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对油品检测的仪器

针对油品检测的仪器

针对油品检测的仪器
针对油品检测的仪器

针对油品检测国四、国五标准的仪器

过去的一个月中国多个城市陷入―雾霾危机‖,空气污染总覆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不仅对中国能源结构提出了拷问,也引发了舆论对中国油品质量的广泛质疑和诟病——后者的含硫量据称超出欧洲标准的15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雾霾事件更为深远的影响或是推动两大石油公司加快机动车油品质量升级。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汽油所达标准仍为―国三‖,即含硫量不超过150ppm,车用柴油硫含量不得超过350ppm。与此同时,欧盟和日本已经将汽油和柴油中的含硫量

降至10ppm,美国是30ppm。

表面来看,机动车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但与汽车排放相关的油品关键指标包括硫、锰、苯、铅、烯烃等,而最主要的是油品中的硫含量。它几乎决定了机动车排放的所有污染物水平,无论是PM2.5(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的直径几乎全部在2.5微米以下)、氮

氧化物还是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都会随着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油品中的硫含量,是决定油品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

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几大城市油品升级的步伐走得很快。从2012年6月起,北京开始执行相当于欧五排放标准的京五车用汽柴油标准,硫含量仅为10ppm(百分比浓度),上海、珠三角、江苏等部分地区执行国四标准汽油。但是北京的油品不代表全国,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汽油所达标准仍为―国三‖,即含硫量不超过150ppm,车用柴油硫含量不得超过350ppm。

针对未来推行国四、国五标准势在必行的趋势,牛津仪器积极响应,推出了

Lab-X3500SCL、X-Supreme8000等一批专业的检测设备,用于快速精确的分析油品

中的硫含量。

Lab-X3500SCl仪器特点:

Lab-X3500SCl中采用了牛津仪器独特的FOCUS 5专利技术–谱线增强技术。该专利技术实现了X射线管、样品、探测器间最紧密的偶合,从而保证了其最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分析精度。因而,与同类型仪器相比,Lab-X3500SCl具有更低的检出下限和更高的分析精度,其对石油产品中硫的检出下限在3mg/kg。

FOCUS 5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消除其它元素对硫含量测定的干扰。比如,原油中常常含有一定的氯(Cl)含量,氯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对硫含量测定的准确度。图1表示了一个含硫0.8%、含氯1%的轻质矿物样品的谱图,图中清楚的表明:FOCUS 5技术有效消除Cl信号的干扰,保证S信号的峰位置在正常的能量通道。

X-Supreme8000仪器特点:

X-Supreme8000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牛津仪器推向市场的最新产品,它采用最先进的SDD(硅漂移)探测器和牛津仪器独特的FOCUS-SD技术。根据油品分析应

用的特点和牛津仪器几十年从事仪器设计、生产和分析应用的经验,牛津仪器为用户精心设计了超低硫分析应用配置包和燃油分析应用配置包;仪器采用防尘设计以保证在工业现场可靠、稳定的运行。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车用燃油中低硫含量分析方法覆盖含量范围是:8 mg/kg – 50 mg/kg。X-Supreme8000是专门为工业用户设计的、全集成化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系统,小型化、高可靠性,它不需要任何外部辅助系统、如变压器、液氮或冷却水;主机采用220V交流电源,即可以安装在实验室内使用,也可以安装在质量控制现场使用。仪器可以在任何环境中,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X-Supreme8000预置工作曲线的回归参数如下:

工作曲线范围浓度单位测定时间工作曲线准确度检出下限

3 – 150mg/kg240秒<1<1

0.015 – 0.5%150秒0.002-

0.5 – 5%50秒0.04-

实测精度(矿物油样品):(1) 测定5mg/kg的样品,实测精度为:<1mg/kg

(2) 测定15mg/kg的样品,实测精度为:1.6mg/kg

(3) 测定0.1%的样品,实测精度为:0.001%

(4) 测定1%的样品,实测精度为:0.011%

X-Supreme8000测定硫含量的准确度数据如下:

