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2021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学是( )。
A.学生学的活动 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教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2. (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建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C.冯特 D.詹姆斯3.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C.赞科夫 D.福禄贝尔4.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大教育论? D.?教育心理学?5.教育目的所要答复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效劳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7.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 B。
教学方案C.课程标准 D.教科书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9. ( )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柏拉图 B.华生C.洛克 D.孔子10.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场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C.凯洛夫 D.夸美纽斯11.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
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2.教学过程的构造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A.根本局部 B.根本内容C.根本途径 D.根本阶段13.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A.获得的反射 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14.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
2017 年郑州市惠济区招教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正误( 判断以下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 或“×”。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分,共 7 分)1.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要求的是邓小平。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构成部分包含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3.课程标准统率着课程的管理、谈论、监察与指导,拥有必定的严肃性和正统性。
()4.依据作用范围,学习动机可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升反响概率或许反响可能性的手段,都能够称为增强。
()6.教师在教授思想方法时,按照由外而内的方式可防止学生不用要的盲目探索。
()7.“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优异职业道德对学生道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8.教师的讲堂讲解技术是讲堂教课全部技术的基本核心。
()9.经过知识学习和教课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着特色。
人等()10.对入侵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止、遏止或许向有关部门提出举报或许指控。
()二、单项选择( 以下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切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1.深入教育系统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目标,要坚持()的办学方向。
A.社会主义 ?B.学用联合 C .以用为本 ?D.以人为本12.对学生的谈论,新课程教课看法倡议()。
A.谈论的手段应表现学生的主导作用B.对学生谈论的对象应是多元C.谈论不用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D.对学生的谈论是一个动的过热人13.教课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育学生优异的思想道德D.培育学生的审美情味和审美能力14.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饰演的角色是()。
河南省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2分/20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分数:2.00)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解析: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分数:2.00)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解析:3.心里断乳期是指()(分数:2.00)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解析: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分数:2.00)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解析: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分数:2.00)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解析: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分数:2.00)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解析: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分数:2.00)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解析:8.教师的根本任务()(分数:2.00)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解析: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分数:2.00)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解析: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分数:2.00)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解析:11.孔子代表作()(分数:2.00)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解析: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分数:2.00)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解析: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分数:2.00)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解析: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分数:2.00)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解析: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分数:2.00)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解析: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分数:2.00)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解析: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解析: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教师√B.家长C.自我D.同伴解析: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分数:2.00)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解析: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分数:2.00)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同学关系解析:二、判断题(1分/20题)(总题数:20,分数:20.00)2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9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3.心里断乳期是指( C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B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A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 A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C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A合作精神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11.孔子代表作(A)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A 学习动机B 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13.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C )A 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14.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 运气好坏 D 任务难易15. 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D )A气质 B 性格 C兴趣 D能力16. 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臵是( C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D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18.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A )A 教师B 家长C 自我D 同伴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A 自觉性 B自制性 C 果断性 D坚持性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 )A 师生关系B 上下级C 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郑州惠济中小学教师考试题目汇总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
根据班杜拉的心理学理论,学生这样的心理称为()。
A.效能期待B.自我强化C.结果期待D.替代性强化【答案】:C2.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A.对同事公正B.对学生公正C.对上级公正D.对自己公正【答案】:B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C.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D.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答案】:B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技能B.意向C.态度D.品德- 1 -【答案】:C5.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促进者和管理者B.示范者C.管理者D.领导者和参谋【答案】:A6.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爱岗敬业B.为人师表C.爱国守法D.教书育人【答案】:D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D.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答案】:A8.外出郊游、散步、看电影、下棋等有助于平静情绪,这利用了控制情绪的()。
A.反向调节法B.自我暗示法C.转移注意法D.交往调节法【答案】:C9.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
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B- 2 -10.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2016年河南郑州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智力和情感。
()4.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6.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
