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3好
- 格式:doc
- 大小:445.19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姓名:××学号:××××××班级:20××年×季分校、学习中心:××××××2020 年修订版使用说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共分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作业和学习情况。
其中,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80%,学习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形成性考核作业共有五次,包括四次平时作业和一次综合作业,每次作业总分为 100 分。
学习情况由任课教师根据每位学生面授课出勤情况、面授课参与情况以及在线学习情况等给予评定,满分 100 分。
五次作业的平均成绩和学习情况成绩各自乘以相应权重,两者之和为课程总成绩。
关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各部分的设计目的与使用要求,简要说明如下:一、形成性考核作业1.平时作业共四次,是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多种媒体教材和接受辅导教师辅导的基础上,必须完成的重要形成性考核环节之一。
平时作业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可以起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巩固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作用,是本考核册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综合作业共一次,通过这种形式对本课程的容进行总复习,在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进行布置。
学生可以在完成平时作业的基础上,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如有可能,建议辅导教师将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起来答题,并可采取闭卷的形式。
二、学习情况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也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容之一,因为学习态度的养成和一个人的成长紧密相关,也是考察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
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面授学习情况、自学及收看录像情况等。
学习情况的考察以课程辅导教师、导学教师、学习小组组长为主,应如实填写相关情况。
第一部分形成性考核作业平时作业1(引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题。
南京晓庄学院连云港师专函授站小学教育专业《汉语通论》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方言中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A.长沙话B.南昌话C.南京话D.苏州话2.d,t,n,l四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 )A.舌尖中音B.舌尖前音C.舌尖后音D.舌根音3.yanr(眼儿)是( )A.两个音节,四个音素B.两个音节,三个音素C.一个音节,三个音素D.一个音节,四个音素4.在普遍话语音系统中,“子”都读轻声的一组是( )A.笛子、原子B.老子(古代哲学家)、虾子C.帘子、桌子D.瓜子、鼻子5.下列几组中,不符合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的是( )A.优秀yōuxiù上海市shànghǎi shìB.论文luènwén 方案fāngànC.月夜yuè yè语言yǔyánD.中午zhōngwǔ高兴gāoxìng6.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下面几组韵母都能同声母n相拼的有( )A.uo oB.en uenC.ie üeD.ia ei7.下列四个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一筹莫展B.相形见绌C.貌和神离D.兴高采烈8.“凹、乘、叟、幽”这四个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A.六、十、八、九B.五、十、九、九C.五、九、九、十D.四、十、十、九9.“指头、船头、木头、念头”中的四个“头”( )A.后两个是词根,前两个是词缀B.前两个是词根,后两个是词缀C.都是词缀D.都是词根10.下列各组同义词中,属于用法(句法功能)不同的一组是( )A.突然、忽然B.优秀、优异C.幽静、幽寂D.确切、贴切11.下列各组词中,都是陈述式合成词的是( )A.龟缩、漆黑、面授B.眼花、性急、心虚C.笔直、雪白、冰凉D.春耕、秋收、数学12.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短语的是( )A.青莱B.黑板C.看清D.鱼跃13.“他在黑板上写字”和“他在看书”中的两个“在”分别是( )A.副词、介词B.动词、介词C.介词、介词D.介词、副词14.下列短语中,属于联合短语的是( )A.繁荣经济B.唱歌跳舞C.上街购买D.光明前途15.下列句子中,是兼语句的是( )A.我同意小李担任组长。
2020年电大《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姓名:××学号:××××××班级:20××年×季分校、学习中心:××××××2020 年修订版使用说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共分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作业和学习情况。
其中,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学习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形成性考核作业共有五次,包括四次平时作业和一次综合作业,每次作业总分为100 分。
学习情况由任课教师根据每位学生面授课出勤情况、面授课参与情况以及在线学习情况等给予评定,满分100 分。
五次作业的平均成绩和学习情况成绩各自乘以相应权重,两者之和为课程总成绩。
关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各部分的设计目的与使用要求,简要说明如下:一、形成性考核作业1.平时作业共四次,是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多种媒体教材和接受辅导教师辅导的基础上,必须完成的重要形成性考核环节之一。
平时作业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可以起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巩固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作用,是本考核册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综合作业共一次,通过这种形式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总复习,在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进行布置。
学生可以在完成平时作业的基础上,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如有可能,建议辅导教师将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起来答题,并可采取闭卷的形式。
二、学习情况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也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因为学习态度的养成和一个人的成长紧密相关,也是考察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
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面授学习情况、自学及收看录像情况等。
学习情况的考察以课程辅导教师、导学教师、学习小组组长为主,应如实填写相关情况。