X-Supreme8000样品类型标样编号标称硫含量值

仪器分析值煤油NIST 1616b8.41 mg/kg9.0 mg/kg

柴油NIST 2723a11.0 mg.kg10.5 mg/kg

汽油NIST 229913.6 mg/kg14.8 mg/kg

汽油(含13%MTBE)NIST 229640.0 mg/kg41.5 mg/kg 汽油(含11%MTBE)NIST 229440.9 mg/kg41.6 mg/kg 柴油ERM-673a52.4 mg/kg54.1 mg/kg 汽油(含10%酒精)NIST 2297303.7 mg/kg304.4 mg/kg 柴油NIST 2724b0.04265%0.04276%原油NIST 27220.21037%0.20575%原油NIST 2721 1.5832% 1.5893%燃油NIST 1623c0.3806%0.3790%燃油NIST 2717a 2.9957% 2.9298%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油品质量快速检测新方法与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1前言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是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分析技术之一。随着NIR分析方法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已逐渐得到大众的普遍接受和官方的认可。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就采用近红外法作为分析小麦蛋白质的标准方法,1998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制订了近红外光谱测定多元醇(聚亚安酯原材料)中羟值含量的ASTM D6342标准方法。2003年,在我国也正式实施了近红外光谱方法测定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的国家标准GB/T 18868-2002。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且其仪器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液体、粘稠体、涂层、粉末和固体)分析、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成为在线分析仪表中的一枝奇葩。近几年,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为科研、教学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 2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ASTM定义的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为780~2526nm(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不同基团(如甲基、亚甲基,苯环等)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有明显差别,NIR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非常适合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测量。但在NIR区域,吸收强度弱,灵敏度相对较低,吸收带较宽且重叠严重。因此,依靠传统的建立工作曲线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数学基础。 其工作原理是,如果样品的组成相同,则其光谱也相同,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建立了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分析模型),那么,只要测得样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点概览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选择 1、检测包括定性检查和定量测量两个方面。 2、检测系统的原理:被检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输出执行 3、测量的表现方式有数字、图像、指针标记三个方式 4、测量方法有零位法、偏差法和微差法 5、真值包括理论真值(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约定真值(π 3.14)和相对真值(℃273K) 6、误差的表达方式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7、误差分类为系统误差(装置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剔除错误数据) 和粗大误差(过失误差;改正方法:当发现粗大误差时,应予以剔除) 8、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输入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设备或装置。 9、传感器的组成有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 10、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有:刚度(k=dF/dX刚度越大越不易变形)、灵敏度(刚性的倒数)、弹性滞后、弹性后效 P25★2)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测温热电阻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式、湿敏电阻式、气敏电阻式传感器) Def:将被测电量(如温度、湿度、位移、应变等)的变化转换成导电材料的电阻变化的装置,称为电阻式传感器 11、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的结构:引出线、覆盖层、基片、敏感栅和粘结剂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量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电阻变化的传感元件;测量电路进一步将该电阻阻值的变化再转换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以便显示或记录被测的非电量的大小。 1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效应:导电材料的电阻和它的电阻率、几何尺寸(长度与截面积)有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引起该导电材料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13.电位器式传感器:一种将机械位移(线位移或角位移)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的机电传感元器件 14.电位器由电阻(电阻元件通常有绕线电阻、薄膜电阻、导电塑料等)和电刷等元器件组成 15.电位器优点:结构简单、输出信号大、性能稳定并容易实现任意函数 缺点:要求输入能量大,电刷与电阻元件之间容易磨损 16.热电阻材料由电阻体(温度测量敏感元件——感温元件)、引出线、绝缘套管和接线盒等部件组成,电阻体是热电阻的主要部件 热敏电阻式传感器 17.热敏电阻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 18、温度系数可分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NTC(电阻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电阻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19.热敏电阻优点:尺寸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20.差动电感传感器的优点(1)差动式比单线圈式的电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一倍;(2)差动式的线性度明显的得到改善(3)由外界的影响,差动式也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衔铁承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目的 为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量值溯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质检中心:负责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和保养、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使用记录,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仪器检定、维修和申请报废工作。 3.3财务资产部:负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和登记建档。 四、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根据的检测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汇总给质检中心。 4.1.2质检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精度、用途、参考价格等;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部汇总。 各申购部门有义务为质检中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采购过程应满足《采购及委外加工控制程序》的要求。 4.2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在合同规定期内进行验收,无验收期限规定的应在一个月内验收完 毕。 4.2.2仪器设备由质检中心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填写《仪器设备验收报告》,收集与验收工作有关 的证明材料(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必要时与供应方签订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培训协议。