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舞剧、音乐剧异同
- 格式:docx
- 大小:16.08 KB
- 文档页数:2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
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从以爵士音乐、舞蹈为主的音乐剧到摇滚音乐剧,再到类似有现代歌剧概念的欧洲音乐剧,音乐剧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保留着相当艺术水准的大众化演出形式。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综合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音乐剧将这些不同美学范畴、不同审美方式、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门类高度综合起来,它向观众所提供的,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听觉与视觉并重、表情与造型俱备的综合性剧场审美效应。
音乐剧的特点一、综合性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二、现代性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
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
因此,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
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世界上有两种大的艺术形式。
一种是创造美的艺术,一种是创造思想的艺术。
好的作品是两者兼有的,但是总会有所侧重。
一般地,音乐、绘画、雕塑等等,是创造美的艺术。
通过美来使观众陶冶情操。
而戏剧、电影等等,是创造思想的艺术。
通过故事来促进观众思考,以宣扬主题,提高思想境界。
往往一种体裁的一流作品,要不就是将本体裁的目的——美或思想的创造——发挥到了极致,要不就是很好的结合了两者,在完成本体裁的首要要求下,完成了另一个体裁的部分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首先,歌剧和音乐剧,都是同时拥有美和思想的艺术,而且核心元素都是音乐和戏剧。
但是它们有不同。
歌剧与音乐剧的最本质差别是艺术理念的差别,换句话说,就是艺术类别和目的的差别。
歌剧归属于音乐艺术(美感第一,主题第二)的范畴,而音乐剧归属于戏剧艺术(主题第一,美感第二)的范畴。
歌剧是为了唱歌而讲故事说主题,而音乐剧是为了讲故事说主题而唱歌。
歌剧“歌”是主菜“剧”是小菜。
音乐剧“剧”是主菜“音乐”是小菜。
至于唱法啊表现啊什么的,都是基于这个大前提下的。
从表演上展开举个例子。
在演出中,音乐剧是声乐选择为表演选择让路,而歌剧是表演选择为声乐选择让路。
这个“让路”并不是说“不要”,不是说歌剧演员不需要表演,音乐剧演员不需要唱功。
而是在冲突的时候,谁优先的问题。
比如,在歌剧中,如果一个下跪的动作会影响歌手唱到high C,那么即使这个动作对塑造角色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很难采用,因为歌剧是声乐优先。
但是在音乐剧中,这个下跪动作更好地塑造了角色,更容易被采纳,因为音乐剧是表演优先,high C不圆满往后放(核心概念还是音乐艺术VS戏剧艺术)。
这里的《悲惨世界》,举25周年为例,酒店老板德纳第的扮演者马特·卢卡斯其实声乐功底不好,但是它的沙哑的声线尤其适合德纳第的小人物感觉,一些高音他唱不上去,于是就用假声替代,也别有一番俏皮风味。
德纳第的“声音”并不“好听”,但是由于他“表演”契合,不好听的声音恰好塑造了人物,所以他依然是这个角色的绝佳扮演者。
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作文
来聊聊歌剧和音乐剧吧,这两者真的很不一样呢。
歌剧,你一
听就知道,那种古典范儿,感觉就像是时光穿越回了几百年前。
音
乐深沉,有种让人静下来的魔力,每次听到那些咏叹调,就仿佛有
个古老的故事在耳边娓娓道来。
舞台嘛,通常都是华丽丽的,宫殿啊、战场啊,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音乐剧呢,就更贴近咱们现代生活了。
它的音乐风格多变,有
时候你能听到摇滚,有时候又是抒情的旋律,特别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故事情节一般都是大家身边的事儿,看着就特有感触。
舞台设
计简洁又不失创意,现代科技让整个场景看起来就像是在梦里一样。
再来说说表演吧。
歌剧演员们,那可都是经过长时间的专业打
磨的,嗓子好得不得了,台风、动作都是一流的。
世界五⼤戏剧形式世界五⼤戏剧形式⼀.歌剧,是将⾳乐的声乐与器乐、戏剧的剧本与表演、⽂学的诗歌、舞蹈的民间舞与芭蕾舞、舞台美术等融为⼀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等组成,有时也⽤说⽩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有合唱队伴唱,有些朗诵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真正称得上“⾳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随着⽂艺复兴时期⾳乐⽂化的世俗化应运⽽⽣的。
歌剧被视为西⽅经典⾳乐传统的⼀部分,因此和经典⾳乐⼀样,流⾏程度不及当代的流⾏⾳乐,近代的⾳乐剧则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意⼤利,既⽽传播到欧洲各国,⽽德国的海因⾥希·许茨、法国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
⼀直到18世纪,意⼤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韩德尔最终落脚英伦。
⽽意⼤利歌剧的主流⼀直是正歌剧,直⾄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
⽽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札特。
莫札特少年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以意⼤利语喜歌剧,风⾏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皆如此》为⼈称颂。