()7.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8.学生在学习“四边形”的知识后,再学习长方形、等腰梯形,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
()9.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动机、需要、兴趣、情感和性格。
()10.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二、单项选择题1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12.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A.永远丧失B.宣告中止C.给予撤销D.公告无效13.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五、六B.五、七C.六、七D.六、八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16.下列属于正迁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17.有人记忆英文单词“tiger”时,联想到泰山上一只老虎,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1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20×2,40分)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 )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孔子代表作(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易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 A.教师 B.家长 C.自我 D.同伴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上下级 C.同事关系 D.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0×2,20分)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9-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附答案2009-2016年河南特岗考试真题及答案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 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C)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B)A、定势B、迁移C、应用 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B)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A)A、变式B、反例C、正例 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B)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C)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C)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1、孔子代表作(A)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A、气质B、性格C、兴趣 D、能力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C)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A、教师B、家长C、自我 D、同伴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C)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同学关系二、判断题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17年郑州市惠济区招教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正误(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共7分)1.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是邓小平。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3.课程标准统领着课程的管理、评价、监督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正统性。
()4.根据作用范围,学习动机可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为强化。
()6.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可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7.“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8.教师的课堂讲授技术是课堂教学一切技术的基本核心。
()9.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着特点。
人等()10.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二、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的办学方向。
A.社会主义?B.学用结合 C.以用为本?D.以人为本12.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教学观念倡导()。
A.评价的手段应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B.对学生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C.评价不必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D.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动的过热人1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4.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的角色是()。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投者 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15.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2009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笔试试题单项选择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 。
A. 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
A. 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3.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 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 。
A. 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
A. 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
A. 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
A. 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
A. 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
1 / 6A. 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 ) 。
A. 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1.C2.B3.C4.B5.B6.A7.B8.A9.C 10.C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教育文献是 ( ) 。
A. 《论语》B. 《学记》C. 《理想国》D. 《大学》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 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
A. 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2009年郑州市惠济区考试真题
试卷说明
:单项选择20个,20分;多项选择10个20分;判断20个,10分;填空10
个,10分;辨析题3个,15分;案例分析3个,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要记住“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桌子上放着巧
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运用记忆策略中的( )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阐述策 D.组织策略
2.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略 3、根据目前我国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初中三年
级的教育是( )
A 学前教育 B 义务教育 C 高等教育 D 职业教育
4、教师就学生不注意听讲,而采取的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5、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所以设置优等生、三好生,给学生奖励,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
是(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6、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_______,保障失散的适龄儿童入学。
A 寄宿制 B 全日制 C 民办制 D 民办公助制
7、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年限是____年制。
A 九 B 十二 C 六
8、激发、定向和维持学生行为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
A 学习动机 B 学习迁移 C 学习策略 D
9、看见了月亮在动,以为其他东西也在动,这是人知的________。
A 同化
10、学生经常把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而家长感到力不从心,这时教师应该____。
A 树立家长的威信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应的教学方法是
A 榜样示范法
12、下列哪种属于学习现象?
A 望梅止渴 B 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C 蜘蛛织网
13、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这种学习属于( )
A 概念学习 B 原理学习 C 符号学习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21、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允许向学生收取( )
A 学费 B 杂费 C 书费 D 伙食费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对违反学校规定的三年级学生可以被开除。
2、学生考试的零分,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学习。
3、学习过程是知识的识记和遗忘过程,所以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
4、学习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的统一划分的评价。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个人努力克服困难,发挥个人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这是________。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
3、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力求成功,另外一种是__________。
4、考察信度、效度、区分度。
五、辨析题(共15分)
1、思维定势有碍于问题的解决。
2、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3、现在新课改提倡以活动为中心,所以现代教育以活动为教育目的和中心。
六、综合运用(共25分)
1、王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许说脏话,不许随便扔垃圾,上课不许说
话等等,而王老师自己经常说脏话,有时候骂学生是笨猪,还经常在教室里吸烟,还经
常随便把烟头扔在地上。所以尽管王老师要求的非常严格,学生仍然是所脏话等等,请
说明为什么?王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
2、在现在学校里总是把学生分为三种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请分别说这三中学
生的心理特点?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怎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3、现在很多人认为课堂学习主要是学习知识,而知识主要是在课堂中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