验收工作的有关资料及仪器调试报告汇总,交财务资产部存档。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质检中心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购置日期、启用日期、使用 状态、制造商名称、标识、系列号、验收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原件、操作规程(复印件交仪器使用者使用)、购置资料(如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报废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3.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要方便相关操作人员取 用。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油气田地面工程( https://www.doczj.com/doc/954661041.html,) 第31卷第12期(2012.12)〈行业论坛〉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高军1王瑞军2韩宝龙3罗再扬1 1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2河南石油勘探局计划处3大港油田内控管理处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中国的油品计量标准体系在跟踪研究与吸收转化相结合、制定与修订相结合、国标与行标相结合的发展原则中日臻完善,标准的数量、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提升,这对中国跨境油品交接计量以及新技术、新仪表在中国油气贸易交接计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支持,基本满足了中国油品生产和贸易交接计量的需要。 关键词:静态计量;动态计量;贸易计量;标准体系doi:10.3969/j.issn.1006-6896.2012.12.005 1标准体系的建立 中国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以下简称油品)计量标准是围绕先测量油品体积,经温度、压力修正,扣除含水量,再经空气浮力修正,通过油品标准密度转换为空气中表观质量这一过程建立的。早期油品交接计量主要依据的标准是《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规程(SY/T 5669)》、《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铁路罐车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0)》和《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1)》。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制定了《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原油动态计量的计量方式、仪表选择、数据采集、检定方法、油量计算等方面。90年代末,在ISO 7278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液态烃动态计量 容积式流量计检定系统(GB/T 17286)》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涵盖了液态烃动态计量领域国际标准所推荐的计量系统、计量方式和计量方法。 至21世纪初,中国油品计量标准体系从标准参比条件的确立,到油气计量站的建设、计量系统的设计、流量计及配套仪表的选型和检定方法、品质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计量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需要。 2标准的构成 2.1油品计量基础标准 (1)《石油液体和气体计量的标准参比条件(GB/T 17291—1998)》(NEQ ISO 5024:1976)。GB/T 17291非等效采用ISO 5024:1976《Petro-leum liquid and gas measurement--Standard reference conditions 》,该标准规定了石油液体、气体计量的压力和温度标准参比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293.15K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采用ISO 5024规定的标准参比温度。 (2)《石油计量表(GB/T 1885—1998)》(EQV ISO 91—2:1991)。GB/T 1885等效采用ISO 91—2:1991《石油计量表 第2部分》,规定了在 非标准温度下获得的玻璃石油密度计读数(视密度)换算为标准温度下的密度(标准密度)和体积修正系数的方法。GB/T 1885适用于原油、润滑油和其他液体石油产品。2.2油品动态计量标准 (1)《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其中《原油动态计量 一般原则(GB/T 9109.1—2010)》是该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它规定了原油动态计量有关计量站建设、计量设施配置、油量计量和仪表检定的一般原则。其他还有《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2部分:流量 计安装技术要求(GB/T 9109.2)》、《石油和液体 石油产品动态计量 第3部分:体积管安装技术要 - -11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摘要】 自动检测技术是现代化领域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将生产、科研、生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与装置进行检查测量,以发现事物的规律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动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在机械制造、化工、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自动化技术的四个支柱之一。 【关键词】自动检测传感器数据处理信号转换 【正文】 一、关于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自动检测技术是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任务是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寻求最佳的采集、转换、处理、传输、存储、显示等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信息采集是指从自然界诸多被检查与测量的量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转换是指将所提取出的有用信息向电量、幅值、功率等形式转换。 信息处理的任务是根据输出环节的需要,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数字运算(求均值、极值等)以及模拟量、数字量转换等处理。 信息传输的任务是在排除干扰的的情况下经济地、准确无误地吧信息进行传输。 二、自动检测技术的核心—自动检测系统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计量、自动保护、自动诊断、自动信号等诸多系统的总称,其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1.自动检测系统框图 自动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等五部分构成。下面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 ①传感器:传感器(sensor)是指一个能将被测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敏感元 件,是连接北侧对象和检测系统的接口。通过它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监测设备的管理,保障卫生执法工作的工作顺利开展,在卫生监督执法各项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检测仪器设备按规定程序,建立管理档案,做到账目相符。严格按照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做好仪器设备校准、使用维修和检修等工作。 二、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按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工作需要购置。制定采购计划,编造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后,在进行采购。 三、检测仪器设备购置后,应当进行验收并办理资产入库登记手续。仪器设备需手续、相关资料齐备;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原件交档案室妥善保存。仪器设备原则上由供货商提供安装、调试、培训工作。 四、检测仪器设备实行使用交接登记制度,领取、归还仪器设备时应在《仪器领取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五、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应当做好设备使用的日常保养工作。仪器充电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并注意安全。归还仪器前应当将电池取下存放,避免损坏仪器。 六、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须加强学习,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严格按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使用人员