⽽莫⽒倒数第⼆部歌剧《魔笛》(最后⼀部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语歌剧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bel canto)风格歌剧的⾼峰期,风⾏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的歌剧,时⾄今⽇,依然常见于舞台。
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则成为了法式⼤歌剧(Grand Opera)的典范,并风⾏全法。
⽽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时期”,其中理查德·⽡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利各领风骚。
⽽黄⾦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如意⼤利的写实主义(verismo)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
歌剧、音乐剧、舞台剧,傻傻分不清楚?为了提高品(zhuang)位(bi),每年总要进出各大剧院好几回,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欣(zhuang)赏(bi)水(ji)平(neng)与日俱增。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什么歌剧、音乐剧、舞台剧,都是啥意思呢?不都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吗?其实,区别还是大大滴有滴~歌剧 vs. 音乐剧很多人会把歌剧和音乐剧搞混,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张一目了然的图:歌剧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在古希腊的戏剧表演中,就有使用合唱队来伴唱的形式。
而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演变而来的,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对白+歌唱相结合的戏剧演出形式,没有歌剧中传统的宣叙调和咏叹调。
有一些讨巧的区分方法:比如歌剧的演出,一定是有管弦乐队现场伴奏的,因为歌剧的音乐大都是以传统的管弦乐队为基础的古典音乐作曲的。
而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却很自由,有爵士,也有摇滚,伴奏也会大量使用电声乐队。
另外,歌剧演员表演时并不会用麦克风,而音乐剧的演员是一定带着麦克风的。
这与他们的唱腔也有关。
歌剧基本是美声唱法,不用麦克风,声音也能响彻全场,和观众产生共鸣。
有人说,看歌剧,注重于欣赏声乐,表演其实是其次的,因此,歌剧属于音乐艺术。
但音乐剧有所不同,由于音乐剧节奏紧凑,气氛轻松活泼,所以看音乐剧更像看话剧,情节和表演非常有代入感,所以属于戏剧艺术。
音乐剧的演员在选择时,特别注重表演力和声线对剧中角色的塑造。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法语音乐剧自2000年上演以来,在挑选主演时会着重挑选20岁上下的少男少女,因为要符合剧本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年龄。
但事实上,歌剧和音乐剧的接线划分仍然存在争议,比如《歌剧魅影》是世界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但其中的歌多以美声唱腔为主,也可以说是“歌剧-轻歌剧-音乐剧”的过渡的典范。
世界十大经典歌剧1.《费加罗的婚礼》2.《阿伊达》3.《茶花女》4.《费德里奥》5.《浮士德》6.《蝴蝶夫人》7.《卡门》8.《图兰朵》9.《弄臣》10.《魔笛》世界四大经典音乐剧1.《猫》2.《歌剧魅影》3.《悲惨世界》4.《西贡小姐》舞台剧舞台剧就很好理解了。
歌剧与音乐剧两种艺术形式的异同林舒祥中文摘要:歌剧和音乐剧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同属于音乐戏剧范畴,都是一种综合程度较高的舞台戏剧样式,二者之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它们之间虽彼此独立,但却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内在联系。
通过对歌剧与音乐剧的产生及对二者艺术特征的比较,来阐述歌剧与音乐剧的异同。
关键词:歌剧音乐剧戏剧音乐剧本表现形式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力都很大的戏剧样式。
它们之间虽然是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看两者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歌剧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早的歌剧是以古希腊神话传说故事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比较简陋。
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相对定型为正歌剧, 19世纪是歌剧最丰硕的收获时代,当今歌剧舞台上的名剧大多出现于这一时期。
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歌剧”词采释义中说“: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音乐剧等类型。
”①音乐剧这种诞生于20世纪的大众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综合性、通俗性、娱乐性、多元性、灵活性、现代性和商业操作性等特征。
舞台呈现形式的通俗和完美,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和愉悦,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和戏剧艺术家的青睐,成为20世纪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文化成果。
