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2018年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分类汇编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利用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5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1.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A.①②⑥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答案】D2.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答案】A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 A+b B═c C+d 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 gA和x 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答案】D4.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并强热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NO2 C.O2 D.NH3【答案】B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答案】C6.足量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④若产物中二氧化碳与水分子个数相等,则反应后瓶内气体总质量增加A.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7.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答案】C8.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 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A.16 g B.36 g C.44 g D.64 g【答案】D9.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1.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A.①②⑥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答案】D2.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答案】A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 A+b B═c C+d 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 gA和x 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答案】D4.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并强热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NO2 C.O2 D.NH3【答案】B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答案】C6.足量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④若产物中二氧化碳与水分子个数相等,则反应后瓶内气体总质量增加A.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7.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答案】C8.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 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A.16 g B.36 g C.44 g D.64 g【答案】D9.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前反应后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5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8天津)10.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g B.8.8g C.6.8gD.4.4g(2018•营口)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一定是化合物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8(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丁一定是化合物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8南京)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 a=56%B. b=6%C. c=17%D. d=8%(18梧州)2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的(18衡阳)1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2018•绥化)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 物质Y一定是单质B.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 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18兰州)24.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广西2018-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4)——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0•南宁)在反应A+3B═2C+2D中,28g 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7:8B.8:7C.7:24D.24:72.(2019•柳州)将一块铁铝合金(只含Fe、Al)和一块等质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溶液中,两者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铁元素、铝元素的质量比为()A.7:12B.28:9C.3:16D.56:273.(2019•百色)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A.Sb2O3B.SbO2C.HSbO3D.H3SbO44.(2019•南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l+O2=AlO2B.2KC1O32KCl+3O2↑C.CuO+C=Cu+CO2↑D.FeCl3+KOH=Fe(OH)3+KCl5.(2019•梧州)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了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1015201反应后的质量/g010x 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c的质量范围一定是:0≤x≤30C.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之比一定为2:1D.若16≤y≤36,则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6.(2019•梧州)金属铝的冶炼要用到冰晶石,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为(冰晶石用A表示):12HF+3Na2CO3+2Al(OH)3═2A+3CO2+9H2O,则A的化学式为()A.NaAlF6B.Na2AlF4C.Na3AlF6D.Na3Al2F37.(2019•贵港)在2A+3B=C+2D反应中,36g A与5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一定量的D,若C 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A.7:1B.7:8C.7:16D.7:328.(2019•河池)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 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A.NO B.NO2C.N2O D.N2O49.(2018•百色)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A.S+O2=SO2B.H2SO4+CuO=CuSO4+H2OC.2NaOH+K2CO3=2KOH+Na2CO3D.2Fe+6HCl=2FeCl3+3H2↑10.(2018•贺州)一定质量的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烧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4FeS2+11O2+8SO2+2Fe2O3,生成的SO2经过一系列反应全部变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释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66t的沉淀,则硫铁矿中FeS2的质量为()A.1.2t B.2.28t C.1.28t D.2.4t11.(2018•贺州)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2.3未测 2.0 2.8反应后的质量/g 1.10.9 3.6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丁一定为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3:4:1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12.(2018•贵港)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23.4g B.29.25g C.30.5g D.26.25g13.(2018•玉林)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有毒气体是Cl2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14.(2018•梧州)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2018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有关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一.选择题1.(2018•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mg××mg×g铝生成2.(2018•深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2018•永州)现有CH4和C2H6(乙烷)组成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100%═25%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二.解答题1.(2018•天津)N(NO2)3是科学家2018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填最简比);(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填字母).A.N(NO2)3B.N2O3C.N2O5.2.(2018•济宁)2018年4月28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清洁汽油添加剂异辛烷(C8H18),能改善油品质量,促进汽油燃烧,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有效保护大气环境.请回答:(1)异辛烷中碳氢两原子个数比为4:9;(2)异辛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3.(2018•攀枝花)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填最简比).(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9g.11.1g×100%=9g 4.(2018•黑龙江)2018年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其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专家提醒: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 2H 6N 2O )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74 .(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6:7(答最简整数比).(3)3.7g 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 1.4g .3.7g×5.(2018•怀化)2018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为了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其中的一种消毒剂.试计算:(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2)亚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6.(2018•新疆)N(N02)3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火箭燃料.(1)N(N0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2)N(N0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2.7.(2018•兰州)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4;(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8;(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14.4g×8.(2018•海南)据报道,“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类似,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计算(直接写出答案):(1)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2)过氧乙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9.