汉语通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中“的”字的用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定语B. 状语C. 补语D. 谓语答案:D2. 下列哪个词不是汉语中的量词?A. 个B. 只C. 张D. 片答案:D3. 在汉语中,“了”字通常用于表示:A. 过去时B. 将来时C. 进行时D. 完成时答案:D4.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这句话中,“了”字的作用是:A. 表示过去B. 表示将来C. 表示进行D. 表示完成答案:A5. “他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这句话中,“着”字的作用是:A. 表示过去B. 表示将来C. 表示进行D. 表示完成答案:C6. 汉语中,“是”字通常用于表示:A. 存在B. 所属C. 状态D. 所有答案:B7. “这本书是你的吗?”这句话中,“的”字的作用是:A. 定语B. 状语C. 补语D. 谓语答案:A8. 在汉语中,“了”字与“过”字的区别在于:A. “了”表示完成,“过”表示经历B. “了”表示经历,“过”表示完成C. “了”表示将来,“过”表示过去D. “了”表示过去,“过”表示将来答案:A9. “他明天要来。
”这句话中,“要”字的作用是:A. 表示意愿B. 表示计划C. 表示必须D. 表示可能答案:B10. “她已经完成了作业。
”这句话中,“已经”的作用是:A. 表示过去B. 表示将来C. 表示进行D. 表示完成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中的主谓结构通常由____和____组成。
答案:主语谓语2. 汉语中的状语通常位于____和____之间。
答案:主语谓语3. 汉语中的补语通常位于____之后。
答案:谓语4. 在汉语中,“了”字用于表示____。
答案:完成5. 在汉语中,“着”字用于表示____。
答案:进行6. 在汉语中,“过”字用于表示____。
答案:经历7. 在汉语中,“是”字用于表示____。
答案:所属8. 在汉语中,“的”字用于表示____。
汉语通论期末复习提纲(小学教育本科)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和(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4、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方言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晋语)、(平话)方言区。
5、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语汇)、和(语法)。
6、声音的四个构成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7、根据音色对音素作进一步分类,就可以得到(元音)和(辅音)两个音素类别。
8、《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之前,我国出现过许多记录语音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
9、《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10、(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11、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确)、(通用)、(实用)、(开放)性。
12、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 (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呼。
13、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4、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音素)、(音节)、(语素)文字。
15、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经(篆书)、(隶书)到(楷书),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
16、"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7、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上下)、(左右)、(包围)关系。
18、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9、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和(不成词)语素;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和(不定位)语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通论试卷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1.“六书”包含____、 ____、 ____、 ____ 和转注、假借,实质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2 .缩略语的组成方式或称缩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式;(2)-------式;(3)____ 式。
3.汉字的标准化,就是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使现代通用汉字做到“-------一”。
4. -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词典和词典,最常用的排检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序法,另一种是-----------序法。
二、简答( 15 分)5.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三、剖析以下汉字的音节构造【10 分)韵母声调\\声母韵头韵腹韵尾调类调值慈母手中线四、用框式图解法剖析以下复杂短语【每题8 分,共 16 分)7.他甚至不知道还可以不可以再把妈妈从医院带回来。
8.单位派老王去省城参加春天展销会。
五、用划线法剖析以下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题7 分,共14分)9.因为高投资率有赖于高积蓄率,而高积蓄率又有赖于低花费率,因此从长久来看,高投资率必定会克制花费。
10.在西方,一个儿童儿假如数学学得很差,他就会被以为是没有数学能力或“丧失了学习能力”;而在中国,我们会以为这个儿童需要再努力点儿,或老师应当抓紧他,或许需要换个学校等等。
六、指明以下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题 5 分,共 10 分)11.膝前有了四个小女儿,总是环绕不清,等于背上四个小包袱,更感觉家离不了我,我离不了家。
12.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同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
七、将下边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 分)13.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第四次形考任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的范畴()
A.定量
B.定性
C.定音
D.定序
答案:B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
A.定量
B.定性
C.定音
D.定序
答案:B
3.()是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
A.《说文解字》
B.《史籀篇》
C.《尔雅》
D.《汉书·艺文志》
答案:A
4.“字典”之名始于(),有“字书典范”之意。
A.《辞海》
B.《新华字典》
C.《康熙字典》
D.《说文解字》
答案:C
5.()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主因释义最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A.《中华大字典》
B.《新华字典》
C.《同音字典》
D.《汉语大字典》
答案:D
6.()是1949年后编纂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
A.《康熙字典》
B.《新华字典》
C.《同音字典》
D.《汉语大字典》
答案:B。
大学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中“的”字的主要功能是()。
A. 表示所属关系B. 表示动作的进行C. 表示动作的完成D. 表示时间的流逝答案:A2.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
A. 苹果B. 唱歌C. 桌子D. 漂亮答案:B3.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这句话中,“了”的用法是()。
A. 表示动作的完成B. 表示动作的进行C. 表示动作的开始D. 表示动作的持续答案:A4. 汉语中,量词通常用来修饰()。
A. 名词B. 动词C. 形容词D. 副词答案:A5. “他们正在讨论问题。
”这句话中,“正在”表示()。
A. 动作的完成B. 动作的进行C. 动作的开始D. 动作的持续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被动语态的是()。
A. 我吃了饭。
B. 饭被我吃了。
C. 他买了书。
D. 书被他买了。