音乐剧与歌剧两者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点。
首先,从综合成分来剖析:歌剧与音乐剧都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文学、诗歌、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其他成分。
它们在音乐上很丰富,包含了声乐、器乐,声乐中又包含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
尤其是音乐剧,它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的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代都市气息。
其次,从音乐剧多元化的发展源流来追溯:早期的音乐剧确实是从欧洲古典歌剧中吸取了大量的艺术养分,从中借鉴了它的情节、独特的展开方式以及音乐的喜剧风格与创作手法等等。
不可否认,音乐剧在很多方面都与歌剧存在着某种关系,但它又因独立的艺术品位和个性而区别于歌剧,尤其是传统歌剧。
历史剧歌剧话剧舞剧之间的区别音乐剧,歌剧,话剧,舞剧,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下面店铺就来为你一一解释。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与贝丝》(台湾翻译「乞丐与荡妇」)(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Folk Opera)和音乐剧。
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
音乐剧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
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
但在华格纳的乐剧(music drama)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
歌剧与音乐剧有什么区别歌剧与音乐剧有什么区别虽然歌剧和音乐剧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从根本上看,歌剧是为歌而剧,而音乐剧则是为剧而音乐。
弄清二者的关系对我们以后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会有很大帮助!歌剧(opera)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
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念白和朗诵)。
产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
音乐剧(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是以戏剧为基本,以歌唱和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
首先,歌剧以“歌”为主,更注重“歌”的部分,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剧情关系的发展主要靠歌唱来展现;而音乐剧虽然和歌剧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舞蹈、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所以,歌剧更注重演员的歌唱能力,而音乐剧首先考虑演员的整体情况是否符合剧情人物(音乐剧里绝对不会让一个胖老头演一个年轻王子的角色,但歌剧就可以)。
其次,歌剧中演员主要运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来演唱,追求声音的宏大圆润统一;而音乐剧则是以嗓音自然质朴、亲切时尚为主,将美声、流行、爵士、摇滚等多种唱法风格融为一体,根据作品需要灵活运用。
所以歌剧演员一般不用麦克风,音乐剧演员则需要使用随身麦克,这也是唱法和声音风格决定的。
第三,歌剧音乐属于古典音乐范畴,主要由交响乐团演奏;而音乐剧中的音乐则更具流行性,事实上许多音乐剧创作者本身就是流行音乐家,他们吸取诸如爵士乐、摇滚、黑人灵歌等流行元素的例子不胜枚举。
必须承认,歌剧与音乐剧同样需要票房和商业支撑,不过音乐剧更符合当代大部分人的审美需求。
近一百年来,歌剧越来越被当作“阳春白雪”高搁于艺术殿堂之上,真正能欣赏歌剧的观众也是非常少的“圈内人”,它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
这一点我们歌剧从业者也应该思考,当我们拿着极少的票房,享受着政策补贴,却看着音乐剧卖到眼红的时候,是观众有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有问题?是坚守“高雅”,还是敞开怀抱去拥抱“世俗”?真心不希望再看到那些假、大、空的新创作歌剧作品,这个时代不会有“大师”,你唯一能做的是搞出深入人心的好作品!。
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区别音乐剧诞生于本世纪初的欧美大陆,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从此后音乐剧以它特有的魅力,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而迅速、不断地繁荣,直到今天。
今天的音乐剧主要包含了三个元素:1.歌、舞、道白发挥到极至的综合性表演。
2.豪华,场面气派的舞台布景大制作。
3.娱乐和文化交流相交融的现代艺术水准。
音乐剧在表现手段上可分为音乐戏剧、舞蹈音乐剧和歌剧式音乐剧三种。
音乐戏剧的情节多以小说或戏剧改编,剧中人物时以道白交待情节,在人物内心感受情激荡,戏剧矛盾尖锐时,即以歌曲式音乐及轻快优美的舞蹈语言。
如《音乐之声》和《窈窕淑女》。
而舞蹈音乐剧中,舞蹈较多用舞蹈的表现力与震撼力来展示情节塑人物,像《西区故事》、《猫》等,歌剧式音乐剧,声乐要求较高,全剧歌唱是重点,有的甚至没有对白,象《悲惨世界》和《歌剧院的幽灵》。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
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