(2018•烟台)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0.(2018•通辽)如图是消炎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请阅读说明书回答以下问题:(1)诺氟沙星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6:1 .(2)159.5g诺氟沙星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96g .159.5g×11.(2018•郴州)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5OxNa.已知该化合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请计算:(1)丙酸钠由4种元素组成;(2)X=2;(3)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6.12.(2018•宜昌)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C12H22O11)则:(1)一个蔗糖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5;(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3.(2018•临沂)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1.(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计算结果精确到0.1%).=14.(2018•揭阳)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请回答下列问题:(1)饮酒会使人判断能力的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毫克,属于醉酒驾驶.(2)乙醇(CH3CH2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12:3:8.(3)乙醇(CH3CH2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2%.(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52.2%15.(2018•本溪)芬太奴(C20H24N2O)是医疗上常用的麻醉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芬太奴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为10:12:1(填最简整数比);(2)芬太奴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1(填最简整数比).16.(2018•大庆)(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③①②(用序号表示)(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 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2CO2+N2.(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 x H 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x H y+(x+)O2xCO2+H2O.判断等质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用序号表示)2CO+2NO2CO+2NO2CO 24CO2x2CO217.(2018•茂名)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吸烟.(1)尼古丁属于有机物(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尼古丁分子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5:7:1(填最简比);(3)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7.3%(结果精确到0.1%))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17.3%18.(2018•泉州)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1)现要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24kg;(2)用6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100kg.。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有关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分类汇编
解析
2018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有关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
一.选择题
1.(2018 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D.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g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
C、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 ,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越小;
D、根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01 知识管理 1.质量守恒定律内 容:参加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 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改变。
点 拨: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化学方程式概 念:用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意 义:(1)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反应条件。
(2)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比。
(3)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比。
02 基础题1.(襄阳中考)AgNO 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 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 .SO 2B .NH 3C .N 2D .NO 22.(荆州中考)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广州中考)从2H 2+O 2=====点燃2H 2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 .4 g 氢气与32 g 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 水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4.(铜仁中考)在化学反应CO 2+3H 2=== +H 2O 中, 内物质的化学式是()A .CH 4B .CH 4OC .COD .C 2H 65.(甘南中考)在化学反应A +B===C +D 中,若有5 g 的A 与11 g 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 g 的C 和一定质量的D ,则D 的质量为()A .5 gB .16 gC .9 gD .23 g6.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 ,燃烧后的质量为b g ,生成的CO 2质量为c g ,水蒸气质量为d g ,则产物质量共________g ,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
化学计算(18凉山州)19.实验室有化学实验考试后留下混有少量食盐的小苏打(NaHCO3)样品。
现称取样品10克,加入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0克,至充分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96.04克。
求:(1)生成气体的质量;(2)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018•曲靖)现有18.8g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放入烧杯中,再加入127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7g。
(温馨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8•绥化)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
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0.0g。
(1)所取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2)从反应后所得的100.0g滤液中取出10.0g溶液,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18仙桃)58.小强称取一定量NaOH固体于烧杯中,观察其在空气中的潮解与变质情况,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5.0g。
然后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过一会后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冒出,当烧杯中不再冒出气泡时,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是200.0g,此时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213.9g。
请回答:(1)烧杯中冒出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小强根据NaOH固体表面潮湿及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判断NaOH固体潮解并已变质。
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求变质后的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与调节作用密不可分。
(18桂林)30、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
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
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
计算:(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018届中考化学第一轮质量守恒定律测控优化训练试题及
答案16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题1 质量守恒定律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前)
1 ____________的反应物的___________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___________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___________。
答案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质量总和总和总和
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_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答案没有改变没有增减
3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答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种类数目
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答案C H O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中)
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 =3,解得z=1。
答案B
8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