答案:D7.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有通过考试。
”这句话中,“虽然”和“但是”表示()。
A. 因果关系B. 转折关系C. 并列关系D. 递进关系答案:B8. “你明天有空吗?”这句话中,“明天”是()。
A. 时间副词B. 地点副词C. 方式副词D. 程度副词答案:A9. “她喜欢跳舞。
”这句话中,“喜欢”是()。
A. 动词B. 名词C. 形容词D. 副词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A.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B. 他很勇敢。
C.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
D. 他勇敢地克服了困难。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通常放在句子的()。
答案:句首2. “他比她高。
”这句话中,“比”表示()。
答案:比较3. 汉语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是()。
答案:吗4. “他们正在吃饭。
”这句话中,“正在”表示()。
答案:动作的进行5. “他经常去图书馆。
”这句话中,“经常”表示()。
答案:动作的频率6. “她昨天买了一本书。
”这句话中,“昨天”表示()。
答案:时间7. “他比我聪明。
汉语通论参考答案汉语通论参考答案汉语通论是中国大学生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一部分,旨在测试学生对汉语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汉语通论参考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语法题1. 他是个老师,_________是个医生。
答案:而这道题考察的是连词的用法。
而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表示转折或对比。
2.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可是忘了带回家。
答案:了这道题考察的是动词的完成形式。
买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而忘了表示动作没有完成。
因此,应该在"忘"后加上"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二、词汇题1. 请问,这里附近有_________银行吗?答案:一家这道题考察的是量词的用法。
"一家"是表示数量的量词,用于表示某种类型的事物的数量。
2. 这个问题太难,我_________回答不出来。
答案:根本这道题考察的是副词的用法。
"根本"表示否定或强调,用于表示某种程度上的否定。
三、语义题1. 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答案:意义这道题考察的是词语的语义。
"意思"和"意义"在汉语中有相似的用法,都表示词语的含义或表达的概念。
2. 他的话让我感到很_______。
答案:震惊这道题考察的是词语的情感色彩。
"震惊"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非常吃惊或惊讶。
四、语用题1. 你想喝点什么?答案:茶这道题考察的是礼貌用语。
在中文交流中,当别人问你想要什么时,通常回答"茶",表示一种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2.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_________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答案:所以这道题考察的是因果关系的表达。
"所以"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用于表示由于前一句的原因,导致后一句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例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通论涉及到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通论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汉语属于-------语系。
2.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和____两大类。
3.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2)词义的-------- ;(3)词义的____。
4.书面语体包括:(1)一----语体;(2) -----语体;(3)------语体;(4)-------语体。
二、简答(15分)
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主要表现出哪些较为明显的特点?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10分)
四、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每小题8分,共16分)
1.那件事儿一直被他牢牢地记在心里。
2.校长同意派刘老师去北京的大学进修。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
14分)
1.别人说得对,我们就应该欢迎,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2.他的经济学家朋友都认为他疯了,因为根据“经济人”的说法,人们肯定会把面包统统偷走,他会赔得倾家荡产。
可是他却很有信心,坚持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下去。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5分,共10分)
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管子日:“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试卷代号:1 16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通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1 / 4
2018年7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汉藏
2.单纯词合成词
3.扩大缩小转移
4.文艺公文科技政论
二、筒答(15分)
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
(1)语音方面
古汉语有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
(2)词汇方面
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多数,而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多数。
(3)语法方面
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现代汉语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没有古汉语那么多,而且词类活用是被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看待的。
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都能见到,但在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现代汉语的省略则不如古汉语多见、多样。
古今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
特别是动词和宾语的顺序,古今汉语有不同的地方。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10分)
2 / 4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14分)
3 / 4
10分,共分)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5 排比(答出两种即可) 1.比拟比喻比喻(或借喻) 2.比拟
15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分)管子说:“粮仓充实了,(人民)就会懂得礼节。
”人民不富足而能治理好(国
家),从古代到现在,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儿。
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受冻。
”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
古代的人治理天下,(计划)极细致周全,所以国家的积蓄足以作为依靠。
现在许多人放弃农业去从事工商业,消费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害;淫靡奢侈的风气一天天滋长,这也是天下的大害。
4 / 4。