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而产生的《达佛涅》(另译《达芙妮》),编剧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与J.科尔西,1597年(一说完成于1594年)于佛罗伦萨G.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演出,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在于:
1. 音乐剧更注重剧情和舞台效果,而歌剧则更注重音乐和唱腔。
音乐剧常常选取流行歌曲或者原创新曲,以歌舞表现故事情节,而歌剧则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强调歌唱。
2. 歌剧选题多为历史或传统故事,包括爱情、悲剧、喜剧、历史戏等,而音乐剧则涉及更广泛的题材,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
3. 歌剧在演出时以宏伟的唱段、复杂的剧情和细腻的唱腔为特色,而音乐剧则在演出时注重角色刻画、打击乐器和舞蹈的连贯性。
4. 歌剧演出场所多为大剧院或演艺中心,音乐剧则更善于使用小型剧院或室内剧场,以营造出更亲密和互动的氛围。
总之,歌剧和音乐剧在演出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和口味。
大 众 文 艺21摘要:音乐剧的音乐形式是歌剧化的,它是古典歌剧艺术的现代传承,是现代音乐戏剧的主流。
音乐剧与歌剧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音乐剧属于现代艺术,歌剧属于古典艺术,两者因为时代气息的不同而在表演方式和表演要素上又各有所侧重。
关键词:歌剧;音乐剧;要素歌剧与音乐剧都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文学、诗歌、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其他成分。
歌剧音乐所体现出的戏剧性强度与深度往往要大于音乐剧;歌剧的声乐部分往往具有高难度的歌唱技巧和戏剧性的表现力;在乐队使用方面,往往需要承担非常繁重的揭示戏剧性的任务。
而音乐剧相对来说是个开放的表演体系,它不“传承” 某一种表演形式,但是它会去吸收其他表演形式中对其有利的元素;它的音乐主体实际上是由二十来首歌曲和舞曲组成,人物唱段并不追求过多的戏剧性;重唱与合唱虽说也经常采用,但声部组合要简单得多,而且大多数是抒情性的;音乐剧中的白话台词取代了歌剧中的宣叙调;声乐部分更注重旋律的如歌性,更讲究自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就演唱方法来说,它也是紧抓时代潮流,不管是美声还是通俗,只要符合剧情和角色需要,就可以在音乐剧里听到;在乐队使用方面只要求其能够准确地描绘环境并营造氛围,适时地增加不同的色彩对比,为剧中人物的歌唱烘托出必要的情绪类型。
一、社会地位之比较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则谓之 “低俗”艺术。
对歌剧的欣赏是由于贵族圈对古希腊崇高艺术的向往和憧憬,因而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
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均是养尊处优的上层显贵和饱学之士。
与之相反,20世纪初,源于欧洲大陆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尤其是美国音乐剧极其适应市民社会和商业经济的土壤,深得观众喜爱,影响很快遍及全世界。
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很明显,音乐剧之所以追求活泼自如,是有意与正统的歌剧的凝重晦涩的风格分野,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
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起源,歌剧:意大利(传统古典音乐的戏剧)有百年以上历史音乐剧:美国,是最近一百年的新艺术语言歌剧:多数意大利文,少数德国歌剧。
音乐剧:英文,或是各国方言。
曲式歌剧:音乐部分为序曲、间奏曲、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
音乐剧:長短不拘,比较像流行歌。
唱法,歌剧:传统美声唱法,不会边唱边跳。
音乐剧:有些会边唱边跳,要求不很严格。
配乐,歌剧:交响乐团伴奏。
音乐剧:乐团编制较小,或加爵士鼓,或加大合唱或是直接放音响。
2怎么看待牡丹亭?《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
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
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
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
《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朝《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
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
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
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
《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
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简述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特征?评论选一个时期地一个音乐家评论?4、巴洛克时期(1600年至1750)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音乐中多使用管弦类乐器,少使用打击乐器。
姓名:范丽婷专业:市场营销学号:201020462262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差异与共性在这学期的课中,我们欣赏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歌剧、舞剧、音乐剧片段。