必须爱护仪器设备,轻拿轻放,切忌野蛮操作。检测需用试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存放条件进行存放,防止试剂失效。 七、对于检测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当及时报告领导,说明情况,便于安排维修处理,确保仪器性能良好,运转正常,保障工作正常开展,使用人员不得擅自拆解仪器设备和擅自送修仪器设备。 八、检测仪器设备如使用不当,发生人为损坏、遗失、差错事故等应当由当事人进行赔偿。 九、为了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每年应进行一次财产清查,以保证账物相符。 十、外单位借用检测仪器设备必须经领导同意批准,凭借条借出,并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检测仪器设备不得私用。 十二、检测仪器设备原则上以使用年限或经认定无法维修后可以报废,报废的仪器设备由所领导批准后,办理报废相关手续。

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 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五阶段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高于70℃,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测定方法为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5. 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国内油品的状况,发损耗倾向,为降低大气污染,建议参考欧盟的要求实施更严格和差异化的管理,分地区分季节制定限值。测定方法为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等。 6. 溶剂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实际胶质)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指标,用来评定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世界燃油规范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标准中规定第四,8019《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7. 诱导期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历经的时间,以min表示。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油品检测技术】成品油37个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详解

【油品检测技术】 成品油37个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详解

目录 01、油品馏程。 (4) 02、辛烷值。 (4) 03、马达法辛烷值。 (4) 04、研究法辛烷值。 (4) 05、饱和蒸气压。 (4) 06、闪点。 (5) 07、博士试验。 (5) 08、闭口闪点。 (5) 09、开口闪点。 (5) 10、燃点。 (5) 11、自燃点。 (6) 12、十六烷值。 (6) 13、十六烷值指数。 (6) 14、油品馏程。 (6) 15、倾点。 (6) 16、机械杂质。 (7) 17、粘度。 (7) 18、运动粘度。 (7) 19、热值。 (8) 20、机械杂质的解释。 (8) 21、什么是硫含量? (8)

22、什么是残炭? (8) 23、什么是腐蚀性? (9) 24、什么是灰分? (9) 25、什么是冷滤点? (9) 26、什么是冷凝点? (9) 27、什么是馏程? (10) 28、什么是密度? (10) 29、什么是凝点? (10) 30、什么是倾点? (11) 31、什么是闪点? (11) 32、什么是十六烷值? (11) 33、什么是水分? (12) 34、什么是水溶性酸和碱? (12) 35、什么是酸值? (12) 36、什么是粘度? (13) 37、辛烷值数字代表的意义。 (13)

01、油品馏程。 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02、辛烷值。 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03、马达法辛烷值。 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04、研究法辛烷值。 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的辛烷值。 05、饱和蒸气压。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梁森等版本)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本题共39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由 敏感元件 、 传感元件 、 测量转换电路 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1.5 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1 ℃ ,当测量10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 NTC突变型 型热敏电阻。 X面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 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 ,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 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 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 、 、 、 、 等。 12、金属电阻的 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 、 。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 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为了 。 1、在以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C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 D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B 。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4、在仿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 B 测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兼容性 6、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 。 A、实心轴 B、弹簧管 C、悬臂梁 D、圆环 7、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C 。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D、提高灵敏度 8、考核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计算机的电磁兼容是否达标是指 C 。 A、计算机能在规定的电磁干扰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规定数值的电磁干扰 B、该计算机不产生超出 C、两者必须同时具备