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2019-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将ag H2和bg O2在真空的密闭容器内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为()A. (a+b)gB. (a−b)gC. (2a+b)g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由于容器是真空的、密闭的,通入物质的总质量就是反应前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即(a+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仍然在容器中.因此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a+b)g,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容器是真空的,说明容器内原来没有任何物质;容器是密闭的,说明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用这一定律结合上述条件可以解答本题.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B.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C. 5g蔗糖溶于95g水中,总质量为100gD. 50mL水中加人50mL酒精,酒精,总体积约为100mL【答案】B【解析】略3.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A. S+O2SO2B. 2CO+O22CO2C. 2H2+O22H2OD. CH4+2O2CO2+2H2O【答案】B【解析】略4.科学家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m(CO2):m(H2O)=44:18B. v(C5H4):v(CO2)=1:5C. m(CO2):m(H2O)=55:18D. v(C5H4):v(CO2)=1:2【答案】B【解析】解: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5H4,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 点燃 5CO2+2H2O.C5H4+6O2. 点燃 5CO2+2H2O64 192 220 36A、m(CO2):m(H2O)=220:36=55:9,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v(C5H4):v(CO2)=1:5,故选项说法正确.C、m(CO2):m(H2O)=220:36=55:9,故选项说法错误.D、v(C5H4):v(CO2)=1: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根据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5H4,写出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据质量守恒定律,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10gB. 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解: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因此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不是10g,故A 错;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B错.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C正确.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与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带的质量,不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C.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可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可对日常生活和常见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6.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A. 64gB. 18gC. 80gD. 9g【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可知,B与BC的质量关系为4:5,将2g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反应表达式A2+BC=B+A2C 可以求出A2C的质量为18g,2g80g80g×4/518故答案选择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7.在X+2O2点燃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H4B. C2H5OHC. CD. C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求物质的化学式.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1;H,4;O,4;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O,4;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H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4,故X的化学式为CH4.故选A8.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有气态物质且属于纯净物的是()A. 质量比为1:8的H2和O2B. 质量比为3:9的C和O2C. 质量比为1:4的CH4和O2D. 质量比为7:2的CO和O2【答案】C【解析】解:A、H2与O2反应后生成的是水,是一种液体所以是错的.B、C与O2完全反应生成CO2,C+O2点燃CO2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8;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2C+O2点燃2CO中C与O2质量比为3:4,而B项中C与O2质量比为3:9,所以反应后的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也是错的.C、CH4与O2反应:CH4+2O2=CO2+2H2O,其中CH4与O2的质量比为16:64=1:4生成物中H2O是液体,气体只有CO2一种,所以纯净物,故是正确的.D、CO与O2反应:2CO+O2点燃2CO2,其中CO与O2质量比为56:32=7:4,所以也是错的.故选C9.根据反应和,推断X和Y各表示()A. CO和CB. H2O和COC. CO2和COD. CO2和H2【答案】C【解析】解:根据碳的化学性质,高温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X为二氧化碳,Y为一氧化碳.故选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推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炼铁的原理,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0.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为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A. N2B. NO2C. NOD. N2O【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2018,下册,例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
件下充分反应,测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应为64 B.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M的化学式为C2H5OH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可以
算出x为0。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减小,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加,可判断此反应
为:M+氧气→二氧化碳+水,所以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根据化学式可算出生成物中;二
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8g,因为碳元素的质量和氢元素的质量
之和恰好等于M的质量,所以M中无氧元素,故B正确。
(2018,上册,85)密闭容器内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C.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之比为 87:36
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答案:C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c的质量减少,a、b、d的质量增加,则C一定为化合物,d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与c中元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素的种类相同,故B说法正确;
C、b的质量增加17.4g-8.7g=8.7g,d的质量增加3.6g-0.4g=3.2g,则反应过程中b与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故说法C错误;
D、设a、c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x、y,则197×x:158×y=(31.6g-8.7g-3.2g):31.6g,解
得x:y=1:2,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018,上册,9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②和③一定是反应物
C.④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
D.反应结束时①的质量一定等于②和③的质量之和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②和③的质量增加,故②和③为生成物,①的质量减
少,所以①为反应物,特点“多变一”,是分解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②和③的质量增加,故②和③为生成物,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④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②和③的质量之和,故D错误。
故选:A。
(2018,上册,例6)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表面有紫红色
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 —氧化碳
答案:A
分析: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常见物质性质的判断。
本题的反应原理是硫酸铜溶液(水解)显酸性,锌与酸性物质作用产生氢气,该原理属于高中
化学知识。按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本题应该采用“倒推法”来确定答案,即从选项入手进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行推理,锌粒和硫酸铜溶液中均不含有碳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不可能是含碳元
素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也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故本题答
案只能是氢气。
(2018,上册,91)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得到的产物可能是①氢气、②氯气、③碳酸钠、④
氢氧化钠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中的反应物中有氯化钠和水,含有钠元素、氯元素、氢元素、氧
元素,没有碳元素,不可能产生碳酸钠,所以①②④都可能.
故选B.
(2018,上册,5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⑦分子种类⑧原子
核电荷数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⑦⑧
答案:C
(2018,上册,26)下列由实验事实或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B.降低温度时某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该溶液此时一定是饱和溶液
C.常温时某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D.加压时25 m3的石油气可装入体积为0.024 m3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A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一定
含有C、H元素,,但不一定含有O元素,故错误;
B、降低温度时某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该溶液此时一定是饱和溶液,正确;
C、常温时某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故该溶液的pH一定大于7,正确;
D、由于微粒间有间隔,在加压时,间隔变小.所以,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
中.故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2018,上册,50)某密闭容器中,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
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_____(填物质序号)。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x +y +z = 86
b.y+z = 85
c.(50-x) :z = 32:64
d.(50- x):(y -1)=8:3
答案:(1) H2S (2) 丙、丁
(3)2H2S+十3O2 2H2O+2SO2 (4)d
解析:(1)由图示可知,甲的化学式为H2S.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水和二氧化硫.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2H2O+2SO2.
(4)由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
解得:x=2 y=19 z=64,
a.x+y+z=85,故a错误;
b.y+z=83,故b错误;
c.(50-x):z=48:64≠32:64,故c错误;
d.(50-x):(y-1)=8:3,故d正确.
三、简答题
(2018,上册,3)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
推荐精选K12资料
推荐精选K12资料
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因为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018,上册,41)如下表所示,已知A与一定量的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为C
和D。
(1)A中“”的化合价为多少?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在该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B,则C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新的物质“”。写出
A与B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当有34 g A完全反应时,生成“”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1)A中硫的化合价为-2。
(2) 2H2S+O2 2S+2H2O
(3)2H2S+3O22SO2+2H2O。 生成 SO2 为 6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