虽然他们的表现手法往往大胆而夸张,但却都能引起我们的共同感受——震撼。
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歌剧《卡门》、民间新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剧《天鹅湖》、《灰姑娘》、音乐剧《猫》等,每次都被它们辉煌的舞台感和庞博的气势深深震撼。
歌剧、舞剧及音乐剧都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类艺术演出票价都比较昂贵。
歌剧、舞剧、音乐剧三者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
音乐剧重在表演,它是以声乐、舞蹈、舞台美术、剧本等组成的综合艺术,比较平衡,其中的唱段比较通俗流行。
而歌剧中歌唱占主要地位,虽然他也有剧本中的戏剧冲突表演。
舞剧则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此外,它们又各具特点:音乐剧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与歌剧相比,音乐剧中的歌曲很多并非独唱曲,并且音乐剧中的歌曲更短,更简单,易于传唱。
歌剧是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
它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
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
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
三者相比,我更喜欢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尤其对《猫》的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是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所以印象也较为深刻。
课上时间有限,但仅仅一节课,仍被它舞台感深深吸引,感触良多。
虽然我不能用艺术的专业眼光来欣赏它,但是以初学者的眼光来看,仍然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让我感动。
剧幕一拉开,首先看到了很多双猫的眼睛,虽让人畏惧,但很有灵气,如同在黑暗里的猫显出一双双眼。
姓名:范丽婷专业:市场营销学号:201020462262
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差异与共性
在这学期的课中,我们欣赏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歌剧、舞剧、音乐剧片段。
虽然他们的表现手法往往大胆而夸张,但却都能引起我们的共同感受——震撼。
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歌剧《卡门》、民间新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剧《天鹅湖》、《灰姑娘》、音乐剧《猫》等,每次都被它们辉煌的舞台感和庞博的气势深深震撼。
歌剧、舞剧及音乐剧都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类艺术演出票价都比较昂贵。
歌剧、舞剧、音乐剧三者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
音乐剧重在表演,它是以声乐、舞蹈、舞台美术、剧本等组成的综合艺术,比较平衡,其中的唱段比较通俗流行。
而歌剧中歌唱占主要地位,虽然他也有剧本中的戏剧冲突表演。
舞剧则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此外,它们又各具特点:
音乐剧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与歌剧相比,音乐剧中的歌曲很多并非独唱曲,并且音乐剧中的歌曲更短,更简单,易于传唱。
歌剧是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
它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
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
言)来表现的。
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
三者相比,我更喜欢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尤其对《猫》的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是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所以印象也较为深刻。
课上时间有限,但仅仅一节课,仍被它舞台感深深吸引,感触良多。
虽然我不能用艺术的专业眼光来欣赏它,但是以初学者的眼光来看,仍然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让我感动。
剧幕一拉开,首先看到了很多双猫的眼睛,虽让人畏惧,但很有灵气,如同在黑暗里的猫显出一双双眼。
片头音乐,给人阴森的感觉。
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
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尽量展现自己,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中舞蹈的音乐也非常丰富,几乎每个段落都有舞蹈的存在,时而活泼俏皮,时而抒情悲伤,大量的舞蹈场面表现出众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
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
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
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猫》提升了我对音乐剧的认识以及鉴赏能力,并给我带来了深深地感动。
希望今后能有幸看到剧场版的《猫》,亲身感受真真正正音乐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