油品检验流程

各油品的檢驗流程 一、油品的檢驗流程; ①、在油品到時有倉庫人員通知IQC 進行檢驗; ②、首先查看材質證明MSDS(物質安全質料表)是否符合我司的檢驗要求、在查看 SGS是否過期;(SGS檢查報告一般有效期為一年) ③、根據我司的檢驗要求進行檢驗,在對油品外觀、氣味、色澤、有無水份、雜 質等異常,在檢驗的同時用玻璃杯取少量的油送去化學實驗室進行黏度、閃點及其成份的測試(主要是:切削油、主軸油)在檢驗結果未測出時,油品的下一步的檢驗可暫時不必檢驗。我司運動粘度的要求如下: 1、切削油品運動粘度要求: 切削油運動粘度要求為13.5~16.5m m2/s(恒溫40℃的水中進行測量)測量的時間不得少於200秒,連續測量5次求出5次的平均值,為測量的結果;·正常開口閃點必須在110℃以上。 2、主軸油品運動粘度要求: 主軸油運動粘度要求為19.8~24.2m m2/s(恒溫40℃的水中進行測量) 測量的時間不得少於200秒,連續測量5次求出5次的平均值,為測量的結果;·正常開口閃點必須在150℃以上。 ④、在黏度與閃點檢驗合格後,用試水尺測試油品內是否含有水分,如有水分按 照流程給予判退處理。對所送油品的數量換算出檢驗的比例進行抽檢,如有抽檢時發現油品有少的現象發生時,其整批油按最低的數量收取,並記錄在油品

檢驗報告上,對少的油品要求供應商按要求績效賠償相應的油品, ⑤、在檢驗過程中如發現有異常的時候,對油品下一步的檢驗停止,同時通知部 門主管與採購,在部門主管與採購確認異常後,進行退貨處理,IQC人員在第一時間開出品質抱怨單,填寫所檢驗時的異常要求供應商進行回復與改善,回復時間以般在三個工作日同時在回復檔上加有相應的佐證,IQC人員做好相應的追蹤與跟催; ⑥、如以上檢驗均合格時將油品放入油品倉庫的固定區域存放,並在油桶上注明 油品標示及加蓋IQC檢驗合格章; ⑦、之後有IQC人員填寫油品檢驗合格單,並簽字和加蓋IQC檢驗合格章; ⑧、在所有成分結果沒開出來時有暫放油品倉庫不給發放,待測試OK後再進行 發放。 二、油品的檢驗方法與方式;(切削油、主軸油、溶劑油、煤油) a、切削油、主軸油檢驗方式與方法: ①、查看材質證明、目測; ②、採用油品黏度及閃點測試儀對油品進行黏度、閃點檢測以及化學成分測試; ③、用試水膏與檢水尺檢驗油品內是否含有水分; ④、用油管至油桶底部抽取大約3KG的油品放入塑膠桶中,桶內有兩個刻度標示, 上面一個是3kg的標示,下面一個是1kg的標示,沉澱3—5分鐘,把油品倒出預留1kg的油品,查看其桶底有無水份;並用試水膏進行檢驗,看油品內是否

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产品手册

油液在线监测系统产品手册 “油液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磨粒探测技术和流体传感技术,能实时监测设备在用油液的劣化状态、污染状态、磨损状态,还能监测设备滑动轴承油膜厚度、受力状态等机械性能指标。“广研检测”根据众多企业设备润滑磨损状态在线监测的需要,专门组建了由教授级高工、博士、硕士组成的“油液在线监测研发室”,在实验室离线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系列“油液在线监测系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已在船舶、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的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应用。 产品介绍 在线油液监测系统由1台控制计算机(简称:上位机)与多台(根据用户需要配置)采集器(简称:下位机)组成,可同时实现监测多台机械设备在用润滑油的黏度、水分、温度等信息;液压油污染度信息;在用油中的磨损颗粒(图像)信息。对监测获取的油液定量信息与自动提取出的磨粒图像参数化信息进行趋势分析,根据实际机组的工况设置故障预警,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

