年,两国的出口额不断上升,其中国的出口额更
是增长的越来越快,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两国出口额的持续发
展,将会进一步增强两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经济发展。
我国货物贸易总额排世界第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排世界第一。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按美元计算,2021年全球各国、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大幅提升至44.803万亿,同比增速高达26.1%。
复苏、暴涨,是去年全球经贸最为显著的特征。
其中,全球各国、地区在2021年出口的商品总额在22.284万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6.3%;进口商品总额约为22.519万亿美元,同比增速也达到26%——出口与进口,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前五名: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分国别来看,我国依然排在全球各国之首——2021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了6.051万亿美元左右,以美元计算的增幅接近30%。
其中,商品出口金额超过了3.36万亿美元,进口总额约为2.69万亿美元。
美国以4.692万亿美元的成绩,在全球排第二名。
其中,出口商品金额约为1.755万亿美元,进口商品金额约为2.937万亿美元。
继续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且逆差超过了1万亿美元。
德国2021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实现了3万亿美元的突破,排全球第三名;第四名是荷兰,2021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为1.593万亿美元;日本降至第五,2021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为1.525万亿美元。
之后是法国的1.299万亿美元,排全球第六;韩国为1.259万亿美元,全球第七名;英国为1.162万亿美元,全球第八名;意大利为1.161万亿美元,比利时为1.053万亿美元,墨西哥为1.017万亿美元……是的,您没看错,排在全球第四的是荷兰!这主要是因为:欧盟与其他地区的双边贸易,往往通过荷兰的“鹿特丹”作为中转,在推动荷兰仓储、物料、金融等产业繁盛时,也推动了荷兰进出口商品总额的暴涨。
专业用语是“转口贸易”,网友们通俗的说法是“二道贩子”。
在全球进出口商品金额前15强中,新加坡也是如此。
得益于“扼守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也超过了很多经济大国。
出口与进口商品金额,为什么不相等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全球各国、地区的2021年出口与进口的商品金额不相等。
中美、中欧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中国2012年1月年至2015年10月,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数据一直都在增加,2013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7.6%,2014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4%,增速较2013年有所下降。
欧盟和美国一直是我们外贸的重要伙伴,据中商情报网梳理,从2010年美国和欧盟一直包揽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体的前二名。
其中欧盟作为我国最大贸易的经济体,进出口额每年都在增加。
(见表1)
2012年—2015年10月中美、中欧贸易额情况一览表
统计来源:中商情报网
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所得,中欧从2012年至今,双方贸易额一直处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体中的首席位置。
美国紧随其后,与中国的贸易额也一直处于第二的位置,从图1可得,虽然中欧贸易额占中国外贸额比重最大,但从2012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
反之,中美贸易额从2012年以来,增速保持良好地发展。
据统计,在2015年前十月中美贸易额所占比重高达14.3%,有超越中欧贸易额所占比重的趋势。
欧洲2015年以来局势动荡,近期还发生了法国恐怖袭击事件,资金大都有避险的需求,随着美国加息预期愈演愈烈,以及中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未来美国有望超越欧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国。
(图1-来源: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