产品型号 ? GTIO-0502型柴油机油在线监测仪该型号可用于大型柴油机的状态监测。采用流体振动传感技术、介电常数传感技术和铁磁磨粒感应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柴油机由于机械故障或破损发生燃油稀释或冷却液污染,检测发动机中钢、铸铁摩擦部件的磨损情况。 1、基本参数 ●外观尺寸:256*200*151mm ●重量:7.4kg ●工作压力:<20 bar ●工作介质温度:-40~85℃ ●工作环境温度:-30~70℃ ●测试参数与范围: 40℃黏度:5~50cst 铁磁颗粒>70μm;非铁磁颗粒>200μm 水含量>0.5%wt ●IP等级:IP67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95%max ●介质黏度范围:2~400 cSt ●介质流量:<8L/min ●供电:24VDC(或选配220VAC电源箱) ●功率损耗:8 W 2、技术指标 (1)油品粘度:采用流体振动传感技术,检测内燃机油的黏度变化,当内燃机由于机械故障或破损发生燃油稀释或冷却液污染时,便可及时发现报警。 (2)污染水分:采用液体介电常数传感技术,检测发动机油中的水分含量变化。当发动机由于机械故障或破损发生冷却液污染时,便可及时发现报警。 (3)磨损颗粒:采用磨粒探测技术,检测内燃机缸体、活塞、轴承等润滑运动部件的磨损情况。 (4)系统配置:可根据客户需要,以上传感技术可单独采用或多传感技术联合使用,以获得内燃机组的全面油质与污染状态信息。 3、应用场合 ●大型船舶柴油主机 ●海上钻井平台柴油机 ●陆地柴油发电机(企业自备电源) ●其他需要监测的内燃机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每日一练) 单项选择题(共6 题) 1、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 均应()使用。(A) ?A,停止 ?B,继续 ?C,限量使用 ?D,限程使用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2、以下不是开展内部校准的要求:()。(D) ?A,校准设备的标准满足计量溯源要求 ?B,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经培训和授权 ?C,质量控制和监督应覆盖内部校准工作 ?D,出具内部校准证书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D 3、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 均应()使用。(B) ?A,不停止

?B,停止 ?C,继续 ?D,可以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4、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建立和保持相关 的程序。(C) ?A,可以 ?B,不可以 ?C,应 ?D,不应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5、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均应加以()标识。 (C) ?A,永久性 ?B,系统性 ?C,唯一性 ?D,正确的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6、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该记录至 少应包括:()。(B) ?A,机器及其软件 ?B,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核查设备是否正常 ?D,当前的数据(如适用)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判断题(共14 题) 1、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 之间的关系。(A)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2、校准可以用文字说明、校准函数、校准图、校准曲线或校准表格表示。(A) ?A、正确 B、错误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无损检测概述 无损检测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非破坏性 (2) 全面性 (3) 全程性 (4) 可靠性问题 开展无损检测的研究与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制造用原材料直至最终的产品进行全程检测,可以发现某些工艺环节的不足之处,为改进工艺提供指导,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2) 提高产品质量:无损检测可对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各中间工艺环节直至最终的产成品实行全过程检测,为保证最终产品年质量奠定了基础。 (3) 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的制造设计阶段,通过无损检测,将存有缺陷的工件及时清理出去,可免除后续无效的加工环节,减小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节约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4)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破坏性检测只能是抽样检测不可能进行100%的全面检测,所得的检测结论只反映同类被检对象的平均质量水平。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如材料的选购、加工过程品质的变化、流通环节的质量变化等过程中,不仅起到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作用,还在节约能源和原材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其具有以下特征:无需大量试剂;不需前处理工作,试样制作简单;即使检测,在线检测;不损伤样品,无污染等等。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核工业、武器制造、机械工业、造船、石油化工、铁道和高速火车、汽车、锅炉和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以及海关检查等等。“现代工业是建立在无损检测基础之上的”并非言过其实。 无损检测分为常规检测技术和非常规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MT)、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缩写ET)。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缩写AE)、红外检测Infrared(缩写IR)、激光全息检测Holograph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缩写HNT)等。 二、无损检测分类及简介 下面对以上所说的五种常规检测技术以及几种非常规检测技术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1.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界面(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的结合面)出的反射和折射以及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由发射探头向被检件发射超声波,由接收探头接收从界面(缺陷或本底)处反射回来超声波(反射法)

油品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4661041.html, 油品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张志鹏 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07期 摘要:为了精确检测油品的理化性质,针对馏程、凝点、酸度(值)、铜片腐蚀、残炭 等常见试验的测定,归纳、梳理、介绍了各试验的基本概念与注意事项。油品质量检验注意事项的明晰,有利于有关试验人员的实际操作,提高测试人员的测试水平,进而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油品质量试验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37-02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建设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炼油生产及成品油的质量管理水平等均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提供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燃料已成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1]。而炼 油产品的生产、储运与销售无疑需要适时的质量跟踪,故而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油品的理化性质,保证油品的质量,该文给出了油品的馏程、凝点、酸度(值)、铜片腐蚀、残炭等[2]常 见的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求为试验检测人员提供帮助。 1 馏程的测定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叫馏程。它常以一定蒸馏温度下馏出物的体积百分数或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馏程既是鉴定蒸发性、判断油品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别不同油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控制分析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3]。轻质石油产品,如车用 汽油、车用柴油、溶剂油和煤油等的馏分测定见GB/T 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和GB/T 6536《石油产品常压馏程特性测定法》;重柴油、蜡油、原油等重质馏分测定见SH/T 0165《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其注意事项如下。 (1)不同的油品使用不同孔径的石棉垫,以控制蒸馏瓶下面来自热源的加热面。 (2)测定馏程要严格控制加热速度与大气压力,以避免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试验之前必须对试样进行脱水,以避免产生突沸冲油现象,防止引起着火和烫伤事故。油中含水也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4)蒸馏瓶要干净,不允许有积炭,否则会降低导热性,从而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5)温度计杆的位置不正确,使测定结果发生错误。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选择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梁森 选择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__C__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__B__级的压力表。A. 0 .2 B. 0 .5 C. 1 .0 D. 1.5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B__。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C__左右为宜。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__D__。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D__。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提高可靠性

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 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 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 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A__。 A. 1℃ B. 0.5℃ C. 10℃ D. 200℃ 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B__,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C__。 A. 1℃ B. 5% C. 1% D. 10% 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B__级。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__C__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C__级。 A. 0.25 B. 0.5 C. 0.2 D.1.0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1)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__B__应变片;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___D___;一次性、几百个应力试验测点应选择___A___应变片。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最新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中心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检测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益,根据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检测仪器设备建立管理档案(见附件1/2/3),包括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台账、维修维护台账、仪器领取归还登记台账等,做到账目相符。严格按照制度的各项规定做好仪器设备管理、购置、校准、领用归还、维修等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2、根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和《检测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积极做好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工作,原则上采用***市计量院进行校准,校准费用及时上报主管和分管领导,确保仪器设备一直在受控期内,并及时告知检测报告编制人更新校准的有效期。 3、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配件(如电池)的购置,应按办公用品物资设备采购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工作需要购置。填写采购审批表,报上级主管部门办公室,采购小组进行询价,领导审批通过后进行采购和领用。 4、检测仪器设备购置后,仪器设备保管员根据仪器说明书等材料等进行验收(包括清点数量、察看外观等,发现短缺、破损做好确认记录,以便理赔),办理资产入库和检测仪器管理台账登记手续。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原件由仪器管理员交由档案管理员妥善保存。仪器

设备原则上由供货商提供安装、调试、培训工作,因仪器设备小或者价格低等原因,供货商不能提供的,由仪器管理员联系供货商进行指导学习使用。 5、检测仪器设备实行使用交接登记制度,领取、归还仪器设备时应在《仪器领取归还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6、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应当做好设备使用的日常保养工作。仪器充电应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并注意安全。归还仪器前应当将电池取下存放,避免损坏仪器。 7、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须加强学习,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严格按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使用人员必须爱护仪器设备,轻拿轻放,切忌野蛮操作。 8、对于检测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当及时报告领导,说明情况,然后由仪器管理员安排维修处理,确保仪器性能良好,运转正常,保障工作正常开展,使用人员不得擅自拆解仪器设备和擅自送修仪器设备。 9、检测仪器设备如使用不当,发生人为损坏、遗失、差错事故等,应立即上报,核实后由当事人进行赔偿等处置。 10、为了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每年应进行一次财产清查,以保证账物相符。 11、外单位借用检测仪器设备必须经领导同意批准,凭借条借出,并办理相关手续。 12、检测仪器设备不得私用,不得擅自将仪器设备用于谋利,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